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北宋四大書院

鎖定
北宋四大書院為衡陽石鼓書院、江西廬山白鹿洞書院、湖南長沙嶽麓書院、河南商丘應天書院
中文名
北宋四大書院
修建時間
北宋時期

北宋四大書院四大書院

説法一呂祖謙版
應天府書院、嶽麓書院、白鹿洞書院、嵩陽書院
説法二范成大版
石鼓書院,金山書院,嶽麓書院,徂徠書院
説法三馬端臨版
應天書院、嶽麓書院、石鼓書院、白鹿洞書院。

北宋四大書院六大書院

石鼓書院應天府書院嶽麓書院,白鹿洞書院,嵩陽書院,茅山書院。見於民國時期盛朗西、陳登原《中國書院制度》。

北宋四大書院八大書院

石鼓書院,應天書院,嶽麓書院,白鹿洞書院,嵩陽書院,茅山書院,龍門書院徂徠書院
南宋詩人范成大推舉,民國陳登原《國史舊聞》

北宋四大書院書院介紹

書院,是中國封建社會特有的教育組織和學術研究機構,出現於唐玄宗時期,東都洛陽紫微城的麗正書院,發展於宋代。當時,由富商、學者自行籌款,于山林僻靜之處建學舍,或置學田收租,以充經費。 [2] 

北宋四大書院石鼓書院

石鼓書院位於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湖南省第二大城市——衡陽石鼓區,海拔69米,面積4000平方米。
石鼓書院始建於唐元和五年(公元810年),迄今已有1200年曆史。書院主要建築有武侯祠、李忠節公祠、大觀樓、七賢祠、合江亭、禹碑亭敬業堂、欞星門、朱陵洞等。蒸水出環其右,湘水挹其左,耒水橫其前,三水匯合,浩浩蕩蕩直下洞庭。而石鼓正當其中,橫截江流,秦然若素。“衡州八景”有“石鼓江山錦繡華”、“朱陵洞內詩千首”、“青草橋關酒百家”三景集聚於此。

北宋四大書院白鹿洞書院

白鹿洞書院位於江西省廬山五老峯南麓後屏山下(星子縣白鹿鎮境內),西有左翼山,南有卓爾山,三山環台,一水(貫道溪)中流,無市井之喧,有泉石之勝。全院山地面積為3000畝,建築面積為3800平方米。白鹿洞四山環合,俯視似洞,因此而名。唐末兵亂,高雅之士來此讀書。南唐開元年間,李善道、朱弼等人在此置田聚徒講學,稱為“廬山園學”。宋初擴建書院,與石鼓、睢陽、嶽麓並稱四大書院。南宋時著名的理學家、教育家朱熹受命知南康軍,到白鹿洞書院察看遺址,請孝宗批准,籌款建屋,徵集圖書,聘請名師、廣集生徒,親任洞主,親自講學,並制定了“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等五條教規,即有名的《白鹿洞書院揭示》。《〈白鹿洞書院教條》不但體現了朱熹以“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等一套儒家經典為基礎的教育思想,而且成為南宋以後中國封建社會七百年書院辦學的樣式,也是教育史上最早的教育規章制度之一。至此,“一時文風士習之盛濟濟焉,彬彬焉”它與石鼓書院一樣,成為宋代傳習理學的重要基地。元代末年,白鹿洞書院被毀於戰火。明代最早的一次維修為正統元年(1436),以後還有成化、弘治、嘉靖萬曆年間的維修。進入清代,白鹿洞書院仍有多次維修,辦學不斷。19世紀末,中國政治、經濟發生急劇的變化,出現了教育改革的熱潮。光緒24年(1898年)清帝下令變法,改書院為學堂。白鹿洞書院於光緒二十九年停辦,洞田歸南康府(今星子)中學堂管理。宣統二年(1910),白鹿洞書院改為江西高等林業學堂。新中國成立後,政府採取一系列措施對白鹿洞書院進行保護和維修。1959年列為江西省文物保護單位;1979年成立廬山白鹿洞文物管理所。

北宋四大書院嶽麓書院

嶽麓書院位於南嶽衡山七十二峯最後一峯的嶽麓山腳。嶽麓書院始建於北宋初期。北宋開寶六年(973),朱洞以尚書出任潭州太守,鑑於湖南長沙嶽麓山抱黃洞下的寺庵林立和幽靜環境,接受了劉鰲的建議,在原有僧人興辦的學校基礎上創建了嶽麓書院。初創的書院分有“講堂五間,齋舍五十二間”,其中“講堂”是老師講學道的場所,“齋堂”則是學生平時讀書學習兼有住宿的場所。。初設講堂5間,齋室52間。宋太宗鹹平二年(999),李允則任潭州太守,他一方面繼續擴建書院的規模,增設了藏書樓、“禮殿”(又稱“孔子堂”),並“塑先師十哲之像,畫七十二賢”;一方面積極取得了朝廷對嶽麓興學的支持,以促進書院的更大發展。鹹平四年(1001)朝廷首次賜書嶽麓書院,其中有《釋文》、《義疏》、《史記》、《玉篇》、《唐韻》等經書。當時書院學生正式定額六十餘人,奠定了書院的基本格局。南宋淳熙七年(1180),張木式去世後,朱熹真德秀等人對嶽麓書院的辦學和傳播理學,也表現出極大的熱忱。朱熹還將《白鹿洞書院教條》人微言輕正式的學規,頒於嶽麓書院。,朱熹曾兩次來此講學,當時學生達千人,從而使嶽麓書院有“瀟湘洙泗”之譽,幾與孔子在家鄉講學的地方並稱。從元、明至清初,由於戰亂,嶽麓書院曾兩度焚燬,後來雖然得以重建和恢復,已不復舊觀。清初。書院被禁。後康熙為了表彰理學,放寬書院政策。道光年間巡撫吳榮光在嶽麓書院增設“湘水校經堂”,專以研習漢學為主。嶽麓書院的最後一任山長是王先謙,他是清末湖南著名的經學家。清光緒二十九年(1903),在新政之議的呼聲中,延續了近千年的嶽麓書院正式改為湖南中等學堂。爾後相繼改為湖南師範學校、湖南工業專門學校

