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北京電影學院

鎖定
北京電影學院(Beijing Film Academy),簡稱“北電、北影(BFA)” [79]  [112]  位於北京市,是由北京市人民政府、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國家廣播電視總局共建 [105]  的全日制藝術高校。 [1]  [47]  該校曾獲批“國家電影智庫”等6個研究基地, [1]  及獲得精神文明先進單位、 [3]  首都文明單位等榮譽, [99]  是首家主持國家“863”項目的藝術院校、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優秀學校、中國政府獎學金來華留學生接收院校、北京市留學生教學管理先進單位、 [109-110]  2018中國科幻大會優秀組織單位, [128]  是國家動畫教育研究基地、北京影視藝術研究基地和中國兒童電影研究中心的掛牌單位 [109] 
北京電影學院前身為1950年創建的表演藝術研究所,1951年遷址並改名為中央文化部電影局電影學校,1953年更名為北京電影學校,1956年改為四年本科建制的北京電影學院。 [1]  2003年,該校首次成為博士學位授予單位。 [111] 
截至2023年,北京電影學院有海淀校區和懷柔校區兩個校區,其中海淀校區佔地105畝,懷柔校區佔地面積667畝。 [1]  [22]  截至2023年12月,該校設有16個院系及研究生院、人文學部和思政部;國家級一流專業10個、省級一流專業15個; [1]  [47]  有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點、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點各3個, [47]  二級學科博士、碩士學位授予權8個 [106]  有教職工617人(專任教師391人)、全日制在校生3797人。 [47] 
中文名
北京電影學院 [79] 
外文名
Beijing Film Academy [79] 
簡    稱
北電、北影(BFA) [79] 
所在地
北京市 [1] 
創辦時間
1950年6月 [3] 
創辦人
陳波兒 [3] 
辦學性質
公辦大學 [101] 
學校類別
藝術類 [1] 
學校特色
省部部共建高校(2013年) [113] 
國家“863”項目(2007年) [138] 
主管部門
北京市 [14] 
現任領導
錢軍(黨委書記) [2] 
扈強(黨委副書記、院長) [16] 
高職專業
3個(截至2023年12月) [47] 
本科專業
23個(截至2023年12月) [47] 
碩士點
一級學科3個(截至2023年12月) [47] 
博士點
一級學科3個(截至2023年12月) [47] 
院系設置
16個(截至2023年12月) [1]  [12] 
校    訓
尊師重道,薪火相傳 [82] 
校    歌
光影之夢 [84] 
校慶日
10月23日 [102] 
地    址
海淀校區:北京市海淀區西土城路4號 [22] 
懷柔校區:北京市懷柔區楊宋鎮瑞豐大街1號 [22] 
院校代碼
10050 [103] 
主要獎項
精神文明先進單位(1993年) [3] 
首都文明單位(2015年) [99] 
知名校友
張藝謀 [1] 
陳凱歌 [1] 
黃渤 [1] 
陳坤 [1] 
關曉彤 [1]  展開
知名教師
許曉丹 [7]  [104] 
陳兵 [21] 
馬精武 [18] 
李苒苒 [18] 
胡曉光 [19-20]  展開
知名教師
許曉丹 [7]  [104] 
陳兵 [21] 
馬精武 [18] 
李苒苒 [18] 
胡曉光 [19-20] 
張輝 [19] 
王勁松 [132] 
姜麗芬 [132] 
滴妮 [132] 
高敬瑜 [132] 
王春子 [132] 
向能 [132] 
隋蘭 [133] 
張傑勇 [133]  收起
在編教職工
617人(截至2023年12月) [47] 
在校學生
3797人(截至2023年12月) [47] 

北京電影學院歷史沿革

北京電影學院萌芽時期

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初期,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延安電影團團長袁牧之奉黨中央的指派於1940年夏赴蘇聯莫斯科進行電影后期製作。袁牧之在蘇聯期間考察了莫斯科全蘇國立電影學院後,產生了中國要發展人民電影事業也需要辦一個“中國自己的電影大學”的強烈初衷。日本投降後,袁牧之回國擔任東北電影製片廠廠長,並與廠裏的黨總支書記陳波兒議起此事,深得陳波兒的贊同,於是“辦一所中國自己的電影大學”成了他們的共同願望。 [3] 
  • 中央文化部電影局表演藝術研究所時期
中華人民共和國誕生後,在袁牧之、陳波兒等新中國電影事業的領導人領導下,並經文化部、中宣部和周恩來總理同意,於1950年6月創建了中央文化部電影局表演藝術研究所(簡稱表演藝術研究所),由陳波兒擔任所長,王逸擔任副所長。該所隸屬電影局總支,為第8支部,首屆支部書記為謝鐵驪。所址設在西城區石老孃衚衕4號院,後又逐漸發展了三處校舍(石老孃衚衕9號院、受壁衚衕、大成巷等四座四合院),佔地面積共3200平方米,房屋使用面積有2000平方米。 [3] 
1950年7月初,表演藝術研究所在北京、南京、上海等地開始招生。1950年9月14日,該所第一個大專三年制的演員班38名學生舉行了開學典禮。1951年新學年開始,又招了演員二班、編劇班,演員二班有24名學生入學,主任教員是陳懷愷;編劇班有37名學生,主任教員開始是林藝,不久後由耿西擔任。1952年,該所又招收了一次插班生,第一批學生畢業時共有55名學生。 [3] 
表演藝術研究所原址--西四石老孃衚衕 表演藝術研究所原址--西四石老孃衚衕 [3]
  • 中央文化部電影局電影學校時期
1951年5月,表演藝術研究所改名為中央文化部電影局電影學校(簡稱電影學校),調任白大方為校長,併兼中國共產黨的支部書記。當時該電影學校的辦學方針和培養目標,繼承瞭解放區培養革命文藝工作者的傳統,堅持文藝為工農兵服務的方向、培養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電影專業人才為主。於是1951年秋,該校演員一、二班、編劇班先後赴湖北漢陽參加土地改革6~8個月。之後,編劇班又深人石景山鋼鐵廠參加車間工會工作和石鋼工人共同生活了三個月。 [3] 
1952年,全國高等院校院系調整,以孫明經教授為首的南京金陵大學電影播音專修科等三個學校的教學設備,調來本電影學校。至此,電影學校已成為具有藝術系科和技術系科的綜合學校。它標誌着中國電影教育事業邁上了一個新台階。與此同時,學校遷入北京新街口豁口外皇姑墳新建的校舍。新校舍佔地3.3公頃,建築面積6900平方米,其中排練廳300平方米、劇場演出、放映1800平方米,教室、實驗室600平方米,另在校址南邊設置的簡易操場15000平方米。院系調整後,1952年電影學校參加了全國高校統一招生,開辦了新聞攝影專修科、洗印專修科及蘇州美專轉來的動畫專修科三個兩年制的大專班,洗印專修科除大專班外,同時招收了洗印中專班;為發展民族地區的電影放映工作,舉辦了民族地區放映師資訓練班。直到1954年,又先後舉辦了新聞攝影幹部訓練班、第一期放映師資訓練班、俄文專修班等在職幹部培訓班。 [3] 
  • 北京電影學校時期
1953年3月,中央文化部電影局電影學校改名為北京電影學校,校長為白大方,副校長兼黨支部支記為盧夢。同年12月,該校派出一批留學生去蘇聯和民主德國等地學習電影編劇、電影攝影、電影美術及電影工程,同時又從蘇聯聘請電影教育專家來校講學培養師資,並舉辦了導演、演員、攝影、製片四個專修班。 [3] 

