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北五湖

鎖定
北五湖指山東境內的安山湖、馬踏湖、南旺湖、蜀山湖和馬場湖,相對於南四湖(微山湖、昭陽湖、獨山湖和南陽湖)而得名。源於古代大野澤,五代到宋朝是梁山泊的一部分,元明時期,隨着大運河的開發利用相繼形成,起着蓄水濟運、調節運河水量的作用。
中文名
北五湖
主要源流
古代大野澤

北五湖馬踏湖

位於汶邑西南汶河大堤以北,東至劉樓鄉下王莊,西至運河,南至南旺鎮吳家高頂,北到次邱鎮鄭樓,周圍17公里,湖中已多年無水,改造成良田。 明萬曆戊申《汶上縣誌·方域志》載:“馬踏湖在汶河堤北,周圍三十四里,夏秋水漲匯入北湖出開河閘迤北弘仁橋入運,俱有菱芡魚鱉,茭秋荒蒲之利,居人賴焉,夏秋之間,茭荷錦張,若晚霞,遊疑諸江之勝矣。”該湖為明嘉靖年間建議的蓄水湖。 傳聞,當時修湖堤時騎馬界,馬跑到哪裏,哪裏即為修堤之處,故名馬踏湖。後因湖中枯水常出螞蚱(蝗蟲),又名螞蚱湖。1958年1月運河作廢。湖中已多年無水,經近幾年埋湖底已變成良田。(非現在的山東省淄博市桓台縣馬踏湖)。

北五湖安山湖

安山湖。元至元二十六年(公元1289年),開挖由安山至臨清的會通河,南接濟州河,引汶水北達臨清御河(今衞運河),把濟水截為兩段,謂之“引汶絕濟”。致使汶水和古濟水交匯屯滯於安山(今梁山縣小安山)腳下而成湖,故稱為安山湖,縈迴百里無定界。 明洪武二十四年(公元1391年)黃河“決原武黑洋山”。“漫入東平之安山,淤安山湖”。 明永樂九年(公元1411年),宋禮重浚運河時創築安山湖堤,“引濟瀆入柳長河為湖源,蓄水最盛,並建兩閘,出水濟運”。明弘治十三年(公元1500年)“踏四界周長八十四里三分”。萬曆十六年至十七年:(公元1588—1589年),“築安山湖堤四千三百丈”。 自明中葉,“許民耕種,然低窪之區週三十八里,湖形尚存”。明泰昌元年(1620年),重修水櫃,“諸湖水櫃已復,安山湖且復五十五里”,“建有八里灣、十里堡、蛇溝、通湖四閘濟運。明末淤廢”。 清康熙十八年(公元1697年),“靳輔提請安山湖聽民開墾佃種,輸租充餉,此水櫃遂廢。凡開地九百餘頃”。

北五湖南旺湖

南旺湖。據《禹貢錐指》’載:“湖即鉅野澤之東端,縈迴百餘里。宋時與梁山濼合而為一,亦名張澤濼”。至元二十年(公元1283年),開挖由任城(今濟寧市)至安山入濟水的濟州河以通漕運。濟州河南北穿南旺湖而過,將南旺湖一分為二:運西部分稱南旺湖,周九十里,運東部分稱南旺東湖,周近一百里。明永樂九年(公元1411年),疏浚會通河築戴村壩引汶水經小汶河至南旺分水濟運,小汶河穿南旺東湖入運,又將南旺東湖一分為二,小汶河以北稱馬踏湖,週三十四里;小汶河以南謂蜀山湖,週六十五里;運河西岸的南旺西湖則獨享南旺湖之名。明嘉靖十四年(公元1535年),築南旺湖堤,週五十二里。

北五湖蜀山湖

蜀山湖位於山東省汶上縣汶運交匯的南旺鎮東南部,老運河以東,南至任城區長溝鎮,東至康驛鎮的邵莊、趙 橋、北至劉樓鄉辛海、徐老莊和汶河堤,南北長15公里,東西寬10公里,總面積約150平方公里,其東北部盛產蘆葦。蜀山湖開掘於明朝,是白英“南旺分水”後建的濟漕運的“水櫃”。湖面積9999頃,堤長100多里,與古運河水壤相連,西接南旺湖,北望梁山八百里水泊,南俯十二連窪和馬場湖。葦海菱蕩,水豐魚肥,煙波浩淼,氣象萬千。據明萬曆戊申年始編《汶上縣誌·方域志》載:“邑之湖為南旺即古之大野澤也。中為長堤。漕渠貫之,劃而為三,在漕渠之西曰西湖,其東曰蜀山湖周圍65裏,水漲出長溝減水閘入馬坊湖”,因湖中有蜀山而名。解放後,由於1957年和1964年兩次大水災,後經政府治水還田,蜀山湖退水還耕。在上世紀70年代,長溝人民在不到十天的時間裏,為擴田整地,將蜀山湖30多華里的南大堤全部平掉,改為耕地。但在曹林村北尚有原湖堤殘存。(非現在的安徽省合肥市蜀山區蜀山湖)。

北五湖馬場湖

馬場湖位於現山東省濟寧市境內,因蜀山湖容納不了小汶河水,在湖堤和運堤連接處築設了滾水壩,名馮家壩,為蜀山湖溢洪道口門,當汶水滿湖時,通過此壩滾水人濟寧西,沿運河窪地逐漸形成了一個新湖,因湖區原有草場養馬,故名馬場湖,明時週四十里,到清初達週六十里。馬場湖的濟運作用主要是補蜀山湖之不足。馬場湖除接受蜀山湖溢水外,還通過洗河、府河接受汶泗二水接濟。後來馮家壩被堵閉,府河淤淺,湖區至清末放懇,不在蓄水。 據《濟寧市錄區水利志》記載:公元1283年(元世祖至二十年),開挖由濟寧至安山入濟水(大清河)濟州河,溝通濟、泗以便漕運。公元1441年(明成祖永樂九年),再開會通河(元代稱會通河和濟州河,明代通稱會通河)。由於“蜀山湖棄水,經湖東馮家壩滾入濟寧西部的沿運河窪地形成馬場湖”。《濟寧直隸州續志》也記載:馬場湖在州西十里,周約44裏,水域540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