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北京大學檔案館

鎖定
北京大學檔案館前身為北京大學檔案室,建於1958年11月,是黨委辦公室的內設機構,1982年12月成立北京大學綜合檔案室。1993年4月建立北京大學檔案館。 北京大學檔案館館藏檔案非常豐富,有北京大學、西南聯合大學、日偽佔領區的北京大學、北平大學、燕京大學等五個全宗。截至1999年12月31日,檔案館庫存紙質檔案61154卷,照片 60297張(含底片),錄音錄像帶1719盤,底圖3190張,資料1004卷(冊),分為黨政、教學、科研、基建、設備、出版物、會計、聲像等門類。
中文名
北京大學檔案館
投用時間
1958年11月
隸    屬
黨委辦公室的內設機構
地理位置
北京大學西門辦公樓南邊
紙質檔案數
紙質檔案61154卷
照片數
照片 60297張(含底片)

北京大學檔案館發展歷史

1983年李志敏為赴邊疆畢業生揮毫,胡春華接題詞,李克強主持 1983年李志敏為赴邊疆畢業生揮毫,胡春華接題詞,李克強主持
北京大學創立於1898年,初名為京師大學堂,1912年改為北京大學,是中國近代史上第一所國立綜合大學。北京大學建立之初,不僅是中國的最高學府,而且是中國最高的教育行政機關。北京大學檔案工作已伴隨着北京大學走過一個多世紀的風雨歷程。早在清末京師大學堂時期,就有負責“文書檔案”工作的文案處;民國初年,學校設立了總務處文牘課,專門負責文件的擬稿和歸卷工作。1999年北京大學進行了管理體制的改革,檔案館成為學校領導下獨立的直屬機構,既是學校檔案工作的職能管理部門,又是永久保存和提供利用本校檔案的科學文化事業機構,根據工作職能劃分:下設收集指導、管理利用和技術編研三個辦公室。2009年,全館有工作人員13名,高級職稱5名,中級職稱5名。完善的檔案工作機構和幾代人的不懈的追求,使北京大學檔案館館藏檔案資源非常豐富,有些檔案極為珍貴。從京師大學堂的《欽定大學堂章程》,反映蔡元培先生在北大興利除弊、祛舊布新的評議會記錄,各類社團材料,西南聯大三校師生在艱苦卓絕的條件從事教學科研活動的記錄;到1952年院系調整後接收燕京大學的全部檔案,以及今天北大人在教學科研中屢獲殊榮的獎狀證書,記載着從光緒三十三年第一批畢業生至今十多萬名學生在校學習情況的學籍材料,再現了百年來北京大學學校教與學的發展歷程。如今的北京大學檔案館,已擁有包含北京大學、西南聯合大學、日偽佔領區北京大學、北平大學、燕京大學五個全宗,涉及黨政、學籍、科研、基建、人物、出版、會計、聲像、設備、實物十個檔案門類,另有已故人員、資料兩類材料。
截至2009年,館藏檔案98000多卷(件),排架長度1600多米。 2001年在學校的大力支持下,檔案館樓得到了加固改造,庫房、閲覽與辦公條件得到質的改善。全樓安裝了現代化的網絡通訊系統、煙感防火裝置、紅外線防盜器和攝像監視系統,並配備了大金嵌入式多聯體空調。經過改造後北京大學檔案館館舍為記錄着北大今昔的歷史檔案創造出一個很好的保管條件。北京大學檔案館在工作中很重視檔案基礎業務建設和檔案管理現代化管理工作。檔案館在不斷豐富館藏的同時,重視檔案信息資源的開發,積極以多種方式提供利用,為社會各界服務。自2000年以來,成功舉辦了“北京大學檔案館館藏與利用成果展”、“回顧歷史 再現輝煌—‘一字級’同學身邊的人和事”、“在共產主義旗幟下——北京大學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80週年圖片展”、“紀念江澤涵院士誕辰100週年”等專題展覽,取得較好的社會反響,也擴大了北大檔案館的社會影響。檔案館積極致力於檔案管理信息化建設。結合北大檔案管理信息系統在全校的推廣應用,檔案館立足國家標準和北京大學的實際情況,積極推進檔案的收集、整理方式的改革,並投入力量積極開展檔案數據庫和網站建設,使檔案檢索利用更加貼近學校發展需要、貼近教職員工研究查考的需要。 [1] 

