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北京化工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

鎖定
北京化工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是北京化工大學1958年建校時創辦的院系之一,前身是1958年9月建校初期成立的有機系。 1978年,高分子系正式成立,時設高分子化工和高分子材料工程兩個專業。1996年,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成立。 [7] 
據2022年4月學院官網顯示,學院設8個系,開設有3個本科專業,有1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有2個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3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在校本科生共2500餘人,碩士生1400餘人,博士生200餘人。教職工230餘人。 [1]  [6] 
中文名
北京化工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
外文名
School of 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Beijing University of Chemical Technology
創辦時間
1958年
辦學性質
二級學院
主管部門
北京化工大學
現任領導
院長:徐福建 [8] 
碩士點
一級學科3個 [2] 
博士點
一級學科2個
博士後
科研流動站1個
國家重點學科
1個
院系設置
8個系
地    址
北京市朝陽區北三環東路15號

北京化工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辦學歷史

1958年9月建校初期成立的有機系。當時設置有基本有機合成工藝、高能燃料、塑料工藝、合成橡膠工藝和輻射化學等專業。
1960年10月中共中央決定把學校列為全國重點大學。有機系增設了合成纖維工藝專業。
1962年有機系對專業進行了調整,調整後設置:塑料工藝、合成橡膠工藝、合成纖維工藝、基本有機合成工藝和保密二、三專業等6個專業。
1965年,經過化工部批准,從塑料工藝專業中調出兩個班級作為半工半讀教育改革的試點單位,走廠校結合辦學的道路。
1966年-1970年,"文革"期間,學校遭到嚴重破壞,學校停課,中斷招生。
1971年10月與北京化纖工學院合併,這期間學校對專業進行了大幅度調整,停辦了全部尖端絕密專業,增設了若干新專業,原有機系的合成橡膠、合成塑料專業併入以原無機係為主的一系;原化學纖維工學院的全部專業以及原有機系的有機合成和合成纖維等相應專業組成二系。時設基本有機合成、化學纖維、染整3個專業。
1977年10月恢復統一高考招生制度,開始招收四年制本科生。
1978年,高分子系正式成立,時設高分子化工和高分子材料工程兩個專業。同年開始招收高分子材料學科碩士研究生。
1981年,獲得高分子材料學科碩士學位授予權。
1983年,高分子材料研究所成立,成立碳纖維及複合材料研究所。
1984年,高分子材料工程專業又分為高分子材料(工程)專業和橡膠工程與塑料工程專業。同年開始招收高分子材料學科博士研究生。
1986年,獲得高分子材料學科博士學位授予權。
1987年,高分子材料學科被國家教委評為高等學校重點學科點。
1990年,獲得高分子材料成型加工學科和精細化工學科兩個碩士學位授予權。同年設立高分子材料科學和工程博士後流動站。
1996年,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成立。
1998年,高分子化工、高分子材料(工程)、橡膠工程和塑料工程三個專業合併為高分子材料科學與工程專業。
2001年,增設材料科學與工程專業,其前身為應用化學系腐蝕與防護專業。
2002年,材料學獲批國家重點學科。
2004年,增設生物功能材料專業。
2007年,高分子化學與物理獲批國家重點“培育”學科。
2008年,材料科學與工程被評為北京市重點學科。
2011年,高分子材料與工程專業增設國際班。
2013年,生物功能材料專業更名為功能材料專業。
2014年,高分子材料與工程專業國際班撤銷。
2015年,高分子材料與工程專業增設精英班。
2016年6月,以材料學科為主獲得國家科工局教育部共建高校。
2017年9月,進入“綠色化學化工及材料”國家一流學科羣重點建設行列。 [7] 
2021年5月,北京化工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先進彈性體材料研究中心黨支部入選“北京市先進基層黨組織”擬表彰對象。 [4] 
2022年2月11日,入選2022年北京市科普基地擬命名名單。 [5] 

