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匐枝栓果菊

鎖定
匐枝栓果菊(Launaea sarmentosa (Willd.) Merr. & Chun)是菊科栓果菊屬的植物,基生葉多數,蓮座狀,倒披針形,長3-8釐米,寬0.6-1釐米,頭狀花序約含14枚舌狀小花。生長於海濱沙地、空曠處,分佈於海南(瓊山、陵水、崖縣、昌江、東方、西沙永興島)等地。
中文名
匐枝栓果菊
拉丁學名
Launaea sarmentosa (Willd.) Merr. & Chun [2] 
別    名
蔓莖栓果菊(海南植物誌)
植物界
被子植物門
木蘭綱
菊目
菊科
栓果菊屬
匐枝栓果菊

匐枝栓果菊形態特徵

匐枝栓果菊
匐枝栓果菊(23張)
多年生匍匐草本。根垂直直伸,圓柱狀,木質,自根頸發出長20-90釐米的匍匐莖,匐莖上有稀疏的節,節上生不定根及蓮座狀葉,全部植株光滑無毛。基生葉多數,蓮座狀,倒披針形,長3-8釐米,寬0.6-1釐米,羽狀淺裂或稍大頭羽狀淺裂、或邊緣淺波狀鋸齒,側裂片1-3對,對生或互生,頂端圓形或鈍,頂裂片不規則菱形或三角形或橢圓形,頂端鈍或圓形或急尖;匐莖上的葉蓮座狀,生匐莖節上,匐莖有3-4個這樣的蓮座狀葉叢,葉形與基生的蓮座葉叢的葉同形並等樣分裂,但較小;全部葉向基部漸狹成短翼柄或無柄,兩面無毛。頭狀花序約含14枚舌狀小花,單生於基生葉的蓮座狀葉叢中與匐莖節上的蓮座狀葉叢中,花序梗短。總苞圓柱狀,長13毫米;總苞片3-4層,外層及最外層最短,三角形或長橢圓形,長2.5-6毫米,寬1.5毫米,頂端鈍,內層及最內層長,披針形,長13毫米,寬2毫米,頂端急尖或鈍,邊緣白色膜質。舌狀小花黃色,舌片頂端5齒裂。瘦果鈍圓柱狀,有4條大而鈍的縱肋,長3.8毫米,淺青褐色,有橫皺紋。冠毛白色,纖細,長6毫米。花果期6-12月。 [1] 

匐枝栓果菊生長環境

生長於海濱沙地、空曠處。 [1] 

匐枝栓果菊分佈範圍

匐枝栓果菊
匐枝栓果菊(6張)
分佈於海南(瓊山、陵水、崖縣、昌江、東方、西沙永興島)。斯里蘭卡、印度、埃及和非洲西部及中南半島有分佈。 [1]  [3]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