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北京2022年冬奧會和冬殘奧會遺產案例報告集(2022)

鎖定
《北京2022年冬奧會和冬殘奧會遺產案例報告集(2022)》是北京2022年冬奧會和冬殘奧會組織委員會、北京體育大學編制的報告,首次發表於2022年2月11日。 [1] 
該報告集收錄了北京2022年冬奧會在體育、經濟、社會、文化、環境、城市和區域發展等7大領域創造形成的44個典型遺產案例,是籌辦最具體生動的實踐,是冬奧籌辦新理念、新方法、新模式的創新彙編。 [1] 
作品名稱
北京2022年冬奧會和冬殘奧會遺產案例報告集(2022)
外文名
Legacy Case Studies of Olympic and Paralympic Winter Games Beijing 2022
作    者
北京2022年冬奧會和冬殘奧會組織委員會
北京體育大學
發佈時間
2022年2月11日
類    別
報告集
字    數
約90000

北京2022年冬奧會和冬殘奧會遺產案例報告集(2022)內容簡介

該報告集收錄了北京2022年冬奧會在體育、經濟、社會、文化、環境、城市和區域發展等7大領域創造形成的44個典型遺產案例,總結提煉了冰雪運動普及發展、冬奧場館、科技創新、環境保護、城市更新、區域協同、文化傳播、奧林匹克教育、志願服務、包容性社會建設等多方面的亮點成果。 [1] 

北京2022年冬奧會和冬殘奧會遺產案例報告集(2022)作品目錄

場館遺產案例
體育遺產案例
國家游泳中心————“水立方”變“冰立方”,實現雙奧場館可持續利用
北京市青少年冰球俱樂部聯賽
國家體育館“冰之帆”
全國大眾冰雪季——羣眾性冰雪運動盛宴
五棵松體育中心——京西活力引擎
北京冬奧組委雲端學習平台——貢獻北京智慧
國家速滑館“冰絲帶”
北京冬奧會滑雪戰隊——雪上人才培養,“鐵軍”保駕護航
首都體育館——半百老館煥發青春
“冰上龍舟”從水裏滑到冰上
首鋼滑雪大跳台 “雪飛天”
-
國家高山滑雪中心“雪飛燕”
國家雪車雪橇中心“雪游龍”
雲頂滑雪公園
國家跳台滑雪中心“雪如意”
國家冬季兩項中心
冬奧村
國家會議中心二期——打造北京城市新“會客廳”
經濟遺產案例
社會遺產案例
全球冰雪第一展——國際冬季運動(北京)博覽會
冰雪運動旱地化——北京市石景山區電廠路小學對冰雪進校園的有益探索
“交互式多維觀賽”轉播技術——全景看冬奧
廣寧街道高井路冬奧社區
冬奧賦能安踏企業發展
雙奧志願者
-
“小冰球 大夢想”——“奧運城市杯”北京國際青少年冰球邀請賽
文化遺產案例
環境遺產案例
“相約北京”國際藝術節
創新標準,打造綠色雪上運動場館
冰上舞劇《踏冰逐夢》
精心保護賽區植物
北京廣播電視台冬奧紀實頻道
剝離回用,保護富含種子的表土資源
北京冬奧宣講團
避護結合,減少對延慶賽區動物影響
北京國際體育電影周
修復生態,促進賽區場館與自然相融
北京奧運城市體育文化節
創新機制,實現冬奧場館100%可再生能源供電
城市和區域發展遺產案例
智慧冬奧引領張家口——率先進入5G時代
殘疾人的一天
京張高鐵
京張共建北醫三院崇禮院區
延慶區打造“冬奧人家”精品民宿
海坨農民滑雪隊——從農民到滑雪教練的轉型
“冬奧有她”助力女性小微企業發展 [2] 

北京2022年冬奧會和冬殘奧會遺產案例報告集(2022)創作背景

北京2022年冬奧會和冬殘奧會是《奧林匹克2020議程》頒佈之後第一屆從籌辦之初就全面規劃管理奧運遺產的奧運會。在國際奧委會和國際殘奧委會的指導下,北京冬奧組委始終秉持“綠色、共享、開放、廉潔”的辦奧理念,積極踐行《奧林匹克2020議程》和《奧林匹克2020+5議程》改革路線圖,積極團結各方力量,克服新冠肺炎疫情等各種困難挑戰,紮實有序推進籌辦工作,全面兑現各項承諾,不僅聚焦賽事本身,努力為全世界運動員搭建公平競技、創造卓越的舞台;更加註重遺產和可持續工作,通過制定實施《北京2022年冬奧會和冬殘奧會遺產戰略計劃》,努力在體育、經濟、社會、文化、環境、城市和區域發展等七大領域創造豐厚遺產,從而更好地發揮奧運帶動作用,促進城市和區域協同發展、社會文明進步。基於此,北京2022年冬奧會和冬殘奧會組織委員會、北京體育大學聯合編制了《北京2022年冬奧會和冬殘奧會遺產案例報告集(2022)》。 [2] 

