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包容性設計

鎖定
包容性設計 [1]  是公共空間設計的重要原則,優良的空間設計往往能夠促進人們的視、聽、空間內的移動、溝通等多種功能的發揮,包容性設計着眼於清楚源於使用主體而造成的各種障礙,使每個個體都能平等、自信、獨立的參加日常活動,為同建築環境之間的互動提供了新的視角,也為創造性和問題解決導向的設計提供了機會。
中文名
包容性設計
屬    性
環境心理學術語

目錄

包容性設計定義

包容性設計 [1]  就是設計每個人都能使用的空間。

包容性設計性質

  1. 包容性設計是每個設計參與者的責任和義務 [1]  :包容性環境的創建時由調查員、建築師、工程師、規劃人員、諮詢人員等所有參與設計的個體共同完成的,保證相關設施的設計、建造、使用操作符合設計中的包容性原則是每個設計參與者的責任 。
  2. 好的設計應該是包容性設計 [1]  :對一項設計進行評估的一項重要指標,是該設計是否達到了包容性環境的要求,如果某項設計達不到此標準,那麼不能稱其為好的設計。好的設計應該能反映使用者的多元性,而不是使其成為障礙,通過創建包容性的建設環境,殘疾人、老人、兒童等在使用相關設施時,存在的傳統障礙將被克服,而每個人也都能從這種設計中獲益。

包容性設計原則

  1. 以人為本 [1]  :設計的空間和建築,應該有助於人們在其中建構堅實、充滿生機和活力的共同體,要達到這個目的,應確保相關設計滿足儘可能多的使用者的需要,創建有利於提升個人幸福感、羣體凝聚力、給所有使用者用來愉悦體驗的環境和設施。
  2. 承認使用者的多元和區別 [1]  :好的設計應該滿足儘可能多得使用者的需求。
  3. 提供優化而非絕對的設計選擇 [1]  :包容性環境並不試圖滿足使用者的每一個需要,但通過考慮使用者的多元性,可以降低使用過程中的可能障礙,進而使設計對每個使用者產生最優效應。
  4. 提供相應設計使用的靈活性 [1]  :採用包容性設計首先要明白設計的建築和空間將會被怎樣使用,以及由誰使用,這就決定了相關設計要能對需要和使用的變化具有一定的適應能力。
  5. 為使用者提供便捷、愉悦的環境和設施 [1]  :提供便捷、愉悦的環境和設施意味着相關設計需要考慮到標識、燈光、視覺對比以及有關建築材料的選擇和使用。
參考資料
  • 1.    蘇彥捷.環境心理學:高等教育出版社,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