北京電影學院穩步發展

  • 改制
1956年6月1日,經國務院批准北京電影學校改製為北京電影學院,校址設在新街口外大街的小西天,並任命電影事業管理局局長王闌西兼院長,章泯為第一副院長,鍾敬之、吳印鹹、盧夢為副院長,盧夢兼黨總支部書記。建院後,該院專業學系設置為電影導演系、電影演員系、電影攝影系和放映師範專修科,同時參加了全國統一招生,招收了86名學生。 [3] 
  • 拓展
1958年8月,經文化部批准,北京電影學院實驗電影製片廠建立。1959年,北京電影學院增設了本科五年制的電影美術系,並進行了招生。同年3月,北京電影學院接受中共北京市委的委託,由學院實驗電影製片廠攝製定期的新聞雜誌片《北京新聞》,以反映北京市各條戰線的建設、發展的新成就和新人新事,每月兩期。與此同時,還攝製了《建設密雲水庫》及北京工業、北京農業等方面的大型紀錄片多部。 [3]  1960年,該院新成立的北京電影工程學院的電聲、化工、機械三個專業班的新生及教工全部轉入電影學院,並建立了北京電影學院電影工程系。同年,北京電影學院攝製的《北京新聞》於1960年被評為北京市文化、教育、衞生、體育社會主義建設先進單位,到1962年由於電影膠片進口鋭減,市委決定暫停攝製。 [3] 
1961年,北京電影學院又建立了電影文學系。1963年,上海電影專科學校撤消後,美術系在校學生轉入北京電影學院電影美術系(美61屆)繼續學習。 [3] 
北京電影學院搬遷至小西天新街口外大街25號 北京電影學院搬遷至小西天新街口外大街25號 [3]
  • 恢復辦學
1973年,“中央五七藝術大學”成立,北京電影學院的導演、表演專業被併入其中的戲劇分院。直到1975年底,轉出的導演系教師才轉回北京電影學院 [24] 
1977年,經國務院批准又恢復了原建制北京電影學院。 [3] 
1978年3月,為迅速重建北京電影學院,建立了由副部長王闌西任組長,盧夢、鍾敬之、申伸任副組長的領導小組,恢復了北京電影學院導演、表演、攝影、美術、錄音五個系本科的招生,文學系先以舉辦進修班主逐步恢復本科招生。舉辦表演師資進修班,各系並舉辦幹部專修班。為給民族地區培養電影幹部,1981年招收了新疆、內蒙地區少數民族學生的表演、攝影、美術、錄音四個專業的本科班。 [3] 
1982年,北京電影學院恢復了學術委員會,創辦了《北京電影學院學報》,隨即又建立了電影理論研究室 [25]  並先後組織了一系列有關電影美學、中國電影民族化的道路、中國優秀影片的創作實踐、電影與電視等專題研討會。該院的教師們先後在《北京電影學院學報》及報刊、雜誌上發表了有影響的論文300餘篇,各專業教師先後完成的理論專著有70餘種,其中《攝影曝光控制》《攝影鏡頭的性能與選擇》獲國家教委優秀教材獎(國家一級),《元美學》、《色彩學基礎與銀幕色彩》獲廣播電影電視部優秀教材一等獎。在史論課的建設方面,重建了7個國家的“電影研究”課程以及35門選修課程;學校實行“學年學分制”、“二·四制”(按本科招生,兩年後根據學分成績,少數學生按大專畢業,其餘繼續學習)並在1985年級6個專業的新生班試行。 [3] 
1977年,恢復了原建制北京電影學院 1977年,恢復了原建制北京電影學院 [3]
  • 改革發展
1984年,北京電影學院被國際電影電視高等院校聯合會CILECT吸收為會員學校。同年,該院又被授予“電影藝術與技術”“電影導演藝術與技術”兩個碩士學位授權點,並開始招收碩士研究生。1986年9月,北京電影學院在西土城路四號薊門橋的新建校舍,其全體師生及部分教學設施於同年遷至新校舍。 [25]  [129]  1987年,該院成立了北京電影學院夜大學 [26]  1988年,北京電影學院被選為理事學校,又於1989年建立了北京電影學院國際培訓中心,有來自幾十個國家和地區的留學生。 [3]  1992年,學院決定建立“金燭獎”“北京電影學院獎”,並於次年5月舉辦首屆“金燭獎”“北京電影學院獎”頒獎大會。1987年~1992年間該院獲國家及部級優秀教材獎共9種。1993~1994年,北京電影學院建立了“影像工程”與“影視廣告”個新專業(本科),並與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合作建立了跨校雙學位學制班,從1994年開始並擴大了研究生的招生計劃。 [3]  同年,北京電影學院夜大學更名為北京電影學院繼續教育中心,成為處級獨立教學單位。 [26] 
1995年,北京電影學院與中國攝影家學會合作辦學,成立了北京電影學院攝影學院,併成立了北京電影學院董事會。 [3]  同年,還成立了北京電影學院成立研究生部,由教學主管副院長直接負責領導。1996年,該學院成立了數字藝術與技術研究中心,並於次年開始招收數字電影技術方向的碩士研究生。 [25] 
1986年,北京電影學院新建成的校門外觀 1986年,北京電影學院新建成的校門外觀 [25]
2006年,北京電影學院被確認為10個學科羣之一"藝術文化學科羣"的依託單位,牽頭開展“藝術文化學科羣”建設工作 [135] 
2007年成為首家主持國家“863”項目的藝術院校。 [138]  同年6月,學院以“優秀”成績通過教育部組織的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 [136]  在2011、2012年美國《好萊塢報道》雜誌對全球25所最佳電影院校的排名中,北京電影學院連續2年居全球第3名 [137] 
2012年,參與國家文化科技創新工程,申報成功北京市2011計劃培育項目——中國電影高新技術協同創新中心。 [138] 
2013年3月,教育部北京市國家廣電總局簽約共建北京電影學院,根據共建協議,北京電影學院將建設佔地面積500畝、可保障6000名學生在校學習的新校區。 [4] 
2015年,北京電影學院舉行建校65週年慶典活動。同年,中信國安投資有限公司與北京電影學院簽署了關於聯合辦學的戰略合作協議,北京電影學院相關專業的二級學院將陸續遷址到位於河北香河的中信國安第一城。 [139-140] 
2016年12月25日,北京電影學院懷柔新校區開始建設 [27]  其一期工程於2018年2月4日正式封頂 [28] 
北京電影學院在2018中國科幻大會上獲得優秀組織單位。 [128] 
2021年9月14日,北京電影學院懷柔校區正式投入使用,首批有9個院系1400名師生完成入駐。 [5] 
2024年6月21日上午,北京電影學院青島研究院及教學實踐基地揭牌儀式在青島電影學院舉行。 [141] 

