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北古城鎮

鎖定
北古城鎮,隸屬於雲南省昆明市宜良縣,地處宜良縣城東北部,東南與匡遠街道石林縣接壤,西與嵩明縣、匡遠街道、湯池街道相鄰,北與馬街鎮相連,東北與九鄉毗鄰,距宜良縣城9千米, [1]  區域總面積258.21平方千米。 [5]  截至2019年末,北古城鎮户籍人口為62972人。 [5] 
1950年前,屬宜良、路南、陸良3縣插花地;2006年3月,原北羊街鄉和北古城鎮合併為北古城鎮。 [1]  截至2020年6月,北古城鎮轄12個社區、9個行政村, [2]  鎮人民政府駐大薛營社區下河營村小組。 [1] 
截至2019年末,北古城鎮有工業企業105個,其中規模以上49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7個。 [5] 
中文名
北古城鎮
行政區類別
所屬地區
雲南省昆明市宜良縣
地理位置
宜良縣城東北部
面    積
258.21 km²
下轄地區
12個社區、9個行政村
政府駐地
大薛營社區下河營村小組
電話區號
0871
郵政區碼
652112
氣候條件
亞熱帶高原季風性氣候
車牌代碼
雲A
人    口
62972人(截至2019年末户籍人口)

北古城鎮建置沿革

北古城鎮原北古城鎮

1950年前,屬宜良、路南、陸良3縣插花地。
1950年,劃為宜良縣第一區。
1956年,改稱古城鄉。
1958年,與小河鄉合併為盤江公社。
1961年,改為古城區。
1962年3月,撤銷北羊街區合併北古城區
1969年,改為古城公社。
1973年3月,從北古城分出建廣益公社。
1983年,北古城改為古城區。
1987年,改為北古城鎮。
1999年,因建柴石灘水庫將陸良縣小模古鎮小河行政村劃入北古城鎮。 [1] 

北古城鎮原北羊街鄉

1956年,設羊街鄉。
1958年,改為紅星公社。
1959年,屬明良礦區,同年置廣益公社。
1962年,併入古城區。
1973年,析置廣益公社。
1981年,更名北羊街公社。
1983年,改為北羊街區。
1987年,置北羊街鄉。 [1] 

北古城鎮撤併後

2006年3月,原北羊街鄉和北古城鎮合併為北古城鎮。 [1] 

北古城鎮行政區劃

北古城鎮區劃沿革

截至2011年末,北古城鎮轄南北、古城、陳家渡、安家橋、鳳萊、木龍、南衝、安南、車田、龍兑、大薛營、陸良營、北墩子、呂廣營、賈王、北羊街、米户、合興、龍興、清水塘20個行政村,下設133個村民小組、129個自然村。 [1] 
截至2012年6月,北古城鎮轄20個行政村:古城村、南北村、陳家渡村、安家橋村、鳳萊村、木龍村、南衝村、安南村、車田村、龍兑村、大薛營村、陸良營村、北墩子村、北羊街村、清水塘村、賈王村、呂廣營村、龍興村、合興村、米户村,129個自然村。

北古城鎮區劃詳情

截至2020年6月,北古城鎮轄12個社區、9個行政村:大薛營社區、古城社區、南北社區、安家橋社區、鳳萊社區、先覺社區、木龍社區、車田社區、陳家渡社區、陸良營社區、北羊街社區、賈王社區、南衝村、安南村、龍兑村、北墩子村、清水塘村、呂廣營村、龍興村、合興村、米户村, [2]  鎮人民政府駐大薛營社區下河營村小組。 [1] 

北古城鎮地理環境

北古城鎮位置境域

北古城鎮地處宜良縣城東北部,東南與匡遠街道石林縣接壤,西與嵩明縣、匡遠街道、湯池街道相鄰,北與馬街鎮相連,東北與九鄉毗鄰,距宜良縣城9千米, [1]  區域總面積258.21平方千米。 [5] 
北古城鎮

北古城鎮地形地貌

北古城鎮地勢東北高,西南低;地形分為壩子、山巒、丘陵;境內最高點位於合興竹子箐,海拔2458米;最低點位於南北村老古城村小組,海拔1528.1米。 [1] 

