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包子

(中國傳統食品)

鎖定
包子,本稱饅頭,別稱籠餅,相傳是為諸葛亮發明,清代後方由饅頭分出 [2-3]  ,是一種飽腹感很強的主食,是中國傳統食品,並且還是人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食物。
“包子”一詞最早出現自宋代,此前主要被稱為”饅頭“。 [2]  傳為諸葛亮徵孟獲時所發明,形狀為人頭形,爾後隨着歷史的發展演變,逐漸改為禽肉餡。但中國人吃饅頭的歷史,至少可追溯到戰國時期,彼時稱為“蒸餅”。三國時,饅頭有了自己正式的名稱,謂之“蠻頭”,明代郎瑛在《七修類稿》記:“饅頭本名蠻頭,諸葛之徵孟獲,命以麪包肉為人頭以祭,謂之‘蠻頭’,今訛而為饅頭也。” [3]  宋代出現“包子”之名後,“饅頭”之稱一直並行不衰。直到清代,“包子”和“饅頭”的稱謂才漸漸分化。而吳語區等地仍保留古稱,將含餡者喚作“饅頭”,如“生煎饅頭”“蟹粉饅頭”等等。 [2] 
包子是由麪粉(小麥粉)和包起來的,由葷餡或者是由素餡做成的,做好的包子皮薄餡多,鬆軟好吃。還可以做各種花樣。憨態可掬的,動物的,植物的,花朵的,各種各樣的花樣,供人們品嚐。 [1] 
中文名
包子
外文名
steamed stuffed bun
別    名
籠餅 [2] 
主要原料
小麥粉,肉餡,菜餡,紅豆沙黑芝麻餡,花生芝麻糖餡等
是否含防腐劑
主要營養成分
硒,鐵,鈣,鎂等
主要食用功效
1.為身體提供能量2. 改善飢餓感3. 提高免疫力4. 促進身體多組織發育。 [4] 
適宜人羣
消化功能弱的人羣,老少皆宜
副作用
過多食用會造成肥胖
儲藏方法
冷藏冷凍
發明者
諸葛亮 [2-3] 
分    類
麪食
本    稱
饅頭 [2-3] 
起源追溯
先秦 [2-3] 
輔助原料
鹽,酵母,或小蘇打,糖
歷史淵源
先秦時期
選擇建議
低糖、低脂肪、高纖維的包子品種,以保持營養均衡和身體健康 [4] 