北京電影學院辦學條件

北京電影學院院系設置

截至2023年12月,北京電影學院有本科專業23個, [47]  下設16個院系及研究生院、人文學部、思政部 [1]  [29] 
北京電影學院院系及專業
院系
專業
文學系
電影劇本創作、電影創意與策劃 [30] 
導演系
電影導演、紀錄片導演、電影剪輯 [31] 
攝影系
影視攝影與製作 [32] 
聲音學院
錄音藝術、作曲與作曲技術理論、藝術與科技 [6] 
美術學院
戲劇影視美術設計、環境設計、新媒體藝術、產品設計、影視廣告導演 [33] 
管理學院
電影生產工藝學,電影攝影創作及電影美術設計,錄音基礎,電影導演基礎,市場學,金融基礎知識,宏、微觀經濟學,電影經濟,現代企業管理,管理人才修養,媒介經營與管理,大眾傳播學,影視觀眾學,社會心理學,法律,公文寫作等基礎課和製片管理學,發行經營管理學,放映管理學等 [34] 
電影學系
影視戲劇文學 [35] 
影視技術系
影視技術專業、數字媒體技術專業 [36] 
表演學院
表演 [37] 
動畫學院
動畫(動畫藝術方向、電腦動畫方向、遊戲設計方向)、漫畫、戲劇影視文學(動漫策劃) [38] 
攝影學院
攝影 [39] 
高職學院
表演、影視美術、人物形象設計 [40] 
國際學院
電影製作、動畫、表導 [41] 
國際交流學院
表演、動畫等 [42] 
數字媒體學院
數字媒體藝術 [43] 
視聽傳媒學院
廣播電視編導、播音與主持藝術、網絡與新媒體 [15] 
繼續教育學院
戲劇影視文學、表演、戲劇影視導演 [44] 
以上信息統計截至時間:2024年6月
注:學校官網數據不一致

北京電影學院學科建設

截至2022年8月,北京電影學院高精尖學科有電影學、藝術學2個 [46]  截至2022年8月,北京電影學院有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點3個、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點3個、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類別1個。其中戲劇與影視學包括電影學、廣播電視藝術學兩個目錄內二級學科,和電影製作學、表演學、影視管理學、動畫學四個自主設置的二級學科 [45] 
北京電影學院學科建設信息表
項目
學科/專業
博士學位一級學科授權點
戲劇與影視學、藝術學理論、美術學 [45] 
碩士學位一級學科授權點
戲劇與影視學、藝術學理論、美術學 [45] 
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類別
藝術 [45] 
博士、碩士學位二級學科授權類別
藝術學、電影學、廣播電視藝術學、電影製作學、表演學、影視管理學、動畫學、美術學 [45] 
高精尖學科
電影學、藝術學 [46] 
以上信息統計截至時間:2024年6月

北京電影學院師資力量

截至2023年12月,北京電影學院全校教職工有617人,其中專任教師391人、外聘教師75人。專任教師中,“雙師型”教師有103人;具有高級職稱的專任教師215人;具有研究生學位(碩士和博士)的專任教師348人。 [47] 
北京電影學院主要師資名單
類別
姓名
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
胡智峯、 [48]  謝曉晶、 [49]  孫立軍 [51] 
新世紀優秀人才(部分)
劉軍 [50] 
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
胡智峯、孫立軍等 [48]  [53] 
全國優秀教師
梁小昆 [55] 
省級教學名師
程檣 [56]  譚慧、 [59]  黃丹 [60]  陳山、 [61]  童雷 [62]  劉言韜、 [63]  雷載興 [11] 
北京市骨幹教師
姜麗芬 [52]  王春子、 [52]  曾志剛、 [54]  宿志剛 [57]  扈耀之 [58]  譚慧等 [59] 
以上信息統計截至時間:2024年6月

北京電影學院教學建設

截至2020年9月,北京電影學院專業教室和專業實驗室功能齊全、設備先進,多媒體影音設備實現全覆蓋;擁有數字電影技術與藝術實驗室、動畫新媒體技術實驗室、數字影視動畫創作工程研究中心、聲音創作與工程中心等多個省部級重點實驗室和實驗教學示範中心。該校還有放映廳、劇場、報告廳、攝影棚等設施,教學設備配置總值高,能夠較好地滿足教學、科研和師生藝術創作的需要。 [130]  此外,該校還有10個國家級一流專業、15個省級一流專業;有省部級教學團隊2個、省級高層次研究團隊6個; [47]  以及《鏡頭前的表演》 [114]  《類型電影》 [115]  《造型藝術構思》 [116]  《電影攝影應用美學》等精品課程。 [117] 
北京電影學院教學建設單位(部分 )
類別
名稱
國家級一流專業
戲劇影視導演、動畫、影視攝影與製作、戲劇影視文學、錄音藝術、表演等 [64] 
省級一流專業
戲劇影視美術設計、戲劇影視文學、錄音藝術、電影學、廣播電視編導、攝影等 [64] 
省部級重點實驗室及實驗教學示範中心
數字電影技術與藝術實驗室、動畫新媒體技術實驗室、數字影視動畫創作工程研究中心、聲音創作與工程中心 [1] 
省部級教學團隊
北京電影學院戲劇影視表演專業教學團隊、北京電影學院戲劇影視導演專業教學團隊 [66] 
省級特色專業
表演、戲劇影視導演 [66] 
以上信息統計截至時間:2024年6月

