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勘合貿易

鎖定
明代外國來華進行朝貢貿易的一種稱呼,也稱“貢舶貿易”。明初實行海禁後,只允許外國與明朝廷進行有時間、地點規定的朝貢貿易。外國商船載貢品及各自方物土產來華,明朝廷收貢品、購方物後,以“國賜”形式回酬外商所需中國物品。各國貢期或3年,或5年。對日本則規定10年一貢(並且日本與朝鮮等國不同的是沒有與明政府建立起真正的宗藩關係)。貢舶必須持有明廷事先所頒“勘合”(類似於執照簽證)。
中文名
勘合貿易
別    名
貢舶貿易
明勘合貿易使明海禁後還有官方主持的海外貿易窗口可以維持,但這種貿易體現了典型的中國在海外貿易中的管理模式,阻礙了中國與其他國家商品交流的擴大和國內工商業的發展。
由於從事海上貿易獲利甚巨,僅允許勘合貿易的做法刺激了民間走私和海盜活動,甚至成了“倭患”加劇的部分原因。在朝內外越來越大的反對壓力下,明中期取消海禁,此後私人海外貿易一度成為主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