北古城鎮氣候

北古城鎮屬亞熱帶高原季風氣候,其特點是冬季乾旱少雨,夏季温濕多雨,冬無嚴寒,夏無酷暑,氣候宜人;多年平均氣温16.3℃,1月平均氣温7.5℃,極端最低氣温-—6℃;7月平均氣温22.4℃,極端最高氣温35.6℃;年平均降水量903.8毫米,年平均蒸發量2123.2毫米;年平均日照時數2190小時。 [1] 

北古城鎮水文

北古城鎮境內河道屬珠江水系,主要河流有南盤江、賈龍河;南盤江流經龍兑、車田、鳳萊、大薛營、安家橋、古城、南北7個行政村,境內長30千米,年過水量20億立方米;賈龍河流經清水塘、賈王、北羊街、呂廣營4個行政村,流域面積850平方千米,境內長12千米。 [1] 

北古城鎮自然災害

北古城鎮主要自然災害有滑坡、泥石流等。滑坡災害年均發生一次,主要發生在7—8月,嚴重的一次發生在2006年7月15日龍兑地區。 [1] 

北古城鎮自然資源

北古城鎮境內已探明地下礦藏有原煤、石灰岩、地下水等。原煤地質儲量200萬噸,可採量130萬噸,集中分佈在萬壽山片區;石灰岩地質儲量8000萬噸,可採量4000萬噸,集中分佈在南盤江流域、萬壽山片區;地下水資源年開採利用量2200立方米。 [1]  截至2012年6月,北古城鎮有耕地43665畝,其中水田24060畝,旱地19605畝,林地163835畝。

北古城鎮人口

2010年,北古城鎮有農户15696户,鄉村人口57778人,其中男性28585人,女性28065人;勞動力38837人;居住着漢族、彝族、回族、苗族等民族。
截至2011年末,北古城鎮總人口有61344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1.6萬人,城鎮化率26.6%;另有流動人口3453人。總人口中,男性30500人,佔49.72%;女性30844人,佔50.28%;14歲以下1.1萬人,佔18%;15—64歲4萬人,佔66%;65歲以上1.2萬,佔16%人口以漢族為主,達54169人,佔88.3%;有彝、苗、回、哈尼、白等少數民族,共7175人,佔11.7%;其中彝族5844人,佔少數民族人口的81.45%;苗族450人,佔6.27%;回族439人,佔6.12%。2011年,北古城鎮人口出生率9.63‰,人口死亡率3.42‰,人口自然增長率6.21‰,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千米236.8人。 [1] 
截至2017年末,北古城鎮常住人口為59738人。 [3] 
截至2018年末,北古城鎮户籍人口為62848人。 [4] 
截至2019年末,北古城鎮户籍人口為62972人。 [5] 

北古城鎮經濟

北古城鎮綜述

2010年,北古城鎮完成税收948萬元,其中地税地方財税收入1120萬元。2010年,北古城鎮鄉鎮企業總收入達14.4億元;實現農村經濟總收入達6.4億元;人均純收入4778元。
2011年,北古城鎮財政總收入1389.4萬元,比2010年增長24%;農民人均純收入5304元。 [1] 
截至2018年末,北古城鎮有工業企業110個,其中規模以上45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5個。 [4] 
截至2019年末,北古城鎮有工業企業105個,其中規模以上49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7個。 [5] 

