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北京大學空間物理與應用技術研究所

鎖定
北京大學空間物理與應用技術研究所成立於2002年,其前身是成立於1960年的地球物理系空間物理學專業。擁有基金委創新研究羣體和教育部“2011計劃”重點領域協同創新團隊。主要科研方向為:空間物理學、空間環境與空間天氣學和空間探測技術。科研成績達到國際先進水平,曾獲得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3次)、教育部自然科學一等獎、中科院自然科學一等獎等獎項。 [1] 
中文名
北京大學空間物理與應用技術研究所
成立時間
2002年
機構地址
北京大學逸夫貳樓
主管部門
北京大學
所    長
宗秋剛
網    站
http://www.space.pku.edu.cn/

北京大學空間物理與應用技術研究所發展歷史

北京大學空間物理與應用技術研究所成立於2002年,其前身是成立於1960年的地球物理系空間物理學專業。研究所固定人員15人,其中中科院院士1名,傑青優青3名,在讀博士後、研究生30餘人。擁有基金委創新研究羣體和教育部“2011計劃”重點領域協同創新團隊。 [1] 

北京大學空間物理與應用技術研究所研究方向

主要科研方向為:空間物理學、空間環境與空間天氣學和空間探測技術。
空間物理與應用技術研究所國際合作主要方向為:
空間探測有效載荷研製: 能量粒子探測器, 中性成分成像器,高能粒子探測器,無伸杆磁強計;
空間天氣,空間物理訪問學者:行星際、磁層、電離層等研究方向國外著名研究機構和大學具有博士學位的科研與教學人員。 [1] 

北京大學空間物理與應用技術研究所科研條件

研究所具備開展空間探測有效載荷的研發能力,具有空間能量粒子探測器標定,測試等試驗條件。研究所的衞星觀測資料分析數據中心,積累了大量日地空間的衞星觀測資料和分析軟件。並且,研究所具有多站(5台站)的電離層和中高層大氣觀測台網,開展了電離層高頻多普勒效應、電離層閃爍、電波吸收和GPS總含量等觀測項目。 [1] 

北京大學空間物理與應用技術研究所科研成就

科研成績達到國際先進水平,曾獲得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3次)、教育部自然科學一等獎、中科院自然科學一等獎、軍隊科技進步一等獎、北京市自然科學一等獎、北京市科技進步二等獎等國內科研獎勵,並獲得國際空間委員會Vikram Sarabhai獎(2次), 美國地球物理協會(AGU)國際獎, 歐空局(ESA)傑出科學家獎。 [1] 

北京大學空間物理與應用技術研究所成員團隊

空間物理與應用技術研究所成員(按姓名拼音順序)
所長:
宗秋剛
-
-
-
-
-
-
副所長:
田暉
郝永強
鄒 鴻
-
-
-
-
成員:
陳鴻飛
傅綏燕
何建森
施偉紅
塗傳詒
王玲華
王永福
-
謝 倫
於向前
張東和
周煦之
[1]  -
-
-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