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匈牙利語

(中國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

鎖定
匈牙利語是中國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屬外國語言文學類專業,修業年限為四年,授予學位為文學學士,於1961年開設 [8] 
匈牙利語專業培養具備紮實的匈牙利語聽、説、讀、寫、譯基本技能,掌握對象國和地區語言、文學、歷史、政治、經濟、文化、宗教、社會等相關知識,能從事外交、外經貿、文化交流、新聞出版、教育、科研等工作的德才兼備、具有國際視野的複合型人才 [3] 
中文名
匈牙利語
外文名
magyar
專業代碼
050237
專業層次
本科
學科門類
文學
專業類別
外國語言文學類專業
授予學位
文學學士
修學年限
四年

匈牙利語發展歷程

1961年,賈淑敏調入北京外國語學院,開始匈牙利語專業的籌建和教學工作。同年9月,北京外國語學院(現北京外國語大學)開設匈牙利語專業,學制為5年。
1970年,一批上山下鄉的知識青年進入北京外國語學院學習,匈牙利語專業也招收了15名學生。
1984年9月,北京外國語學院第三批匈牙利語專業的18名新生入學,這是“文革”後北京外國語學院匈牙利語專業第一次招生。
1987年12月21日,《普通高等學校社會科學本科專業目錄》印發,匈牙利語專業更名為匈牙利語(匈牙利語言文化)專業,專業代碼社科1136 [9] 
1988年,北京外國語學院第四批匈牙利語專業的15名新生入學。
1992年和1993年,北京外國語學院連續兩年分別招收了15名和19名匈牙利語專業新生 [8] 
1993年7月16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教育委員會印發《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目錄》,匈牙利語(匈牙利語言文化)專業更名為匈牙利語專業,專業代碼由社科1136更改為050236 [10] 
1998年7月6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頒佈了《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目錄(1998年頒佈)》,將匈牙利語的專業代碼由050236更改為050236△,屬外國語言文學類專業 [11-12] 
2012年9月14日,《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目錄(2012年)》印發,捷克語專業代碼由050236△更改為050237,屬外國語言文學類專業 [13] 
2020年2月21日,《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目錄(2020年版)》印發,捷克語仍屬外國語言文學類專業,基本修業年限為四年 [14] 

匈牙利語培養目標

匈牙利語專業旨在培養具有良好的綜合素質、紮實的外語基本功和專業知識與能力,掌握相關專業知識,適應中國對外交流、國家與地方經濟社會發展、各類涉外行業、外語教育與學術研究需要的匈牙利語專業人才和複合型外語人才 [4] 

匈牙利語培養要求

  • 學制與學位
基本修業年限:一般為四年,各高校可根據實際情況實行彈性學制,允許學生在3-6年內完成學業。
授予學位:對按規定修滿學分並符合培養方案要求的學生,授予文學學士學位。
  • 素質要求
匈牙利語專業學生應具有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良好的道德品質,中國情懷與國際視野,社會責任感,人文與科學素養,合作精神,創新精神以及學科基本素養。
  • 知識要求
匈牙利語專業學生應掌握外國語言知識、外國文學知識、國別與區域知識,熟悉中國語言文化知識,瞭解相關專業知識以及人文社會科學與自然科學基礎知識,形成跨學科知識結構,體現專業特色。
  • 能力要求
匈牙利語專業學生應具備外語運用能力、文學賞析能力、跨文化能力、思辨能力,以及一定的研究能力、創新能力、信息技術應用能力、自主學習能力和實踐能力 [4] 

匈牙利語課程體系

匈牙利語總體框架

課程體系包括通識教育課程、專業核心課程、培養方向課程、實踐教學環節和畢業論文五個部分。
課程設置應處理好通識教育與專業教育、語言技能訓練與專業知識教學、必修課程與選修課程、外語專業課程與相關專業課程、課程教學與實踐教學的關係,突出能力培養和專業知識構建,特別應突出跨文化能力、思辨能力和創新能力培養,並根據經濟社會發展需要建立動態課程調整機制。
課程總學分一般為150—180學分,總學時為2400—2900學時。各高校根據各校的辦學定位和培養目標,確定課程體系各部分之間的比例 [4] 

匈牙利語理論課程

  • 通識教育課程
識教育課程分為公共基礎課程和校級通識教育課程兩類。
公共基礎課程一般包括思想政治理論、信息技術、體育與健康、軍事理論與訓練、創新創業教育、第二外語等課程。
校級通識教育課程一般包括提升學生知識素養、道德品質與身心素質的人文社會科學和自然科學課程。
  • 專業核心課程
專業核心課程分為外語技能課程和專業知識課程,課時應占專業總課時的50%—85%。
外語技能課程包括聽、説、讀、寫、譯等方面的課程;專業知識課程包括外國語言學、翻譯學、外國文學、國別與區域研究、比較文學與跨文化研究的基礎課程,以及論文寫作與基本研究方法課程。
專業核心課程構成有:基礎匈牙利語、高級匈牙利語、匈牙利語視聽説、匈牙利語寫作、匈牙利語口語、匈牙利語語法、匈牙利語漢語互譯、匈牙利語文學史、對象國或地區文化等。
  • 培養方向課程
包括外國文學、外國語言學、翻譯學、外語教育、國別與區域研究、比較文學與跨文化研究、專門用途外語以及相關培養方向等類別,可分為必修課程和選修課程 [4] 