北京大學檔案館機構設置

檔案館下設技術編研辦公室、收集指導辦公室和管理利用辦公室。
收集指導辦公室
收集指導辦公室主要負責全校檔案工作業務指導、宣傳有關檔案工作法規、開展檔案收集與徵集工作、全校兼職檔案工作人員的培訓等項任務。
管理利用辦公室
管理利用辦公室主要負責全館檔案的借閲和利用工作、庫房管理、檔案整理、接受收集指導辦公室移交的檔案等項工作任務。
技術編研辦公室
技術編研辦公室主要負責全館檔案計算機和檔案館主頁的維護、全館工作人員計算機技術培訓;全館檔案編研工作的組織和計劃; 檔案館的對外宣傳工作;編寫檔案工作簡報,及時向有關單位發送 檔案工作的最新信息,通過計算機網絡和其它形式對本館工作進行宣傳。 [2] 

北京大學檔案館館舍簡介

北京大學檔案館地理位置

北京大學檔案館位於北京大學西門辦公樓南邊。

北京大學檔案館建管史

北京大學檔案館館舍原為燕京大學圖書館館舍,1925年建成。1952年院系後為北京大學圖書館館舍,1974年學校圖書館建成後,圖書館閲覽室陸續遷出,文革期間曾在此舉辦教育革命展覽,以後“七四八”(計算機所前身)、北京大學檔案室先後遷入。
1999年11月9日,檔案館正式掛牌。
2000年11月起開始,根據學校的統一安排,全樓進行抗震加固,2001年8月底,整個加固工程基本完工,完工後北京大學檔案館各項硬件水平都躍入全國高校的前列。特別是檔案閲覽室在學校和北大“一”字級校友的支持下,一改過去與工作人員共用一間屋子與辦公桌的擁擠尷尬局面。

北京大學檔案館發展規劃

1、建立北京市青少年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充分利用檔案館豐富的館藏資源,聯合北京市檔案局北京市委宣傳部申請將北京大學檔案館建設成為北京市青少年愛國主義和精神文明建設基地。
2、結合檔案學最新發展,爭取國家檔案主管部門的科研項目及投入,組織聯合攻關,解決國家檔案事業發展急需解決的問題,以在檔案學科領域有所創新和突破,並在可能的情況下為北京大學有關係所的學生開設檔案信息管理與保護等方面的講座或選修課程,爭取國家有關檔案學領域的科研立項。
3、聯合國家檔案局、學校計算中心開發基於先進網絡技術和數據庫技術的綜合檔案信息管理系統,使之成為學校管理信息系統的一個子系統,實現檔案工作以計算機管理和處理數據為核心的轉變,提供更多的檔案信息服務。條件成熟後,將其推廣,以推動全國高校檔案現代化管理水平的提高。
4、學術研究 開展基於信息社會和市場化條件下高校檔案信息管理模式的研究及其對中國檔案管理模式的影響;開展基於校園網條件下,檔案信息數字化編研模式的研究。
5、數字化檔案館利用多媒體技術和3D技術,建設基於Internet的虛擬數字化檔案館。
6、舉辦講座和專題展覽 為學校學生開設檔案信息管理與保護、校史研究等方面的講座或舉辦專題展覽。 [3] 

北京大學檔案館機構概況

北京大學檔案館前身為北京大學文書檔案室,建於1958年11月,時為校黨委辦公室的內設機構。1982年12月,北京大學綜合檔案室成立,為處級建制,1993年4月,更名為北京大學檔案館。1999年,北京大學進行管理體制改革,檔案館成為學校直屬機構,既是學校檔案工作的職能管理部門,又是永久保存和提供利用本校檔案的科學文化事業機構,下設收集指導、管理利用和技術編研三個辦公室。
北京大學檔案館館藏檔案豐富,設有北京大學、西南聯合大學、日偽佔領區的北京大學、北平大學、燕京大學等五個全宗,分為黨政、學籍、科研、基建、出版、會計、聲像、人物、實物、已故人員十個門類,排架長度1900米。這些檔案反映了百餘年來北京大學創建、變遷、發展、建設的歷程,有些檔案極為珍貴。
近年來,檔案館大力推進歷史檔案數字化和現行工作模式網絡化,學生數據庫和基建檔案數字化取得了較大進展,檔案WEB錄入和查詢系統也在逐步推廣之中。我們希望通過工作模式的發展變革,為檔案管理和利用創造一個良好的互動平台。
北京大學檔案館位於西校門附近,辦公樓南側,一層設有檔案閲覽室,提供檔案查詢服務。 [4]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