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北京通信學會

鎖定
學會的日常設置機構:秘書處,在秘書長領導下,負責學會的日常工作。
北京通信學會設有5個工作委員會:
學術工作委員會、科普與教育工作委員會、組織工作委員會、諮詢工作委員會、青年工作委員會。
北京通信學會設有10個專業委員會:
通信網絡專業委員會、光通信專業委員會、無線及移動通信專業委員會、通信理論與信號處理專業委員會、計算機應用專業委員會、通信經濟管理專業委員會、通信設備製造專業委員會、通信線路專業委員會、通信電源專業委員會、通信終端專業委員會。
中文名
北京通信學會
外文名
BeijingInstituteofcommunications(BIC)
成立時間
1980年8月30日
會員人數
6952
團體會員數
28
辦公地址
北京市西城區復興門南大街6號 [1] 
主管單位
北京市科學技術協會 [1] 

北京通信學會宗旨、任務

北京通信學會的宗旨是: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團結廣大會員和科技工作者以經濟建設為中心,開展學術交流、科學普及與教育、組織發展等項活動。為經濟社會發展服務,為提高全民科學素質服務,為會員和廣大科技工作者服務。促進通信科技的普及和推廣,促進通信科技人才的成長和提高,促進科學技術與通信建設的結合。推動首都信息化進程,為首都經濟社會發展,建設創新型城市,構建和諧社會首善之區而努力奮鬥。
北京通信學會的基本任務是:開展學術交流,普及科學知識,編輯出版科技期刊,提供科技諮詢服務,組織科技成果與人才評價,發現並舉薦科技人才,推動科技創新,組織發展。活躍學術思想,促進通信科技發展,推動通信科技創新。

北京通信學會主要活動

組織建設、學術交流、科學普及、繼續教育、人才舉薦、編輯出版等
——學術交流:
把握跟蹤通信學科前沿,針對當前信息通信技術發展和業界關注的熱點,圍繞首都信息通信建設與發展信息化,深入開展高層次、高水平、高質量的學術交流活動。
經過多年開展多種形式的學術交流活動的實踐和總結,逐步創造了“信息通信網技術業務發展研討會”、“北京青年通信科技論壇”、“無線及移動通信技術發展研討會”等品牌學術交流活動。同時也是北京市科協系統重點學術活動和北京科技交流學術月重點活動之一。每年舉辦一次。研討會以技術綜述、意見和建議形式轉送相關主管部門,受到重視和關注。
研討會的內容和形式受到了會員單位和廣大會員及科技工作者的普遍讚譽和認同,在社會上頗具影響力,是展示科技工作者科研成果,理論研究創新技術業務應用,交流溝通,探討科技前沿的重要平台。對加強會員和科技工作者間聯繫,特別是青年科技工作者間聯繫和合作,促進科技創新人才成長,活躍學術氛圍,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推動首都通信建設和信息化,為首都經濟社會發展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各專業委員會結合本專業,學科特點和實際,每年都舉辦學術交流活動,繁榮學科發展,推動科技進步。
——科學普及與教育
整合科普資源,開展科普與教育活動,提高全民科學素質。
認真貫徹落實中央《關於加強科學普及工作的若干意見》和《提高全民科學素質行動綱要》。
1、利用每年5.17世界電信和信息社會日及北京科技周活動,圍繞主題積極開展科普宣傳活動。通過舉辦紀念報告會、青年科技人員座談會、信息通信新技術新業務系列講座、沙龍等多種形式活動,組織專家、學者撰寫文章宣傳普及新技術、新業務知識;宣傳我國信息通信業發展的最新進展和成果;宣傳信息通信技術在經濟社會發展中基礎性、先導性、戰略的地位和作用;宣傳信息通信技術在推動首都信息化和實現北京世界城市建設目標的重要作用。
2、根據會員和會員單位的要求,適時舉辦信息通信新技術講座和高級研討班。既普及了信息通信新技術、新業務,培訓了人才,又達到了服務會員和會員單位的目的。收到較好效果。
3、利用會員單位信息通信技術業務展示廳、電信博物館等資源,建立科普教育基地,更好地開展全社會的信息通信技術的普及與教育活動。
——組織建設
組織建設是學會工作的基礎性工作,一定要抓緊抓好。
1、根據上級要求,理事會成立了黨建工作小組,理事長任組長。
2、充分發揮理事會特別是領導的作用,堅持民主辦會、民主決策。重大問題如年度計劃、重大學術活動、機構設置、人事變動等事項必須通過理事會或常務理事會研究決定。堅持定期召開理事會和常務理事會。
3、加強學會自身建設,特別是各工作委員會、專業委員會,秘書處專兼職秘書的建設。專兼職秘書都是由會員單位選派的優秀科技人員擔任。學會的重大學術活動、專業委員會的學術交流活動及秘書處的日常工作都由他們組織實施。秘書處定期召開聯席會研究佈置工作。通過長期的工作實踐,我會已經形成了一支團結奮進、紮實工作、刻苦敬業、勇於創新的秘書隊伍。這是組織工作成就的重要基礎。
4、積極穩妥的發展單位會員和會員。建立以單位會員為基礎的會員發展、管理,服務的體制機制。形成了以加強青年工作委員會建設為抓手,充分調動青年科技人員的創新精神和積極性,激活、提升學會的活力凝聚力。
5、建立了專家智庫,更好地為科學決策、諮詢服務。
——人才推薦
根據北京市科協“十五”規劃中關於促進科技人才成長,建設科技工作者之家的總體要求,結合我會實際,制定了北京通信學會人才成長計劃。充分發揮學會發現、培養、舉薦、表彰、宣傳優秀科技人才的獨特作用,切實加強科技工作者之家建設,為科技工作者發揮聰明才智創造條件和良好環境。
人才成長計劃主要包括:深入實施四個“人才計劃”;進一步完善表彰、舉薦人才機制;加強繼續教育和專業技術培訓;推進科學道德和學風建設;不斷完善科技工作者權益表達機制。
——編輯出版
1、編輯學術會議論文集和刻錄光盤發給會員單位和會員。
2、協助香港《中國電信建設》出版社編輯出版《中國電信建設》雜誌(雙月刊)。贈送會員單位和會員。該刊已成為國內外頗具影響力的技術刊物。
期刊和論文集(光盤)的編輯出版已成為會員和科技工作者跟蹤國內外信息通信技術發展、技術業務學習與研究,獲得知識的園地。同時也是學會聯繫、服務會員和科技工作者重要手段之一。