北宋四大書院應天書院

應天書院,又名睢陽書院、南京書院。位於商丘縣城南。因為商丘在唐供稱為睢陽,北宋景德三年(1006)升為應天府大中祥符七年(1014)又升格為南京,為當時四京之一。商丘瀕臨汴水,交通方便,商旅輻輳,隋唐以來,已發展成為一方都會。宋代的應天府書院就設立在商丘的繁華鬧市中。
應天書院位於商丘舊城州之東。其前身是後晉楊愨所辦的私學,後經其學生戚同文的努力,得以發展,學子們“不遠千里”而至,“遠近學者皆歸之”。北宋政權開科取士,應天書院人才輩出,百餘名學子在科舉中及第的竟多達五六十人。宋真宗時,因追念太祖自立為帝,應天順時,將宋太祖趙匡胤發跡之處宋州(今商丘)於1006年改為應天府,1014年又升為南京,處陪都地位。l009年,宋真宗將該書院正式賜額為“應天府書院”。宋仁宗時,又於l043年將應天書院這一府學改為南京國子監,使之成為北宋的最高學府之一。後該書院在曹誠等人尤其是應天知府、著名文學家晏殊的支持下,得以大的擴展。宋仁宗初年,著名文學家晏殊出任應天知府,聘請著名學者王洙為書院“説書”,王洙博學多才,應天府書院在他主持下“其名聲著天下”。仁宗景祐二年(1035),應天府書院改為府學,晏殊又聘請因服喪而退居睢陽的范仲淹執教,任教期間,范仲淹撰寫《南京書院提名記》。當時的應天府書院,是中州的一大學府,據《宋史》記載:“自五代以來,天下學校廢,興學自殊(晏殊)始。”從大中祥符以後的二十餘年間,應天府書院的學生“相繼登科,而魁甲英雄,儀羽台閣,蓋翩翩焉,未見其止”。明正德六年遷城,應天書院也遷往今地——城內中山東二街路北。現存有大成殿、明倫堂、月芽池等建築。原大成殿內立有孔子和其弟子的牌位,明倫堂為學堂。這兩座建築均為歇山式建築。大成殿為祭孔之地,明倫堂為應試地。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北宋四大書院嵩陽書院

嵩陽書院位於河南省鄭州市登封市區北3千米峻極峯下,始建於北魏太和八年(484年),是現存書院中始建年代最早的書院,初名嵩陽寺,為佛教寺院。隋大業年間(605~617年),列名為嵩陽觀,成為道教活動場所。唐弘道元年(683年),高宗李治遊嵩山時,閉為行宮,名曰“奉天宮”。五代後唐清泰年間(934~936年),進士龐士曾在嵩陽觀聚眾講學;後周顯德二年(955年),世宗柴榮改為太乙書院,成為儒學活動中心。宋初,又更名為太室書院。北宋至道二年(996年),宋太宗御賜“太室書院”匾額。宋景祜二年(1035年)重修太室書院時賜名嵩陽書院,並設院長掌理院務。
理學的“洛學”創始人程顥、程頤曾在此聚從講學,成為宋代理學的發源地之一。北宋名儒司馬光、范仲淹、韓維、李剛、朱熹、楊時、呂海等也在此講過學,司馬光的《資治通鑑》有一部分就是在嵩陽書院完成的。
2001年6月25日,嵩陽書院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為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9年8月設立鄭州大學嵩陽書院。 2010年8月1日,包含嵩陽書院在內的鄭州登封天地之中歷史建築羣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1] 

北宋四大書院徂徠書院

徂徠書院,又稱泰山書院、泰山徂徠書院,孫復、石介是泰山徂徠書院的創始人。泰山徂徠書院是北宋初年山東境內最早、最著名的書院。山東徂徠書院,開啓了宋代古文運動的序幕,代表了儒家的一種積極入世的文化,流動着儒家文化的風骨,它在齊魯文化中,應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所有這些,不僅對於中國古代書院史的考察,而且對於思想史、文化史、政治史的研究,都具有相當重要的價值。泰山徂徠書院也成為泰山文化史上富有理性光輝的篇章。
宋代理學大師朱熹曾説:"自景佑、明道以來,學者有師,惟先生(胡瑗)、泰山孫明覆(孫復)、石守道(石介)三人。"朱熹所説的以上三個人,就是和泰山徂徠書院有緊密聯繫的當時著名的學者孫復、石介和胡瑗。也就是,當時著名的"宋初三先生"。
徂徠書院的創始人孫復、石介二人以儒家理學精神為先導,培養了一批富有成就的人才,樹立了一代嚴謹學風,形成了對後世影響深遠的"泰山學派"。

北宋四大書院金山書院

金山書院,又名茅山書院,由處士侯遺北宋天聖二年(1024)創建於江蘇江寧府的茅山。侯氏在此教授生徒十餘年。仁宗天聖二年(1024年),經江寧知府王隨奏請,朝廷賜給田畝,充書院經費。南宋鹹淳七年(1271年),遷至金壇縣顧龍山之麓。現已無存。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