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勞動期間

鎖定
勞動期間是指一定生產部門完成一件產品所必需的互相聯繫的工作日的數目。工作日是工人每天必須從事的勞動時間的長短。一些部門的產品可以在一個工作日內完成,不少部門的產品需要持續許多工作日連續加工,當它的實物形態被生產出來時,已經持續了一個以上的工作日。這些工作日對於產品的生產來説是一個連續的量,它們依次進行,互相聯繫,形成一個總工作日,即勞動期間。 [1] 
中文名
勞動期間
性    質
期間
屬    性
勞動
產品所必需的
相互聯繫的工作日總數

目錄

勞動期間簡介

一定生產部門為完成一件產品所必需的相互聯繫的工作日總數。有的產品用較少工作日即可完成,有的產品則需要勞動者經過許多個工作日連續加工才能完成。
勞動期間的長短,是由產品的性質、生產技術水平和經營管理水平等因素決定的。產品的性質不同,勞動期間的長短也就不同。例如,製造一張桌子同製造一艘遠洋輪船,勞動期間就有很大的差別。

勞動期間內容

勞動期間的長短,雖然與產品的性質密切關聯。但也不是一成不變的。隨着科學技術的發展,生產同一種產品的勞動期間會逐步縮短。這種變化不僅在工業生產中十分明顯,即使在勞動對象受自然生長制約的種植業和養殖業中,也是如此。在產品性質相同、技術條件相同的情況下,經營管理水平又會大大影響勞動期間的長短。例如,建造一批規格相同的大樓,先進的管理水平可以使各種原材料和配件的供應及時跟上施工的進度,可以使各種作業交叉進行,從而大大縮短施工週期。
但是,不管勞動期間隨着科學技術和管理水平的提高而縮短,各個部門勞動期間的差別總是存在的。勞動期間是生產時間的主要構成部分。幾個等量的資本,在不變資本與可變資本的分割相同、資本的固定部分與流動部分的分割相同、工作日一樣長,工作日分為必要勞動與剩餘勞動的比例也一樣,而且,同樣都是按定貨生產、產品一旦完成交貨就可以取到貨款,在上述這種情況下,勞動期間的差別,會直接造成資本週轉速度上的差別,從而影響資本家在一定時間內獲得剩餘價值的多寡。資本家總是竭力通過採用新技術,改進對生產過程的管理,提高勞動生產率等途徑來縮短勞動期間,加快資本週轉的速度,以便獲取更多的利潤。有些勞動期間很長,規模巨大的事業,如建造大型水庫和水電站、修築長距離的鐵路、或開鑿大運河,在長達幾年或十幾年的勞動期間內,需要不斷地投入墊支資本。這樣的事業,單個資本往往無力舉辦,必須藉助於信用制度,或依靠國家的力量才能興建。
參考資料
  • 1.    何盛明. 財經大辭典: 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1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