北京通信學會獲得榮譽

1、北京市科協系統先進集體
2、北京市民政局、市人事局北京市系統先進集體
3、北京市精神文明單位
4、北京青年優秀科技論文評選活動優秀組織工作獎
5、北京青年學術演講比賽優秀組織單位
6、北京市科協統計工作先進單位

北京通信學會理事會

第十屆理事長:霍海峯 [1-2] 
副理事長 [2]  :王文博、包立明、劉增志、肖金學、餘曉輝、張宏科、陳山枝、陳運清、周世東、趙慧玲(女)、夏冰、唐雄燕
秘書長:盛子龍 [1-2] 
第十屆常務理事會名單 [2]  :丁海煜、王文博、包立明、任志剛、劉華魯、劉增志、李長空、李軍、李湘(女)、肖金學、吳曉梅(女)、何擁軍、餘曉暉、張宏科、張傑、陳山枝、陳運清、陳章淵、周世東、趙慧玲(女)、夏冰、唐雄燕、盛子龍、霍海峯。
第十屆理事會名單 [2]  :丁海煜、馬雁序、王小奇、王中平、王文東、王文博、王傳寶、王明會、王學毅、王愛華(女)、王德勝、史大為、包立明、馮梅萍(女)、馮霄鵬、畢婭娜(女)、呂堯新、伍劍、任立剛、任志剛、任國斌、劉申申、劉光毅、劉華魯、劉增志、許洪、孫韶輝、杜建鳳(女)、杜潤忠、李長空、李正濤、李軍、李星、李湘(女)、楊明川、肖金學、吳江、吳曉梅(女)、邱雪松、何擁軍、餘曉暉、宋令陽、張玉勝、張宏科、張傑、張煒(女)、陳山枝、陳運清、陳章淵、陳新、陳德林、陳巍、武利強、範利羣、羅洪斌、週一青(女)、周世東、周光濤、趙慧玲(女)、賈炎、夏冰、高楠、高德雲、唐雄燕、陶成、盛子龍、續合元、粟欣、景曉軍、蔡凱、裴麗(女)、霍海峯、魏然、酆薇(女)
第十屆監事會名單 [2]  :羅玲(女)、周林、胡延明
監事長:周林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