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北京理工大學校徽

鎖定
北京理工大學校徽是北京理工大學使用的標誌,該校徽為圓形,由外圓環中英文校名和中心圖案組成。圓環內中部圖案整體造型呈樹狀,由下而上表現為雄鷹展翅高飛,到頂端演變成口銜橄欖枝的白鴿;樹形下部圖案由延安寶塔山、延河大橋和1940組成 [5] 
1990年,北京理工大學一度使用建校50週年徽章為學校圖形標誌 [3]  。2000年,北京理工大學經研究決定正式使用新校徽 [3] 
北京理工大學校徽中部圖案由雄鷹展翅至口銜橄欖枝的白鴿,寓意和平是建立強大的基礎上 ;校徽主色為綠色,表現學校的人文氣息,而沖天白鴿的氣勢象徵學校不斷進取,不斷髮展;校徽中心下方寶塔山和延河大橋及1940字樣,表示北京理工大學源自1940年由中國共產黨在延安創辦的延安自然科學院 [1-2] 
中文名
北京理工大學校徽
標誌屬性
校徽
使用單位
北京理工大學
啓用時間
2000年

北京理工大學校徽產生背景

1952年,北京理工大學前身北京工業學院正式定名,併成為新中國第一所國防工業院校。
1988年,學校正式更名為“北京理工大學”之後,學校名牌也變為由書法家趙樸初書寫的校名 [3] 

北京理工大學校徽確立歷程

1990年,北京理工大學建校50週年所設計的紀念徽章,一度成為學校使用的校徽圖形標誌,在該標誌中呈打開書本狀的“BIT”縮寫、“延安寶塔山、延河大橋和1940”圖案,在齒輪麥穗的環繞下,傳遞着學校從延安走來、矢志強國的紅色基因。
2000年,北京理工大學建校60週年之際,經學校研究決定正式使用由校友設計的“雄鷹展翅、白鴿翱翔、立德樹人”方案的校徽,校徽中保留了“延安寶塔山、延河大橋和1940”元素 [3] 
2014年11月18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核准《北京理工大學章程》發佈,章程中對北京理工大學校徽做了闡釋 [14] 
北京理工大學校徽沿革

北京理工大學校徽設計要素

北京理工大學校徽圖案符號

北京理工大學校徽中心圓形圖案中心以大樹和白鴿為顯形,中心樹形下是延安寶塔山、延河大橋以及1940的字樣。該校徽圖案外環上部是趙樸初題字的“北京理工大學”中文字體,外環下部是英文校名“BEI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環繞;中心標誌下方是展翅高飛的鷹,到頂端演變成口銜橄欖枝的白鴿 [1-2] 

北京理工大學校徽色彩構成

北京理工大學校徽色彩構成參數
主色彩
參數
PANTONE
色階1
色階2
色階3
綠色(中心樹形)
347C
75%
50%
25%
輔助色彩
參數
PANTONE
C
M
Y
k
墨綠色(內圓底)
349C
100
40
100
30
褐色(外環)
1153C
20
80
100
30
參考資料 [9] 

北京理工大學校徽象徵意義

北京理工大學校徽以“培養人才、培育和平”立意,同時表現青青校園的人文氣息,根植於中國教育的傳統文化;圖案中心的造型為頂天立地的大樹形,以“樹人”表達教育理念,同時寓意棟樑之材。北京理工大學以發展國防科技為使命,校徽中心樹形標識最下方是展翅高飛的雄鷹,而到頂端演變成口銜橄欖枝的白鴿,寓意和平是建立在自身強大的基礎之上,熱愛和平是學校永恆的追求,同時沖天白鴿的昂揚氣勢象徵學校不斷進取,不斷髮展。
北京理工大學校徽圖案樹形標識下方的寶塔山、延河大橋及1940,表示學校源自1940年由中國共產黨在延安創辦的延安自然科學院 [1-2]  [4] 

北京理工大學校徽使用原則

北京理工大學校徽使用場景

北京理工大學校徽使用
類別
用品、場景
組織系統
學校一級院校標誌標牌、學校內部組織機構和職能部門標誌標牌等
辦公系統
公務名片、信箋、信封、傳真紙、文件袋、檔案袋等
事務系統
學生證、工作證、畢業證、閲覽證、通行證、錄取通知書、畢業證書等
會務系統
請柬、會議證件、胸卡、條幅、展覽會楣板等
公關係統
賀卡、手提袋、接待用品、禮品等
參考資料 [11-12] 

北京理工大學校徽注意事項

北京理工大學校徽及標誌的製作要嚴格遵循《視覺形象識別系統》文件的規定。
北京理工大學校徽使用注意事項
類型
説明
圖例
校徽比例
北京理工大學校徽製作必須嚴格遵循規定,校徽應按照標準比例實行製圖製作。方格製圖用於校徽的快速準確繪製,在相等的單位方格中規範校徽的造型比例、結構、空間距離等位置關係,參見圖1 [13] 
圖1 校徽標準比例 圖1 校徽標準比例 [13]
校徽空間
在校徽圖形縮小時,應注意保持視覺的整體效果。為保證標誌的醒目性,標誌附近要留足夠的規範空間,如果在同一平面存在其他字母或設計元素,要按圖2所示在標誌周圍預留空白空間(灰色區域禁止侵犯)。校徽使用的最小尺寸為15毫米 [7] 
圖2 校徽空間 圖2 校徽空間 [7]
校徽製圖
方格製圖用於校徽的快速準確繪製,在相等的單位方格中規範標誌的造型比例、結構、空間距離等位置關係。在製作過程中必須嚴格遵循,並以圖3所示為標準 [10] 
圖3 校徽方格製圖 圖3 校徽方格製圖 [10]
標誌比例
校徽中心樹形標誌的製作必須嚴格遵循規定標準比例,以圖4所示比例作為監督標準執行 [6] 
圖4 樹形標誌比例 圖4 樹形標誌比例 [6]
標誌圖稿
校徽中心樹形標誌配有墨稿與反白稿,使視覺形象在不同情況下始終保持統一,具體參見圖5 [8] 
圖5 樹形標誌圖稿 圖5 樹形標誌圖稿 [8]
備註:a為一個計量單位。
參考資料 [6-7]  [10]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