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北山碑林

鎖定
“德碑”,即功德碑,是為有功德之人所立的頌揚碑。站在道口,遠遠地就可看見左側山腳下矗立着一座景觀標誌碑,上有朱漆大字“北山碑林”。
昔日“吉林八景”中“德碑夕照”一景,在北山峽谷式登山通道開端之左的山麓上。
“德碑”,即功德碑,是為有功德之人所立的頌揚碑。站在道口,遠遠地就可看見左側山腳下矗立着一座景觀標誌碑,上有朱漆大字“北山碑林”。目光自標誌碑稍微上抬,便可看到,在綠林掩映中,自東而西,依次矗立着一座石牌坊和五座石碑,這就是“北山碑林”的全部內容。牌坊和石碑都呈蒼灰色,石欄杆圍護着的首座三門石牌坊及其在繁枝綠葉中若隱若現的幾座蟠龍碑頂,散發着古樸、莊嚴、肅穆的氣氛。
中文名
北山碑林
地理位置
吉林省吉林市 [1] 
開放時間
全天
門票價格
免費
保護級別
吉林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景點介紹
“德碑”,即功德碑,是為有功德之人所立的頌揚碑。站在道口,遠遠地就可看見左側山腳下矗立着一座景觀標誌碑,上有朱漆大字“北山碑林”。
昔日“吉林八景”中“德碑夕照”一景,在北山峽谷式登山通道開端之左的山麓上。
“德碑”,即功德碑,是為有功德之人所立的頌揚碑。站在道口,遠遠地就可看見左側山腳下矗立着一座景觀標誌碑,上有朱漆大字“北山碑林”。目光自標誌碑稍微上抬,便可看到,在綠林掩映中,自東而西,依次矗立着一座石牌坊和五座石碑,這就是“北山碑林”的全部內容。牌坊和石碑都呈蒼灰色,石欄杆圍護着的首座三門石牌坊及其在繁枝綠葉中若隱若現的幾座蟠龍碑頂,散發着古樸、莊嚴、肅穆的氣氛。
三門石牌坊,高約3.8米,寬不過6米,鑿山劈石而立。牌坊後赭紅色參差巖角距離牌坊不足一米。牌坊正面橫欄門楣上刻有“郎昆縣長去思碑”7個大字,説明牌坊的性質,右側門楣刻有“來莫”二字,左側門楣刻有“永懷”二字,表明立牌坊者的情懷。石牌坊中間門楣石板刻有碑文,大意是自古為官者不在一時之功而“歷久觀成”。鐵嶺於郎昆為官時造福一方,深受擁戴,離任後百姓思念其功績,特立碑以思之。右門楣陰刻“遺愛”,左門楣陰刻“無忘”二字。牌坊右側不遠處立一花崗岩碑,上書“吉林縣知事鐵嶺於君去思碑”,背面鐫刻着立碑的吉林縣紳商的名單。碑與牌坊均是民國十四年(1925年)八月所立。
西面的兩座碑是頌揚時任吉林省代省長王維宙的德政碑,一座上書“代省長王公維宙德政碑”,一座是碑文,鐫刻670字。大意是,1924年輝發河水氾濫,樺甸被淹,百姓流離失所,省長關心百姓疾苦,積極賑災,使百姓重新安居樂業。樺甸農商代表恭頌,特於民國十五年(1926年)立此德政碑。此碑是“吉林三傑”之一的成多祿書丹(用硃砂直接將文字書寫在碑石上),字跡蒼勁,氣韻精熟,是珍貴的文物碑刻。成多祿(1864年-1928年),吉林人,著名書法家。他精詩文,通書法,墨跡遍及東北三省,民國初任吉林省第二屆參議院議員、民國教育部審核處處長,為官清廉,被羣眾譽為“清廉太守”。兩座碑的流花碑座因破裂而被鐵箍緊鎖,使其更顯歲月的滄桑。