北京電影學院合作交流

  • 國際交流
1984年,北京電影學院成為國際影視院校聯合會的會員學校,並於1988年被選為理事學校 [67]  後又於2002年當選為該組織亞太地區電影年會的執行主席 [69] 
2008年11月3日至9日,北京電影學院成功舉辦了為期七天的“2008北京國際影視院校聯合會大會”,來自全球46個國家近百所成員院校的200多名院、校長及代表出席了大會 [68]  此後該校又先後與十餘個國家和地區近30所電影院校建立了電影專業教育、學術研究、教師互訪與創作等方面的合作交流關係。先後聘請了38名國內外電影藝術家和電影教育、電影學術理論研究專家、學者為學校客座教授及兼職教授。學校每年還聘請外籍電影藝術家和電影教育領域的專家、學者來校講學和交流。學院派出大量教師“走出去”,與各個國家電影院校進行學術訪問、專業交流,執行創作、教學和科研合作項目。先後在近十個國家和地區舉辦“北京電影學院學生電影作品展”,與多個國家和地區電影院校學生合作拍攝紀錄片、動畫片。該校還是首都北京對外留學生教育、教學最有影響力的9所高等院校之一,曾多次榮獲北京市留學生教學管理先進單位的稱號。 [69] 
2024年,北京電影學院與法國高布蘭學院(Gobelins)達成了歷史性的交流合作協議,北京電影學院首次派遣兩名學子前往法國高布蘭動畫專業進行為期一學期的交換學習 [70] 
  • 學術交流
北京電影學院是亞洲電影學術交流的中心,先後開展了學院大講堂、學院放映廳、校友攜片交流、人文講堂、世界電影大師作品回顧展等各類活動,舉辦了攝影系先力獎、文學系金字獎、“動畫學院獎”、導演系導演獎等在國內外有重大影響的活動,同時還邀請了國內外的世界著名電影藝術家、理論家、管理和技術專家等來校任職、講學、交流。 [69] 

北京電影學院學術研究

北京電影學院科研平台

截至2024年6月,北京電影學院擁有國家級研究機構1個,省部級研究機構6個,校級研究機構13個。 [65]  此外,北京電影學院還建設有“國家電影智庫”“北京市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北京電影學院基地”等科研平台 [71-72] 
北京電影學院部分科研平台
級別
名稱
國家級研究機構
中國文藝評論基地 [65] 
省部級研究機構
數字影視動畫創作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數字電影技術與藝術重點實驗室、未來影像高精尖創新中心、北京影視藝術研究基地、中國電影高新技術協同創新中心、動畫新媒體技術北京市重點實驗室 [65] 
校級研究機構
中國動畫研究院、中國電影教育研究中心、中國電影產業發展研究院、中國電影高新技術研究院、中國電影文化研究院、中國電影編劇研究院、中國電影音樂研究院、中國電影衍生產業研究院、中國電影視覺藝術研究院、當代藝術研究院、中國電影影像研究院、、戲劇藝術研究院、中國民族文化影像傳承研究中心 [65] 
以上信息統計截至時間:2024年6月

北京電影學院研究成果

2009~2018年間,北京電影學院共發表論文(含調研報告)1673篇,出版著作461部,專利發明共計14項,獲得了90項次的人文社會科學類獎項 [73]  截至2023年,北京電影學院近三年連續獲得國家社科基金藝術學重大項目2項、獲得科技部“十三五”時期唯一面向電影行業的國家重點研發項目(影視製作虛擬預演關鍵技術研發與系統集成)。此外,該校還有5篇論文入選了世界計算機圖形圖像和互動技術領域頂級會議(SIGGRAPH大會), [1]  還有省級獲獎成果6個、地市級獲獎成果19個 [74] 
北京電影學院(部分)研究成果
獲獎成果名稱
獎項名稱
時間
《Dip Transform for 3D Shape Reconstruction》
SIGGRAPH會議
2017年 [122] 
《影視製作虛擬預演關鍵技術研發與系統集成》
國家重點研發計劃“現代服務業共性關鍵技術研發及應用示範”重點專項的項目
2018年 [119] 
《中國類型電影聲音創作與理論研究》
國家社科基金藝術學項目
2022年 [118] 
《中外比較視野下新時代中國電影院線高質量發展策略研究》
國家社科基金藝術學項目
2022年 [118] 
《Footstep Detection For Film Sound Production》
SIGGRAPH會議
2023年 [120] 
北京電影學院部分省級及以上獲獎成果
獎勵名稱
時間
級別
等級
第13屆北京市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
2014年
省級獎
二等獎 [144] 
第九屆中國文聯文藝評論獎
2014年
省級獎
二等獎 [144] 
科研成果獎
2015年
省級獎
其他獎 [145] 
2017年度黑龍江省優秀藝術科研成果
2017年
省級獎
一等獎 [146] 
北京市第14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
2017年
省級獎
二等獎 [146] 
第三屆“啄木鳥杯”中國文藝評論年度優秀作品
2018年
省部級
優秀作品 [147] 
第四屆“啄木鳥杯”中國文藝評論年度優秀作品
2019年
省部級
優秀作品 [148] 
湖北廣播電視節目獎
2020年
省級獎
二等獎 [143] 
教育部第八屆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人文社會科學)
2020年
省級獎
二等獎 [143] 
教育部第八屆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人文社會科學)
2020年
省級獎
二等獎 [143] 
教育部第八屆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人文社會科學)
2020年
省級獎
一等獎 [143] 
北京高校第十二屆青年教師教學基本功比賽論文比賽獎
2022年
省級獎
三等獎 [142] 
第三屆中國國際華服設計大賽金獎
2023年
省級獎
一等獎 [74] 
北京高校第十三屆青年教師教學基本功比賽
2023年
省級獎
一等獎 [74] 
北京高校第十三屆青年教師教學基本功比賽
2023年
省級獎
/ [74] 
北京高校第十三屆青年教師教學基本功比賽
2023年
省級獎
/ [74] 
北京高校第十三屆青年教師教學基本功比賽
2023年
省級獎
/ [74] 
第十八屆“夏衍杯”優秀電影劇本
2023年
省級獎
一等獎 [74] 