包子歷史淵源

食品 包子 實拍
食品 包子 實拍(5張)
包子原稱“饅頭”。中國人吃饅頭的歷史,至少可以追溯到先秦時期。 [2]  戰國文獻《事物紺珠》記載“秦昭王作蒸餅”,“蒸餅”即饅頭(包子)的前身之一。
三國時期,饅頭有了自己正式的名稱,謂之“蠻頭”。 [3]  宋代高承編撰的《事物紀原》記載:“諸葛亮南征,取面畫人頭祭之”。《事物紀原》的資料來源是稗官野史,並不足以證明包子就是諸葛亮發明的。不過,古代少數民族確實有用人頭祭天的風俗,“饅頭”也很有可能是人頭的替代品。 [2]  明人郎瑛在《七修類稿》記:“饅頭本名蠻頭,蠻地以人頭祭神,諸葛之徵孟獲,命以麪包肉為人頭以祭,謂之‘蠻頭’,今訛而為饅頭也。” [3]  相傳諸葛亮七擒七縱收服孟獲後,行到瀘水時,軍隊無法渡河,於是將牛羊肉斬成肉醬拌成肉餡,在外面包上面粉,做成人頭模樣,祭祀後大軍順利渡。這種祭品被稱作“蠻首”也叫作“蠻頭”,後來稱為“饅頭”。 [2] 
魏晉時期,包子仍稱“饅頭”。晉代束皙在《餅賦》中説,初春時的宴會上宜設“曼頭”。 這裏所説的“曼頭”其實就是包子。晉人盧諶《祭法》中就説:“春祠用曼(饅)頭。”説明饅頭的確是當時常見的祭品。 [2]  晉以後,饅頭曾一度又被稱之為“餅”。據明《名義考》,凡以面揉水為劑,中間有餡者,都稱為“餅”。“以面蒸而食者曰‘蒸餅’又曰‘籠餅’,即今饅頭”。南北朝時期,蕭子顯在《齊書》中亦有言,朝廷規定太廟祭祀時用“面起餅”,即“入酵面中,令鬆鬆然也”。“面起餅”也可視為中國早期的饅頭。 [3] 
包子 包子
唐宋時期,饅頭逐漸成為殷富人家的主食。唐人把它叫做“籠餅”。古人把麪食統稱為“餅”,如湯麪叫做“湯餅”,上籠蒸熟的麪點就叫“籠餅”。南宋陸游有詩云:“便覺此身如在蜀,一盤籠餅是豌巢。”其下作注:“蜀中雜彘肉作巢饅頭,佳甚。唐人正謂饅頭為籠餅。” [2] 
“包子”這個名稱的使用始於宋代。 [2]  饅頭因包有餡,又被稱作“包子”。宋《燕翼詒謀錄》記有:“仁宗誕日,賜羣臣包子。”包子後注曰:“即饅頭別名。”南宋最為盛行的是豬肉饅頭。不過傳説所賜饅頭包的不是豬肉餡,而是珠寶。 [3]  據《茶餘客話》載,北宋元豐初年的一天,宋神宗視察國立大學——太學時,想趁便了解學生的飲食情況,就讓人從太學食堂把太學生吃的飯拿過來,這天正趕上吃“饅頭”,宋神宗嚐了以後,非常滿意,説道:“以此養士,可無愧矣。”饅頭受到皇帝的讚揚後,太學生們回家省親時總是帶着“太學饅頭”作為禮品饋贈,“太學饅頭”從此遠近聞名。廷試過後,皇帝往往也會賞賜士人們“太學饅頭一枚,羊肉泡飯一盞”,可見太學饅頭地位之尊崇。《愛竹淡談藪》一書中載:“宋朝有個叫孫琳的大夫,為宋寧宗治淋病,就是用饅頭包大蒜,淡豆豉,每日服三次,三日便病除,被人們視為神醫。”從此,包子就逐漸受到了人們的追捧。岳飛之孫岳珂曾作饅頭詩,詩中説“太學饅頭”是將肉切成絲再拌進花椒麪、鹽等調料製成,再用發麪做皮的(類似於饅頭狀),其顏色白晳、質地軟嫩、味道鮮美,即使是沒有牙齒的人,也能放開大嚼。南宋都城中甚至有專門的“包子酒店”,除了各色肉包之外,還售賣“灌漿饅頭”,大約就是灌湯包。南宋耐得翁在《都城紀勝》中説,臨安的酒店分茶飯酒店、包子酒店、花園酒店三種,而包子酒店則專賣鵝鴨肉餡的包子。可見這一時期包子已經很普遍了。 [2] 
宋代之後出現“包子”之名,但“饅頭”之稱一直並行不衰。明代,朱元璋第五個兒子周王的王府就在開封,據説,他最喜歡吃“太學饅頭”,並且還常用它來招待王公大臣。由於王爺在朝中是一品大員,趨炎附勢者就把太學饅頭更名為“一品包子”。《水滸傳》的二十七回中,武松路過孫二孃的酒店,點了二三十個包子。“那婦人……去灶上取一籠饅頭來放在桌子上。武松取一個拍開看了,叫道:‘酒家,這饅頭是人肉的,是狗肉的。’那婦人嘻嘻笑道:‘客官休要取笑。清平世界,蕩蕩乾坤,那裏有人肉的饅頭,狗肉的滋味。我家饅頭積祖是黃牛的。’”可見當時的人依然稱包子為“饅頭”。 [2] 
包子的種類很多,按餡兒分類,有肉包子也有素包子,有羊肉包子也有豬肉包子,有蟹黃包子也有灌湯包子。宋朝的饅頭(注意,是包子)也有很多種類,有肉饅頭也有素饅頭,有羊肉饅頭也有豬肉饅頭,有蟹黃饅頭也有獨下饅頭。什麼叫“獨下饅頭”。就是用一整枚粉蒸獅子頭裹成的包子,本來叫“獨餡兒饅頭”,叫着叫着就成了“獨下饅頭”。素包子在宋朝是一個大門類,因為佛教在宋朝已經深入各個階層,社會流行吃素,老年蘇東坡、中年黃庭堅都在吃素隊伍裏搖旗吶喊,所以素包很受歡迎。當然,宋朝人不管素包子叫素包子,而是叫“酸餡兒饅頭”,簡稱“酸餡兒”。酸餡兒本來特指雪裏紅包子,由於雪裏蕻包子賣得特別多,所以大夥就稱素包子為“酸餡兒饅頭”,如豆沙包子、芥菜包子都被宋人歸類到酸餡兒裏去。到了宋徽宗時,由於“六賊之首”蔡京的緣故,“酸餡兒”又有了“菜包子”的稱呼。 [2] 
後來,饅頭的種類越來越多。元《居家必用事類全集》中記有多種饅頭,並附用處:“平坐小饅頭(生餡)、捻尖饅頭(生餡)、卧饅頭(生餡,春前供)、捺花饅頭(熟餡)、壽帶龜(熟餡,壽筵供)、龜蓮饅頭(熟餡,壽筵供)、春〔上爾下蟲〕(熟餡,春前供)。荷花饅頭(熟餡,夏供)、葵花饅頭(喜筵、夏供)、毯漏饅頭(卧饅頭口用脱子印)。”明李詡的《戒庵老人漫筆》中記:“祭功臣廟,用饅頭一藏,五千四十八枚也。江寧、上元二縣供面二十擔,祭畢送工部匠人作飯。”説到這,有必要提到的是,饅頭不管有餡無餡,一直是祭供時不可或缺的食品之一。 [3] 
“包子”和“饅頭”的稱謂,到清代才漸漸分化。《儒林外史》第二回寫道:“廚下捧出湯點來,一大盤實心饅頭,一盤油煎的槓子火燒。”這裏的“饅頭”才真正是沒有餡的饅頭。現今的吳語區還保留古稱,時常把包子稱作“饅頭”,如“生煎饅頭”“蟹粉饅頭”等等。《清稗類鈔》中記載:饅頭,一曰饅首,屑面發酵,蒸熟隆起成圓形者,無餡,食時必以餚佐之,南方之所謂饅頭者,亦屑面發酵蒸熟,隆起成圓形,然實為包子,包子者,宋已有之。 [2]  《鶴林玉露》曰:有士人於京師買一妾,自言是蔡大師府包子廚中人。一日,令其作包子,辭以不能,曰:‘妾乃包子廚中縷葱綠者也。’蓋其中亦有餡,為各種肉,為菜,為果,味亦鹹甜各異,惟以之為點心,不視為常餐之飯。” [3] 

包子食物營養成分

食物名稱 包子
含量參考 約每100克食物中的含量
能量 223 千卡
蛋白質 7.4 g
脂肪 8.6 g
碳水化合物 29.1 g
葉酸 11 μg
膽鹼 20.5 mg
維生素B1(硫胺素) 0.04 mg
維生素B2(核黃素) 0.07 mg
煙酸(煙酰胺) 1.55 mg
維生素B6 0.05 mg
維生素E 1.79 mg
展開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