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北京理工大學宇航學院

鎖定
北京理工大學宇航學院是北京理工大學二級學院。
北京理工大學宇航學院組建於2008年12月30日,由原飛行器工程系、應用力學系合併組建。航空宇航科學與技術學科創建於1958年,於1981、1993年分別獲批一級學科碩士、博士學位授予權,2007年獲批建設博士後流動站。
學院開設飛行器設計與工程、航空航天工程、飛行器動力工程、武器發射工程、探測制導與控制技術、工程力學6個本科專業,設有航空宇航科學與技術、力學2個一級學科博士點與碩士點,設有2個博士後流動站。承擔航天工程專業碩士學位研究生培養工作。 [14] 
中文名
北京理工大學宇航學院
外文名
School of Aerospace Engineering,Bei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簡    稱
宇航學院
創辦時間
2008年12月30日
辦學性質
二級學院
學校類別
理工
主管部門
北京理工大學
現任領導
院長:胡更開
黨委書記:曲虹
專職院士數
中國科學院院士1人
本科專業
6個
碩士點
學術學位授權一級學科2個
專業學位授權類別1個
博士點
學術學位授權一級學科2個
博士後
科研流動站2個
國家重點學科
二級學科1個
院系設置
飛行器工程系、飛行器控制系、發射與推進工程系、力學系
地    址
北京海淀區中關村南大街5號
主要獎項
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1項(第一完成單位*截至2019年3月)
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第一完成單位*截至2019年3月)
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1項(第一完成單位*截至2019年3月)
知名校友
黃先祥
許波
趙躍宇

北京理工大學宇航學院歷史沿革

校園活動
校園活動(6張)
北京理工大學宇航學院始建於1957 年,當時由火箭彈設計、推進劑及火工和制導專業組成。隨後經過發展和調整,學校於1961年成立新的第一機械系,即飛行器工程系的前身(後來簡稱為一系),設有導彈總體設計專業、導彈彈體制造專業、飛行力學、發射裝置與地面設備專業、空氣動力學、發動機設計等專業。
1981年,學院航空宇航科學與技術學科獲一級學科碩士。
1993年,學院航空宇航科學與技術學科獲博士學位授予權。
2008年12月30日,學校根據國家航天事業發展需求和學校向航天領域拓展的發展戰略,成立了主要面向航天科技領域的宇航學院,由飛行器工程系,發射與推進工程系和力學系重組而成,原探月工程總指揮欒恩傑為學院名譽院長。
2015年,學院“飛行器動力學與控制”入選“111計劃”引智基地名單。 [1] 

北京理工大學宇航學院辦學條件

北京理工大學宇航學院院系專業

截至2019年3月,北京理工大學宇航學院設有4個教學個系,開設6個本科專業。 [1] 
系(所)
專業
飛行器工程系
飛行器設計與工程
飛行器控制系
飛行器動力工程
發射與推進工程系
武器發射工程、探測制導與控制技術、航空航天工程
力學系
工程力學
參考資料: [1-2] 

北京理工大學宇航學院學科建設

截至2019年3月,北京理工大學宇航學院擁有2博士後流動站,2個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予權,2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予權,1個專業學位授權類別;1個國家重點學科,1個國家重點培育學科,1個學科入選工業和信息化部兩化融合重點學科、北京市重點學科。2017年全國學科評估中,學校航空宇航科學與技術學科排名並列第6名,力學學科排名並列第9名。 [1] 
博士後流動站:航空宇航科學與技術、力學 [1] 
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航空宇航科學與技術、力學 [1] 
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航空宇航科學與技術、力學 [1] 
專業學位授權類別:機械 [3] 
國家重點學科:工程力學 [1] 
國家重點培育學科:飛行器設計 [1] 
工業和信息化部兩化融合重點學科:力學 [1] 
北京市重點學科:力學 [1] 

