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勞動力無限供給

鎖定
勞動力無限供給,不發達國家工業部門的勞動供給在現有工資水平上具有完全的彈性,可以得到其所需的任何數量的勞動力。
中文名
勞動力無限供給
定    義
不發達國家工業部門的勞動供給在現有工資水平上具有完全的彈性,可以得到其所需的任何數量的勞動力
類    型
資本主義術語
這是劉易斯 (W. A. Lewis) 在1954年提出的。他認為,發展中國家一般存在二元經濟結構。一個是傳統的農業部門,其勞動力的邊際生產率極低,甚至為零或負數,農業勞動者的收入水平很低,一般只能維持自己和家庭最低限度的生活水平。另一個是勞動生產率遠比農業部門為高的現代化生產的城市工業部門,其工資取決於農業勞動者的收入,一般稍高於農業勞動者,但不高許多,否則農業勞動者大量流入城市,超過工業部門的需求,導致工資下降。劉易斯還認為,發展中國家一般是農業國,農村勞動力極為豐富,因此,現代工業部門的發展可以獲得其工資由農業勞動者收入決定的無限供給的勞動力。但是,在農業過剩勞動力被城市工業部門完全吸收以後,農業勞動力的邊際生產率則開始上升,農民收入逐步增加,城市工業部門再由農業部門吸收勞動力則必須付以較高的工資,否則,農業勞動力的轉移將停止。現代工業部門的勞動供給再也不是無限的,它將與資本一樣成為稀缺要素,其工資水平隨之提高。 [1] 
參考資料
  • 1.    羅肇鴻、王懷寧主編.《資本主義大辭典》:人民出版社,1995年5月:第1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