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北大國際法與比較法評論

鎖定
《北大國際法與比較法評論》(以下簡稱《評論》)是由北京大學法學院國際法和比較法專業研究生獨立組織與編輯的學術輯刊,創辦於2001年秋,每年出版一至兩期。 [1] 
中文名
北大國際法與比較法評論
作    者
北京大學法學院
出版時間
2010年1月1日
出版社
北京大學出版社
頁    數
320 頁
ISBN
9787301160411
類    別
法律圖書
開    本
16 開
裝    幀
平裝
創辦單位
京大學法學院國際法和比較法專業
類    型
學術輯刊
出現時間
2001年

目錄

北大國際法與比較法評論內容簡介

《北大國際法與比較法評論(第7卷)(總第10期)》分為“論文”、“書評”、“學術活動”、“綜述”、“資料”等欄目,探討國際法(含國際公法、國際經濟法和國際私法)的熱點問題。

北大國際法與比較法評論期刊

《評論》秉承北京大學兼容幷包、思想自由的傳統,堅持學術自律、自主和自尊的原則,在國內率先倡導打破國際法與比較法的學科隔閡,重視共同研究的理論取向。其着眼點在於不斷推動和促進中國的國際法與比較法研究,為國內學者瞭解國際法的發展以及各國法律制度創造信息交換的平台,也為世界各國瞭解中國現實以及國際法與比較法研究現狀提供透視的窗口。
北大國際法與比較法評論 北大國際法與比較法評論
《評論》兼顧理論研究與實務透視,內容涉及到大國際法(包括國際公法、國際私法與國際經濟法)和比較法研究(包括基本理論、外國法譯介、中外法律比較以及外國法之間的相互比較)的各個領域,形式上以論文、譯文、評論、書評為主,還開闢了國際動態綜述、重要文件資料、學術活動、中國實踐、國際法和比較法教與學等專欄。
《評論》借鑑西方法學名刊的辦刊模式,依據創始章程建立了一整套編輯、財務、人事和文檔制度,採取匿名評審制,並與國內外同行建立起了穩定的交流和合作關係,為實現中國國際法和比較法研究的發展與突破而貢獻自己的力量。
《評論》定位為高水平的學術書刊,堅持學術自律、自主和自尊的方針。內容以論文、譯文、評論、書評為主,還包括國際動態綜述、重要文件資料、學術活動、中國實踐、國際法和比較法教與學等欄目。
《評論》面向國內外徵集稿件。《評論》內部有非常嚴格和標準的審稿程序規則。審稿人員從全國知名學者中聘請,採用雙向匿名審稿制,堅持以學術水平為唯一的審稿標準。初審通過的論文由編輯部隱去作者的姓名和工作單位後,交由審稿人評審,並請審稿人提出書面評審意見。審稿意見包括是否可以採用或者如何進行修改,並闡述相關之理由。對於審稿人提出不予採用或者應予修改的論文,編輯部隱去審稿人的姓名和工作單位後交給作者,作者可以以書面方式提出不同意見,由編輯部複審。
《評論》採用一般學術刊物通行的註釋體例。引用他人著作時,請依著作權法的規定註明出處,如出現糾紛,由作者自行負責。來稿請附英文標題,譯文請附原文。論文請附250字左右的中英文內容摘要和3到5箇中英文關鍵詞,並請註明作者的真實姓名,學歷、任職單位、職稱和通訊辦法。來稿請儘量提供電子版(存為word文件)。
《評論》長期徵稿。對《評論》的任何投稿都會在收到投稿之日起三個月內回覆錄用情況,請勿在審稿期間內將稿件投向他處,如投向他處,請務必來信告知。
《評論》目前對於決定刊用的稿件不支付稿酬,只贈送作者該雜誌一冊。但在適當的時候,本刊將支付稿酬。
負責人:李紅雲 易平
編輯部組成人員:法學院國際法、國際法經濟法、法理學專業碩士、博士研究生。

北大國際法與比較法評論目錄

創刊詞
Congratulation Lette
論文
人道主義干涉的發展與聯合國
《公民權利與政治權利國際公約》第19條在日本的實施
從法院判決看華沙體系的不足及完善
歐共體保障措施制度研究
論WTO的貿易政策審議機制
WTO司法機制的主要特徵
電子商務環境下常設機構認定問題探究
評論
對國際人權條約保留的原因
國際人權公約在德國的實施
論WTO專家組和上訴機構報告的效力
北約組織制度若干法律問題分析
案例研究
從卡塔爾訴巴林案看海洋劃界習慣法的發展趨勢
綜述
歐美學者談“9·11”事件及國際反恐怖主義行動中的
國際法問題
國際人權條約的國內實施國際研討會在北大召開
資料
國家對國際不法行為的責任條款草案
後記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