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北京話入聲字的歷史層次

鎖定
《北京話入聲字的歷史層次》是2009年6月北京語言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高曉虹。
書    名
北京話入聲字的歷史層次
作    者
高曉虹
ISBN
9787561923825
頁    數
277頁
定    價
38元
出版社
北京語言大學出版社
出版時間
2009年6月
裝    幀
平裝
開    本
16開

北京話入聲字的歷史層次內容簡介

《北京話入聲字的歷史層次》以北京大學王福堂先生的北京話記音(手稿)為準,對北京話入聲字問題進行更為全面而細緻的研究。書中除了書面文獻材料的運用,還利用一部分其他方言的材料,與北京話進行比較。全書共分九個章節,具體內容包括今北京話的入聲字、元明時期韻書中的入聲字、清代民國時期韻書中的入聲字、北京話入聲字的發展階段、北京話入聲字的歷史層次及文讀音的形成等。 [1] 

北京話入聲字的歷史層次圖書目錄

第一章 緒論
1.1 問題的緣起
1.2 前人研究綜述
1.3 本書的研究材料和角度
1.3.1 研究材料
1.3.2 研究角度
1.3.3 歷史層次的形成過程及原因
1.4 文白異讀和歷史層次
1.4.1 文白異讀
1.4.2 歷史層次
第二章 今北京話的入聲字
2.1 入聲字的聲調
2.1.1 全濁入
2.1.2 次濁入
2.1.3 清入字
2.1.4 小結
2.2 入聲字的韻母
2.3 入聲字的文白異讀
2.4 小結
第三章 元明時期韻書中的入聲字
3.1 元代韻書中的入聲字
3.1.1 《中原音韻》
3.1.2 《蒙古字韻》
3.1.3 《中原雅音》
3.1.4 小結
3.2 明代《合併字學集韻》中的入聲字
3.2.1 入聲字的聲調
3.2.2 入聲字的韻母
3.2.3 入聲字的文白異讀
第四章 清代民國時期韻書中的入聲字
4.1 清代韻書中的入聲字
4.1.1 《李氏音鑑》
4.1.2 《音韻逢源》
4.1.3 《語言自邇集》
4.1.4 小結
4.2 民國時期韻書中的入聲字
4.2.1 《京音字彙》
4.2.2 《京音入聲字譜》
4.2.3 《增注(中華新韻)》
4.2.4 小結
第五章 北京話入聲字的發展階段
5.1 元代以來入聲字的歸調變化
5.1.1 全濁入
5.1.2 次濁入
5.1.3 清入字
5.2 元代以來入聲字韻母的變化
5.3 元代以來入聲字文白異讀的變化
5.3.1 韻母
5.3.2 聲母
5.3.3 聲調
5.4 北京話入聲字的發展階段
第六章 北京話入聲字的歷史層次及文讀音的形成
6.1 北京話入聲字的歷史層次
6.2 北京話入聲字文讀音的形成
6.2.1 通合三入聲字的文讀
6.2.2 宕江攝入聲字的文讀
6.2.3 深臻開三莊組、曾攝一等、曾開三莊組、梗開二入聲字的韻母文讀
6.2.4 清入字的聲調文讀
6.2.5 深臻曾開三莊組、梗開二知系入聲字的聲母文讀
6.2.6 小結
第七章 周邊方言的入聲字:河北方言與東北官話
7.1 河北方言的入聲字
7.1.1 河北方言入聲字讀音概況
7.1.2 河北無入聲方言的文白異讀
7.1.3 小結
7.2 東北官話的入聲字
7.2.1 哈爾濱方言的入聲字
7.2.2 長春方言的入聲字
7.2.3 小結
7.3 從入聲字看北京話與河北方言、東北官話的關係
7.3.1 三者入聲字的聲調、韻母和文白異讀的比較
7.3.2 北京話與河北方言、東北官話的關係
第八章 北京話入聲字研究的新進展
8.1 對北京話清入字共時變異的考察
8.2 對北京周圍方言入聲字讀音的研究
8.3 對北京話、北京官話入聲字讀音的歷時考察
8.4 對北京話清入字歸調層次的考察
8.5 對北京話入聲字讀音形成因素的考察
8.6 與本書觀點不同的研究
第九章 入派三聲與傳統音變理論適用範圍的侷限
參考文獻
附錄一《合併字學集韻》入聲字表
附錄二《音韻逢源》入聲字表
附錄三《語言自邇集》入聲字表
後記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