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北安納托利亞活動斷裂帶

鎖定
北安納托利亞活動斷裂帶(North Anatolian active fault belt)從土耳其東部穿過土耳其北部和黑海南部,至希臘的一條東西走向的右旋斷裂帶,是阿拉伯板塊與歐亞板塊的邊界之一,長約1500千米。
北安納托利亞斷層是右旋走滑斷層,始於東經41°,向西止於東經 30°,全長約1200公里。1939年埃爾津詹8級強烈地震,導致該斷層長達362公里的地段破裂,之後沿該斷裂發生了7級以上強震7次,並且它們呈現出了由東向西遷移的特徵。 [2] 
北京時間2023年2月6日9時17分(當地時間2月6日4時17分)在土耳其發生7.8級地震,震源深度20千米,震中位於北緯37.15度,東經36.95度。這次的地震發生在東安納托利亞斷裂帶。 [2]  [4] 
中文名
北安納托利亞活動斷裂帶
外文名
North Anatolian active fault belt
地震詞條
土耳其地震

北安納托利亞活動斷裂帶現象描述

土耳其位於全球三大地震帶之一的歐亞地震帶上,其南是非洲板塊,以東是阿拉伯板塊,這兩個板塊向北移動,與正在向南移動的歐亞板塊相對抗。這些板塊每年以1.3釐米到2釐米的速度移動並相互擠壓,使板塊邊緣地區的壓力大大增加,所以容易引發地震。橫穿土耳其北部的北安納托利亞斷層使得該地區被國際地震學界認定為全球地震活動最活躍的地區之一。 [2] 

北安納托利亞活動斷裂帶形成原因

它與聖安德烈斯斷裂帶類似,均為較大的大陸裂隙,主要呈走向滑動,是兩板塊互呈水平運動的強烈變形區。在20世紀總共有23次強震(M>6.5)沿該斷裂帶發生,造成這個區域內的地表斷裂幾乎是連續不斷。
1939~1967年間,發生了6次向西遷移的大震(M>7),造成一顯著的900千米長的破裂帶。斷裂帶各段具有各自固有的地震特性,有些地段缺少M≥5的餘震;大震似乎開始都發生在中等地震頻繁的地段,地震震中趨向於沿斷裂叢狀分佈。最近全球定位系統(GPS)測量結果顯示,該斷裂的滑動速率約為(15±4)毫米/年;長期和中期的滑動速率為6~11毫米/年。 [1] 
土耳其有96%的領土位於地震帶上,主要受兩條大斷裂帶控制。一條叫北安納托利亞斷裂帶,在土耳其北部;還有一條叫東安納托利亞斷裂帶,在土耳其東南部。在過去100多年的歷史上,土耳其主要地震發生在北安納托利亞斷裂,雖然東安納托利亞斷裂帶也有地震,但沒有北安納托利亞斷裂帶頻繁。 [4] 

北安納托利亞活動斷裂帶歷次地震

1999年8月17日,土耳其伊茲米特市發生7.4級強烈地震,造成了大量建築物的破壞和慘重的人員傷亡,據土耳其政府提供的資料,截至當年8月底,死亡人數為13992人,受傷人數26400人,尚有約3萬人下落不明,無家可歸者達數十萬之眾;倒塌房屋共11.5萬間,估計直接經濟損失在100億美元以上。
2002年2月3日上午土耳其西南部阿菲永省發生兩次震級分別為里氏6.0級和里氏5.3級的大地震。據來自土耳其內政部“危機處理中心”的消息,地震已至少造成45人死亡,200多人受傷。
2003年5月1日土耳其東部的賓格爾省發生里氏6.4級地震後,土耳其中央政府和附近省份緊急向災區派出了救援人員,搶救重點集中在當地的一所名叫切爾蒂克蘇尤的寄宿小學。該校已有25名學生死亡,還有近百名學生被埋在坍塌的宿舍廢墟下。
2006年5月12日當地時間18時57分(北京時間凌晨零點57分)土耳其發生里氏7.2級強烈地震,至少造成120人死亡,1600多人受傷。
2010年3月8日土耳其東部發生里氏6.0級地震,已導致57人死亡,至少100人受傷。
北京時間2017年7月21日6時31分(當地時間凌晨1時31分)在土耳其西南部博德魯姆附近(北緯36.90°,東經27.53°)發生6.8級地震,震源深度10KM,土耳其西部城市伊茲密爾有震感。
據光明網消息,土耳其西部、希臘東部薩摩斯島附近的愛琴海海域2020年10月30日發生強震。土耳其災害和應急管理部門測定地震為6.6級,伊斯坦布爾的坎迪利地震研究所測定為6.9級,美國地質調查局測定為7.0級。土耳其最大城市伊斯坦布爾和希臘首都雅典當時均有震感。主震過後,發生大約1700次餘震。地震在薩摩斯島和伊茲密爾省沿海的塞費裏希薩爾地區觸發小型海嘯。土耳其災害和應急管理部門11月4日説,該部門已經結束震後搜救工作,死亡人數至此上升至116人,其中114人在土第三大城市伊茲密爾遇難。 [2-3] 
據中國地震台網正式測定,北京時間2023年2月6日9時17分(當地時間2月6日4時17分)在土耳其發生7.8級地震,震源深度20千米,震中位於北緯37.15度,東經36.95度。 [5]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