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北京聯合大學旅遊學院

鎖定
北京聯合大學旅遊學院,簡稱北聯大旅院,創立於1979年3月,前身為北京旅遊學院。
北京聯合大學旅遊學院創建於1978年,並於1980年在國內率先開展旅遊高等本科教育,取名為北京旅遊學院,第五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廖承志專門題寫了院名。北京旅遊學院是我國第一所旅遊本科院校,是中國旅遊高等本科教育的開創者:誕生了中國第一個旅遊管理系、編撰了中國第一代旅遊高等教育教材、培養了中國第一代旅遊本科畢業生、創辦了中國第一本旅遊研究學術期刊---《旅遊學刊》。1985年,根據首都高等教育調整與整合的要求,北京旅遊學院整合進入北京聯合大學,並定名為北京聯合大學旅遊學院。 [3] 
學院秉承“博識雅行,學遊天下”的人才培養理念,培養具有寬廣知識、完善人格、旅遊情懷和國際視野,具有紮實的旅遊專業知識和較強的實踐能力,具有較強的社會責任感、創新創業精神和可持續發展能力的高素質應用型旅遊人才。建院40多年來,培養了一大批活躍在政府部門、旅遊企業、科研院所的優秀旅遊人才。學院現有在籍學生1510人,其中碩士研究生33人,本科1229人,高職60人,專升本188人。多年來,畢業生就業率高於北京地區同類高校平均水平,並深受用人單位的好評與社會的廣泛認可。 [3] 
中文名
北京聯合大學旅遊學院
外文名
Tourism college of Beijing union university
簡    稱
北聯大旅院
創辦時間
1978年
創辦人
北京市人民政府 [3] 
辦學性質
公立大學
學校類別
市屬大學二級學院
學校特色
中國第一所旅遊本科院校 [3] 
中國旅遊高等本科教育的開創者 [3] 
北京市最大的市屬綜合性大學 [4] 
現任領導
王靜(黨委常務副書記) [5] 
嚴旭陽(黨委副書記、院長) [5] 
張利東(黨委副書記) [5] 
梁磊(副院長) [5] 
李白(副院長) [5] 
專職院士數
中國科學院院士1人 [8] 
中國工程院院士1人 [9] 
國際歐亞科學院院士2人 [10-13] 
國際食品科學院院士1人 [14-15] 
俄羅斯交通科學院外籍院士1人 [16] 
本科專業
6
碩士點
2 [7] 
校    訓
學以致用
院    訓
博識雅行 學遊天下
地    址
北京市朝陽區北四環東路99號 [7] 
知名校友
於德斌 辛濤 田雁
知名教師
喬向傑 [6] 
劉嘯 [6] 
劉宇 [6] 
劉敏 [6] 
劉建國 [6]  展開
知名教師
喬向傑 [6] 
劉嘯 [6] 
劉宇 [6] 
劉敏 [6] 
劉建國 [6] 
孔令學 [6] 
孫業紅 [6] 
孫夢陽 [6] 
宋長來 [6] 
張麗峯 [6] 
方忠權 [6] 
時少華 [6] 
曾博偉 [6] 
朱莉 [6] 
李享 [6] 
李柏文 [6] 
汪秋菊 [6] 
田彩雲 [6] 
羅東霞 [6]  收起
現任校長
嚴旭陽
所屬地區
北京市朝陽區
主要院系
旅遊管理系、酒店管理系、旅遊經濟系、國際旅遊系、餐飲管理系

