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北京市潞河實驗中學

鎖定
北京市通州區潞河中學始建於1867年,由美國基督教公理會創建,始稱潞河男塾,後改稱潞河書院,1901年更名為協和書院,設有大學和中齋二部,1912年更名為華北協和大學。1917年大學部遷到北京城內與匯文大學合併,後組成燕京大學。其中齋部仍留在通州原址,為私立潞河中學。
1951年由人民政府接管,成為公立完全中學。先後歷經了河北省通縣中學校、河北省通州一中、北京市通州一中、北京市通縣一中等發展階段,1988年恢復潞河中學校名。 [1] 
中文名
北京市通州區潞河中學
外文名
Luhe High School
簡    稱
潞河中學、潞河書院
創辦時間
1867年
院    訓
一切為了祖國
地    址
北京市通州區
知名校友
黃昆
侯仁之
秦馨菱
王洛賓
劉紹棠

北京市潞河實驗中學學校簡介

潞河中學
潞河中學(4張)
北京市通州區潞河中學始建於1867年,由美國基督教公理會創建,始稱潞河男塾,後改稱潞河書院,1901年更名為協和書院,設有大學和中齋二部,1912年更名為華北協和大學。1917年大學部遷到北京城內與匯文大學合併,後組成燕京大學。其中齋部仍留在通州原址,為私立潞河中學。1951年由人民政府接管。1978年被北京市政府確定為首批市屬重點中學。2000年通過專家組的評估成為北京市首批國家級示範高中。
潞河中學校園佔地23萬平米。全國解放以後,潞河中學的建設和發展得到市區政府的高度重視,在保持原有建築佈局和風格的基礎上,學校先後經歷了兩次大規模的校園改造,校園環境得到進一步美化並新增建築面積近10萬平方米,學校面貌煥然一新,辦學條件也得到根本改善。
潞河中學1978年被北京市確定為市屬重點中學,2002年由北京市教委首批認定為示範性普通高中。學校現有70個教學班,在校生2800餘人。進入新世紀以來,學校始終“堅持人本位與社會本位相統一的教育觀,堅持一切為了學生髮展的辦學宗旨,堅持健全人格的培養目標,堅持多元開放的發展方向。”以“課堂和課程”改革為抓手,全面推進學校教育教學改革,着力培植學生的愛國情感、主體精神和創新意識,使學校各項事業得到了長足發展。
近十年來,學校先後獲得教育部“依法治校示範校”、“全國藝術教育先進單位”、“全國體育衞生工作先進單位”、“首都文明單位標兵”、“北京市民族團結教育示範學校”、“北京市科技教育示範學校”等榮譽稱號;以及“國家可持續發展教育實驗學校”、“國家基礎教育課程教材改革實驗學校”、“北京市高中特色發展實驗學校”等資質認定,成為全市基礎教育改革的排頭兵。潞河正以昂揚的姿態,整裝待發,向新的更高的目標邁進。 [2] 

北京市潞河實驗中學辦學思想

世紀之交,潞河中學明確提出以“人本位”與“社會本位”相統一的教育觀為辦學指導思想,以“一切為了學生髮展”為辦學宗旨,以“培養具有健全人格的潞河人”為具體培養目標,以及“三強兩優一領先”的發展策略。學校先後被評為全國羣眾體育工作先進單位,全國學校體育衞生工作先進單位,全國培養體育後備人才優秀學校,全國現代教育技術實驗學校,北京市德育工作先進單位,北京市教育科研先進單位,北京市花園式學校。
潞河中學以其雄厚的實力,卓越的辦學成績,勇敢、堅定地踏上了由歷史名校向現代名校跨越的征程。
近年來,學校在不斷擴大高中辦學規模的同時,積極推進辦學模式的改革,初步形成了以潞河高中為主,以潞河實驗中學、潞河文化培訓中心、潞河教育服務公司為分支的多元化的辦學格局。學校的對外開放辦學也取得了可喜的成績,取得了招收外籍學生和聘請外籍教師的資格,除與新西蘭國立理工學院合作建立“中新友好實驗班”外,還與境外多家教育機構建立了合作辦學和教育夥伴關係。
潞河中學擁有一流的教學設施。學校的所有教室、實驗室、報告廳都具有多媒體教學環境,國際互聯網可以通到教室、實驗室、學生公寓、教師公寓。館藏豐富的圖書館、電子閲覽室、期刊閲覽室為學生多形式、多渠道的學習提供了廣闊的空間。標準的運動場、體育館、游泳池等體育設施為學生的體育活動創造了極為便利的條件。
學校擁有一支素質優良、治學嚴謹、業務精湛、富有創新精神的幹部、教師隊伍。現有專任教師160人,其中特級教師4人,國家級、市區級骨幹教師42人。70%的教師具有中高級職稱。現有教學班53個,學生2600多人,其中新疆民族班學生410人,已有部分外國學生走進潞河校園,這裏將成為各國家、各民族學生健康成長的搖籃。
潞河中學正以嶄新的姿態,滿懷信心地向着全國名校、世界名校的目標邁進。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