北京化工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辦學條件

北京化工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院系專業

學院活動
學院活動(4張)
據2022年4月學院官網顯示,學院下設8個系,即聚合物科學系、聚合物工程系、生物材料系、有機功能材料系、複合材料系、無機功能材料系、金屬表面工程系、現代大分子工程系。共開設高分子材料與工程、材料科學與工程、功能材料(生物功能材料)3個專業。 [6] 

北京化工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師資力量

據2022年4月學院官網顯示,學院有教職工230餘人,其中高級職稱200人,具有海外經歷的教師139人,佔比59.15%。有中國科學院院士1人、中國工程院院士1人,雙聘院士2人、國家“傑青”和“卓青”獲得者9人、國家級四青人才20餘人、國家級高等學校教學名師1人、“中國青年女科學家獎”獲得者2人。近五年來共引進各類人才34人,其中B類10人(國家級青年人才5人)、C類11人、青年後備13人。 [1] 
中國科學院院士
中國工程院院士
國家級教學名師
勵杭泉 [11] 
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
楊萬泰、閆壽科、張立羣、王峯、於中振、徐福建、田明
973計劃項目首席科學家
張立羣、劉力 [3] 

北京化工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教學建設

據2022年4月學院官網顯示,學院有國家級特色專業2個,北京市特色專業1個,2016年,高分子材料與工程專業參加了中國工程教育專業認證。有國家級精品課程4門,國家級雙語示範課1門,國家精品資源共享課立項項目4門,國家精品視頻公開課1門。 [6] 
國家級特色專業:高分子材料與工程、材料科學與工程
北京市特色專業:功能材料
國家級精品課程:高分子物理、高分子化學、材料導論、聚合物加工工程
國家級雙語示範課:材料導論
國家精品資源共享課立項項目:高分子物理、高分子化學、材料導論、聚合物加工工程
國家精品視頻公開課:高分子世界六日遊 [6] 

北京化工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學科建設

據2022年4月學院官網顯示,學院擁有8個碩士學位授權點;擁有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1個和高分子化學與物理博士學位授權點,有博士後科研流動站1個。 [6] 
博士後科研流動站:材料科學與工程 [12] 
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材料科學與工程(包括材料學、材料物理與化學、材料加工工程3個二級學科)
學術學位一級學科碩士點:化學、材料科學與工程、材料工程 [2] 

北京化工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學術研究

北京化工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科研平台

據2022年4月學院官網顯示,學院有2個國家重點實驗室,1個國家級工程技術中心,1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1個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1個北京實驗室,3個北京市重點實驗室,2個北京市工程技術中心。 [1] 
國家重點實驗室:化學資源有效利用國家重點實驗室、有機無機複合材料國家重點實驗室
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碳纖維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教育部重點實驗室:碳纖維及功能高分子材料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彈性體節能與資源化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北京實驗室:生物醫用材料北京實驗室
北京市重點實驗室:新型高分子材料製備與加工北京市重點實驗室、材料電化學過程與技術北京市重點實驗室、先進功能高分子複合材料北京市重點實驗室
北京市工程技術中心:北京市水性聚合物合成與應用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北京市先進彈性體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9] 

北京化工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科研成果

據2022年4月學院官網顯示,2011年以來,學院承擔和完成了國家級和省部級科研項目1700餘項,承擔和完成了企事業橫向項目736項;獲得國家技術發明獎二等獎1項,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3項,省部級獎35項;SCI收錄文章2770篇,其中TOP文章1020餘篇;申請專利1250項,授權專利758項。 [1] 

北京化工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合作交流

據2022年4月學院官網顯示,學院與英國布萊德福德大學Phil Coates 教授團隊成立了軟物質技術國際聯合實驗室。分別與美國凱斯西儲大學、阿克隆大學、愛爾蘭都柏林大學等6所大學建立了“3+2”、“2+2”聯合培養學生模式;與法國洛林大學里爾大學開展博士生聯合培養。 [1] 

北京化工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現任領導

職務
名單
黨委書記
趙靜
黨委副書記
徐福建、葉欣、王洪
院長
徐福建
副院長
隋剛、徐斌、王洪 [10]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