北京聯合大學旅遊學院大學簡介

北京聯合大學旅遊學院北京聯合大學

北京聯合大學1985年經教育部批准成立,前身是1978年北京市依靠北京大學、清華大學等創辦的36所大學分校。建校40多年來,學校實施“學術立校、人才強校、開放興校”戰略,不斷推進內涵式發展,已經建設成為一所經、法、教、文、史、理、工、醫、管、藝10個學科相互支撐,本科教育、研究生教育、繼續教育和留學生教育協調發展的北京市高水平應用型大學,也是北京市最大的市屬綜合性大學。 [4] 
學校本部位於北京市朝陽區北四環東路97號,另有地處北京城區核心區域的分校區11個。在這裏,你不僅能夠領略奧林匹克中心的宏偉與壯觀,感受學院路學術氛圍的嚴謹與濃厚,還能領略CBD 金融中心的繁榮與忙碌,感受皇城根兒老北京文化底藴的深厚與博大。 [4] 
學校設應用文理學院、師範學院、商務學院、生物化學工程學院、旅遊學院、繼續教育學院、智慧城市學院、機器人學院、城市軌道交通與物流學院、管理學院、特殊教育學院、藝術學院、應用科技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共14個學院。 [4] 
學校現有本科專業70個,涉及經濟學、法學、教育學、文學、歷史學、理學、工學、管理學、藝術學、醫學十大學科門類。12個本科專業獲批為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22個本科專業獲批為北京市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近20個本科專業進入全國排名前20%(RCCSE)。學校現有國家級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1個、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2個、國家級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1個、國家級校外實踐教育基地1個、市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2個、市級校內創新實踐基地3個、市級校外人才培養基地4個、校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12個;國家級教學團隊1個、國家級精品課程4門、國家級精品資源共享課2門、國家級視頻公開課1門、國家精品教材9種、“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規劃教材15種;獲國家級教學成果獎6項,市級教學成果獎64項;6個項目入選教育部新工科研究與實踐項目。 [4] 
學校擁有北京學和工商管理兩個北京市高精尖學科,擁有馬克思主義理論、考古學、中國史、地理學、食品科學與工程、軟件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工商管理、設計學、政治學10個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點,擁有金融、法律、教育、新聞與傳播、文物與博物館、交通運輸、中醫、會計、旅遊管理、圖書情報、國際商務、電子信息、土木水利、藝術14個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類別。其中,職業技術教育領域為教育碩士專業學位試點領域,面向視障生源的中醫碩士專業學位填補了國內高等特殊教育空白。 [4] 
學校現有在籍學生22000餘人,作為學院路教學共同體理事單位和成員校,我校學生能夠跨校際選修其他成員校涉及文學、藝術、體育、醫學、自然科學等11個學科領域的優質課程,輔修其他成員校類別豐富的專業並獲得輔修證書,享用豐富的優質教學資源,領略不同的校園文化,拓寬學生的視野和知識面,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增強學生的創業競爭力和社會適應能力。學校積極搭建學科競賽和學生科技活動的實踐平台,構建院、校、市、國家四層次學科競賽體系。在中國國際“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挑戰杯”全國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挑戰杯”中國大學生創業計劃競賽、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全國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藍橋杯全國軟件和信息技術專業人才大賽、全國大學生電子商務“創新、創意及創業”挑戰賽、“外研社杯”全國大學生英語系列賽等知名競賽中均獲得優異成績。作為北京高校大學生創業園高校分園,學校依託校級綜合孵化園和4個校級創業孵化基地開展創業團隊指導和實踐活動,並榮獲“北京地區高校示範性創業中心”和“全國創新創業典型經驗高校”。2022年北京市“京彩大創”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中有4支團隊獲得“百強創業團隊”稱號;學校榮獲工信部校企協同就業創業創新示範實踐基地,並納入全國首批“示範基地”建設單位;2011 屆畢業生韓磊作為全國唯一大學生創業代表2014 年到中南海蔘加座談會,與李克強總理面對面談創業。學校先後為國家和北京市培養了二十餘萬名優秀人才,活躍在政府機關、國有大型企事業單位和高新技術企業等各行各業。畢業生就業去向落實率連續多年保持在北京市屬本科高校前列。 [4] 
