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包身工

(夏衍所著的報告文學作品)

鎖定
《包身工》是中國現代作家夏衍於1935年創作的一篇報告文學,反映了20世紀30年代上海紡織廠裏包身工的情況。文章以鐵的事實、精確的數據,真實地描述了包身工的苦難生活,揭露了帝國主義和封建勢力相互勾結、壓榨中國人民的罪行。它按照時間順序,選取“包身工”們每天生活中的三個主要場景,從住、吃、勞動條件等方面敍述了“包身工”的苦難生活。其中適當穿插典型的描述和精闢的議論,豐富了文章內容,增強了批判力度。 [1] 
《包身工》發表以後,中國文學史上便出現了報告文學。該文被2007年人教版普通高中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必修第1冊選用。 [2] 
作品名稱
包身工
外文名
Enslaved Worker
作    者
夏衍
創作年代
1935年
作品出處
《夏衍選集》
文學體裁
報告文學
字    數
10000字左右

包身工內容簡介

二十世紀三十年代,在上海日本殖民者開設的紗廠中,一大批被騙來的農村少女以一種奇特的方式包給了帶工的老闆,因而稱作“包身工”。她們每天的工資就是老闆的收入,因此即使包身工生病時也被老闆用拳頭、棍子等強迫去上工。她們住的是充滿糞臭、汗臭和濕氣的工房,吃的是餵豬的豆腐渣熬成的稀粥,勞動環境極其惡劣,又要受到各種慘無人道的虐待。 [3] 

包身工創作背景

1927年,夏衍在上海開展工人運動。當時,他住在滬東塘山路業廣裏一帶。此間,他結識了一些在紗廠做工的和做工人運動的朋友。從朋友口中,夏衍聽説有一種女工叫“包身工”。這些年紀很小的女孩子,大多數是紗廠的工頭從江蘇、浙江一帶貧困的農村地區“包”來的。
包工頭在招工時,會盡量把工廠的條件和待遇説得如何如何好,使正為吃不飽、穿不暖而走投無路的女孩子家長或女孩本人信以為真,從而使他們同意讓自己的孩子跟着包工頭出去做工的。家長和包工頭之間要有一個包身文字契約,契約中寫着包工時間為三年。三年中女孩做工的全部工資歸包工頭,由包工頭負責女孩的生活費用,而且包工頭每年還要給女孩父母一些錢,作為父母把孩子包出去的“包身費”。年齡很小的女孩來到上海或蘇州的紗廠後,看到工廠裏的一切並不像包工頭説得那樣好。廠房破舊,車間裏很潮濕,燈光也很暗。每天要做十幾個小時的工,累得腰痠腿疼。半夜三點鐘,她們要頂着星星、帶着疲睏的折磨去上工;下工時,已是月升中天。每當下工回到工棚裏,她們連衣服也不願意脱,倒在鋪上就睡着了。在廠房裏做工時,她們要受到包工頭的看管;下班後離開工廠也要受到監視,一點兒人身自由也沒有。就是這樣,她們僅能從包工頭那裏得到一點點錢,根本不夠吃飯用。
夏衍首先把這些告訴了與上海明星電影公司有聯繫的沈西苓 [12]  同志,明星電影公司根據這些材料馬上拍出了《女性的吶喊》。夏衍也開始蒐集有關包身工的材料,想寫出一篇小説來。1935年,上海地下黨組織遭到極大破壞,組織上決定讓夏衍暫時到工廠隱蔽起來。夏衍就利用這個機會深入到包身工中去,掌握第一手的更為詳細的材料,把九年前的願望付諸實現。為了觀察到包身工的工作情況和生活情況,夏衍每天半夜三點從家裏動身往工廠走,工廠離他住的地方有十幾里路。白天,他混在包身工中間,體驗着人間地獄的生活。耳聞目睹之後,夏衍反而覺得小説不足以反映包身工的境遇,如果將她們的情況如實地報道出去,更能説明問題。於是,他根據調查到的材料,真實的不帶任何虛構和誇張的寫出了《包身工》一文。1936年,夏衍發表了《包身工》。 [4] 

