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北潞園學校

鎖定
北潞園學校,位於北京市房山區風景優美的綠色生態小區北潞園內,現在是一所與小區建設配套的九年一貫制學校。走進學校,教學樓、實驗樓、多功能樓、師生公寓樓整齊排列。三月下旬,春暖花開,校園裏栽種的法國梧桐、月季、沙地柏、金絲柳和歡蹦亂跳的孩子們,構成了一派欣欣向榮的現代化學校的美好景象。人們難以想像,正是眼前這樣一所充滿了生機與活力的學校,一年半前卻面臨着瀕臨倒閉的生死考驗。 理順幹羣師生關係實現校內和諧揚正氣。
2020年4月26日,學校被認定為北京市第二批義務教育學校管理標準達標學校。 [1] 
中文名
北潞園學校
地    址
北京市房山區生態小區北潞園內
成立時間
2000年9月
性    質
十二年一貫制企辦公助學校

北潞園學校學院概況

北潞園學校成立於2000年9月,最初是一所由小區開發公司建設的十二年一貫制企辦公助學校。由於體制和管理的原因,學校幹羣關係緊張,教育質量不高,家長和學校矛盾尖鋭,生源大量流失,到2003年暑期前已處於風雨飄搖之中。

北潞園學校所獲榮譽

2003年8月,房山區教委接管了北潞園學校並將其轉製為公辦學校。原在竇店中學任校長的劉建國被任命為北潞園學校校長。當他踏進學校的時候,面對的是一個百廢待興的局面:校舍、課桌椅破壞嚴重;所有的計算機房都不能正常工作,主機箱變成了一個個空殼;新啓用的師生公寓水電問題沒有解決;防護欄、防護網等基礎設施存在安全隱患……更嚴重的是人心渙散,師資不足,學校幾乎到了失控的程度。
管理經驗豐富的劉建國深知學校要發展,良好的校風是基礎,而這隻有在一個和諧的教育環境中才有可能。他把協調各種關係放在了工作首位,從最急迫的事情入手,大刀闊斧地投入了接收、改造學校和建立正常管理秩序當中。在區教委統一安排下,學校新領導班子形成了。劉建國和整個班子迅速磨合,按時完成了小學、初中、高中的招生,協調了與物業公司、食堂之間的關係,保證了學校如期正常開學。
初戰告捷後,劉建國立即提出了狠抓思想和制度建設,樹立服務意識,構建和諧教育環境的工作思路。學校出台了《黨員幹部廉政制度》和《幹部責任追究制度》,在校內實行民主監督,通過幹部以身作則理順幹羣關係。同時構建規範健全的教師考核制度,嚴格要求教師樹立良好的師德意識,建立新型的師生關係,提高教育教學水平。劉建國倡導並躬行幹部聽課制度,他自己每學期聽課不下30節。在他帶領下,幹部深入課堂,和教師一起探討如何改進教學,密切了幹羣關係。
學校把建立新型師生關係作為重點,要求教師做到“三要”——要調查研究,瞭解學生情況;對學生要有愛心,既愛“白天鵝”,也愛“醜小鴨”;對學生的不良習慣要正確分析原因,制定有效措施加以糾正。學校特別對後進生工作提出“四個一點”——感情增加一點,指導優先一點,鍛鍊機會多一點,表揚放寬一點。教師們登門家訪,主動與學生和家長溝通。教師們的努力換來了師生關係的和諧,良好的教風、學風和校風逐漸成為北潞園學校的主流。
依託社區服務社區建設和諧“大課堂”
北潞園學校把學生成長的第一課堂——家庭,列為合作辦學的重點。在劉校長的帶動下,教師開展“家長基本情況調查”、“百名教師訪千家”活動,與家長主動溝通。學校要求教師對家長要有耐心,學會做家長工作,會解釋,解決家長心裏存在的各種問題,和諧不對抗。
學校經常召開部分家長座談會,彙報學校近期工作和取得的成績,表揚教師敬業愛生的精神,提出學校發展的設想,徵詢家長對學校發展的建議、意見,心平氣和地與家長溝通交流。他們還把家長請進課堂聽課評課,充分調動家長關注學校發展和子女成長的積極性,促進教師提高課堂教學水平。學校在家長中開展“教育子女一得”家教徵文演講活動,把家長的注意力引導到教育子女的行動上來,把感性的家庭教育引入到理性的思考之中,提高家庭教育的實效性。
北潞園學校以全體幹部教職員工的熱誠與付出,以學校日新月異的發展成就,贏得了家長的理解和支持,越來越多的家長開始主動與學校配合,和諧的家校關係初步形成了。
針對處於社區之中,與社區聯繫緊密的特點,北潞園學校把教育的觸角伸到社區,與北潞園物業公司、居委會、派出所和當地駐軍結合,構建立體教育網絡。學校帶領學生走出校園,以班為單位,維護社區的草坪。法制宣傳教育、節水進萬家和紅領巾雛鷹假日在社區等豐富多彩的活動,既在社會實踐中培養了學生的責任感,又做到服務社區,贏得了社區的支持,實現了學校與社區教育的結合。
短短一年半時間,北潞園學校發生了天翻地覆般的變化,在區教育督導室組織的綜合評價中排名迅速上升,很多項目跨入了房山區中小學前列。
北潞園學校 北潞園學校
北潞園學校 北潞園學校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