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北京學研究基地

鎖定
北京學研究所(基地)是1998年1月經北京市政府批准設立在北京聯合大學的科研機構。
中文名
北京學研究基地
屬    性
科研機構
設立方
北京市政府
設立地點
北京聯合大學
設立時間
1998年1月

北京學研究基地基地介紹

北京學研究基地 北京學研究基地
北京學研究所是1998年1月經北京市政府批准設立在北京聯合大學的科研機構。2004年9月,以北京學研究所為核心的北京學研究基地被批准為北京市哲學社會科學規劃辦公室與北京市教委聯合設立的首批北京市哲學社會科學研究基地之一。北京學研究所(基地)是以北京聯合大學為依託,整合校內外科研力量,以“立足北京、研究北京、服務北京”為宗旨的研究平台,以中觀到微觀層次的調查研究為重點,積極開展北京城市及區域發展的綜合研究和應用研究,努力為推進首都北京經濟發展、社會進步和文化建設提供決策諮詢,為北京的可持續發展服務。主要的研究方向是:北京歷史文化的保護與傳承、北京城市的現代化建設與發展。現設有6個研究室:北京城市研究室、北京歷史文化研究室、北京經濟與管理研究室、北京旅遊研究室、北京學理論研究室、北京地方文獻研究室(與首都圖書館共建),以及辦公室、圖書資料室等行政管理輔助機構。

北京學研究基地動態

北京學研究所(基地)每年舉辦一次北京學學術年會、一次國際或全國性學術研討會,每年出版一部《北京學研究報告》和《北京學研究文集》,並負責《北京社科年鑑》“北京學”欄目的編寫。此外,還與北京社會主義學院、北京經濟社會發展研究會、北京地理學會等兄弟單位合作舉辦其他學術會議。
北京學研究所(基地)堅持科研與教學相結合,利用研究成果為教學服務。除了校內兼職研究人員將研究成果大量融入課程中,北京學研究所專職科研人員還在校內陸續開設了北京概論、北京學基礎、北京地域文化、北京旅遊、北京歷史地理等多門課程。北京學研究所(基地)定期舉辦“北京學論壇”,邀請校內外、國內外專家學者做講座,營造校園學術氛圍,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同時積極參與首都圖書館“首圖講壇·鄉土課堂”的週末系列講座,將研究成果與市民分享。
北京學研究所(基地)在研究內容和研究力量組織方面都堅持開放性,已經與韓國首爾市立大學首爾學研究所、加拿大文化更新研究中心、北京史研究會、北京經濟社會發展研究會、鄂爾多斯學研究會、温州學研究所、泉州學研究所、河洛文化研究會等多家國內外地方學和地方文化研究機構建立了長期的學術合作關係,目前是中國地方學研究聯席會輪值主席單位。

北京學研究基地科研成果

近五年來,北京學研究所(基地)先後承擔國家級科研項目5項,北京市社科規劃及其他省部級項目近30項,北京市教委及其他委辦局項目30餘項,研究基地自設課題100餘項,發表論文近300篇,並出版了一批北京文化史、北京宗教研究、北京文物古蹟等方面的專著。

北京學研究基地學術交流介紹

“人文北京與北京學研究”第十一次北京學學術研討會召開
2009年6月12日,由北京學研究所(基地)主辦的“人文北京與北京學研究”第十一次北京學學術研討會在北京會議中心召開。
會議由北京學研究所副所長兼北京學研究基地副主任李洵主持。北京學研究所所長兼北京學研究基地主任張寶秀教授在開幕式上致辭。北京學研究基地學術委員會主任張妙弟教授作了講話,他希望北京學研究所(基地)能夠從自己特殊的角度為地方文化和地方學研究做貢獻。北京市哲學社會科學規劃辦公室副主任李建平教授在講話中對北京學研究所(基地)取得的成績給予了充分肯定,認為此次會議的主題很有意義,他希望北京學研究基地能夠把人文北京研究和基地的建設結合起來。
會上,北京社會主義學院陳劍副院長作了“建設人文北京,推動首都現代化建設”的學術報告,他在報告中指出:“人文北京”的核心是“以人為本”,就是要把“以人為本”貫徹到城市建設管理的各方面,使北京成為具有人文關懷品質、社會保障體系完善的城市;就是精神文明要上新台階,成為有高度文明素養的城市;就是文化教育要高度繁榮,凸顯文化中心特點;就是要社會更加祥和安定,成為和諧社會的首善之區。北京聯合大學應用文理學院黨委書記孔繁敏教授在“人文奧運遺產與人文北京建設”主題發言中指出:繼承人文奧運遺產、推動人文北京建設,是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實現北京建設目標的重要舉措。北京市社科聯巡視員、副主席陸奇先生認為:在奧運成果轉化建設中,要不斷開創首都志願者服務事業與志願者工作的新局面,以此體現創新政府職能,搭建社會平台,建設人文北京。此外,十多位專家、學者在會上進行了精彩的發言,內容涉及人文北京、北京歷史文化、北京宗教文化、地方文化、地方學等方面。
“人文北京與北京學研究”的主題體現了北京學研究所(基地)“立足北京、研究北京、服務北京”的宗旨。此次會議以“人文北京”為切入點,探討了北京文化發展的道路與方向,將為北京文化發展建設做出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