學校現有教職員工共2600餘名,專任教師1551名,其中國家級優秀教師1人,北京市優秀教師36人、優秀教育工作者3人,新世紀百千萬人才1人,教育部教學指導委員會以及行業指導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委員等16人,在聘特聘教授14人,北京市教學名師29人,長城學者9人,思想政治理論課特級教授2人、思想政治理論課特級教師1人,文化名家暨“四個一批”人才3人,入選北京市高層次創新創業人才支持計劃3人,北京市優秀青年人才2人,北京市優秀人才27人,北京市留學回國人員創新創業特別貢獻獎1人,入選朝陽人才鳳凰計劃1人,形成了一支年齡、學歷、職稱等整體結構較為合理, 素質高、能力強、業務精的師資隊伍。 [4] 
近年來,北京聯合大學適應首都“四個中心”定位,服務首都高質量發展和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把握改革和發展契機,大力提升服務北京的能力和貢獻度。學校擁有國家級和省部級科研平台15個,院士科研工作站2個,設有人居研究中心、中小企業研究中心、城市與區域發展研究所等校級科研機構49個。近年來獲批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52項、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60項,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重大委託項目1項、“人工智能對勞動力市場的衝擊及勞動者知識技能轉換應對研究”“國外中共黨史研究史述論(1921-2021)”2個項目為國家級重點科研項目。獲批7個省部級重點實驗室、研究中心、研究基地,北京學研究基地2017年、2019年入選首批中國智庫索引(CTTI)來源智庫,教師獲批專利408項。《北京聯合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連續四屆被遴選為中文社會科學引文索引(CSSCI)來源期刊, 被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人文社會科學核心期刊》和北京大學《中文核心期刊要目總覽》收錄,多次入選《複印報刊資料重要轉載來源期刊》。《旅遊學刊》被CSSCI中文社會科學引文索引、北京大學《中文核心期刊要目總覽》和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人文社會科學核心期刊》收錄,是旅遊類學術期刊中入選第一批國家社科基金資助的學術期刊,並連續多年入選“中國最具國際影響力學術期刊”和《複印報刊資料重要轉載來源期刊》。我校教師和研究團隊先後獲得北京市第十四屆至十六屆哲社獎二等獎、吳文俊人工智能科學技術獎的科技進步獎二等獎、中國電子學會科技獎的科技進步二等獎等多個獎項。 [4] 
學校全面實施國際化發展戰略,不斷提升國際化辦學水平,與亞洲、歐洲、美洲的5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250餘所院校建立了校際合作交流關係。獲教育部批准,與俄羅斯交通大學合作舉辦中外合作辦學機構“北京聯合大學俄交大聯合交通學院”,與多所大學開展中外合作辦學項目、“2+2”“3+1”項目、在校生交流項目、碩士學位項目,與英國威爾士三一聖大衞大學舉辦孔子學院,與黑山下戈裏察大學合作舉辦獨立旅遊特色孔子課堂。圍繞國家“一帶一路”倡議、中國-中東歐合作、北京“四個中心”建設,主辦“中俄交通大學校長論壇”、中國-中東歐國家旅遊院校聯盟年會等重要會議。學校積極引進國外合作院校先進教育資源和國際先進教育教學經驗做法,實施教育國際化和教育本土化有效融合,並通過聘請外國教學專家、本土優秀雙語教師開展雙語、全英語教學及非通用語種教學,讓學生在校內即可接受到先進的國際化教育。 [4] 
站在“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的歷史交匯點上,學校將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在北京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全面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十四五”期間,學校將結合學科佈局及綜合性大學特徵,以學科建設為龍頭,探索圍繞北京智慧城市建設中的大數據管理與應用、城市文化感知與文化傳承、人居環境與膳食營養服務體系等全方位領域中的實踐應用問題,形成“智慧北京”“人文北京”“健康北京”三個學科集羣,促進高水平應用型大學內涵式發展和核心能力提升,培養適應國家,特別是首都經濟社會發展需要的高素質應用型創新人才,為把學校全面建設成為國際知名、國內一流、有特色、高水平應用型大學而努力奮鬥。 [4] 