北古城鎮農業

2010年,北古城鎮畜牧業總產值達1.51億元;種植大春糧食作物53800畝,種植小春作物49200畝,種植烤煙7800畝,實現煙税收入420萬元;出欄商品鴨43.8萬隻,商品雞出欄169847只,生豬飼養17.8萬頭,山羊養殖1.54萬隻,飼養奶牛2330頭。
北古城鎮糧食作物以水稻、小麥、玉米為主。2011年,北古城鎮生產糧食3025萬噸,其中水稻1560萬噸,小麥2700噸。北古城鎮主要經濟作物有蔬菜、花卉苗木、油菜等。2011年,北古城鎮蔬菜種植面積900畝,產量14.7噸。北古城鎮畜牧業以飼養生豬、家禽、牛、羊、家禽為主。2011年,北古城鎮生豬飼養量18.9萬頭,年末存欄6.65萬頭;羊飼養量2.5萬隻,年末存欄1.7萬隻,收購山羊板皮0.4萬張;牛飼養量1.26萬頭,年末存欄1.02萬頭;家禽飼養量768.2萬羽,上市家禽575.4萬羽。2011年,北古城鎮生產肉類21070.1噸,其中豬肉10713噸,牛肉488.1噸,羊肉260.46噸,禽蛋776噸,鮮奶468噸;畜牧業總產值1.58億元。2011年,北古城鎮水果種植面積1.9萬畝,產量240噸,主要品種有板栗、櫻桃,其中板慄73.5噸,櫻桃42.1噸。 [1] 

北古城鎮工業

北古城鎮是宜良縣工業生產基地,形成以冶金、建材、化工為主的工業體系。2011年,北古城鎮工業總產值為13.15億元。 [1] 

北古城鎮商貿

截至2011年末,北古城鎮有商業網點1294個,職工3538人。2011年,北古城鎮社會商品零售總額達840萬元,比2010年增長2.6%;生產資料銷售總額358萬元,比2010年增長2.0%;批發零售住宿餐飲業增加值6734萬元,比2010年增長3.9%;電子商務交易額128萬元,比2010年增長20.%;有城鄉集貿市場2個,年成交額1200萬元,比2010年增長2.5%。 [1] 

北古城鎮金融業

截至2011年末,北古城鎮金融機構各類存款餘額為4.76億元,比2010年增長13%;各項貸款餘額1.81億元,比2010年增長29%。 [1] 

北古城鎮郵電業

2011年,北古城鎮郵政業務收入為40萬元;電信業務收入為754.3萬元。 [1] 

北古城鎮社會事業

北古城鎮教育事業

2010年,北古城鎮有標準化中學2所、完小14所,有幼兒園1個;有在校教職工463人,有在校學生6343人;投資1.2億元,建成標準化學校7所,建築面積達5.13萬平方米。
截至2011年末,北古城鎮有幼兒園2所,在園幼兒1774人,專任教師44人;小學10所,在校生4490人,專任教師247人,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100%;初中2所,在校生2762人,專任教師162人;初中適齡人口入學率、小升初升學率、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均達100%。2011年,北古城鎮教育經費達0.17億元,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0.17億元,財政預算內教育經費0.17億元,預算內教育事業費0.02億元,比2010年增長7.1%;預算內教育經費(包括城市教育費附加)佔財政總支出的比例為11.8%,比2010年提高了6.2個百分點。 [1] 

北古城鎮科技事業

截至2011年末,北古城鎮有各類科技人才0.54萬人,其中專業技術人才0.152萬人;有技能人才0.26萬人,農村實用人才0.12萬人。 [1] 

北古城鎮文體事業

截至2011年末,北古城鎮有文化站1個,文化室1個,村農家書屋12個。截至2011年末,北古城鎮有體育場地28處,有各級社會體育指導員25人,經常參加體育活動的人員佔常住人口的2%。截至2011年末,北古城鎮數字電視入户率70%。 [1]  北古城鎮木龍村、安南村每年到農閒季節都要舉行摔跤比賽。

北古城鎮醫療衞生

2010年,北古城鎮參加農村合作醫療53006人,參合率達94%。截至2011年末,北古城鎮有各級各類醫療衞生機構21個,其中衞生院1所;設病牀113張,其中公立衞生機構牀位53張,每千人擁有醫療牀位2張,固定資產總值274萬元;專業衞生人員22人,其中執業醫師11人,執業助理醫師2人,註冊護士7人,平均每千人擁有衞生技術人員0.4人、執業(助理)醫師0.2人、註冊護士0.1人。
2011年,北古城鎮醫療機構完成診療6.3萬人次,住院手術53台次,出院病人253人次。2011年,北古城鎮法定報告傳染病發病率為165/10萬,農村衞生廁所普及率60%,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率為97%;5歲以下兒童死亡率、嬰兒死亡率、新生兒死亡率分別為0.2‰、0.16‰、0.1‰。 [1] 