北京電影學院學術資源

  • 館藏資源
北京電影學院圖書館 北京電影學院圖書館 [149]
截至2023年9月,學校擁有圖書館2個,圖書館總面積達到24421.31平方米,閲覽室座位數1200個。圖書館擁有紙質圖書56.48萬冊,當年新增21301冊,生均紙質圖書122.86冊;擁有電子期刊81.19萬冊,學位論文867.25萬冊,音視頻120887小時。2022年圖書流通量達到2.50萬本冊,電子資源訪問量708.45萬次,當年電子資源下載量51.30萬篇次。 [47] 
  • 學術期刊
《北京電影學院學報》2024年第1期 《北京電影學院學報》2024年第1期 [107]
該期刊由北京電影學院於1984年創辦,其主管單位是北京市教育委員會,該期刊是CSSCI中文社會科學引文索引(2021-2022)、北京大學《中文核心期刊要目總覽》來源期刊,同時也是《中國人文社會科學期刊AMI綜合評價報告》2018版A刊及2022版A刊的核心。 [75]  [131]  2002年《北京電影學院學報》被評為“全國優秀社科學”和“北京高等學校優秀社科學報”,2004年被評為“北京高校優秀社科學報”,其中“大師研究”欄目被評為“北京高校人文社科學報優秀欄目” [76] 
《當代動畫》
《當代動畫》封底封面設計圖 《當代動畫》封底封面設計圖 [108]
該雜誌創刊於2018年,是由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主管,中國電影藝術研究中心、北京電影學院聯合主辦,《當代電影》雜誌社承辦的動畫類學術期刊,國內統一刊號為CN10-1582/G2,國際標準刊號為ISSN1007-5623該雜誌為動畫業界和學界之間搭建起一個溝通和交流的平台,下設有產業觀察、動畫史、理論與批評、技術前沿、創作談、人物、泛娛樂行業研究、個案分析等相關欄目。 [77-78] 

北京電影學院校園文化

北京電影學院學校標誌

  • 校名
北京電影學院中文名稱為“北京電影學院”,中文簡稱“北影”“北電”;英文名稱為“Beijing Film Academy” [79] 
  • 校徽
北京電影學院校徽 北京電影學院校徽 [81]
北京電影學院校徽標識遵循國際慣例,以北京電影學院的英文縮寫BFA中的A為字形結構,結合五角星和膠片的元素,多側面地表現了北京電影學院的定位和鮮明特色,符合國際文化交流的需要。該標識的A字形結構,酷似漢字中的“人”字,表明學院以育人、樹人為宗旨;又形似建築中的屋頂,傳達出崇高向上的學術精神和爭創一流的信念。A字形結構中被剪裁出的負形五角星則説明了該校是中國電影明星誕生的搖籃,也定義出了中國特色。兩側呈階梯狀上升的膠片齒孔展現了一條通向遠方的星光大道,也表現了學院的眾多專業、院系。標識運用紅、黑二色,象徵着電影的特徵和發展歷程,也寓意學校堅持正確的文化取向和精神追求 [80] 
  • 其他標誌
北京電影學院主色示範 北京電影學院主色示範 [121]
北京電影學院書寫字體 北京電影學院書寫字體 [121]

北京電影學院精神文化

  • 校訓
北京電影學院校訓題字 北京電影學院校訓題字 [121]
北京電影學院的校訓為“尊師重道,薪火相傳”,由季羨林先生為題寫。“尊師”:表達了師生對中國電影一百二十餘年、新中國電影七十年及北京電影學院辦學歷史中,對中國電影教育做出貢獻的師長及對學校辦學傳統的尊重和師承。“重道”:表達了在電影教育中要堅持“雙百”方針、“二為”方向,遵循藝術規律、教育規律,堅守文藝審美理想,努力創作思想精深、藝術精湛、製作精良相統一的精品力作。“薪火相傳”:概括了北京電影學院作為中國共產黨一手締造的電影專業高等藝術院校,將代代傳承幾十年革命、建設和發展歷程中凝結的紅色基因,以及立德樹人,服務祖國、奉獻人民,獻身電影、精益求精的高品質藝術追求 [82] 
  • 校風
北京電影學院的校風為“修身、勤學、精藝、踐行”。 [82] 
  • 精神
北京電影學院的學校精神為“立德、立言、立行,求是、求美、求新”。 [82] 
  • 校歌
2018年5月22日,北京電影學院校歌《光影之夢》誕生。 [83] 
北京電影學院校歌
歌名
作詞
作曲
歌詞

《光影之夢》
朱海
王黎光
總想生命有一束光,能把未來照亮
渴望青春夢想里程,比歲月更久長
走進光影,光影的世界,看夢想無限綻放
哪怕發出最弱的光亮,也要為生命注入希望
光影之夢,青春的夢,夢想締造,締造榮光
締造榮光,光影之夢,我們的夢
夢想揚帆,揚帆起航,揚帆起航
相信世上有一束光,已把美好珍藏
期待生活更新色彩,由我雕刻輝煌
追逐光影,光影的神奇,讓夢想駕馭方向
感動愛與被愛的温暖,我們與世界共同分享
光影之夢,青春的夢
夢想締造,締造榮光
締造榮光,光影之夢,我們的夢
夢想揚帆,揚帆起航,揚帆起航
光影之夢,青春的夢,夢想締造,締造榮光
締造榮光,光影之夢,我們的夢
夢想揚帆,揚帆起航,揚帆起航
夢想揚帆,揚帆起航 [83] 
《光影之夢》曲譜 《光影之夢》曲譜 [84]