包身工人物介紹

名稱
簡介
蘆柴棒
包身工,手腳瘦得像蘆柴棒一樣,於是大家就拿“蘆柴棒”當做了她的名字。
小福子
包身工,因整好了的爛紗沒有裝起,就遭了拿莫温的毆打,又被“東洋婆”面壁罰站。
帶工老闆
以介紹工作的名義、良好的待遇引誘他人女兒簽下“包身契”,期間所得工錢全部據為己有;負責包身工的日常管理,對“包身工”進行敲骨吸髓式的壓榨。
老闆娘
平時對待工人極度刻薄。
打雜
協助帶工老闆日常管理,對包身工進行毆打、辱罵。
東洋婆
工廠的東家,披着“文明”的外衣,幹着陰損的勾當。
拿莫温
又稱“工頭”,監視工人們的工作狀態,對工作不達標的工人進行處罰:毆打、罰工錢和“停生意”。
外頭工人
衣服相對“包身工”要整潔一點,有相對的人身自由,待遇優於“包身工”,但有些工人為了不被攤派難做的活而去給拿莫温送禮。
抄身婆
在工廠門口查抄女工身體的女人。
參考資料: [5] 

包身工作品鑑賞

包身工主題思想

全文可分為三個部分。
第一部分(從開頭到“也由這些工資不及男工三分之一的包身工擔負了下來”),描述包身工的悲慘生活,並指出產生包身工的社會根源。包身工“住”的條件和“吃”的條件惡劣不堪,她們過的是一種令人難以想象的非人生活。“清晨四點一刻,天還沒亮”,但包身工卻已經被催逼着起身了。她們住在“用紅磚牆嚴密地封鎖着的”“鴿籠一般”的工房裏,裏面充滿着汗臭、糞臭和濕氣。一間“七尺闊,十二尺深”的空間裏,要住上十六七個“專替別人製造紗的‘豬’”。吃早“粥”時,十幾個人只吃到“一洋鉛桶漿糊一般的薄粥”,而且還要“一窩蜂地搶着”,因為稍遲一些就要“捧着一隻空碗”。文章從燒粥、搶粥和粥的成分的描述中,表明這些廉價的“機器”們正過着一種豬一般的生活。接着,文章介紹了包身工的來源。包身工是帝國主義勾結封建勢力,從破產的農村中誘騙到都市來賣身做工的農民女兒。經過“帶工”老闆那張“可以將一根稻草講成金條的嘴巴”的遊説,大批貧苦農家的兒女被拐進了福臨路工房。帶工老闆把包身工當作賺錢的“機器”,把剝削所得用來放債、賣田、造屋,併兼營茶樓等店鋪,表現出他們那種流氓和奴隸主式的身份。最後,指出帝國主義特別願意僱用包身工的三大原因,其中通過“蘆柴棒”被毆辱的描寫,形象地揭示出帝國主義對中國工人的殘酷壓迫和剝削以及包身工制度的掠奪本質。在“蘆柴棒”被打的一段裏,作者着力刻畫“打雜的”兇狠殘暴和老闆娘的陰險冷酷,從而突出地表現了失去自由的包身工的的悲慘遭遇。
第二部分(從“五點鐘”到“總在二萬四千人以上”)描述包身工惡劣的勞動條件。文章介紹了包身工在勞動時受着音響、塵埃和濕氣等三大威脅。在這裏,作者一方面把車間的情況給以形象的描繪,同時又隨時在喚起讀者感覺上的經驗。如關於塵埃威脅的描述:“愛作弄人的小惡魔一般地在空中飛舞的花絮”、“頭髮、鼻孔、睫毛和每一個毛孔,都是這些花絮寄託的場所”,“要知道這些花絮粘在身上的感覺,那你可以假想一下……”,這些細緻的描述,使讀者加深了對車間生活的感受。除了三大威脅之外,包身工還隨時隨地會遭到毆打、罰工錢和停生意三大危險,而其中主要是毆打。在拿摩温和東洋婆共同作弄包身工小福子一段描寫中,説“東洋婆望了一會,也許是她要介紹一種更‘合理’的懲戒辦法”,用語極為犀利,作者對東洋婆的切齒恨,溢於言表。這裏寫包身工“勞動”的條件和第一段寫的“住”的條件、“吃”的條件合起來,就構成了包身工悲慘生活的全貌。最後,文章用具體材料和精確數字,説明日本紗廠由於對中國工人殘酷壓榨而迅速膨大的事實,特別指出帝國主義用增加勞動強度,減少工人,多用包身工等辦法來獲得鉅額利潤的事實,揭示了包身工制度是帝國主義對生產落後國家的一種最殘暴、最野蠻的剝削方式,從而點明瞭全文的中心思想。
第三部分(從“兩粥一飯”到結束),是全篇的總結,給包身工的生活處境作了全面的、概括的介紹。其中有包身工的繁重的工作負擔,有驚人的殘酷掠奪,有獸性的瘋狂毒打。由於繁重的、強化的勞動,包身工們被摧殘得不成人樣:“手腳象蘆柴棒一般的瘦,身體象弓一般的彎,面色象死人一般的慘”。寫“蘆柴棒”免除抄身時,説她被折磨得連冷酷無情的抄身婆也害怕“摸着她的骨頭會做惡夢”,深刻地表現了“蘆柴棒”等包身工備受折磨之深。改良機器和增加勞動強度的結果,產量增多了,而工人的工資卻在減少。這對包身工來説沒有直接關係,因為除了“包身費大洋二十元”以外,包身工的工資屬於工頭所有。工資減少,那就要剝削在帶工頭身上,而他們是不會承受這剝削的,結果是使包身工承受更殘酷的壓榨,“直到榨完了殘留在她們皮骨裏的最後一滴血汗為止”。文章結尾處,作者寫道:“在這千萬被飼養者的中間,沒有光,沒有熱,沒有同情,沒有希望……沒有法律,沒有人道。”寫了這六個“沒有”之後,又指出:“這兒有的是二十世紀爛熟了的技術、機械、體制和對這種體制忠實服役的十六世紀封建制度下的奴隸。”通過“沒有”和“有”的對照,表現了作者對包身工悲慘生活的無限同情和對這種不合理現象的強烈控訴。結尾一段憤怒地警告帝國主義者當心“錠子上的冤魂”,暗示在這樣殘酷的剝削制度下必將激起被壓迫者的反抗。“黎明的到來,還是終於無法可以抗拒的”,透露出反抗的暴風雨就要到來的氣勢。這些話説得很含蓄,但意義深遠,給人以極大的啓示。其中某些詞語,如“黎明”、“錠子上的冤魂”等,並非作者故意含蓄,而是在當時反動的政治環境下沒有言論自由的緣故。
這篇報告文學描述了包身工的悲慘生活,揭露了帝國主義和中國封建勢力相勾結、殘酷地壓榨中國勞動人民的罪行;並堅信中國勞動人民終有一天會起來粉碎身上的枷鎖取得解放。對於這樣一個複雜的社會政治問題,作者根據他對中國社會的正確理解,運用豐富的材料和藝術的方法,周密地安排結構,把藝術表現和科學分析有機地結合起來,從而形象地、深刻地揭示了當時中國社會的主要矛盾,指出歷史發展的動向。 [6] 

