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包骨真身

鎖定
包骨真身是指古代一些修行較高的道教或佛教人士坐化後,遺體不做處理卻能夠完好無損,後人便將其肉身塑像,予以膜拜,此稱包骨真身。
中文名
包骨真身
詞語類別
佛教用語
製作特點
真人肉身為胎骨
著名實例
田志超真身

包骨真身製作方法

包骨真身塑像是以真人肉身為胎骨來塑造的,在人體真身之上,用穀子秸稈等物包裹纏扎於真身上形成塑像胎體,在谷稈上直接施敷細草拌泥完成大體雛形,再在其上分兩次施兩層細泥,完成各部細節後再敷一層極細的白泥漿做底子,然後彩繪。

包骨真身價值

包骨真身(肉身)彩繪泥塑像是彩繪肉身坐化雕塑品,是重要的歷史文物,有着重要的歷史、科學和藝術價值。

包骨真身中國的包骨真身

大明正德十三年(1518)《抱腹寺重修空王佛正殿碑》,記載了唐代高僧田志超入滅成佛後,被“包塑真容”。碑文説:“(唐)太宗禮畢,敕賜空王佛號,包塑真容,創剎織女,感送袈裟,匾名抱腹寺也”。 此像仍保存在本寺石佛殿內。寺內現存元代元統三年(1335)《焦居士真骨碣銘並序》更詳細記述了焦居士闢關辟穀,圓寂二十六年仍然軀體完好,被其孫包塑真身的全過程。碑文説:“焦居士到抱腹寺虔誠修佛,六鑿隨泯,顥氣充而丹田澤,不粒食者累年,而發玄顏赭,體愈寧健”。諗寺僧曰:吾絕塵慮,當返天真。因斂衽端坐,慨瞑而逝……。閲二十六稔,當至元丁亥,而軀象宛然,備固如昨。孫添慮夫歷歲□邈終歸靡蠹,命工塑之,庶乎不朽。”
明代開始流傳的《綿山十景歌》還介紹了其它地方的包骨真身塑像:“巖下有,硃砂洞,真人真聖,內裏有,包骨像,塑在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