北京電影學院社團文化

截至2024年3月,北京電影學院有佔心哲學社、BPSY心理與交流協會、Linguamania小語種社、北影愛貓者協會、一志劍士會、搏擊俱樂部、WM街舞社、ACG社、LiveWire搖滾社、于歸華服社、隨緣箭社、LTM音樂社等數十個社團其組織的活動有社團展演晚會、第二屆社團文化季等活動 [85-86] 
  • Cosplay社
學院onlineCos社成立於2012年,是帝都高校聯盟成員。社團活動包括組織排練Cosplay舞台劇、拍攝Cosplay平面作品、組團逛漫展、線上交流等,社團內後期攝影印花裁縫應有盡有;獲獎記錄2015北京CJ晉級復活賽、2015金面具決賽、2015武林大會線上團體二三名等;社團產出包括不良人舞台劇、刀劍亂舞舞台劇等團體作品及眾多社團成員個人作品。 [123] 
  • 搖滾社
北京電影學院搖滾社,前身為編曲社。該社團有很多音樂人,很多樂手,很多樂迷,涉及包括但不限於搖滾、電子、流行、金屬、核。社團由2014級音樂錄音班的電子音樂製作人盧聖倫(Silence Lu)於2015年創建,後來經歷了楊程(國內大牌核團萬象COSMOS吉他手),韓卓偉(音樂人桌子),董博瑞(海上空鏡主唱)三位社長,現任社長林星谷(落水貓吉他)。 [123] 
  • ACG社
ACG社創立於2016年,旨在為校內ACG領域的同好們提供良好的交流分享場所與創作平台,主要活動為線上ACG文化交流、遊戲/視頻/音樂/圖像製作與線下漫展組隊等。社團特色為週期性學術資源分享與專業性聊天。截至到2021年,該社歷代成員數已逾200人,是北京電影學院規模最大的老宅聚集地,不少先代成員亦已進入ACG行業工作。 [123] 

北京電影學院校區情況

北京電影學院有海淀校區和懷柔校區兩個校區 [22]  截至2023年3月,該校兩個校區共有在讀生3855人,其中本科生2571人;全校在編教職工共計608人。 [1] 

北京電影學院海淀校區

截至2024年6月,北京電影學院海淀校區佔地105畝 [1]  ,位於北京市海淀區西土城路4號。 [22]  該校區內部建築包括標準放映中心、教學主樓、咖啡廳、學生公寓、學生食堂等校園設施、逸夫影視藝術中心和國際培訓中心等建築設施 [124-125] 
海淀校區

北京電影學院懷柔校區

北京電影學院懷柔校區位於北京市懷柔區楊宋鎮瑞豐大街1號, [22]  東至龍雲路(規劃路),南至祥瑞路,西至安平東路,北至懷耿路。截至2024年6月,該校總佔地面積約667畝,規劃總建築面積40萬平方米。校區分兩期建設,一期工程建築面積約為18萬平方米,建設內容為教學樓、圖書館、劇場、影院、攝影棚和學生及教工公寓等;二期工程建築面積約為22萬平方米,建設內容主要為教學樓、體育場、體育館、學生公寓、國際影視交流中心等。 [13]  [87]  2021年9月,懷柔校區首期工程投入使用。2021年,北京電影學院懷柔校區二期將在2022年正式開建。 [10] 
懷柔校區

北京電影學院行政管理

北京電影學院現任領導

北京電影學院部分現任領導
職務
姓名
黨委書記
黨委副書記、院長
黨委副書記
紀委書記
劉新軍 [8] 
黨委常委、副院長
童雷、李偉、孫立軍俞劍紅 [8] 
以上信息統計截至時間:2024年6月

北京電影學院歷任領導

北京電影學院部分歷任校/院長
姓名
職務
在任時間
陳波兒
所長
1950年~不詳 [88] 
白大方
校長
1951年6月~1956年9月 [89] 
王闌西
院長
1956年9月~1959年12月 [90] 
成蔭
院長
1980年10月~1984年4月 [91] 
沈嵩生
院長
1983年7月~1992年12月 [92] 
劉國典
院長
1992年12月~不詳 [94] 
王鳳生
院長
1997年1月~2002年9月 [93] 
張會軍
院長
2002年~2017年3月 [95-96] 

北京電影學院校園環境

北京電影學院風雨體育場

北京電影學院懷柔校區於2021年5月建成的風雨體育場擁有張拉膜結構雨棚看台、400米塑膠跑道、人工草皮田徑場,配備體育照明、擴聲系統,可以舉辦丙級賽事及學校大型活動。 [13]  [23] 
風雨體育場 風雨體育場 [23]

北京電影學院劇場

北京電影學院懷柔校區新建的影院包含8個電影放映廳,60座至312座不等。劇場包括北側400座黑匣子劇場以及南側1200座大劇場。一個千人劇場和一個黑匣子劇場。其中千人大劇場的觀眾席分為池座和一層樓座,附屬空間包括控制室、樂池和音響室等等,頂面設有兩道面光和一道追光,兩側各設有兩道耳光室,舞台及樂池設有機械升降裝置,採用的是科技與藝術結合設計。 [23]  [97] 
北京電影學院懷柔校區新建劇場

北京電影學院膠片走廊

膠片走廊 膠片走廊 [150]
北京電影學院懷柔校區有“一條路”走遍全校的説法,其新建的“膠片走廊”可連接該校所有樓,從二層長廊可以直接走到放映廳、食堂、教室,一體化的設計減少了上上下下的不便利,也增強了現代化的安全感 [150] 

北京電影學院校友情況

北京電影學院以中國電影人才培養為己任,曾被譽為“中國電影人才的搖籃”。學校在建校七十餘年的辦學歷程中,為中國電影事業培育了數萬名優秀的電影製作、電影理論研究、電影數字技術、文化事業管理及與之相關的專業人才,在國內外電影教育中產生了重要的影響,並培養出各種藝術人才。其培養的藝術人才中有陳強、謝添、龐學勤、於洋、吳貽弓、謝飛、鄭洞天、李前寬、郭寶昌和翟俊傑等老一代藝術家;也有張藝謀、陳凱歌、田壯壯、李少紅、唐國強、宋春麗、張鐵林、張豐毅、王志文、許晴、蔣雯麗、黃磊、陸川、賈樟柯、王小帥、管虎、徐靜蕾、甯浩、陳坤、黃渤等中青年電影人代表;還有周冬雨、關曉彤、王俊凱、吳磊、張子楓等一大批電影新鋭。 [1]  [17] 
北京電影學院部分知名導演
級數
名字
其他專業
56級
吳貽弓 [153] 
-
58級
王好為 [152] 
-
59級
郭寶昌、 [151]  黃蜀芹 [152] 
-
60級
謝飛 [154] 
美術系:李前寬 [155] 
61級
鄭洞天、 [156]  丁蔭楠、 [158]  廣春蘭 [157]  [159] 
-
64級
滕文驥 [160-161] 
-
76級
吳天明(進修班) [162] 
-
78級
陳凱歌、 [152]  田壯壯、 [163]  李少紅、 [164]  胡玫、張藝謀 [165] 
美術系:霍建起、馮小寧、尹力、王鴻海、何羣
攝影系:張藝謀、顧長衞、張黎、張會軍、 [166]  呂樂
82級

