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勞動合同法學

鎖定
《勞動合同法學》是2007年西南交通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支果,吳斌,凃強 [1]  本書主要講述勞動合同是市場經濟體制下用人單位與勞動者進行雙向選擇,確定勞動關係,明確雙方權利和義務的協議,是保護勞動者合法權益的基本依據。
中文名
勞動合同法學
作    者
支果,吳斌凃強
出版社
西南交通大學出版社
出版時間
2007年9月1日
頁    數
296 頁
定    價
24.8 元
開    本
16 開
裝    幀
平裝
ISBN
9787811047349

目錄

勞動合同法學內容提要

《勞動合同法》是實現勞動力資源的市場配置,促進勞動關係和諧穩定的重要法律,構建和發展和諧穩定的勞動關係是這部法律所追求的最終價值目標。勞動合同立法就是要在公民的勞動權和用人單位的責任之間找到適當的平衡點,確保勞動關係和諧。
勞動合同是市場經濟體制下用人單位與勞動者進行雙向選擇,確定勞動關係,明確雙方權利和義務的協議,是保護勞動者合法權益的基本依據。《勞動合同法》是實現勞動力資源的市場配置,促進勞動關係和諧穩定的重要法律,構建和發展和諧穩定的勞動關係是這部法律所追求的最終價值目標。勞動合同立法就是要在公民的勞動權和用人單位的責任之間找到適當的平衡點,確保勞動關係和諧。在勞動關係中,應當承認勞動者是弱勢的一方,如果勞動者權益保護不到位,對用人單位責任要求過少,就會影響勞動力供給,不利於高素質的、健康的職工隊伍的形成,最終用人單位的利益也會受到損害;反之,如果立法過分擴大勞動者的權益,加大用人單位的責任,就會使用人單位的用人自主權受到束縛,難以進行優勝劣汰的靈活管理,影響人力資源的優化配置,最終影響用人單位的市場競爭力。目前,我國勞動用工中普遍實行勞動合同制度,將勞動合同制度化、法律化,明確勞動合同雙方當事人的權利和義務,有助於穩定的勞動關係的建立,減少勞動爭議的發生,有利於保護勞動者和用人單位雙方的合法權益。因此,《勞動合同法》從構建和諧社會的大局出發,確立了構建和發展和諧、穩定的勞動關係的最終目標,是一部非常重要的法律。《勞動合同法》的出台,將成為億萬勞動者維權的“利劍”,同時也將對用人單位人力資源管理乃至用人單位全面經營管理產生深遠的影響。

勞動合同法學目錄

第一章勞動合同法概論
一、合同的概念與法律特徵
二、勞動合同的概念和特徵
三、勞動合同與相關概念的比較
四、勞動合同的作用
五、勞動合同的種類
六、勞動合同法的調整對象
七、勞動合同法的適用範圍
八、勞動合同法的基本原則
案例討論
第二章勞動合同法律關係
一、勞動合同法律關係的含義和特徵
二、勞動合同法律關係的要素
三、勞動合同法律關係的設立、變更和終止
四、涉外勞動合同法律關係
案例討論
第三章勞動合同的內容
一、勞動合同內容的概念和特點
二、勞動合同的法定內容
三、勞動合同的約定內容
案例討論
第四章勞動合同的訂立
一、勞動合同訂立概述
二、勞動合同訂立的程序
三、勞動合同訂立的形式
四、勞動合同效力的認定
五、勞動合同締約過失責任
六、勞動合同訂立實務中應注意的問題
案例討論
第五章勞動合同的履行
一、勞動合同履行的概念與特徵
二、勞動合同履行的基本原則
三、勞動合同中止履行
四、勞動力派遣協議的履行
案例討論
第六章 勞動合同的變更
一、勞動合同變更的概念和特徵
二、勞動合同的變更方式和程序
三、勞動合同變更的類型
四、勞動合同變更實務中應注意的問題
案例討論
第七章 勞動合同的解除
一、勞動合同解除概述
二、勞動合同的單方即時解除
三、勞動合同的單方預告解除
四、經濟性裁員解除勞動合同
五、勞動合同解除的程序
六、勞動合同解除的經濟補償
七、勞動合同解除後的附隨義務
案例討論
第八章 勞動合同的終止
一、勞動合同終止的概念與特徵
二、勞動合同終止的條件
三、勞動合同終止的法律程序
四、勞動合同終止的經濟補償
案例討論
第九章 集體合同
第十章 勞動合同的監督檢查
第十一章 違反勞動合同的法律責任
附錄: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
參考文獻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