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北京工業大學固體微結構與性能研究所

鎖定
北京工業大學固體微結構與性能研究所(以下簡稱研究所)是以固體材料的微結構表徵,揭示材料的微觀結構,並探索其性能關係為主要研究內容的跨學科綜合研究所,集科學研究和研究生教育於一體,是北京工業大學重點科研單位。
中文名
北京工業大學固體微結構與性能研究所
地    點
北京
成立時間
2003年12月
主要研究
先進材料的微結構、性能的研究

北京工業大學固體微結構與性能研究所研究所簡介

研究所建立於2003年12月, 主要從事各種先進材料(包括功能材料、納米材料、輕金屬結構材料等)的微結構與性能方面的研究、開發和應用;承擔凝聚態物理、材料學等學科碩士、博士研究生及其他高層次專業技術人才的教育培養等工作;同時還承擔為校內外師生提供科研測試服務的任務。

北京工業大學固體微結構與性能研究所研究所榮譽

固體所以北京市重點學科為依託,圍繞重點方向和重大項目錘鍊學術隊伍,積極推進學術團隊建設,逐步建成以學科帶頭人張澤院士為核心,高素質、多層次師資隊伍。經過幾年建設, 培養出“國家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2人,“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1人(2009年);入選“人才強教計劃”高層次人才1人,中青年骨幹教師4人;北京工業大學“校長嘉獎” 2人(2011年);第四屆“北京市留學人員創新創業特別貢獻獎”獲得者1人(2012年)。

北京工業大學固體微結構與性能研究所研究所職員概況

固體所現有教師21人,其中院士1人北京市特聘教授2人,具有高級職稱人員9人,博士生導師5人,碩士生導師13人,具有博士學位的12人,近半數的教師有過海外研究進修以及承擔或參加國家級大型科研項目的經驗。固體所管理的大型儀器設備價值3000多萬元。現有在讀博士研究生8人,碩士研究生21人。目前共承擔國家重大基礎研究"973"計劃、國家重大基礎研究專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等國家及省部委項目近10項,市級重點科研項目20餘項,發表學術論文百餘篇,到校科研經費1000餘萬元 。

北京工業大學固體微結構與性能研究所研究所研究方向

主要研究方向:( 1 )固體微結構與性能表徵:以揭示微觀結構與性能的關係為目標,應用各種具有原子分辨率和微小區域分析功能的電子顯微學方法,研究各種先進材料的原子排列、缺陷結構、微區成分特徵等。材料研究的對象包括:納米材料、半導體材料、準晶材料、超導材料等。( 2 )新型材料的物性及應用:主要研究新型材料的電子顯微結構與物性,重點在電子薄膜與氧化物電子陶瓷材料特別是鐵電 / 壓電 / 介電陶瓷及其薄膜、寬帶隙半導體薄膜及富勒烯薄膜、人工晶體材料、納米稀土過渡族複合材料的結構、物性及應用研究 。
在“ 211 工程”項目的支持下, 固體所 為全校乃至北京市、全國提供了一個高水平結構表徵測試綜合公共平台,目前所管理的大型表徵設備共 10 餘台 / 套,包括場發射透射電鏡、高分辨透射電鏡、環境掃描電鏡、場發射掃描電鏡、常規 X 射線衍射儀、面探 X 射線衍射儀、等離子體原子發射光譜儀、 X 熒光光譜儀、原子力顯微鏡等 。
經過五年建設,在張澤院士的帶領下,固體所已初步顯現出在顯微測試分析方面的優勢,具有較強的科研、開發和培養高層次研究人員的能力,形成了以張澤院士為核心、結構合理的學術梯隊。今後,固體所將繼續充分利用表徵平台的優勢,不斷開發儀器設備的先進功能,在國際前沿領域開展科學研究,匯聚優秀人才,搭建學科平台,培養創新人才,努力促進我校凝聚態物理學科的發展,為北京市乃至我國納米科技的發展做出積極貢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