文學系:翟俊傑
83級
韓三平、黃建新(幹部進修班)
-
84級
尤小剛、孫周(幹部進修班)
-
85級
王小帥、婁燁、張元、胡雪楊、路學長
文學系:曹保平
攝影系:趙小丁
86級
章家瑞(進修班)
-
87級
管虎、謝鳴曉
表演系:王全安、錢雁秋
89級

美術系:丁晟
攝影系:李大為
90級
高希希(研究生)
-
91級

文學系:滕華濤
93級
徐浩峯 [168] 
文學系:賈樟柯 [126] 
94級
烏爾善
-
95級
伍仕賢、程耳、陸川(研究生)
文學系:王遠 [167] 
97級

美術系:郝藝
99級

攝影系:甯浩
文學系:劉伽茵
01級
曲江濤(進修班)
-
02級

表演系:畢志飛(研究生)
06級
孫睿(研究生)
-
10級

攝影系:傅子恩
北京電影學院部分知名演員
級數
表演本科專業
表演高職、進修班及其他專業
56級
馬精武、李苒苒、許還山
-
62級
曹翠芬、譚天謙
-
78級
張鐵林、張豐毅、周裏京、謝園、方舒、張潮、陳國星、袁牧女、沈丹萍、陳浥、劉佳
-
80級

業餘表演班:張光北、李成儒、李強、李勤勤、朱琳、趙寶剛
82級
臧金生、娜仁花、林芳兵、趙君、張曉林
-
84級
王志文、胡亞捷、孫松、常戎、張建棟、龐好、羅鋼、陸劍民、張鳴鳴、紀玲、相峯、麥小琴、楊莉莉、王大為、陳大明、田少軍、金宏、王建軍、高寶寶
-
85級

