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北京史地民俗學會

鎖定
北京史地民俗學會是北京市民政局社團辦直接 領導的社會團體。積極貫徹落實北京市委《關於深入推進首都哲學社會科學繁榮發展的意見》,堅持“學者為本、學術為根、學會為基、繁榮社科、服務首都”的宗旨,認真履行“橋樑紐帶、諮詢服務、宣傳普及”職能,充分發揮首都優勢和史地民俗特色,緊密團結和依靠首都廣大歷史、地理、民俗研究者和愛好者,努力創新工作思路,各項工作全面開展、穩步推進
中文名
北京史地民俗學會
外文名
Beijing History Geography Folk-custom
註冊資金
伍萬元整
主管單位
北京市民政局
一、名稱:北京史地民俗學會
二、簡介:
1、成立時間:成立於1989年5月,
2、北京史地民俗學會首任會長是閻崇年先生,現任會長為張廣林先生。
3、法定駐地 :北京市門頭溝區門頭溝路8號。
4、學會人員結構:
會長:張廣林
法人:劉陽
副會長:王鋭英、劉陽、張雙林、張振華、奚秀月、常華、常松、梁欣立
秘書長:梁欣立(兼)
副秘書長:勾超、王穎(女)、朱增華(女)、羅培林、姚寶良
顧 問:王崗、王作楫、冉連起、石振懷、田鶴年、孫東虎、朱祖希、宋大川、楊文生、吳文濤、張囤生、李建平、張寶秀、張寶章、範三成、孟慶利、周覺、單霽翔、趙廣寧、段天順、段國強、黃殿琴、彭世強、譚傑、譚烈飛
三、學會的基本宗旨
堅持“學者為本、學術為根、學會為基、繁榮社科、服務首都”的宗旨
四、學會業務範圍
北京史地民俗學會業務範圍主要包括:
1、開展北京及周邊地區歷史、地理、民俗方面的學術研究;
2、進行社會調查考證,收集整理有關歷史資料,參與非物質遺產研 究,協助政府保護好文物古蹟;
3、與外省市及國外有關團體和個人廣泛開展學術文化交流等活動, 組織講座、培訓、學術諮詢、信息交流、會展等;
4、編輯出版有關的報刊和書籍;
5、依法、依規保護會員的權利;
6、經辦經濟實體、開展有償服務,以籌集經費,支持學會工作;
7、承辦政府委託的其它任務。
五、刊物與書籍
學會會刊已連續出版了 33期,為會員搭建了一個發表研究成果的平台;累積發表文章800餘篇,其中不少是新的學術成果;特別是“北京學”的研究成果,支持和促進了“北京學”學科發展。會刊也受到社會上的 關注,市委辦公廳、市民政局、北京聯大等單位曾專門向我會索取,天津、四川、吉林、內蒙古的文史工作者也來信函,索取雜誌。
另外,學會應約為北京市政協文史委、海淀區、門頭溝區、石景山區政協,《北京日報》、《法制晚報》、《北京晚報》、《北京電視台》、《北京人民廣播 電台》《北京青年報》等媒體,撰寫稿件、提供資料達500餘篇,先後發表的 有:《辛亥革命100年祭》、《京西古鎮温泉》、《道觀中寫出諾獎作品》、《探訪 康有為故居》、《中國建築工程學先驅華南圭》、《新發現的孫中山先生老照片》、《舊京的雙黃寺與雙黑寺》、《西山遇上法蘭西》、《辛亥志士祁耿寰》等等。
學會憑藉工商部門批准的、具有的“專業書刊編輯資質”優勢,以北京 民俗編輯中心名義,聯合出版社出版了《北京地名漫談》、《博文雜記》、《京華奇人漫話》、《北京史地鈎沉》、《北京民俗旅遊指南》、《北京民俗文化集 錦》、《情駐西山,史寫海淀》等,並列人了北京史地民俗叢書。此外,學員們 也出版了多部著作:梁欣立的《北京清真寺調查記》和《北京古戲樓》、張文 大的《妙峯山碑石》、白繼增的《北京會館基礎信息研究》、易克中的《京西古 道詩詞》、潘惠樓安全山的《北京煤業大事記》、張寶章的《三山五園新探》、 《乾隆玉泉山靜明園詩》、常華的《名人情繫西山》、劉陽的《老北京的門墩》、 《誰收藏了圓明園》、劉徵的《北京會館紀事》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