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匈奴歌

鎖定
《匈奴歌》是漢代匈奴人創作的一首歌謠。漢武帝派衞青、霍去病將兵出擊匈奴,奪取焉支山和祁連山。匈奴人悲傷作此歌。《匈奴歌》僅四句二十四個字,卻以哀婉的語調,表達了匈奴族人民對故土、對生活的眷戀和熱愛。
作品名稱
匈奴歌
創作年代
作品出處
《漢樂府詩集》
文學體裁
樂府詩

匈奴歌作品原文

匈奴歌
失我焉支山,令我婦女無顏色
失我祁連山,使我六畜不蕃息

匈奴歌註釋譯文

匈奴歌詞句註釋

①焉(yān)支山:又叫燕支山、胭脂山、刪丹山。在今甘肅省永昌縣以西、山丹縣東南。因出產大黃,當地又叫大黃山。
②令:使。顏色:指胭脂,一種紅色的化妝用品。焉支山北面生長一種越年生草本植物紅花,它的花可以制胭脂和紅色顏料。匈奴族婦女即採捋紅花的花瓣製成胭脂,作為化妝用品。
③祁連山:就是天山。匈奴把“天”叫作“祁連”。
④六畜:馬、牛、羊、豬、狗、雞六種家畜。這裏泛指牲畜。蕃(fán)息:繁殖生長。

匈奴歌白話譯文

失去了我們的燕支山,使我們的婦女無胭脂。
失去了我們的祁連山,我們的牲畜怎能繁衍。 [1] 

匈奴歌創作背景

漢武帝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春,夏,霍去病曾兩次征討匈奴,第一次過焉支山一千多里,第二次攻入祁遵山。《匈奴歌》的創作,當在這兩次征戰之後不久。 [1] 

匈奴歌作品鑑賞

匈奴歌文學賞析

歌辭首句即用“焉支”雙關“燕支”,以婦女不搽胭脂,面容將失去紅潤的色澤來暗示匈奴人民失去美麗的河山後的痛苦心情。這首詩開頭,沒用很多的筆墨去描繪焉支山如何物產豐富,在軍事上又對匈奴族多麼重要。而就“以婦女無顏色"這個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實則表現出焉支山的失去,對匈奴族的生活有多麼大的影響,起到了見微知著的作用。
匈奴作為遊牧民族,最珍貴的就是能蕃息牲畜的水草地。燕支、祁連都有水草豐美的山麓,一旦失去,六畜不繁,其困苦可知。
這首歌謠用粗線條勾勒出匈奴人民失去領地的困苦生活。兩個“失我”突兀而出,重迭連用,正見其逐層加強的憤怒心情。這首《匈奴歌》僅四句二十四個字,卻以哀婉的語調,表達了匈奴族人民對故土、對生活的眷戀和熱愛,可謂千古絕唱,讀罷令人感慨不已。 [2]  [3] 

匈奴歌名家點評

包頭師範學院文學院碩士生楊晉芳:《匈奴歌》是匈奴留給後世的"唯一一首民歌",雖然是由漢族文人收集整理,但無論從表現機制,還是內容、情感等各方面看,均有着濃厚的草原民族特色。一方面展現了與《詩經》所不同的草原民歌的文學風貌,還包含了濃厚的民族歷史感以及失去精神寄託之地的悲憤和樸素的自然生態美學價值觀。而從整體風格看,它不僅僅只是一首失去家園的悲歌,更是一首鼓勵民族進取的歌。(《〈匈奴歌〉美學價值淺析》) [4] 

匈奴歌作品爭議

原湖北省、武漢市詩詞學會副會長侯孝瓊認為:“這首《匈奴歌》是匈奴土著對漢族封建統治者侵佔他們土地的暴行的反抗之歌。”原山西作協副主席賀新輝將該觀點收錄於其主編的《古詩鑑賞辭典》中(1988年中國婦女出版社出版)。 [2] 
內蒙古教育學院中文系副教授阿爾丁夫在其主編的《蒙古和其他北方民族文史論叢》中(2004年11月內蒙古教育出版社出版)卻認為:
佔據《匈奴歌》中心的卻不是“對漢族封建統治者侵佔他們土地的暴行的反抗”,而是對他們自己頂頭上司渾邪王、休屠王的怨懟。不能否認,《匈奴歌》中確實含有一縷對這場戰爭的“挑起”或“發動”者的進犯和殺掠的“無限憤慨”情緒。因為正是霍去病的兩次率領大軍進犯和殺掠,最終導致他們的頂頭上司渾邪王等不得不率眾降漢。這樣才使他們失去了祁連山、焉支山這樣水草豐美的牧場,被安置在“故塞外,而皆在河南”,以致陷入飢塞交迫的生活困境。不過,這畢竟是內含於《匈奴歌》中深層的一縷情緒。《匈奴歌》主要是一首悲歌,從深層來説又是一首恨歌,痛恨侵略者“斬首”虜獲生活在河西走廊的匈奴人達數萬人,最終導致渾邪王率眾降漢,才使他們落到悲慘的境地。也就是説,《匈奴歌》是原駐牧於河西走廊地區的匈奴人在失掉豐美草場,被安置在五屬國乾旱荒漠草原之後,唱出的悲歌、怨歌和恨歌。其中悲是該歌的基礎和中心。此外,其中也不同程度地藴涵有怨和恨的情感。總之《匈奴歌》反映的是:失去美好駐牧地因而陷入窘境的匈奴人,對這一結局的悲嘆和對直接導致這一結局的渾邪王的“怨”(“強烈不滿”)和間接導致這一結局的侵略者“恨”(“無限憤慨”)的情感。 [5] 
參考資料
  • 1.    李劍,劉道英.古詩十九首與樂府詩 全譯本:青島人民出版社,2004:105-106
  • 2.    賀新輝.古詩鑑賞辭典:中國婦女出版社,1988.12:第206頁
  • 3.    蕭滌非,姚奠中,胡國瑞等.漢魏晉南北朝隋詩鑑賞詞典:山西人民出版社,1989:1604-1605
  • 4.    楊晉芳.《匈奴歌》美學價值淺析[J].陰山學刊,2015,28(05):52-55.
  • 5.    阿爾丁夫著.蒙古和其他北方民族文史論叢:內蒙古教育出版社,2004.11:第288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