包身工藝術特色

選材
為了準確而又深刻地再現包身工制度的黑暗、殘酷,作家進行了長期深入的調查,收集了大量的素材,嚴格篩選出那些突出包身工悲慘生活事例,以表現她們作為“活機器”的特徵。文中既有對人物羣像的描寫,又有對個別人物形象的刻畫,如清晨四點一刻,包身工們便在一個兇惡男子的破口大罵中起牀了:她們穿衣、提鞋、小便、胡亂地踏在別人身上,半裸體地起來開門,拎着褲子爭奪馬桶……在這人羣中,出現了“蘆柴棒”,她瘦骨嶙峋,在忙亂地燒稀飯——吃人的包身工制度將這個十五六歲的小姑娘摧殘得氣息奄奄,以至於工廠門口的“抄身婆”也不願意用手去接觸她的身體,説“骷髏一樣,摸着她的骨頭會做惡夢”。在這裏,再現了一羣被折磨得忘記自己是人的可憐的工人的面影。此外,還有早飯一場,作品也採用了這種羣像與個體結合的手法。通過這種手法,包身工的悲慘,帶工老闆、帝國主義者的兇殘都淋漓盡致地表現出來。 [7] 
結構
文章以包身工一天的活動為線索,以時間為順序,交錯運用議論、描寫、抒情、補敍和插敍等手法,採用細節描寫與全景勾畫、個別與一般相結合的方式,將包身工一天的生活形象地表現出來,如文章一開始,便展示了包身工起牀的情景——她們的慌亂、無奈、麻木被描繪得頗為生動,並補敍了她們的來歷、身份,初步地揭露包身工制度的黑暗。接着,展示了包身工的早餐:這是一頓豬狗不如的飲食,清晨四點多起牀,吃這樣一頓早餐,然後再繁重地勞作六個小時,帶工老闆的刻毒不言自明;同時,在此又插敍之所以會有包身工制度的原因,“據説這是一種極合經濟原理和經營原則的方法”,從而進一步揭露包身工制度的黑暗。最後,描繪了包身工上工的情景——她們完全被置於非人的境地之中:她們在噪音、塵埃和濕氣這三大威脅下艱苦勞作,她們儘管已耗盡了血汗但還要承受毆打、罰工錢、停生意這三大危險;同時在此又插敍了日本紗廠吸取中國工人的血汗迅速膨大的事實,揭露帝國主義對中國工人的野蠻壓榨掠奪。文章如此結構行文,使結構頗為緊湊。 [7] 
論辯
文章善於把形象描繪、理性分析與科學統計有機地結合起來。如作品一方面細緻地描寫了外號“蘆柴棒”等女工的境遇,再現了一個才十幾歲的女工被摧殘得不忍目睹的情況下,拖着氣息奄奄的病體去幹活的情景;另一方面,又插入大量確切的統計數據,如包身工的人數,東洋廠家及其固定資產的發展,老闆的收入和包身工的工價的變化、起落和比例等。同時,還穿插着恰當的議論、分析,如對紗廠愛用包身工的原因的分析:紗廠之所以愛用包身工是因為包身工可靠、安全、廉價,“在一種優惠的保護之下,吸收着廉價勞動力的滋養,在中國的東洋廠飛躍地膨大了”——分析透徹、恰切,議論深刻而切中實質。 [7] 

