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動留針法

鎖定
是針刺入腧穴先行針待氣至後,留置一定時間,在留針時間反覆運針,稱為動留針法,亦稱間歇行針法。本法的作用,在於增強針刺感應,達到補虛瀉實的目的。此外,臨牀用於針後經氣不至者,可邊行針催氣,邊留針候氣,直待氣至。
中文名
動留針法
出    處
《針灸大成》
釋    義
留針時間反覆運針,稱為動留針法
本法的作用
增強針刺感應,達到補虛瀉實目的
《針灸大成》雲:“病滯則久留針”,即將針刺入腧穴先行針待氣至後,留置一定時間;是針刺入腧穴先行針待氣至後,留置一定時間,在留針時間反覆運針,稱為動留針法,亦稱間歇行針法。本法的作用,在於增強針刺感應,達到補虛瀉實的目的。此外,臨牀用於針後經氣不至者,可邊行針催氣,邊留針候氣,直待氣至在留針時間反覆運針;臨牀用於針後經氣不至者,可邊行針催氣,邊留針候氣,直待氣至。醫者對留針必須重視,首先要排除不適於留針的患者,如不能合作的兒童、懼針者、初診者、體質過於虛弱者;其次要排除不宜留針的部位,如眼區、喉部、胸部等;再次要排除不適宜留針的病情,如尿頻、尿急、咳喘、腹瀉等類病症,對需要留針、可以留針者,在留針期間,應時刻注意患者的面色和表情,防止暈針等意外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