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北京電影學院美術學院

鎖定
“美術學院”前身為美術系,始建於1959年,是北京電影學院最早建立的四個主幹系之一。 [3]  北京電影學院美術學院成立於2015年10月14日 [2]  ,當日舉辦“電影·美術·人”美術作品展覽暨“電影視覺教育50年”論壇,同時宣佈北京電影學院美術學院正式成立暨中國電影視覺藝術研究院成立。 [1] 
中文名
北京電影學院美術學院
外文名
School of Fine Art
創辦時間
2015年10月14日
所屬企業
北京電影學院
本科專業
4個
碩士點
2個
博士點
2個
知名校友
李前寬、屠居華、宋洪榮等

北京電影學院美術學院教學目標

在60年的發展歷程中幾代電影教育家和電影美術人,始終“注重內涵發展、注重特色發展、注重需求導向、注重創新發展”,站在國際電影教育的最前沿;面向中國電影文化事業與產業的繁榮發展;堅持“教、研、創”三位一體的專業人才培養格局,逐步鮮明的確立了以建構藝術與技術高度融合的電影視覺造型藝術、服務於電影衍生文化產業的“大視覺、大美術”設計創作人才培養培養體系發展思路。

北京電影學院美術學院學科專業建設

立足於學校戲劇與影視學、美術學學科的建設目標,構建形成了相互支撐、融通互補、交融發展的現代形態電影視覺造型藝術專業教育的發展新局面。

北京電影學院美術學院教育層次

北京電影學院美術學院研究生教育

具有戲劇與影視學、美術學兩個一級學科博士、碩士研究生授予權;具備招收電影美術創作、電影視覺設計、美術、新媒體藝術、藝術設計等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的人才培養能力。

北京電影學院美術學院本科生教育

設置有兩個本科藝術門類,四個專業(含多個培養方向)、一個專業方向。戲劇影視類,戲劇影視美術設計專業(培養方向3個:電影美術設計、電影特技設計、電影人物造型設計);戲劇影視導演、影視廣告導演專業方向;設計類,環境設計專業(培養方向:虛擬空間藝術)、產品設計專業(培養方向:電影衍生產品)、新媒體藝術專業。

北京電影學院美術學院師資隊伍

遵循專業人才培養具有藝術與科技高度融合、相伴相生的多元知識結構體系,“立足培養、有序引進、擇優使用、旨在提高”的方針,加強青年教師隊伍建設,師資隊伍水平得到了穩步提高。截止2018年美術學院在編專任教師41名。其中正高級職稱10人;副高級職稱17人;講師10人;助教4人。另有,教輔管理、行政崗7人(含2名返聘、3名勞務派遣);學生輔導員2人。

北京電影學院美術學院教學設施建設

美術學院教學總面積2750餘平米,教學設備總資產值4967萬餘元,以折算在校生人數397名計算,生均教學面積為6.9㎡;生均設備值約12.5萬元。已形成了按專業教學功能性劃分的基礎教學、專業教學、實驗教學、實踐教學、展覽展示等教學場所,能夠滿足專業教學、創作、科研、工作和學習基本需求。其中近600平米的 “電影特效數字虛擬實驗中心”,是學校北京市重點實驗室 “數字電影技術與藝術實驗室” 和“未來影像高精尖創新中心-虛擬現實藝術實驗室”的重要組成部分。該中心每年承擔着大量的學生實訓、實踐教學、畢業創作、學校聯合作業,以及服務社會的橫向合作項目等任務。

北京電影學院美術學院主要成就

美術學院60年來,矢志不渝。為中國電影藝術創作、事業的發展培養和輸送專業人才,已成為電影視覺造型藝術專業領域最具影響力的人才培養基地,在中國乃至國際相關藝術教育領域優勢明顯、特色鮮明。已陸續培養了數千名的專業人才,並相繼獲得了包括:法國戛納電影節、美國奧斯卡、東京國際電影節、上海國際電影節、中宣部“五個一工程”獎、中國電影“金雞獎”、中國政府“華表獎”、中國電視劇“飛天獎”,以及台灣“金馬獎”香港“金像獎”等國內外重要的專業與行業獎項。
以李前寬、屠居華、宋洪榮、楊剛、邵瑞剛、尹力、霍建起、韓剛、王鴻海、馮小寧、何羣、石建都、楊慶生、霍廷宵、全榮哲、毛懷青、丁昇、烏爾善、韓中、林木、武明、呂峯等為代表的一大批優秀電影美術設計師和傑出導演活躍在影視藝術創作的一線。他們中不僅有頻頻現身於國內外著名影視節頒獎台上的優秀美術設計師、傑出的導演,及專業領域的創業開拓者,還有一批致力於發展中國視覺造型藝術教育的耕耘者和探索者。 [3]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