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北京十一未來城學校

鎖定
北京十一未來城學校是北京市十一學校與昌平區教委、未來科學城 [1]  合作打造的一所九年一貫制的公辦校。它地處“三城一區”之一的未來科學城核心區,緊鄰未來城體育中心和濱水公園,環境宜人,是首家採用超低能耗綠色環保理念設計的學校。學校一校兩址辦學,小學佔地25900平方米,建築面積28447平方米;中學佔地17370平方米,建築面積23088平方米。
北京市十一學校原為中央軍委子弟學校,在周恩來等老一輩革命家的親切關懷下,由中央軍委於1952年創辦。是北京市唯一一所綜合教育改革實驗學校,2014年榮獲首屆基礎教育國家級教學成果獎特等獎。
北京十一未來城學校將傳承、發揚十一學校的辦學理念,以“創造適合每一位學生髮展的教育”為辦學目標。從十一學校成熟的數百門課程中遴選優質課程資源,聚焦學生核心素養培養,按照學生認知和情感發展規律科學設置超學科、跨學科學習方式,供學生創建自己專屬的培養方案。
學校師資全部來自名牌大學的碩士和博士,特級教師和學科帶頭人。
中文名
北京十一未來城學校
外文名
Beijing National Day School·Future-city
簡    稱
十一未來城學校
主管部門
北京市昌平區教育委員會
地    址
小學部:北京市昌平區未來科學城南區英才南三街英智街5號院
地    址
中學部:北京市昌平區未來科學城南區嶺上路6號院
類    別
九年一貫制公辦校
所屬地區
北京市 昌平區
現任校長
王海霞

北京十一未來城學校教育創新生態新城

北京十一未來城學校1.教育創新

北京十一未來城學校將繼承、發展十一學校分層、分類、綜合、特需的課程體系。學校將開設百餘門學科課程、綜合實踐課程、職業考查課程等等。學生根據自身需求進行選擇,創建自己專屬的培養方案。同時,學校順應課程改革的發展趨勢,對以往教學經驗進行查漏補缺,不斷嘗試對已有課程進行升級,為的是更好地引導學生找到自己未來的方向。
在北京十一未來城學校,小學低年級會採用“超學科”學習方式,高年級則採用“跨學科”實行“走班選課”的學習方式。開學前每個學生會在家長和導師的指引下,基於個人情況和興趣,在網上選課,打造專屬於自己的課表。課程分層、分類、綜合。例如數學,可以選基礎的數學I,也可以選擇具有一定挑戰的數學III;英語課可選外教的視聽説,也可以選原著閲讀、時事傳媒;技術課,學生可任選機器人、影視技術、汽車造型設計、模型設計與製作、服裝設計與製作等;體育課可以選羽毛球、籃球、乒乓球、排球、游泳、跆拳道等;還有STEM課程供學生選擇等等。學生開學後按自己的課表到不同的學科教室上課。
為了進一步滿足學生個性化的學習需求,引導學生自我規劃、自我調控、自我反思、自我完善,學校會開設小學段學習。為此學校設置了遊學課程,該課程整合了思想品德、歷史、地理、生物等學科內容。小學段期間學生將會有選擇地到校園外進行遊學。
學校重視學生的個性化、個別化學習,切實地做到了因材施教。學生可以有不同的進度,可以有不同的作業,同時針對每位同學都會有獨立的過程性評價;學校鼓勵學生的作業作品化,並提供多方位的展示平台,充分展現不同學生的個性和風采。

北京十一未來城學校2.科技新城

未來科學城是中央組織部和國務院國資委為深入貫徹落實建設創新型國家和中央引進人才計劃而建設的人才創新創業基地和研發機構集羣。
按照中央企業集中建設人才基地籌建工作小組通過的園區建設工作方案要求,結合園區“創新.科技”之城、“開放.共享”之城、“美好.活力”之城、“低碳.節能”之城和“和諧.生態”之城的規劃理念,計劃未來科學城將形成“一心、兩園、雙核、四軸”(“一心”指沿温榆河的綠色空間;“兩區”指北區和南區;“雙核”為園區配套的公共服務中心,温榆河以南為主公共服務核心區、以北為副核心區;“四軸”為生態軸、產業軸、休閒軸、文化軸)主體空間結構。
根據國家產業發展政策和科技發展規劃,圍繞促進我國產業結構優化升級和國有經濟佈局結構的戰略性調整,把未來科學城建設成為具有世界一流水準、引領我國應用科技發展方向、代表我國相關產業應用研究技術最高水平的人才創新創業基地,使之成為中國乃至世界上創新人才最密集、創新活動最活躍、創新成果最豐富的區域之一。
未來科學城“用科學手段打造生態新城”的發展定位同十一學校“創造適合每一位學生髮展的教育”辦學目標激烈碰撞,相輔相成。經濟技術的飛速發展營養着北京十一未來城學校的資源配給,成熟高位的教育理念反哺着未來科學城的學術科研氛圍。

北京十一未來城學校綠色空間服務成長

北京十一未來城學校1.綠色空間

北京十一未來城兩所學校為滿足特色辦學理念的落地踐行,更好為入住未來科學城的居民及企業提供優質教育資源配套,進行了充分利用土地資源,結合低碳、綠色、環保理念的高標準設計。建築結構均均採用鋼結構+裝配式建築+超低能耗+綠建2星的設計標準。
兩所學校均設計為超低能耗建築,節能比北京市同類建築節能60%以上,同時採用的新風系統等新技術能顯著提升建築舒適性,給學生創造良好的學習環境,為學生從小樹立節能環保的概念具有重要的教育意義和社會意義。
北京十一未來城學校項目是北京市首個以鋼結構+裝配式結構打造被動式建築的學校類項目,將對學校類建築的節能減排綠色發展起到積極的示範與引導作用。

北京十一未來城學校2.服務成長

北京十一未來城學校取消了傳統的行政班級教室格局,建設了匹配課程特色的學科教室。學科教室集“講授區、自學區、研討區、操作區、儀器區,上網學習區、閲讀區、教師工作區”八大功能區域為一體,有力地保障了教師個性化指導,滿足師生之間隨時交流的需求;空間的設置本身對教育構成了有力影響,最大限度地實現了創新型教室的價值;武裝了各種先進信息技術設備的學校也鼓勵學生藉助雲校資源等新媒體技術進行自主學習,讓學習無時無刻都在發生。

北京十一未來城學校師資團隊

北京十一未來城學校由十一體系名校長作為領航人,聘任的師資全部來自名牌大學的碩士和博士,特級教師和學科帶頭人。
北京十一未來城學校不僅有十一學校成熟的百門課程資源作為後備力量,更重要地是,這樣一支生機蓬勃的教師團隊以人為本,聚焦學生核心素養與專業知識的全面培養,創生出了符合當下學生優質成長的教學方式方法。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