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化纖與紡織技術

鎖定
《化纖與紡織技術》創刊於1972年,是由廣東省廣業科技集團有限公司主管,廣東省化學纖維研究所主辦的有機化工類科技期刊。 [1] 
據2019年第4期期刊內頁顯示,《化纖與紡織技術》編輯委員會有委員16人,編輯部有責任編輯1人。 [2] 
據2020年3月9日中國知網顯示,《化纖與紡織技術》共出版文獻量2958篇、總被下載次數231269次、總被引次數4465次,(2019版)複合影響因子為0.376、(2019版)綜合影響因子為0.271。 [3]  據2020年3月9日萬方數據知識服務平台顯示,《化纖與紡織技術》共載文1112篇、被引量3788次、下載量33603次,基金論文量為92篇,2017年影響因子為0.41。 [4] 
中文名
化纖與紡織技術
外文名
Chemical Fiber & Textile Technology
語    種
中文
類    別
有機化工
主管單位
廣東省廣業科技集團有限公司
主辦單位
廣東省化學纖維研究所
編輯單位
《化纖與紡織技術》編輯部
創刊時間
1972年
出版週期
季刊
國內刊號
44-1574/TS
國際刊號
1672-500X
現任主編
薛孝川
編輯部地址
廣東省廣州市江南大道中232號華海大廈B座28樓

化纖與紡織技術辦刊歷史

1972年,《廣東化纖技術通訊》創刊。
1973年,該刊刊期為季刊。
1992年,該刊刊名改為《廣東化纖》。 [3] 
2004年,該刊刊名改為《化纖與紡織技術》。 [3] 
2014年,《化纖與紡織技術》入選中國原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第一批認定學術期刊。 [5] 

化纖與紡織技術辦刊條件

化纖與紡織技術欄目方向

  • 主要欄目
《化纖與紡織技術》設有科研與實踐、綜述與專論、設備與控制、分析測試、企業管理、國外動態、國內消息、統計資料等欄目。 [4] 
  • 刊登內容
《化纖與紡織技術》主要報道中國國內外化學纖維、紡織、印染、服裝、非織造布等行業的科研成果、生產實踐、技術革新、設備改造、經營管理、行業發展動向等方面的內容。 [4] 
  • 讀者對象
《化纖與防治技術》的讀者對象是從事化纖、紡織、印染、服裝、非織造布等行業的生產、科研、教學及管理的領導、科技人員、院校師生、技術工人。 [6] 

化纖與紡織技術人員編制

據2019年第4期期刊內頁顯示,《化纖與紡織技術》編輯委員會有委員16人,編輯部有責任編輯1人。 [2] 
《化纖與紡織技術》編輯委員會和編輯部成員名單 
職務
名單
委員
於暉、司徒建崧、莊浩、劉宏喜、劉森、嚴玉容、楊欣卉、楊梅
陳學軍、範福軍、鄭建華、趙耀明、黃明華、程浩楠、薛孝川、魏保平
責任編輯
李雪梅
資料來源: [2] 

化纖與紡織技術辦刊成果

化纖與紡織技術出版發行

據2020年3月9日中國知網顯示,《化纖與紡織技術》共出版文獻量2958篇。 [3] 
據2020年3月9日萬方數據知識服務平台顯示,《化纖與紡織技術》共載文1112篇,基金論文量為92篇。 [4] 

化纖與紡織技術收錄情況

《化纖與紡織技術》是學術期刊綜合評價數據庫統計源期刊、中國期刊網、《中國學術期刊(光盤版)》《中文科技期刊數據庫(全文版)》《中國核心期刊(遴選)數據庫》全文收錄期刊,並被錄入“萬方數據—數字化期刊羣”。 [1] 

化纖與紡織技術影響因子

據2020年3月9日中國知網顯示,《化纖與紡織技術》總被下載次數231269次、總被引次數4465次,(2019版)複合影響因子為0.376、(2019版)綜合影響因子為0.271。 [3] 
據2020年3月9日萬方數據知識服務平台顯示,《化纖與紡織技術》被引量3788次、下載量33603次;據2017年中國期刊引證報告(擴刊版)數據顯示,《化纖與紡織技術》影響因子為0.41,在全部統計源期刊(6670種)中排第3980名。 [4] 

化纖與紡織技術榮譽表彰

1986年,獲廣東省科技情報三等獎。
1990年,獲紡織部全國優秀科技情報項目。
1995年,獲全國紡織科技信息成果三等獎。 [4] 

化纖與紡織技術文化傳統

化纖與紡織技術辦刊宗旨

該刊以促進學術和信息交流,為科研與生產服務為宗旨。 [6] 

化纖與紡織技術投稿指南

1.投稿文責自負。內容須層次清楚、論點明確、數據可靠、文字精練。一般稿件請勿超過6000字,綜述文章不超過8000字,國內外信息不超過800字。
2.題名應簡明、恰當,中文一般不超過20字,英文不超過10個實詞,必要時可加副題名。
3.投稿須寫明作者姓名、工作單位、單位所在省市、郵政編碼;文後請註明聯繫電話,通訊地址及E-mail地址。
4.投稿須附有100~ 200字的中、英文摘要,3~5箇中、英文關鍵詞,作者姓名漢語拼音,作者單位英文譯名。
5.摘要應具有獨立性和自含性,應説明工作目的、實驗方法、數據、結果和最終結論等,重點是結果和結論。
6.投稿要用電腦打印並採用電子投稿。容易混淆的外文字母請加以説明。文稿中圖表應儘量精簡,並標明圖序、表序、圖題、表題,製圖要符合規範,整齊美觀。照片要清晰。
7.稿中的計量單位及符號,一律按國家法定計量單位書寫,並應文、圖、表統一。
8.文內各級標題均採用阿拉伯數字連續編號。如“1”,“1.1”, “1.1.1”, 並應頂格書寫。
9.參考文獻按在文中出現的順序編號。中英文文獻作者均應採用姓在前名在後的形式,英文縮寫名後不加縮寫點。 [7] 

化纖與紡織技術現任領導

職務
名單
主編、編委會副主任
薛孝川
副主編
羅麗珊
編委會主任
陳亞精
資料來源: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