北京聯合大學旅遊學院北京聯合大學二級學院(旅遊學院)

北京旅遊學院是新中國設立的第一所旅遊高等教育本科院校,是中國旅遊高等教育的開創者。學院創設了我國大學的第一個旅遊管理系,編撰了中國第一代旅遊高等教育教材,培養了中國第一屆旅遊業大學畢業生,編輯出版了中國第一本旅遊學科學術期刊《旅遊學刊》,該刊也是國際上最權威的旅遊學科中文學術期刊。
改革開放初期,鄧小平同志指示“旅遊業要變成綜合性的行業”。1978年3月,中共中央批轉外交部黨組《關於發展旅遊事業的請示報告》並指出“將中國旅行遊覽事業管理局改為直屬國務院的中國旅行遊覽事業管理總局”,中國旅行遊覽事業管理總局即是現國家旅遊局的前身。
1979年3月,在國家及北京市旅遊主管部門的支持下,北京旅遊學院誕生了,成為我國第一所專門培養旅遊高級人才的高等本科院校。1979年9月,在北京工人體育場召開了北京旅遊學院成立大會,全國人大常委會廖承志副委員長欣然為剛剛誕生的北京旅遊學院題寫了院名。同時,為了滿足對外開放與旅遊事業發展的迫切需要,北京旅遊學院從78級英語、法語、日語抽調150名學生改為學習旅遊翻譯、外語導遊,1982年畢業分配到北京建國、北京長城等新中國第一批合資飯店,這是我國第一批旅遊高等教育本科畢業生,大部分成為了新時代旅遊事業的骨幹。1985年北京市對高等教育進行整合,北京旅遊學院定名為北京聯合大學旅遊學院,劃入北京聯合大學。
經過近40年的發展,北京聯合大學旅遊學院擁有教職員工近300人,已成為全球大學體系中規模最大的旅遊教學與科研團隊。學院擁有國家智慧旅遊重點實驗室(國內唯一);擁有國家級旅遊實驗教學示範中心(全國只有兩家);擁有旅遊管理國家級特色專業、烹飪工藝與營養國家級教學團隊、國家級校外旅遊人才培養基地等。
學院下設旅遊管理、會展經濟與管理、旅遊英語、旅遊日語、酒店管理、餐飲管理六個系,並設有旅遊發展與規劃研究院等科研機構,其中餐飲管理系的烹飪教育是北京市唯一的烹飪類高等教育。學院擁有六個本科專業,一個旅遊管理碩士點,一個旅遊管理聯合培養博士點,目前有各類在校學生2300餘人。
北京聯合大學旅遊學院創建於1978年,並於1980年在國內率先開展旅遊高等本科教育,取名為北京旅遊學院,第五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廖承志專門題寫了院名。北京旅遊學院是我國第一所旅遊本科院校,是中國旅遊高等本科教育的開創者:誕生了中國第一個旅遊管理系、編撰了中國第一代旅遊高等教育教材、培養了中國第一代旅遊本科畢業生、創辦了中國第一本旅遊研究學術期刊---《旅遊學刊》。1985年,根據首都高等教育調整與整合的要求,北京旅遊學院整合進入北京聯合大學,並定名為北京聯合大學旅遊學院。 [3] 
學院擁有旅遊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國家級大學生校外實踐教育基地、國家級優秀教學團隊(烹飪工藝與營養實踐教學團隊);建有國內唯一的國家智慧旅遊重點實驗室,國內領先、國際先進的酒店及餐飲實習實訓基地,與中青旅合作建設國內首個旅遊教育創新實驗室;與原國家旅遊局信息中心、IBM公司聯合建設的“旅遊大數據協同創新中心”。 自2019年至今,連續獲批文化和旅遊部“文化和旅遊研究基地”。學院創辦的《旅遊學刊》是中國最具權威的旅遊學術期刊,也是國際上最具影響力的旅遊學術期刊之一,近年來複合影響因子穩步提升,2022年為5.282,在“流通與服務”類期刊中再次排名第一。2019年,學院創辦了《Tourism Critiques:Practice and Theory》,作為一本反映國際旅遊最前沿研究成果的全英文學術期刊,已成為推動中國旅遊研究與國際接軌的高水平、開放式學術平台。 [3] 