包身工作品評價

上海大學中文系教授吳歡章《歡章散文》:20世紀30年代初期和中期所產生的不少報告文學作品,一般説來都還是紀實成分較多,像《包身工》這樣能在敍事中注意突出人物描寫,而且取得一定的藝術成就,這在當時確實是難能可貴的。牢牢地把握住報告文學首先是文學的特性,忠於生活而又高於生活,《包身工》的這個藝術經驗,到今天也並沒有過時。 [8] 

包身工出版信息

收入文集
出版時間
出版社
《光明》創刊號
1936年6月
光明半月刊社 [9] 
作者著譯集《包身工》
1938年4月
廣州離騷出版社 [9] 
《包身工》單行本
1959年
工人出版社 [10] 

包身工作者簡介

夏衍(1900年—1995年),原名沈乃熙,現代劇作家、翻譯家,浙江杭州人。1920年赴日本留學。1927年回國以後,從事工人運動及翻譯工作。1929年參加籌備左翼作家聯盟,同年與鄭伯奇等人組織上海藝術劇社。主要著有話劇劇本《上海屋檐下》《秋瑾傳》《賽金花》,電影文學劇本《風雲兒女》《壓歲錢》,報告文學《包身工》,論著《夏衍劇作選》《電影論文集》和譯著長篇小説《母親》等。 [11] 
參考資料
  • 1.    李朝東主編.精講精練 高中語文 必修1 寧夏六盤山高級中學專版.寧夏:寧夏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年8月:第52頁
  • 2.    傅惠鈞.修辭學與語文教學.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2016年10月:第456頁
  • 3.    周可仁.感動中國 100年來感動過中國的文字與聲像.吉林:延邊人民出版社,1999年12月:第989—990頁
  • 4.    馮歡.知識帶給我們什麼.甘肅:敦煌文藝出版社,2016年4月:第73—74頁
  • 5.    劉川鄂主編.中國現代文學作品選·小説詩歌散文戲劇.武漢:武漢出版社,2015年7月:第408—417頁
  • 6.    亢宗,劍平.現代詩文選講 《西湖叢書》第5輯.杭州:《西湖》文藝編輯部,1979年7月:第186—189頁
  • 7.    老悟.中國現代文學名篇解析.吉林:吉林大學出版社,2010年7月:第321—322頁
  • 8.    吳歡章.歡章散文.上海:上海大學出版社,2016年1月:第346頁
  • 9.    左懷建,吉素芬.中國現代都市文學讀本.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2017年12月:第540頁
  • 10.    劉利生主編.影響世界的中國元素·漢語漢字·東方文學.吉林:時代藝術出版社,2009年3月:第136頁
  • 11.    周曲.中外人文大講堂.北京:中國華僑出版社,2017年6月:第305頁
  • 12.    施宣圓等主編. 中國文化辭典[M]. 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 1987.11.P959.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