北京2022年冬奧會和冬殘奧會遺產案例報告集(2022)作品思想

《北京2022年冬奧會和冬殘奧會遺產案例報告集(2022)》從體育、經濟、社會、文化、環境、城市和區域發展等7大領域,以具體案例形式介紹了北京2022年冬奧會和冬殘奧會創造的豐厚遺產。
一、帶動三億人蔘與冰雪運動,加速健康中國建設
2015年北京冬奧會的申辦成功,點燃了廣大中國民眾參與冰雪運動的熱情,極大促進了冰雪運動在中國的普及推廣。按照國家統計局的統計報告顯示,自冬奧會申辦成功至2021年10月,中國居民參與過冰雪運動的人數為3.46億人,冰雪運動參與率24.56%,“帶動三億人蔘與冰雪運動”從願景變為現實,深刻改變着世界冬季運動格局,為國際奧林匹克運動發展留下寶貴遺產。
在冬奧籌辦帶動下,集中制定出台一系列促進冰雪運動發展的規劃和政策,為冰雪運動普及發展營造了良好環境。加快冰雪場地設施建設,截至2021年年初,全國已有654塊標準冰場,較2015年增幅達317%;全國已有803個室內外各類滑雪場,較2015年增幅達41%,為羣眾參與冰雪運動創造了條件。組織開展豐富多彩的羣眾性冰雪活動,打造了20餘項品牌活動,“全國大眾冰雪季”連續舉辦7屆,每年舉辦超千場次賽事活動,直接參與和間接影響的人數規模近億人次。深入實施校園冰雪計劃,多措並舉推動冰雪運動在全國2.5億中小學生中普及,截至2020年底在全國遴選冰雪特色學校2062所。積極承辦舉辦高水平冰雪賽事,2018-2019賽季國內冰雪賽事達75項,各類國際冬季單項體育協會世界盃、世錦賽、積分賽、大獎賽等高水平冰雪賽事紛紛落户中國。以冬奧備戰促進中國競技冰雪運動發展,組建35支國家隊,實現北京冬奧會109個小項全覆蓋;積極為殘疾人蔘與冰雪運動創造條件,冬殘奧實現6大項全覆蓋。大眾冰雪有力促進了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為健康中國提供強大助力。
二、促進冰雪產業和科技發展,持續釋放冰雪經濟活力
在冬奧籌辦帶動下,冰雪資源不斷集聚,冰雪產業快速發展,尤其是科技與冰雪運動相結合,一批科技冬奧成果率先應用示範,市場開發成效明顯,冰雪經濟活力持續釋放,已經成為支撐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力量。
伴隨着冰雪運動快速普及和冰雪場地設施加快建設,冰雪產業快速發展,冰雪裝備製造、冰雪健身休閒、冰雪旅遊、冰雪會展、冰雪文化等不斷壯大,初步形成了比較完善的中國冰雪產業體系。截止2019年底,我國冰雪產業規模約為4235億元,比2015年2700億元增長56.85%。制定實施《科技冬奧(2022)行動計劃》,截至2021年11月,啓動80項“科技冬奧”重點項目,已有37個項目的112項新技術成果在北京冬奧會各場景得到應用示範。賽後,這些成果將逐步推廣應用到城市運行發展各個領域,形成豐富的科技冬奧遺產。北京冬奧會共成功簽約45家贊助企業,包括11家官方合作伙伴,11家官方贊助商,10家官方獨家供應商,以及13家官方供應商。2018年7月特許經營計劃正式啓動,截至2021年底,開發16個類別的5000餘款特許產品,線上線下銷售渠道覆蓋全國。冬奧會為贊助企業提供了發展機遇和平台,一批贊助企業通過冬奧賦能實現了快速發展。
三、弘揚奧林匹克精神,引領社會文明進步
北京冬奧會的籌辦和舉辦,不僅契合“更團結”的最新奧林匹克格言,更加契合帶動全社會“共同參與、共同盡力、共同享有”的理念,產生了良好社會效應,全面提升了社會文明程度,增強了全社會的成就感和獲得感。