學院秉承“博識雅行,學遊天下”的人才培養理念,培養具有寬廣知識、完善人格、旅遊情懷和國際視野,具有紮實的旅遊專業知識和較強的實踐能力,具有較強的社會責任感、創新創業精神和可持續發展能力的高素質應用型旅遊人才。建院40多年來,培養了一大批活躍在政府部門、旅遊企業、科研院所的優秀旅遊人才。學院現有在籍學生1510人,其中碩士研究生33人,本科1229人,高職60人,專升本188人。多年來,畢業生就業率高於北京地區同類高校平均水平,並深受用人單位的好評與社會的廣泛認可。 [3] 
學院現有旅遊管理、酒店管理、會展經濟與管理、烹飪與營養教育、英語、日語和西班牙語7個本科專業。其中,旅遊管理與酒店管理專業均為國家級一流專業建設點,旅遊管理專業還是國家級特色專業建設點、北京市屬高校一流本科專業重點建設項目,並於2022年通過聯合國世界旅遊組織教育質量認證(UNWTO TedQual);會展經濟與管理專業是省部級一流專業建設點;烹飪與營養教育專業是北京市唯一的餐飲高等教育專業。近年來獲得國家級教學成果獎2項,面向社會開放慕課12門。學院專業建設的總體水平在全國名列前茅,在高等教育專業評價機構“軟科”正式發佈的2023年“軟科中國大學專業排名”中,烹飪與營養教育專業被評為A+級專業,旅遊管理專業、酒店管理專業被評為A級專業。 [3] 
學院師資力量雄厚。現有專任教師122人,其中,教授等正高職稱人數25人,佔比20.5%;副教授等副高職稱人數51人,佔比41.8%。學院擁有教育部旅遊管理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國家5A級景區評審專家、國家級旅遊度假區評審專家等一批國家級知名旅遊專家,在國內外聘請了40餘位知名專家和業界高管擔任客座教授和業界導師。學院是中國旅遊協會高等教育分會副會長單位、北京旅遊學會副會長單位。 [3] 
學院充分發揮旅遊學科和科研優勢聚焦服務北京,積極服務國家需求,與各地各級政府、企事業單位開展了廣泛的政產學研合作。近年來,承擔國家級項目的數量大幅增加,標誌性研究成果不斷湧現。學院教師參與了國家《“十三五”旅遊業發展規劃》《“十三五”全國旅遊信息化規劃》的起草編寫工作;為首都旅遊發展尤其為北京2022年冬奧會和冬殘奧會的申辦、籌備及舉辦做出了卓有成效的工作:學院教師牽頭組建北京冬奧會(冬殘奧會)餐飲智庫團隊,向北京冬奧組委提交的150餘套四類利益相關羣體基礎菜單、運動員菜單營養標籤數據庫、冬奧村(冬殘奧村)智慧餐飲運營管理模式構建三份成果均被採納;《關於拓展入境遊相關情況的報告》、《核心區旅遊人口疏解報告》等報告獲得北京市主要領導批示肯定;依託國家智慧旅遊重點實驗室,發佈《中國冰雪旅遊大數據報告》;承辦中國“東亞文化之都”終審會議;聯合發起成立“首都餐飲文化研究發展基地(中國京菜研究發展中心)”;與國台辦海峽兩岸關係研究中心和安吉縣人民政府簽署合作協議,聯手打造“海峽兩岸美麗鄉村論壇”和安吉“兩山”理論幹部學院。眾多科研平台的搭建與項目的完成,形成了學院旅遊科研和社會服務的顯著優勢。 [3] 
學院高度重視國際交流合作,分別與英國、法國、西班牙、日本、塞爾維亞、黑山、馬來西亞等國家建立了多個合作教育項目,為學生提供國際交流學習機會。 [3] 
面向未來,北京聯合大學旅遊學院把建設特色鮮明、國內一流、國際知名的旅遊學科作為自己的奮鬥目標,不忘初心,砥礪前行! [3] 
在近40年的辦學過程中,北京聯合大學旅遊學院逐步形成了鮮明的產學研融合特色,依託旅遊行業,服務旅遊行業。面向未來。 [3] 