匈牙利語實踐教學

  • 實踐教學環節
旨在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主要包括專業實習、創新創業實踐、社會實踐、國際交流。
專業實習旨在培養學生運用專業知識和技能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創新創業實踐旨在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和創新創業能力。開展學科競賽、學習興趣小組、學術社團、創新創業項目等實踐活動。
社會實踐旨在幫助學生了解民情和國情,增強社會責任感。開展社會調查、志願服務、公益活動、勤工助學、支教等社會實踐活動。
國際交流活動旨在拓展學生的國際視野,提升跨文化能力。開展國際夏令營、短期留學、國內外聯合培養等形式多樣的國際交流活動。
  • 畢業論文
畢業論文旨在培養和檢驗學生綜合運用所學理論知識研究並解決問題的能力和創新能力。
畢業論文選題應符合專業培養目標和培養規格,寫作應符合學術規範,可採用學術論文、翻譯作品、實踐報告、調研報告和案例分析等多種形式。
除翻譯作品外,一般應使用匈牙利語撰寫 [4] 

匈牙利語教學條件

匈牙利語教師隊伍

  • 師資結構
匈牙利語專業應有一支合格的專任教師隊伍,形成教研團隊。教師的年齡結構、學緣結構、職稱結構應合理。有條件的高校應聘請外籍教師。應用型專業應聘請行業指導教師。匈牙利語專業專任教師應不少於6人,一般應具有博士學位。專業生師比不高於18:1。
  • 教師素質
(1)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教師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高等教育法》規定的資格和條件,履行相關義務;
(2)具有外國語言文學類學科或相關學科研究生學歷;
(3)具有豐厚的專業知識,熟悉外語教學與學習的理論和方法,對教育學、心理學等相關學科知識有一定了解;
(4)具有紮實的外語基本功、教學設計與實施能力、課堂組織與管理能力、現代教育技術和教學手段的應用能力,以及教學反思和改革能力;
(5)具有明確的學術研究方向和研究能力。
外籍教師的聘任應根據崗位需要,達到上述條款中所有適用標準。
  • 教師發展
各高校應制定科學的教師發展規劃與制度,通過學歷教育、在崗培養、中國國內外進修與學術交流、行業實踐等方式,使教師不斷更新教育理念,優化知識結構,提高專業理論水平與教學和研究能力。
教師應樹立終身發展的觀念,制訂切實可行的發展計劃,不斷提高教學水平和研究能力 [4] 

匈牙利語設備資源

  • 教學設施
教學場地和實踐場所在數最和功能上應滿足教學需要,並配備專職人員對教學設施進行日常管理和維護。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對本科專業設置的要求,生均教學行政用房面積一般不小於9平方米;生均教學科研儀器設備值不低於3000元;每百名學生教學用計算機不少於10台,每百名學生多媒體教室和語音室座位數不少於7個。
  • 信息資源
圖書資料能夠滿足學生的學習和教師的教學與科研所需;管理規範,共享程度高;生均圖書不少於100冊,並有一定比例的外文圖書和報刊;生均年進書量不少於4冊。
擁有專業相關的電子資源;擁有覆蓋學習及生活場所的網絡系統;具備開發和運行網絡課程的基礎條件。
  • 實踐教學
各高校應具有滿足人才培養需要的相對穩定的實踐教學條件;應根據匈牙利語專業特點和需要建設專業實驗室、實訓中心、校內外實踐教學基地等;應充分利用各種資源建設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平台 [4] 

匈牙利語教學經費

根據教育部對本科專業設置的要求,生均年教學日常運行支出不低於1000元,並應根據不同地區不同類型學校的實際情況,合理提高教學經費的投入 [4] 

