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北京音樂產業園

鎖定
北京音樂產業園位於朝陽區黑莊户鄉,地處首都核心區與副中心中部,距環球影城7公里,副中心14公里,地鐵七號線黑莊户站位於園區內東北角。 [1] 
園區佔地面積約306.7萬平方米(4600畝),建築總面積約84.2萬平方米,產業核心區建築面積為35.2萬平方米。園區西接CBD文化集合商圈,東臨環球影城。為完善核心區功能、實現職住平衡,在產業核心區周邊,分別規劃了商業配套3萬平方米、居住配套(集體產業用地租賃房) 31萬平方米、音樂企業、音樂家(人)工作室區(暫定) 15萬平方米以及音樂公園140萬平方米(約2100畝)。 [2] 
2023年4月29日,2023北京國際音樂生活周在北京音樂產業園開幕 [8] 
中文名
北京音樂產業園
外文名
Beijing Music Industrial Park
所屬國家
中國
所屬城市
北京市朝陽區 [3] 

北京音樂產業園地位與影響

2020年,按照《北京市文化產業發展引領區建設中長期規劃(2019年-2035年)》,北京音樂產業園被列為北京建設“國際音樂之都”實施項目之一,並且努力成為北京建設“國際音樂之都和華語音樂全球中心”的重要示範基地。
2020年5月12日,北京音樂家協會批覆在園區內建立北京音樂家協會音樂創作基地。
2020年10月,園區作為北京國際音樂產業高質量發展促進大會開幕式的承辦單位,並同步舉辦為期三天的北京國際音響展
園區立足於推動音樂產業高質量發展,樹立北京音樂行業高質量發展的風向標。通過開展不同類型的活動,為業內人士提供交流溝通空間、研討優秀音樂創作規律,為產業發展提供新思路,新路徑,推動以品質消費帶動經濟發展。 [1] 

北京音樂產業園發展定位

北京音樂產業園堅持高起點、產業化、管得住、能聚合、可持續的原則,以弘揚主旋律、傳播正能量為宗旨,致力打造集音樂創作、音樂製作、音樂展演、音樂人才培養、音樂版權管理與服務為一體的全產業鏈基地。 [4] 

北京音樂產業園歷史沿革

2019 年4月,經市委宣傳部同意,園區正式命名為:北京音樂產業園。
2020年3月,北京市出台《北京市文化產業發展引領區建設中長期規劃(2019年-2035年)》,園區被列為北京建設“國際音樂之都”實施項目之一。
園區前身是鄉鎮企業老舊廠區,自2018年起,黑莊户地區深入落實疏解整治促提升,對老舊廠房進行了提升改造。按照朝陽區文化國際化大尺度綠化的主攻方向,結合朝陽區文化產業發展的基礎和優勢,圍繞“四個中心”特別是全國文化中心建設,以及北京市出台的《關於推動北京音樂產業繁榮發展的實施意見》,逐步確定了園區發展以音樂產業發展為主題,致力於打造音樂產業全鏈條的文化產業園。 [4] 

北京音樂產業園產業板塊

園區共分為音樂製作中心、國際音響博覽中心、音樂研學中心、音樂展演中心及音樂企業總部基地五大板塊。
音樂製作中心將具備全球頂尖的硬件設施,能夠實現全流程音樂製作。建設500平方米的大型同期錄音棚、300平方米的大型音樂排演中心和150平方米的電影音樂後期製作中心。該中心可比肩全球音樂錄製頂級製作公司,填補了我國在這個領域的空白,能夠為華語音樂在世界音樂中地位的提升提供實際製作基礎。同時,利用中心頂級音樂製作硬件,結合5G網絡傳輸、AI智能等技術,將研究開發新媒體音樂製作模式。
國際音響博覽中心,共含有5200平米專業音響展廳及內含兩個HIFI音樂廳(插電劇場)的綜合配套建築,將聚集國際一線音響品牌及民族品牌進駐。在音樂會客廳,觀眾可以通過VR、AR、場景還原、互動等手段沉浸式體驗到音樂歷史文物展示、實物體驗等音樂發展史相關內容。 [2] 
此外,園區內還有佔地3800平方米的演播大廳,未來將是京城東部面積最大、設備最先進的大型演播場地之一。 [5] 

