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匍莖榕(原變種)

鎖定
匍莖榕(原變種)屬於榕科的物種,是 攀援或匍匍木質藤狀灌木;小枝無毛,幹後灰白色,具縱槽。
中文學名
匍莖榕(原變種)
拉丁學名
FicussarmentosaBuch.-Ham. ex J. E. Sm. var.sarmentosa
植物界
被子植物門
雙子葉植物綱
亞    綱
原始花被亞綱
蕁麻目
桑科
亞    科
波羅蜜亞科
榕族
榕屬
亞    屬
無花果亞屬
薜荔榕組
薜荔榕系
亞    系
薜荔榕亞系
匍莖榕

匍莖榕(原變種)形態特徵

匍莖榕(原變種)整體

匍莖榕(原變種)線稿圖 匍莖榕(原變種)線稿圖 [2]
攀援或匍匍木質藤狀灌木;小枝無毛,幹後灰白色,具縱槽。 [1] 

匍莖榕(原變種)

葉排為二列,近革質,卵形至長橢圓形,長8-12釐米,寬3-4釐米,先端急尖至漸尖,基部圓形或寬楔形,全緣,表面無毛,背面幹後綠白色或淺黃色,疏被褐色柔毛或無毛,側脈7-9對,背面突起,網脈成蜂窩狀;葉柄長約1釐米,近無毛;托葉披針狀卵形,薄膜質,長約8毫米。 [1] 

匍莖榕(原變種)花果

榕果單生葉腋,稀成對腋生,球形或近球形,微扁壓,成熟紫黑色,光滑無毛,直徑1.5-2釐米,頂部微下陷,基生苞片3,三角形,長約3毫米,總梗長5-15毫米,榕果內壁散生剛毛,雄花,癭花同生於一榕果內壁,雌花生於另一植株榕果內;雄花生內壁近口部,具柄,花被片3-4;倒披針形,雄蕊2枚,花葯有短尖,花絲極短;癭花具柄,花被片4,倒卵狀匙形,子房橢圓形,花柱短,柱頭淺漏斗形;雌花和癭花相似,具柄,花被片匙形,子房倒卵圓形,花柱近頂生,柱頭細長。瘦果卵狀橢圓形,外被粘液一層。花期5-7月。 [1] 

匍莖榕(原變種)生長環境

主要生長於海拔1 800-2 500米林內。 [1] 

匍莖榕(原變種)分佈範圍

主要分佈於西藏(聶拉木、吉隆)。不丹、錫金、尼泊爾有分佈。 [1] 

匍莖榕(原變種)本種提示

原變種在我國僅見於西藏南部。其特徵為葉背網脈不顯著,不具或疏被褐色毛;榕果大於10毫米(達1.3釐米),近球形,總梗長5-15毫米。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