北京聯合大學旅遊學院學院領導

北京聯合大學旅遊學院現任領導
職務
姓名
個人簡介
學習經歷
主要研究領域
工作經歷
黨委常務副書記
王靜
王靜,女,1975年10月出生,漢族,中共黨員,研究生學歷,博士學位,教授。中國旅行社協會特聘專家、中國地質學會旅遊地學與地質公園研究分委員會委員。
1994年9月至2001年7月,就讀於天津師範大學地理系,獲學士、碩士學位;2001年9月至2004年7月,就讀於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獲博士學位。
旅遊目的地管理、文化旅遊、旅行社管理。
2004年7月至今,在北京聯合大學工作,曾任北京聯合大學旅遊學院旅遊管理系副主任、北京聯合大學旅遊學院科研處處長、北京聯合大學研究生處處長、校黨委研究生工作部部長。2020年4月,擔任北京聯合大學旅遊學院黨委常務副書記。
黨委副書記、常務副院長
嚴旭陽
嚴旭陽,男,1965年7月出生於江西宜豐,漢族,中共黨員,研究生學歷,經濟學博士,教授。
1984年9月至1988年7月就讀於復旦大學數學系,獲理學學士學位;1988年9月至1991年7月,就讀於中國人民大學計劃系,獲經濟學碩士學位;1991年9至1994年7月,就讀於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工經系,獲經濟學博士學位;2010年12至2011年3月,赴美國Boston College經濟系做高級訪問學者。
產業經濟學、環境經濟學。在國內外學術刊物發表論文多篇,出版《法律的博弈分析》、《環境與自然資源經濟學》、《環境經濟理論與政策設計》、《產業結構優化機制研究》、《中國農村消費市場發展概論》等著作。
1994年7月至1995年12月,國家環保總局政策研究中心工作;1995年12月至1999年6月,北京商學院經貿系教師;1999年6月至2016年7月,先後擔任北京工商大學教師、經濟學院副院長、嘉華學院執行院長、院長。現任北京聯合大學旅遊學院黨委副書記、常務副院長。
黨委副書記
張利東
張利東,男,1978年11月出生,漢族,中共黨員,大學本科學歷,碩士學位,高級政工師。
1997年9月至2001年7月,就讀於北京聯合大學職業技術師範學院計算機與信息技術系計算機教育專業,獲工學學士學位;2008年4月至2011年1月,就讀於北京科技大學文法學院思想政治教育專業,獲法學碩士學位。
/
2001年7月至2016年3月,在北京聯合大學師範學院黨委宣傳部工作,曾任黨委宣傳部幹部、黨委宣傳部副部長、組織宣傳部副部長;2016年3月至2020年8月,在北京聯合大學工會工作,任工會副主席;2020年8月至2022年10月,在北京聯合大學機器人學院工作,任學院副院長;2022年10月至今,在北京聯合大學旅遊學院工作,任學院黨委副書記。
副院長
梁磊
梁磊,女,1972年12月出生,漢族,中共黨員,本科學歷,學士學位,助理研究員(社會科學)。
1992年9月至1997年7月,就讀於北京大學經濟學專業,獲學士學位(其中:1992年9月至1993年7月,在石家莊陸軍學院軍訓)。
/
1997年7月至2017年1月,在北京聯合大學旅遊學院工作,歷任管理系團總支書記、團委書記、學生處副處長兼團委書記、學生處處長、旅遊管理系黨總支書記、人事處處長;2017年1月至2020年6月,在北京聯合大學應用文理學院工作,任人事處處長;2020年6月,擔任北京聯合大學旅遊學院副院長。
副院長
李白
李白,女,1975年12月出生於黑龍江省哈爾濱市,漢族,中共黨員,研究生學歷,文學博士,副教授。
1994年9月至1998年7月,就讀於牡丹江師範學院中文系,獲文學學士學位;2002年9月至2005年7月,就讀於首都師範大學文學院,獲文學碩士學位;2007年9月至2010年7月, 就讀於首都師範大學文學院,獲文學博士學位。
周代禮樂制度與《詩經》農事詩、飲食文化。在國內學術刊物發表論文20餘篇,參編著作和教材7部;主持或參與省部級、局委辦級課題近30項。
1998年7月至2002年9月,呼蘭師範專科學校中文系教師;2005年7月至2007年9月,哈爾濱師範大學呼蘭學院中文系教師;2010年7月至今,在北京聯合大學旅遊學院工作,歷任餐飲管理系主任、教務處副處長、黨政辦公室主任(主持工作)、教務處副處長(主持工作)、教務處處長;其間,2013年11月至2014年10月在甘肅省隴南市康縣掛職任縣委副書記;2022年7月,擔任北京聯合大學旅遊學院副院長。
副院長
孫潔
孫潔,女,1982年5月出生,漢族,中共黨員,研究生學歷,管理學博士,副教授。
1999年9月至2003年7月,就讀於北京交通大學經管學院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專業,獲管理學學士學位;2003年9月至2006年7月,就讀於北京交通大學經管學院管理科學與工程專業,獲管理學碩士學位;2010年9月至2016年6月,就讀於北京郵電大學經管學院管理科學與工程專業,獲工學博士學位;2011年11月至2012年2月,赴美國明尼蘇達大學卡爾森管理學院進修;2012年9月至2013年7月,赴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進修;2019年9月至2020年7月,赴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做訪問學者。
知識管理、輿情大數據
2006年7月至今在北京聯合大學商務學院工作,曾先後擔任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專業負責人、電子商務系行政副主任、黨支部書記,現任系主任兼支部書記。2016年12至2017年12期間,作為中組部、團中央第17批博士服務團成員掛職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十二師科技局,任副局長。
參考資料: [17-23] 

