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勾雲形玉佩

鎖定
新石器時代紅山文化(公元前6500年-5000年)時期的典型出現土文物之一,多為玉質,有系孔,為古人佩飾,因形似勾雲,故稱勾雲形玉佩。 如:圖例是1981年出土於巴林右旗巴彥漢蘇木那日斯台遺址的勾雲形玉佩,採用黃白色玉琢磨而成,長18.2釐米,寬10.9釐米,厚0.4釐米。
中文名
勾雲形玉佩
所屬年代
公元前6500年-5000年

勾雲形玉佩文化特徵

勾雲形玉佩 勾雲形玉佩
紅山文化是我國北方典型的新石器時代文化,與中原仰韶文化同時期分佈在西遼河流域的發達文明,在發展中同中原仰韶文化相交匯產生的多元文化,是富有生機和創造力的優秀文化,內涵十分豐富,手工業達到了很高的階段,形成了極具特色的陶器裝飾藝術和高度發展的制玉工藝。勾雲形玉佩就是紅山文化先民的智慧結晶,與玉豬龍、玉鳳、箍形器等同為紅山文化的典型器物。
勾雲形玉佩,似雲,似梟,採用擬物與抽象相結合的手法,以平面減地打磨的工藝,表現出了極具張性的美,是紅山文化先民高超的藝術水平與神靈崇拜相結合的產物。一般器體為扁平的長方形,中心鏤空一彎勾,為旋渦形,四角對稱地向外呈卷勾狀;在正面或兩面琢磨出與器體輪廓走向一致的淺凹槽。已發現的勾雲形玉佩均置於死者的胸前,説明其非同尋常的神聖意義。

勾雲形玉佩使用功能

對於勾雲形玉佩使用功能的研究進展,是與考古發現,即其出土的位置及相關遺存的發現,密切相關的。
最早通過考古發掘的勾雲形玉佩是1973年阜新胡頭溝M1出土的,1984年發表的簡報指出:“胡頭溝玉器墓是首次確定的紅山文化玉器墓”,確認了勾雲形玉佩的年代屬於紅山文化。但因為墓葬已被擾亂,勾雲形玉佩的具體位置不詳,無法判斷其使用功能。
其後,發表了凌源三官甸子出土的勾雲形玉佩資料,它位於屍體的頭部,又因其背面有四對牛鼻穿,發掘者認為它“應是固定在帽子上戴在頭上的裝飾物,或許是具有某種特殊意義的一種權力的標誌”。
1981年文物普查時,發現了位於建平和凌源二縣交界地帶的牛河梁紅山文化遺址,從1983年至今在這裏近二十年的發掘,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特別是東山嘴石砌的方形和圓形祭壇、牛河梁含有各種婦女陶塑像的“女神廟”和隨葬玉器的積石冢及其之間的相互聯繫,為進行紅山文化多方位的研究提供了寶貴資料。隨着多件有明確位置的勾雲形玉佩的出土,對其使用功能的研究有了很大進展。如牛河梁第二地點M14的勾雲形玉佩置於屍骨胸前;第五地點M1的勾雲形玉佩置於屍骨腹部,且有穿孔的一面朝外、豎向放置。郭大順在1997年指出:“勾雲形玉佩並非如它的命名為‘佩’,即它不是以衣身的佩飾出現,而是單獨存在的、有另外用途的一種器類…是否與手執的斧鉞或權杖一類有關,很值得注意…它可能就是神權與王權結合的一種體現”。
1998年,劉國祥在談到紅山文化勾雲形器的功能時指出:“在紅山文化典禮中,勾雲形玉佩可能用作勾通祭司和上天、祭司和祖靈的中間媒介,具有其他器類不能替代的特殊地位和作用”。
從上述勾雲形器功能研究的進展可以看出,學者對這一問題的認識是隨着考古資料的豐富而逐步深入的,由最初不知其所用,發展至以為它是帽飾、衣飾,再進展至認為它是神權與王權的象徵物及通神的靈物。雖然這些認識尚屬依據考古材料而進行的邏輯推理,還不能確定是否已經找到了勾雲形器在紅山文化時代的真相,但可以相信,這種研究結果是越來越接近歷史的本來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