表演系幹部專修班:寇振海、唐國強、宋春麗、姜黎黎、郭凱敏、肖雄、李鳳緒
87級
王全安、邢岷山、孔琳、徐琳、郭曉曉、胡曉光、錢雁秋、張子健、張嘉益、劉奕君、陳兵、王昌娥 [169-170] 
-
88級
蔣雯麗、許晴、邵峯、楊青、劉江、米學東、趙燕國彰、李婷
-
89級
俞飛鴻、朱宏嘉、邵兵、柳雲龍、王茜、王槊
-
90級
王勁松、黃磊、姜武、趙寧宇、閭漢彪、賈妮、謝蘭、李琳、劉丹 [171] 
進修班:李進榮
92級
袁立、高鑫、王新軍、丁軍、劉威葳、李易祥
-
93級
劉孜、徐靜蕾、謝潤、劉琳、林龍麒
-
94級
蔣勤勤、金巧巧、富大龍、向進、向能、蔣竹青、陳創、陳紫函、林靜、劉紅雨、初星一
進修班:周浩東、李宜娟、徐光
95級
孫莉、余男、左小青、邢佳棟、李壯、陳勇、賈延鵬、張佳楠、周健、謝民、易碩、關旭寧、陳烈紅、胡洋、趙芸芸 [172] 
進修班:陸詩雨
96級
陳坤、黃曉明、郭曉東、顏丹晨、何琳、孔維、張恆、許還幻、祖峯、劉牧、史光輝、趙雅莉、李佳、鄭佳欣、許雲帆、郭昊倫、吳禎、張齡心
-
97級
温崢嶸、海清、李解、涓子、樂珈彤、張棪琰
-
98級
苗圃、潘雨辰、於濱、阿斯茹、趙正陽、李修蒙
-
99級
姚晨、杜淳、凌瀟肅、黃小蕾、于波、楊志剛、姬他、葉靜、隋蘭、馬赫、馬元、馬路、劉宇橋、潘星誼、景珂、孫藝菲、崔波、白慶琳 [173] 
高職:韓曉、韓雨芹、楊蕊進
修班:郝柏傑、張昊翔、楊雪
00級
董璇、關悦、崔鵬、李東霖、彭心宜、呼延曉輝、盧卓婕、蘭曉霞、許雙、張雨提、浦蒲、童琪佳、陳奕霖、李卓、趙志剛、王迪、楊洋、殷旭
高職:韓雯雯、 [174]  車曉、週一圍、林家川、梁志成、張頌文
進修班:厲娜
01級
王珞丹、黃聖依、賈乃亮、姚星彤、季晨、趙柯、戚跡、愛新覺羅·啓星、王駿毅、鄭羅茜、萬思維、王佳音、邊瀟瀟、肖央 [175] 
高職:姚笛、馬蘇、張浩天、練練、蔣依杉、李奕嫺
繼續教育學院:曹炳琨
02級
劉亦菲、江一燕、朱亞文、羅晉、馬文龍、齊奎、劉競、鄧紫飛、周揚、王黎雯、王嘉、蘆芳生、吳健、馬境、曹徵、陳姝、孫梅競、魯昕兒、張陸、楊佳音、尹鍵、周晶晶、張軼 [235] 
高職:郭明翔、萬美汐、熊乃槿、張天其、趙文琪、舒硯、艾倫、陳燃 [176] 
高職(配音班):黃渤、何欣
進修班:裴秀彬
03級
黃璐、 [230]  李東學、李悦銘、周牧茵、徐梵溪、屈玥、蔣婧、沈泰、唐於鴻、楚軼男、侯京健、蔡嘉駿、李依玲、 [177]  尹媗 [178] 
高職:張嘉倪、葉一茜、穆婷婷、於莎莎、張函寧、杜沁怡、姜妍、何華東
04級
朱子巖、葉項明、何亞男、鄭凱、何珺、淮文、鹿凌桀、劉嫺、李淨洋、趙仕瑾、蘇倩薇、馬容莉、趙婷婷、胡蝶、張鈞涵、程琤、 [231]  張譯木、 [232]  黃小戈、石天碩、劉博皓、秦伯坤、劉文昊、馬慶偉、胡琨、劉立、温雯、耿夢謠、王帥、張稷軒、張玉潔
高職:王宣予、劉恩佑、路晨、康飛、張曉飛、亓航、李羲兒、高利虹、黃明、李鶴、熱依扎、肖茵、肖雨雨、趙廷峪
繼續教育學院:包貝爾、包文婧
進修班:何晟銘、吳建飛
05級
楊冪、袁姍姍、朱曉華、白恩、焦俊豔、宋星翰、張璇、王仁君、戚九洲、張小斐、崔婕、端木崇慧、唐菀、呂蒙、張然、季肖冰、張戈、經超 [233] 
高職:方安娜、周子涵、屠育瑋、肖瑩、馬薇、翟文斌
06級
朱一龍、翟天臨、陳偉棟、彭冠英、芮偉航、馬曉燦、蒲冰墨、王笛、張一鸞、楊淇、康馥麟、王亦凡
高職:葉青、張檬、趙思、李若嘉、洪連城
07級
鄭爽、景甜、闞清子、錢柳吟、柴碧雲、徐行、王今鐸、盧杉、龍雨、張倩如、郝好
高職:林曉凡、貢米、林園、吳承軒、張若昀、沈陶然、譚松韻、馮丹瀅
繼續教育學院:何杜娟、湯晶媚
08級
潘之琳、竇驍、種丹妮、伍麟凱、蔡文靜、啜妮、喬喬、夏子涵、孫健淇、王子睿、李亭哲 [234] 
高職:李昊宇、夏嫣、張逗逗、趙越、王若涵、王子媚
09級
李夢、張雲龍、李純、謝昀杉、張仁博、崔倓、白卉子、韓承羽、吳謹言、董晴、王妤婷、解月、劉芮麟、黃夢瑩、曾一萱、李正彥琦、段小環、汪佳佳、趙悦童、魯佳妮、賴藝、孟子葉
研究生:陳大偉
進修班:張天愛
10級
白雪、關雪盈、張一山、楊紫、餘玥、洪洋、李現、鮑天琦、羅昱焜、王靚雅、裘曉潔、王奕瑾、朱夢瑤、胡雯月、房鹿、刁成碩、尤靖茹、 [179]  何宣林
專升本:翟浩然
進修班:劉萌萌、林思意
11級
王燕陽、周冬雨、 [98]  呂晴、喬駿達、牟雨晨、常仕欣、陳薪璇、袁百梓卉、金泊含、彭豆豆、王蕊、古力娜扎、吳優、付枚、徐曉璐、楊採鈺
研究生:黃愷傑、張芷溪
錄音系:孫雪寧
進修班:何佳穎、盧沁希
12級
何瑞賢、嚴禹豪、尚語賢、孫銥、祝向陽、唐沸潮、孫嘉璐、董方、胡馨、王藝諾、宋伊人、王欣怡、王千一、靳芊芊、黃思涵、楊柳、劉芮僑、姜珮瑤、 [180]  徐子力、 [181]  蔣欣奇、 [182]  嚴米拉、夏恩、 [183]  梁霆煒 [185]  、李俊霆、何美璇、孫楚鴻、王子騰、姜來、 [184]  金玄念、 [186]  尚如夢、 [187]  金澔辰、戰天澤
研究生:潘之琳
進修班:徐歆雨
13級
徐好、孫佳雨、孫曉倫、陳瑤、華雯、王一鳴、孟子義、林籽、杜憬儀、王笑一、張家睿、 [188]  張智坤、白瀾、李林軒、 [189]  孟子荻、秦天宇、 [190]  張淞、 [191]  張晚意、劉源、 [192]  王一菲、 [193]  李俊瑤、 [194]  張鑫、 [195]  聶子皓、謝欣貝、王皓軒、 [196]  朱一文、 [197]  李昕哲、劉海寬 [198] 
研究生:田雨嬌
高職:娜吉瑪、楊廷東、任宏識
14級
盧秋宏、 [199]  李昆、 [200]  成梓寧、聶聞遠、盧宇浩、範夢、楊欣穎、馮筱童、王順勇、嶽小涵、王費澌、王沛然、 [201]  劉承林、劉迅、徐紫茵、苗夕倫、辛瑞琪、陳雨鍶、梁超、 [202]  伍宇辰檸 [203] 
高職:黃聖池、林世傑
15級
趙藝、李芸、謝春懿、馬月、張樟、嶽鑫、王子璇、常曦元、李明德、 [236]  許淇傑、 [204]  曾柯琅、 [205]  趙倬霆、 [206]  趙正添、 [207]  吳幸鍵、 [208]  隋源、陳志騰 [209] 
進修班:李若寧
16級
關曉彤、郭俊辰、盛蕙子、張藝贏、黃婧儀、任雨萌、吳曼思、於昕仡、魏子涵、劉怡潼、周也、陳博豪、 [238]  魏萊 [237] 
-
17級
郭子凡、歐陽衞熹、 [210]  王俊凱、楊祺如、 [211]  張婧儀、郝富申、 [212]  蘇曉彤、王子奇、 [213]  李政武、 [214]  翟向陽、邱天、 [215]  張家碩、 [216]  呂松浩、章煜奇、梁詠妮、楊瀟然
高職:陳永勝 [217] 
18級
吳磊、宋祖兒、楊肸子、祝子傑、王思懿、張瑞、劉安琪、劉佳樂、黃俊捷、林博洋、胡寶森、 [218]  程泓鑫、 [219]  莊達菲、 [220]  秦牛正威、 [221]  娃爾、 [222]  鍾麗麗 [223] 
-
19級
馮祥琨、 [225]  陳飛宇、 [224]  吳施樂、 [226]  小頊羋
-
20級
夏夢、牛惠瑩、潘珺雅、宋如茵、孫豔、何子怡、張子楓、李樂園、沈星彤、王梓蓴、杜檸汐、姬九騰、馬嘉銘、焉栩嘉、曾宇傑、周奇、程文傑、田梓彤、陳宇豪、李要、劉浩嵐、徐文傑、楊睿錚、 [227]  劉家禕 [228] 
-
21級
李林謙、徐源、朱星宇、王睿雨、丁程鑫、趙梓淳、鄭旭航、李桐羽、陶奕瑋、依博、孫寧、王雲龍、於航、白翊汝、林芊、陳奕君 [229] 
-

北京電影學院所獲榮譽

北京電影學院部分榮譽資質
時間
獎項名稱
1993年
精神文明先進單位 [3] 
2005年
北京高校黨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單項提名獎 [109] 
2014年
北京高校黨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先進校提名獎 [109] 
2015年
首都文明單位 [99] 
2021年
北京市港澳台僑學生教育管理研究分會授予“優秀組織獎” [127] 
2021年
被國家廣播電視總局評為“理想照耀中國——第四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動畫短片扶持創作活動”優秀組織單位。 [9] 
2022年
北京市2022年度市級交通安全工作成績突出單位 [100] 
2024年
首屆電影金數字榮譽年度傑出自主研發技術獎 [239]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