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包岑監獄

鎖定
包岑監獄位於德累斯頓東北部50公里的地方,大門上的橫幅上寫道“實現黨的教導,改造每一個人是值得的。
中文名
包岑監獄
外文名
Bauzen Prison
類    別
監獄
地    點
德累斯頓東北部50公里的地方

包岑監獄包岑監獄概述

包岑監獄 包岑監獄
(Bauzen Prison):20世紀50年代,在全東德大大小小上百個監獄中,包岑(Bauzen)第二監獄臭名昭著,被稱為東德斯塔西(Stasi:國家安全部)的特別監獄,專門囚禁來自全國各地的政治犯。

包岑監獄包岑監獄位置

”監獄建築的牆體全是一米多厚。這座五層樓高的新古典主義風格的建築直接隸屬於國家安全部,是東德令人毛骨悚然的地方。整個監獄只有一道沉重的鐵門通向“遺忘的角落”。每一個到這裏來的政府異議者都會被監獄當局宣佈:“從此,您在畫面上消失了。”
包岑監獄裏特別牢房
包岑監獄裏有一排特別的牢房,2。5米長,1。5米寬,被囚犯們稱之為“老虎籠子”或者“防空洞”。是專門用來懲罰那些違反監獄紀律的犯人的。按照東德國家法律明文規定,監獄使用鐵鐐不能超過21天。可是,包岑監獄管理人員非常“靈活”,他們把犯人套上20天,然後,間歇一天之後,又繼續給他們戴上鐵鐐。
被送到這裏的政治犯的罪名五花八門,有“煽動敵視國家罪”、“背叛國家傳遞情報罪”(包括把學術文章發到西德,比如哲學家巴若(Rudolf Bahro)在西方出版了《選擇》,被判8年監禁。)、“危害國家和社會穩定罪”和“叛逃罪”等等。
包岑監獄裏政治犯
東德政府執政40年間,共逮捕判罪的政治犯達20萬人。至少有160名政治犯被判處死刑。其中,有66名是因為反對國家罪,比如間諜、破壞、泄密以及1953年6月17日“東柏林事件”的主要參加者。東德執法人員執行死刑的方式是槍擊後腦勺。死者不被埋葬,大多是送往萊比錫的南城墓地火化,其骨灰被混在建築沙石裏用作建築材料。
1961年,東德修建了柏林牆,以阻擋逃往西方的公民。有不少人在越境時被槍殺,沒有偷渡成功的人都受到5年以上的監禁處罰。德國著名電影攝影師施密特·萊特維因(SchmidtReitwein)就是因為偷渡失敗,被關押在這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