最後兩座碑是頌揚時任吉林省政府主席張作相的德政碑。右面一碑高2.07米,寬0.77米,厚0.32米。碑陽篆刻楷體豎書“吉林省政府主席東北邊防軍駐吉副司令官張公庯忱德政碑”,碑陰刻“延輝和汪清四縣墾民全體恭頌”。左面一碑高2.03米,寬0.76米,厚0.26米。碑質石料細膩,碑陽從右至左鐫刻正楷豎字碑文418字,碑陰豎刻“大德不朽”4個大字。碑文雖經近百年風雨剝蝕,字與碑面皆蒼灰陳舊,渾然一色,但若逐字辨認,仍可研讀。現場記錄如下:
在昔堯有九年之水,湯有七年之旱,三代以還,術飢全穰之,泛舟告糶之,史不絕書。而獨於恤災救難少有所記載,仲尼言:“禹思天下有禍者,由己溺之也;稷思天下有飢者,由己飢之也。”《雲漢》之詩:述周宣遇災而懼,惻身修行,想佴災胗。禹稷周宣,皆防患於未然,未聞拯己然之災,善備於己而為至德,化成於物而為至仁者,有之,其唯我主席張公乎!公主政吉林,於今六載,邦人士隅隅向化,近者悦,遠者來,其德蓋未僂指數也。我墾民同遊於覆載之中,載濡載洽,受惠之深,匪言可喻。而於救災一端,澤之所被,民尤難忘。先於民國十七年,東南各縣大雨,自夏至秋,未曾稍間,千里平疇,遂成澤國,其於災最重者,四邑也,墾民約佔華民者十分之七,皆以耕作為生,一失農時,則成餓殍。斯時也,田禾豆麥一無存者,唯破屋敗灶出沒波間,黃沙白石堆積田畔。民不得食,嗷嗷者遍野,欲稱貸大家,而倉廂早竭;欲行乞鄰郡而廬舍為墟,卒至老弱轉乎溝塹,壯者散而之四方,昊天不弔,降此鞠兇,我主席惻然憂之,仡夕榜濟,不惶寧處。乃募捐籌賑,俾資救濟,發慄三萬九千六百石,麋款八十餘萬元,勸募不足,復捐廉以繼之。公引仁伏義,感召天和。眾生之母,仁宇弘開。刻石記事,萬民所歸。民國十九年秋七月穀旦,延琿和汪四縣全體墾民謹立。
首段大意是,堯時,連續遭遇九年洪災,湯時,連遭七年旱災,堯舜禹三代之後的頌揚之文不絕於史,包括孔子所言,《詩經》所載,多寫未雨綢繆之功,而很少有恤災救難之德。此為鋪墊,以托出中間碑文的內容,重點頌揚張作相主政東北六年來,人民“載濡載洽,受惠之深,匪言可喻”的政績。其中記1928年東北各縣遭災,最重者數延吉、琿春、和龍、汪清四縣,此時身為省政府主席的張作相“引仁伏義,感召天和”,親自帶領百姓開展生產自救,被稱為“眾生之母”。為此,延吉、琿春、和龍、汪清四縣全體墾民謹立德政碑。此碑立於民國十九年(1930年),但不知此引經據典鋪墊頌揚張作相救災功德的碑文是何人所撰。
此碑所稱的張庯忱即張作相。張作相光緒七年(1881年)生於錦州義縣雜木林子村,光緒末年、宣統年間和民國初年,曾在奉系軍閥張作霖手下任職,民國十三年(1924年)4月,受命帶陸軍二十七師五十四旅到吉林,任“駐吉東三省保安副司令”兼吉林省長,民國十四年(1925年)初,改任吉林軍務督辦,晉級為陸軍上將,繼續兼任吉林省長。民國十五年(1926年)10月,張作相委託華森公司督理周玉柄籌辦吉林自來水事宜,歷時兩年之久事成。同年11月,張作相自籌資金,修築吉海鐵路,歷時三年零七個月竣工通車。民國十八年(1929年),張作相又創建吉林大學,並親任校長。民國二十年(1931年),“九一八”事變前,張作相回錦州西嶺子村料理其父喪事離開吉林,1949年,在天津去世。張作相在吉林任職六年多的時間裏,為吉林人民做了許多好事。此碑內容詳述了張作相恤災救難的事。作為一箇舊軍閥省長,他能夠對老百姓遭災表示義舉,實在是難能可貴。
德政碑林自西向東,皆倚山面路,坐北朝南,橫向排列。按照古時右上左下的排序,即張作相為首,其次為吉林省代省長王維宙,最後是吉林縣長於郎昆。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