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包安吳

鎖定
包世臣(1775一1855)世稱“包安吳”,安徽涇縣人。清代學者、書法家、書學理論家。字慎伯,晚號倦翁、小倦遊閣外史。嘉慶二十年舉人,曾官江西新渝知縣,被劾去官。包世臣學識淵博,喜兵家言,治經濟學。對農政、貨幣以及文學等均有研究。28歲時遇鄧石如,師從學篆隸,後又倡導北魏。晚年習二王。自稱:“慎伯中年書從顏、歐入手,轉及蘇、董,後肆力北魏,晚習二王,遂成絕業。”自擬為“右軍第一人”,自負之極。包世臣的主要歷史功績在於通過書論《藝舟雙楫》等鼓吹碑學,對清代中、後期書風的變革影響很大,為書界稱頌。
中文名
包安吳
國    籍
中國
出生日期
1775年
逝世日期
1855年
職    業
清代學者、書法家、書學理論家
出生地
安徽涇縣
性    別

包安吳思想成就

包世臣思想、學術皆不同於乾嘉以來一般學人。他論文也貫穿經世之旨,與當時古文家、經學家異趣。他反對脱離民事,將道抽象化,批評韓愈、柳宗元以來古文家抽象地載道之文是"離事與禮,而虛言道以張其軍"(《與楊季子論文書》);譏刺"近世治古文者,一若非言道則無以自尊其文";提出"道附於事而統於禮","事無大小,苟能明其始卒,究其義類,皆足以成至文,固不必悉本忠孝,攸關家國",提倡"言事之文""記事之文"(同前)。這是與明代歸有光、唐順之以來的古文派及當時的桐城派針鋒相對的,反映了近代要求文章與經世相結合的潮流。他的文章也大都關切時務政事,譚獻稱其"深切著明"(《復堂日記》)。姚柬之評他的文章説:"少事謹嚴,老彌健肆,一洗數百年門户依傍之陋。"(《書安吳四種後》)其詩亦"廉質竣整"(林昌□《射鷹樓詩話》)。以五古為最好。他學書30年,為書家大宗,論書法尤精,所著《藝舟雙楫》為中國書學理論重要著作。篆刻亦為當世推重,間亦作畫。

包安吳個人作品

著作有《中衢一勺》、《藝舟雙楫》、《管情三義》、《齊民四術》,合刻為《安吳四種》36卷,又有《小倦遊閣文稿》2卷

包安吳思想理論

包世臣是鴉片戰爭時期堅決反對英國資本主義侵略,積極抵制清朝封建統治者對外妥協、投降的愛國思想家;而且,他堅持經世致用之學,對鴉片戰爭前後的社會和經濟問題,作了較為廣泛的探討,主張具有進步意義的社會改革,在當時社會上有一定影響。
他反對上層封建統治集團頑固堅持傳統“重農抑商”政策,以“好言利”自許,提出“本末皆富”為“千古治法之宗”“子孫萬世之計”②;抨擊上層封建統治集團愚弄人民,宣揚所謂“生齒日繁,地之所產,不敷口食”的“人多致貧”論,他説:“夫天下之土,養天下之民,至給也;人多則生者愈眾,庶為富基,豈有反以致貧者哉?”③他堅持“民食為本”,把發展農業生產看作本富,而工商業只是農業的補充,但比較重視發展貨幣經濟。早在嘉慶六年(1801年)他就寫了《郡縣農政》一書,比較全面地總結和傳播農業、副業、林業、畜牧業等方面的生產技術知識,豐富了祖國農業遺產。他對嘉、道之際,“人人以為大,人人以為難”的鹽、漕、河社會問題,十分關注,造詣頗深。嘉慶七年(1802年)他提出過“海運南漕”建議,曾在道光五年(1825年)一度被江蘇當局採納,使海運漕糧“米石全無漂失”,而且,“船商大利”,新造了大船五百餘隻,後因“督部以漕吏不便奏停”。道光三年(1823年)至八年(1828年)間,還參與爭堵漳河決口和辦理吳淞江水利工程。道光十年(1830年)協助兩江總督陶澍辦理兩淮鹽政,主張實行“票鹽”取代“綱鹽”制度。他的改革主張,某種程度上反映了商業資本的利益和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