匈牙利語質量保障

  • 教學要求
(1)遵循匈牙利語專業教學大綱;
(2)融合語言學習與知識學習,以能力培養為導向,重視語言運用能力、跨文化能力、思辨能力和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
(3)因材施教,根據教學目標和內容選擇合適的教學方法,重視啓發式、討論式和參與式教學方法的使用,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和個性發展;
(4)合理使用現代教育技術,注重教學效果。
  • 教學評價要求
評價應以促進學生學習為目的,根據培養方案確定評價內容和標準,選擇科學的評價方式、方法,合理使用評價結果,及時提供反饋信息,不斷調整和改進教學。
評價應注重形成性評價與終結性評價相結合。
  • 質量保障體系
教學過程質量監控機制要求:應建立教學過程質量監控機制,各教學環節有明確的質量要求,定期進行課程設置和教學質量評價。
畢業生跟蹤反饋機制要求:應建立畢業生跟蹤反饋機制以及社會評價機制,對培養方案是否有效達到培養目標進行定期評價。
持續改進機制要求:應建立完善的持續改進機制,確保教學過程質量監控結果、畢業生跟蹤反饋結果和社會評價結果及時用於專業的持續改進 [4] 

匈牙利語數據統計

截至2020年12月31日,匈牙利語專業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規模在50人以下,男女比例為男13%、女87% [6] 

匈牙利語培養模式

  • 輔修/“匈牙利語/法學方向”人才培養模式
匈牙利語專業學制4年。一、二年級,學生接受聽、説、讀、寫、譯的語言基本功訓練。三、四年級,學生的外語綜合技能和實際運用能力將得到進一步提升。學有餘力的學生可以輔修國際經濟與貿易、外交學、新聞學、法學等專業。符合相應條件可獲得輔修證書。北京外國語大學與匈牙利羅蘭大學、匈牙利巴拉什學院等有着長期密切合作關係。學生在校期間可公費或自費赴匈牙利留學深造一年 [1] 
“匈牙利語/法學方向”專業課程設置中着重體現歐盟整體框架的法律體系、法律環境與法律文化等,旨在培養有紮實的非通用語基礎,同時掌握基礎法律知識原理,瞭解國際合作交往原則,熟悉歐洲基本法律體系,能以當地外語處理法律、社會事務的國際型、複合型人才 [2] 
代表院校:北京外國語大學
  • “3+1”辦學、“英語+對象國語言”教學等特色人才培養模式
匈牙利語專業與對象國高校聯合辦學的“3+1”(三年國內學習+一年國外學習)模式,經多年運行實施效果良好,深受學生和社會歡迎,並在實踐中不斷成熟完善。除“3+1”辦學和“英語+對象國語言”教學外,匈牙利語專業培養方案注重專業語言、英語基本功和對象國社會、文化知識的結合,兼顧了本學科的拓寬課程和學校特色課程的結合。同時各非通用語專業普遍採用3(專業教師、外聘專家、外籍教師)+1(英語教師)的師資配備方式。
匈牙利語專業突出實踐教學導向,實踐類課程學分增至佔總學分的近20%,更加突出教學內容的應用性和教學過程的實踐性,實踐教學貫穿於大學四年的全過程。根據各年級學生特點,逐步深入開展實踐教學,由語音、演講、筆譯到辯論、口譯,由仿真訓練、模擬實訓、競賽實戰到畢業實習實訓。同時匈牙利語專業實踐教育體系形成了從課程實踐教學體系—校內平台實踐訓練體系—校外實習體系的“擴展”,即從課堂內的語言實踐擴展到課堂外的校內實踐實訓再擴展到校外實習,為學生搭建不斷遞進的實踐擴展平台,實踐強調語言底色和傳媒特色,以提升人才培養質量,符合學院育人目標定位 [15] 
代表院校:中國傳媒大學
  • “復語+復專業”和“2+1+1”培養模式
匈牙利語專業採用復語(匈牙利語+英語)、復專業【匈牙利語+外交學、法學(國際經濟法)、新聞學(國際新聞)、國際經濟與貿易或漢語國際教育】培養模式。匈牙利語專業在2016年與匈牙利羅蘭大學建立合作關係,2020級學生將實行“2+1+1”培養方式:學生需在大一及大二學年攻讀本院開設的專業基礎課程並達到合作院校入讀條件。大三學年,學生有機會申請赴匈牙利留學,其中優秀學生有機會獲得獎學金支持。大四學年,學生回到川外繼續學習,完成本科畢業設計。
代表院校:四川外國語大學 [16] 

匈牙利語發展前景

匈牙利語考研方向

匈牙利語專業相近的考研方向主要有歐洲語言文學(匈牙利語語言文學方向)、外國語言文學、外國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翻譯 [7] 

匈牙利語就業方向

匈牙利語專業畢業生的就業去向為外交、經貿、金融、新聞、文化、科研等領域 [1] 

匈牙利語開設院校

地區
開設院校
北京
北京外國語大學、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中國傳媒大學、北京體育大學
天津
天津外國語大學
河北
華北理工大學
吉林
吉林外國語大學
上海
上海外國語大學
浙江
浙江越秀外國語學院、浙江外國語學院
廣東
廣東外語外貿大學
重慶
四川外國語大學
四川
四川外國語大學成都學院
陝西
西安外國語大學
資料來源:陽光高考,摘錄時間:2023年6月18日 [5]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