廣泛開展奧林匹克教育,在青少年中弘揚奧林匹克精神,傳播奧林匹克價值觀,促進青少年健康成長和全面發展。截至2020年底,在全國認定835所“奧林匹克教育示範學校”。以冬奧志願服務帶動城市志願服務發展,冬奧會賽會志願者報名人數達到115萬,截至2021年11月,“志願北京”信息平台實名註冊志願者人數突破448.9萬人,羣眾參與志願服務的意願高漲,營造了“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良好社會風氣。以北京冬奧會為媒介,加強與國際體育組織的溝通交流,在國家外交活動中融入冬奧元素,促進以冰雪項目為核心的中外體育合作和人文交流,使北京冬奧會成為疫情條件下促進世界團結的重要平台。加快無障礙設施建設,完善殘疾人服務體系,使殘疾人出行更順暢、生活更便利,更好地融入社會生活,包容性社會建設取得顯著成效。冬奧籌辦帶動越來越多的人蔘與冰雪運動,“經常參加體育鍛煉”成為公眾生活方式,進一步推動全民健身,助力“健康中國”建設。截至2020年底,北京市經常參加體育鍛煉的人口比例由2001年的43.7%增長到50.18%;河北省經常參加體育鍛煉的人數佔全省常住總人口的43.41%。
四、傳播奧林匹克文化,促進多元文化交流互鑑
北京冬奧會的籌辦和舉辦,促進了奧林匹克精神、理念和文化在中國尤其是主辦城市的傳播,推動了包括奧林匹克文化在內的世界多元文化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交流互鑑,形成一批有北京冬奧會特色的文化遺產。
建設一批冬奧文化設施,夯實冬奧文化傳播的基礎,至2021年底在全國建成冬奧文化廣場43個,豐富了城市文化供給;在北京冬奧會三賽區分別設立了奧林匹克公園,為城市增添新型公共文化空間;建設北京國際奧林匹克學院、崇禮華僑冰雪博物館、太子城考古遺址公園,促進奧林匹克文化研究、傳播和推廣。充分利用冬奧籌辦各個重要節點,舉辦了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設計開發北京冬奧會和冬殘奧會會徽、火炬、吉祥物、體育圖標等一系列冬奧形象標識,創作了一大批冬奧歌曲、電視欄目、短視頻、影視作品、特許商品等冬奧文化產品,生動體現了奧林匹克文化與中華傳統文化的融合,同時帶動提升了我國相關文化產品的創作水平。創新冬奧會宣傳推廣模式,促進新技術在傳播領域的應用,提升國家文化傳播能力與水平。以籌辦冬奧為契機,主辦城市不斷完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優化公共文化服務供給,努力滿足廣大市民日益豐富和不斷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
五、踐行綠色辦奧理念,助力美麗中國建設
堅持生態優先、資源節約、環境友好,將可持續性要求貫徹到冬奧會籌辦和舉辦全過程,嚴格實施低碳管理,努力實現北京冬奧會碳中和目標,加強賽區生態環境保護,促進區域生態環境明顯改善,實現冬奧會對環境正影響。
冬奧會場館規劃建設中,最大化利用現有場館和設施(12個競賽場館中5個為既有場館),儘可能減少新建場館,併力求將所有場館建設成為綠色場館。賽區建設中,全面保護動物、植物、表土及水資源,對施工影響區域全部實施生態修復。籌辦過程中,嚴格低碳管理,推進低碳場館、低碳能源、低碳交通創新示範,4個冰上場館使用了二氧化碳製冷劑,場館常規電力需求實現100%綠色電力供應,節能與清潔能源車輛使用佔比超過85%。在全面碳減排的基礎上,多渠道實施碳補償,推動林業碳匯和企業贊助核證減排量,在全社會推廣碳普惠制,倡導綠色低碳生活方式,努力實現北京冬奧會碳排放全部中和的目標。大力推進京津冀區域生態環境協同治理,實施治氣、治沙、治水攻堅戰,取得積極成效。大氣環境顯著改善,北京市和張家口市空氣中細顆粒物(PM2.5)平均濃度分別由80.6微克/立方米和34微克/立方米下降至33微克/立方米和23微克/立方米;實施造林綠化工程,北京市和張家口市森林覆蓋率分別由41.6%和37%增長至44.4%和50%;京津冀地區水環境質量持續提高,北京市污水處理率由87.9%提高到95%,張家口市地表水優良水質斷面佔比由70%提高到100%。區域生態環境質量明顯提升,為北京冬奧會打上美麗中國底色。
六、促進城市高質量發展,提升人民羣眾幸福感