北古城鎮社會保障

2011年,北古城鎮城鎮最低生活保障户數為156户,人數170人,支出49.97萬元,比2010年增長3%,月人均210元,比2010年增長10%;大病醫療救助49人次,民政部門資助參加合作醫療2113人次,共支出6.34萬元,比2010年增長4%;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數1186户,人數1186人,支出113.85萬元,比2010年增長4%,月人均80元,比2010年增長2%;農村五保集中供養36人,支出20.76萬元,比2010年增長52%;農村五保分散供養97人,支出31.9萬元,比2010年增長11%;農村醫療救助47人次,民政部門資助參加合作醫療2121人次,共支出10.6萬元,比2010年增長3%;農村臨時救濟272人次,支出2.72萬元,比2010年增長36%;國家撫卹、補助各類優撫對象500人,撫卹事業費支出200萬元,比2010年增長4%;社會福利費50400元,比2010年增長82%;有敬老院1所,牀位100張,收養農村五保人員36人;有社區服務設施21個,其中社區服務中心1個,社區服務站20個。 [1] 
2012年,北古城鎮發放“兩參”人員補助金574600元,對北古城鎮1010名農村低保人員發放低保金513585元,對各種定補撫卹人員發放定補款483318元,發放農村家屬義務兵36户的優待金共計100800元,發放農村養老保險金8.8萬元,給予危房倒損重建修建補助34户86800元,發放救濟大米6700公斤,被子60牀,資金10909元。

北古城鎮郵政電信

2011年末,北古城鎮有郵政網點12個,投遞點104個,鄉村通郵率100%;全年投遞國內函件4.8萬件,國內匯票業務完成0.047萬筆,國內異地特快專遞信件完成0.72萬件,全年徵訂報紙23.76萬份、期刊0.72萬冊;有電信服務網點12個;固定電話用户7324户,比2010年增加170户,電話普及率達到34%,比2010年提高0.18個百分點;移動電話用户0.7萬户,比2010年增加500户,移動電話普及率比2010年提高2.3個百分點;光纜線路總長達12.5千米,主幹電纜達36000對千米,互聯網端口總數1.2萬個,其中已佔用端口總數0.6萬個,寬帶接入用户0.4萬户,比2010年增加500户。 [1] 

北古城鎮基礎設施

  • 供電
截至2011年末,北古城鎮有供電所1座,變電站3個,開關站1個;全年供電總量1.56億千瓦時。 [1] 

北古城鎮交通

北古城鎮有鐵路南昆線過境,其中南昆線境內長0.925千米,為準軌南昆鐵路,設宜良北1個站,通往南寧市。截至2011年末,北古城鎮有國家級道路12千米,有縣級公路5條,總長63.28千米;有鎮級公路11條,總長84.26千米;有鄉村公路34條,總長59.34千米。 [1] 

北古城鎮歷史文化

  • 地名由來
北古城鎮因境域位於宜良縣城東北部而得名。 [1] 
  • 民俗風情
大香會 大香會
北古城鎮正月初八“大香會”始於元末明初,民間相傳,正月初八是土主老爺歸廟成神的吉日,當地上下十八村鄉民在這一天從四面八方趕來,祈求土主成神後護佑一方百姓,四季平安,五穀豐登,六畜興旺,故把農曆正月初八定為地方羣眾聚集喜慶的慣例。
參考資料
  • 1.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政部編;李立國總主編;段麗元本卷主編.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區大典雲南省卷[M].北京:中國社會出版社,2016年4月:168-170.
  • 2.    北古城鎮2020年統計用區劃代碼和城鄉劃分代碼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統計局[引用日期2021-10-03]
  • 3.    國家統計局農村社會經濟調查司編·中國縣域統計年鑑·2018(鄉鎮卷)[M].北京:中國統計出版社,2019.05:550.
  • 4.    國家統計局農村社會經濟調查司編·中國縣域統計年鑑·2019(鄉鎮卷)[M].北京:中國統計出版社,2020.05:568.
  • 5.    國家統計局農村社會經濟調查司編.中國縣域統計年鑑·2020(鄉鎮卷)[M].北京:中國統計出版社,2021.03:5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