北京音樂產業園項目介紹

2019年5月11日晚,“燃燒的雪”——北京冬奧會倒計時1000天主題音樂會在北京音樂產業園舉辦,此次音樂會由北京市委宣傳部北京冬奧組委文化活動部作為支持單位。音樂會圍繞冬奧人、冬奧事、冬奧景展開,以音樂為紐帶,呈現冬奧旋律下的城市形象與奧運脈搏。 [6] 
2020年10月9日-10月11日,作為北京國際音樂產業高質量發展促進大會重點活動之一,園區將舉辦北京國際音響展。邀請了全球多個頂級HI-FI品牌器材廠家入駐,展示最新的視聽科技前沿發展方向。同時展會還將邀請著名音樂製作人、音樂家來展示自己的作品和創作心得、作品的分析解説、現場音樂會、唱片籤售等多種多樣的交流形式,推動北京營造“談音樂、聽音樂、看音樂、玩音樂”的濃郁文化氛圍。 [7] 
2023年4月29日,2023北京國際音樂生活周在北京音樂產業園開幕。 [8] 

北京音樂產業園未來規劃

北京音樂產業園充分發揮北京作為全國文化中心的資源富集優勢,凝聚起全國乃至國際音樂產業的力量,使全球華語音樂領域的目光聚焦北京,推動北京建設“國際音樂之都”。
這裏將作為音樂產業的先鋒新地標和音樂文化的高端聚集地,很好地承載老唱片、老CD的厚重價值。挖掘文化遺存,典藏經典聲音,經典唱片將在這裏極大增強北京音樂產業園的歷史延展性、形態多元化和文化獨特性。
園中配有國際頂級的音樂製作中心、國際音響博覽中心、音樂展演中心、音樂研學中心等等,為音樂人創造充足的條件。高水準的演出,專業級的製作條件與舞台搭建,各個國家的音樂人都可以在這裏交流。不同流派、風格乃至於不同地區的音樂人,從創作、製作到演出都能夠在這裏進行討論和切磋,詞、曲、唱、奏、編、制、播音樂不同版塊不斷的交流碰撞,讓音樂人充滿創造力,源源不斷地迸發靈感和激發創作潛力。
完善的管理制度、良好的運營秩序、嚴格的版權保護,專業化、產業化,讓音樂產業能夠健康的發展生長。建立起一個從創作到分享、從演出到發行、從藝術薰陶到人才培養、從專業製作到全民互動的全產業鏈國際化音樂基地。用技術為音樂創作者和愛好者架起橋樑,鋪好道路,讓大家足不出户就可以更快、更好地盡享音樂。聚合音樂產業的各個環節,低耗高效地第一時間上線最新的音樂作品。
園區從音樂出發,延展到各種音樂形態的多元化生態空間,是音樂與科技創新融合的實踐基地,是音樂教育資源匯聚的教育基地,是時尚文化新地標、全民音樂生活方式的體驗空間、是兼具主流價值和創新活力的音樂家園。無論是音樂人、製作人、音樂愛好者以及旅遊打卡,都能在這裏找到吸引自己的地方。
同時北京音樂產業園為民族音樂提供了傳承和發揚的空間,在這裏,中國的音樂人濟濟一堂,中國的音樂故事可以講述給世界,讓中國音樂優美的旋律持續地湧現和傳揚,讓中國音樂走向世界。 [4] 

北京音樂產業園入駐成員

產業園核心區建設已初具規模。文化和旅遊部民族民間文藝發展中心、中國藝術科技研究所、中國民族學人類學研究會(國家民委)節慶專業委員會已入駐園區;騰訊音樂、北京庫客音樂股份有限公司等20餘家重點企業達成戰略合作。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