冬奧籌辦有力促進了北京、張家口主辦城市和延慶、首鋼等區域的高質量發展,城市基礎設施加快升級,生態環境持續改善,冰雪產業快速發展,社會文明程度顯著提升,人民羣眾獲得感和幸福感進一步增強。
北京是世界上首個既舉辦過夏奧會又舉辦冬奧會的“雙奧之城”。2008年北京奧運會,留下了一大批寶貴的奧運遺產,有力支撐了後奧運時期首都城市快速發展。2022年北京冬奧會充分發揮帶動效應,極大地促進了冰雪運動普及和全民健身,持續改善基礎設施、公共服務和生態環境,加速城市轉型升級和高質量發展,“雙奧之城”開啓新徵程。延慶區緊抓冬奧契機,推動冬奧、世園、長城三張“金名片”聯動發展,提前謀劃場館及附屬設施賽後多功能利用,促進冰雪科技、新能源等產業發展和美麗鄉村建設,向着“最美冬奧城”目標穩步邁進。張家口冰雪運動快速普及,以裝備製造為重點的冰雪產業加快發展,冰雪經濟拉動就業,民眾生活水平顯著提升,93.9萬貧困人口全部脱貧,着力打造全亞洲冰雪旅遊度假目的地和“體育之城”。首鋼作為百年鋼鐵企業,從服務保障奧運、落實國家鋼鐵產業轉型升級戰略和首都城市戰略定位要求出發,實施整體搬遷調整,以北京冬奧組委入駐和首鋼滑雪大跳台的建設為契機,將工業遺產再利用與北京冬奧會籌辦緊密結合,着力推進“四個復興”,打造新時代首都城市復興新地標。
北京冬季奧林匹克公園、延慶奧林匹克園區和張家口崇禮奧林匹克公園獲得奧林匹克命名,這將有利於三地賽後充分利用奧林匹克品牌價值,進一步傳承和利用好冬奧場館遺產,舉辦高水平冰雪賽事和羣眾性冰雪活動,培育全季旅遊目的地,打造“京津冀冰雪運動勝地”。
七、助力京津冀協同發展,交出兩份優異答卷
北京冬奧會籌辦是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的重要抓手。冬奧籌辦加速帶動京張兩地交通基礎相連相通、生態環境聯防聯治、產業發展互補互促、公共服務共建共享,京張體育文化旅遊帶建設初見成效,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實施取得了積極進展,交出了冬奧籌辦和本地發展的兩份優異答卷,實現奧林匹克運動與區域發展的雙贏。
交通基礎設施相連相通,建成京張高鐵和京禮高速,北京到張家口僅需50分鐘,區域交通幹線逐步織密,一批綜合性交通樞紐逐步建成,不僅滿足冬奧保障需求,也為賽後區域可持續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產業發展互補互促,京張兩地立足城市功能定位,發揮各自比較優勢,積極推動區域間在冰雪產業尤其在冰雪裝備製造,可再生能源延伸產業和農業等領域的合作,着力打造互補互促的產業體系,促進區域經濟發展水平提升。公共服務共建共享,京張兩地三賽區以冬奧籌辦為帶動,加強在通信、住宿餐飲、醫療、教育等多方面的共建力度,改善基礎設施,共建北醫三院崇禮院區和一批教育設施,區域整體公共服務水平進一步提升,人民羣眾的獲得感不斷增強。以京張高鐵和京禮高速為依託,着力打造京張體育文化旅遊帶,為區域發展注入新內涵。 [2] 

北京2022年冬奧會和冬殘奧會遺產案例報告集(2022)作者簡介

北京2022年冬奧會和冬殘奧會組織委員會
北京2022年冬奧會和冬殘奧會組織委員會為承辦冬奧會和冬殘奧會的組織機構,為獨立事業法人,成立於2015年12月15日,是北京2022年冬奧會和冬殘奧會執行委員會為組織委員會的執行機構。北京2022年冬奧會和冬殘奧會組織委員會負責組織、協調冬奧會和冬殘奧會全部籌備和舉辦工作。 [3] 
北京體育大學
北京體育大學成立於1953年,原名中央體育學院,1956年更名為北京體育學院,1993年更名為北京體育大學,是全國重點院校、國家“211工程”重點建設大學、國家首批“雙一流”建設高校,隸屬國家體育總局。學校位於海淀區信息路,佔地面積75.5萬平方米,建築面積約41萬平方米,共擁有室內外訓練場館近100個。 [4]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