北京聯合大學旅遊學院機構設置

教學科研單位:
旅遊管理系
酒店管理系
國際旅遊系
旅遊經濟系
餐飲管理系
旅遊實踐教學中心
通識教育中心
旅遊發展研究院
現代休閒方式與旅遊發展研究所
旅遊學刊編輯部
繼續教育部
國際飯店業培訓中心
專業信息資料中心
管理服務機構:
學院辦公室
組織宣傳部
人事處
教務處
學生處(部)團委
科研處
國際交流合作處
離退休辦公室
工會
產學研合作辦公室

北京聯合大學旅遊學院社會活動

2021年9月23日,中國農民豐收節這一天,北京聯合大學旅遊學院把勞動實踐課開到了京郊的田間地頭,大學生們在門頭溝區下清水村與村民一起割穀子、掐藜麥、捆紮秸稈,體驗勞動的艱辛和收穫的喜悦。
北京市門頭溝區下清水村的“清水花谷”是由聯大旅遊學院專家團隊參與規劃的市教委“引智幫扶”工程項目之一,在聯大專家的幫扶下已建設成為京西特色旅遊項目和北京溝域經濟示範點。2021年年6月,這裏又掛牌成為“旅遊學院大學生勞動教育實踐基地”。 [1] 

北京聯合大學旅遊學院聯繫地址

北京朝陽區北四環東路99號 (100101)

北京聯合大學旅遊學院交通

乘車路線:18路、62路、119路、361路、380路、386路、408路、409路、419路、422路、713路、737路、740路、753路、804路、807路、827路、836路、847路、853路、939路、944路、951路、運通101、運通201等公共汽車,小營(北四環)下車,惠新東橋北100米東側

北京聯合大學旅遊學院所獲榮譽

2022年4月,北京聯合大學旅遊學院組織宣傳部被授予“北京市農村工作(2017-2021年)先進集體”稱號。 [2]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