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北孟村

(山東省聊城市茌平區韓屯鎮北孟村)

鎖定
北孟村位於韓屯鎮政府駐地西北7公里處。東鄰東劉村、南接馮勺子村、西連菜屯鎮闞莊、北與高唐縣清平鎮王莊為界。總面積2850畝,其中耕地2430畝,村莊佔地400畝。現有村民252户、851人。村落呈東西長方形,主街道東西向3條、南北向2條。 [1] 
中文名
北孟村
別    名
孟莊村
所屬地區
山東省聊城市茌平區韓屯鎮
地理位置
韓屯鎮政府駐地西北7公里處
面    積
2850 畝
政府駐地
北孟村村委會
電話區號
0635
郵政編碼
252117
氣候條件
温帶季風氣候
人口數量
851 人
著名景點
淨居寺
車牌代碼
魯P
公交線路
茌平701路

北孟村概述

北孟村位於韓屯鎮政府駐地西北7公里處。東鄰東劉村、南接馮勺子村、西連菜屯鎮闞莊、北與高唐縣清平鎮王莊為界。總面積2850畝,其中耕地2430畝,村莊佔地400畝。現有村民252户、851人。村落呈東西長方形,主街道東西向3條、南北向2條。
北孟莊村 北孟莊村
北孟村地圖位置 北孟村地圖位置
北孟村村貌
北孟村村貌

北孟村村名來歷

相傳明初張氏遷來立村張家莊,孟氏遷來立村孟家莊,村名曾為張孟莊。後張姓消失,又因村南有一淨居寺,人們便俗稱村名為淨居寺孟莊,簡稱孟莊。
1982年縣內處理重名村時,為別於今肖家莊鎮康孟村孟莊,又改村名為北孟莊。
北孟村來歷 北孟村來歷
北孟村來歷 北孟村來歷

北孟村姓氏情況

全村多為周姓、尹姓、孫姓,同時還有孟、範、商、劉、陳、王、於、姜等姓氏。
關於周姓遷來情況,相傳周全明初自東膠遷來,具體遷來情況不詳。
尹氏家譜 尹氏家譜
關於尹姓遷來情況,相傳清初尹思誠自今肥城市石橫鎮遷來。清末民初,有族人又遷居今臨清市金郝莊鎮金郝莊;新中國成立前,又有族人遷居今高唐縣清平鎮於莊;1960年前後,尹長城等遷居東北。
孫氏家碑 孫氏家碑
關於孫姓遷來情況,僅知明初孫德遷來,具體遷來情況不詳。
關於孟姓遷來情況,相傳明洪武年間,孟氏自山西洪洞縣遷來並立村,具體何人遷來不詳。
關於其他姓氏遷來情況,相傳五世範禎自今肖家莊鎮李井範村遷來、十四世商玉村自今菜屯鎮南海子村遷來、劉大鵬自今博平鎮二劉村遷來、民國之時陳英美自今洪官屯鎮回民李村遷來、新中國成立后王永富自今高唐縣清平鎮王莊遷來、十四世王桂嶺自今韓屯鎮常莊遷來、1985年於靈龍自今高唐縣清平鎮於莊遷來、又有姜姓自今高唐縣清平鎮於莊遷來。

北孟村名勝古蹟

淨居寺 淨居寺
淨居寺,原位於北孟村南。清康熙三年(1664)《博平縣誌》卷之二《地理九·祠廟》載:“(西北)二十五里曰淨居。”原寺已於20世紀60年代遭毀,現存有明萬曆十四年(1586)、民國二十九年(1940)重修碑兩通。並留有原寺院古井一口。2016年,經有關部門批准,又在原址附近新建了淨居寺。
重修佛殿碑記 重修佛殿碑記
明萬曆十四年(1586)立《重修佛殿碑記》載:“晉台之北二十里有餘,寺曰淨居,蓋古剎也。蓋聞釋之為教,以來遠矣。祥光見於周朝,佛法始於明帝,超及唐元於晉宋,至今朝於大明,風俗淳美,民性純實。奈世道以易度,恐迅速而難保,是故我佛鹹垂慈愍之心,普舒救度之意。……今萬曆拾肆年乃重修,季月吉日圓滿,立碑為證,加於舊規,綵繒鮮麗。從今向去,乾坤清寧,國家齊治,人消障礙之心,物脱塵迷之苦;教興化洽,俗美風淳,天下海宇雍熙,十方閭村富庶。”
重修淨居寺碑記 重修淨居寺碑記
又民國二十九年(1940)立《重修淨居寺碑記》載:“民國乙亥秋,大眾設壇淨居寺,以敬業考績焉。適於是日,柏梁殿焚,一炬成災。……高君士尚等竭誠努力奔走呼號,謀於期月,成以三年。即再造局度遠遜乎舊制之美善,梵宮嶄矗,佛面重光,庶其告無憾悔於明神、釋嘖言於流俗矣!”
淨居寺現貌
淨居寺現貌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