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北京香山慈幼院

鎖定
北京香山慈幼院總部位於北京香山靜宜園,當時主持賑災的熊希齡利用官款補助和賑災餘額建立香山慈幼院,專門收容受災收容來的無人認領的孩子。
推行學校、家庭、社會“三合一”的教育體制。熊希齡曾邀請蔣夢麟、胡適、李大釗張伯苓等當時著名的教育家擔任香山慈幼院評議會的評議員,研究幫助慈幼院辦教育。1932年,熊希齡將家產共計大洋27.5萬餘元、白銀6.2萬兩捐給了慈幼院 [1-2] 
香山慈幼院的師資質量和教育設備在當時堪稱一流。它設有嬰兒、幼兒、小學、中學教育,又設有師範教育和職業教育。所有這些教育,都是以當時最先進的方式進行。從慈幼院創立到1966年被接管,香山慈幼院共把6000多名孤貧兒童培養成材,其中有五位部長級人物。王子綱(在校名楊炳玉),建國後曾任郵電部部長。趙志剛(在校名趙連)是郵電部副部長,郵電學院的創始人之一。安法乾,建國後曾任商業部副部長。 [3] 
北京香山慈幼院曾擁有嬰兒教保院、幼兒園、小學、中學、師範、職業學校以及下屬工廠,此外,香山慈幼院還設有大學部用於資助貧困學生進入大學。
中文名
北京香山慈幼院
創辦時間
1920年
校    訓
“勤、謙、儉、恕、仁、義、公、平”
所屬地區
北京香山靜宜園

北京香山慈幼院歷史沿革

  • 香山慈幼院蒙養園活動室之一泰源堂
創辦初期
北京香山慈幼院 北京香山慈幼院
1920年,曾任北洋政府總理的民國慈善家熊希齡,在香山宜園舊址創辦了北京香山慈幼院。香山慈幼院一開辦就接收了150名災區難童,在最優美的校區成立了“蒙養部”收育年滿4歲、不足6歲的兒童,到1923年正式改成“蒙養園”又稱“第一幼稚園”;
抗戰期間曾在南京、廣西等地設立分院。1938年2月,北平香山慈幼院前往桂林,成立香山慈幼院桂林分院, 開辦師範班,1944年桂林淪陷前遷重慶。該院在桂林期間,共招生6個 班,結業3個班。 [4] 
中國共產黨於1928年在該機構設立地下組織,1949年3月香山慈幼院總院遷至北京西安門大街26號。
發展時期
解放後,許多有錢人家的孩子、駐華使館工作人員的孩子都慕名而來。在香山慈幼院孤兒是正統,學校稱之為正生,所有費用免費。而那些爭着送到香山慈幼院學習的有錢人家的孩子,身份卻是附生,完全自費。但正、附生共同寄宿學習,學校一視同仁。香山慈幼院組成理事會成員有康克清、李德全、史良、謝冰心、林巧稚、雷潔瓊等,由雷潔瓊擔任理事長。
1954年香山慈幼院遷入由北京市政府劃出的位於阜成路白堆子的校址(北京市立新學校現址所在),一直至1966年時是全北京市僅有的一所私立學校,隸屬市民政局管理。
1965年香山慈幼院提交申請政府接管,反映學校經費短缺。
文革時期被接管
1966年12月24日,北京市教育局發出接管私立香山慈幼院的通知,被全面接收。
1967年,海淀區教育局在香山慈幼院內增設一所“北京市立新中學”。香山慈幼院後來演變成立了“北京市立新學校”,是海淀區一所擁有幼兒園、小學和中學的學校。現今成立有“香山慈幼院校友會”。
從2004年到2010年,海淀區人大代表湯蕉媛連續6次提交了恢復“香山慈幼院”校名的建議。

北京香山慈幼院文化傳統

校訓
香山慈幼院的校訓是:“勤、謙、儉、恕、仁、義、公、平”,並以這八個字命名學校校舍 [5] 
體制
熊希齡跟孩子們的合影 熊希齡跟孩子們的合影
香山慈幼院是一所慈善機構,主要收養教育孤貧兒童,為他們提供免費教育。推行學校、家庭、社會“三合一”的教育體制。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