北京理工大學宇航學院教學建設

  • 質量工程
截至2019年3月,北京理工大學宇航學院獲批國家級精品視頻公開課1門、國家虛擬仿真實驗教學項目1項;建設國家級虛擬仿真實驗室1個,北京市實驗示範教學中心2個,國家級大學生校外實踐教育基地1個,國家級工程實踐教育中心2個。 [1] 
國家虛擬仿真實驗教學項目:“微重力環境下大型航天結構展開虛擬仿真實驗教學項目” [4] 
國家級虛擬仿真實驗室:國家級武器系統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 [4] 
國家大學生校外實踐教育基地:中國兵器工業第203研究所 [5] 
國家級工程實踐教育中心:中國兵器工業第203研究所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 [5] 
北京市實驗教學示範中心:航空航天工程實驗教學示範中心、基礎力學實驗教學示範中心 [4] 
國家級精品視頻公開課
申報單位
課程
類別
年份
宇航學院
《力學概論》
國家級精品視頻公開課
2014年
參考資料: [6] 
  • 教學成績
截至2019年3月,北京理工大學宇航學院獲得國家教學成果獎二等獎1項,省部級教學成果獎一等獎1項、二等獎3項。 [1] 
  • 學生成績
截至2019年3月,北京理工大學宇航學院學生在科技競賽中分別獲得第九、十一、十二屆“挑戰杯”全國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全國一等獎各1項;第六屆“挑戰杯”首都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一等獎2項、二等獎1項;全國航空航天模型錦標賽一等獎10餘項等。 [1] 

北京理工大學宇航學院師資力量

截至2019年3月,北京理工大學宇航學院有教職工150人,其中教授40人,博士生導師75人。其中,中國科學院院士1人,中國工程院院士1人(雙聘),國家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4人,973首席科學家2人,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優秀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3人,教育部青年長江學者1人,中組部青年海外人才2人,國家級教學名師1人,北京市教學名師5人。此外,擁有國家級教學團隊1個,工信部研究型教學創新團隊1個。 [1] 
國家級教學團隊:工程力學國家級教學團隊 [7] 
中國科學院院士:胡海巖(專職) [8] 
中國工程院院士:欒恩傑(雙聘)
發展中國家科學院院士:胡海巖 [9] 
國家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胡更開、劉青泉(名單不全) [10] 
973首席科學家:崔平遠(名單不全) [9]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優秀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滕宏輝、田強、周蕭明 [9] 
國家級教學名師:梅鳳翔 [10] 
全國優秀教師:胡更開、水小平 [10] 
教育部長江學者獎勵計劃青年學者:喬棟 [11] 

北京理工大學宇航學院學術研究

北京理工大學宇航學院科研平台

宇航學院系所設置 宇航學院系所設置
截至2019年3月,北京理工大學宇航學院有1個“111計劃”引智基地,1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1個工業和信息化部重點實驗室,1個北京市重點實驗室;此外擁有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創新羣體1個,國防創新團隊1個;設有深空探測技術、分佈式航天系統技術、空間結構動力學與控制、無人飛行器自主控制四個研究所。 [1-2] 
“111計劃”引智基地:“飛行器動力學與控制”引智基地 [1] 
教育部重點實驗室:飛行器動力學與控制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1] 
工業和信息化部重點實驗室:深空自主導航與控制工業和信息化部重點實驗室 [1] 
北京市重點實驗室:無人飛行器自主控制北京市重點實驗室 [1] 

北京理工大學宇航學院科研成果

截至2019年3月,北京理工大學宇航學院教師作為首席承擔973項目2項,承擔總裝預研、重點型號等60餘項,其中作為總師單位承擔國家重點型號4項,主持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項目1項,重點項目4項,重大儀器專項1項,作為第一單位獲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1項、二等獎1項,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1項;作為參與單位獲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2項,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1項,國家技術發明獎2項,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2項;科技投入總量近10億元,自然科學基金7926萬元,發表SCI論文633篇,授權專利247項。 [1] 
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項目
排名
級別
年份
XXX軌道設計分析系統及應用
第一單位
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2015
參考資料: [12] 

北京理工大學宇航學院文化傳統

北京理工大學宇航學院形象標識

院徽 院徽
宇航學院院標由核心圖案、背景圖樣組成。
背景圖樣以藍色的圓形,寓意學院是以宇航相關學科為主幹的學科結構,圍繞深空探測拓展空間科學研究方向,同時也寓意着宇航學院北理人的遠大抱負。
核心圖案由宇航器構成,象徵着宇航北理人搏擊藍空、探索空天飛行的矢志追求,學院中英文全稱環繞圖案周圍。 [1] 

北京理工大學宇航學院社團文化

北京理工大學宇航學院擁有青年志願者協會等社團,常年開展理論學習知識競賽、“智慧傳遞”系列活動、元旦晚會等校園文化活動,同時還組織學生開展支教活動等社會實踐活動。 [1] 

北京理工大學宇航學院現任領導

職務
名單
院長
黨委書記
曲虹
常務副院長
副書記、副院長
副院長
參考資料: [13] 

北京理工大學宇航學院知名校友

姓名
備註
中國工程院院士、發射領域的奠基人
國家科技進步特等獎獲得者,中國航天科工四院科技委主任、型號總設計師
廣西大學黨委副書記、校長
羅冠宏
福特中國董事會主席兼首席執行官
參考資料: [1]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