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動物源性細菌

鎖定
動物源性細菌是人畜共患病的病原菌,即由一種病原菌同時可引起動物和人類的某些傳染病,稱為人畜(獸)共患病,其中絕大多數是以動物作為傳染源的稱為動物源性疾病(zoonosis)。由於人類直接接觸病畜或其污染物及媒介動物叮咬等途徑感染而致病,這些病主要發生在畜牧區或自然疫源地。動物源性細菌主要有布魯菌、鼠疫耶氏菌和炭疽芽胞桿菌。
動物源性細菌是指以動物為傳染源,能引起動物和人發生人畜共患病的病原菌。
多發羣體
人,畜
常見發病部位
臟器
常見病因
直接接觸病畜
常見症狀
腸胃炎
傳染性
有傳染性
傳播途徑
呼吸道,消化道等
西醫學名
動物源性細菌
中醫學名
動物源性細菌
所屬科室
內科 -
是否納入醫保

動物源性細菌布魯菌屬

布魯菌屬(Brucella)細菌是一類人畜共患傳染病的病原菌,有4個生物種、13個生物型,因最早由美國醫師DavidBruce首先分離出,故得名。本屬使人致病的有牛布魯菌(B.abortus又稱流產布魯菌)、羊布魯桿菌(B.melitensis)、豬布魯桿菌(B.suis)和犬布魯桿菌(B.canis),在我國流行佔絕對優勢的是羊布魯菌病,其次為牛布魯菌病。
一、生物學性狀
形態與染色 革蘭陰性小球杆菌或短桿菌。大小為0.4~0.8μm×0.5~1.5μm。無芽胞,無鞭毛,光滑型菌有微莢膜。革蘭染色經常着色不佳,故復染時間應適當延長至3min左右。
培養特性 需氧菌,牛布魯菌在初分離時需5%~10%CO2。營養要求較高,在普通培養基上生長緩慢,如加入血清或肝侵液,或加硫胺、煙酸和生長素等可促進生長。最適生長温度為35~37℃,最適pH為6.6~6.8。經37℃培養48h可長出微小、透明、無色的光滑型(S)菌落,經人工傳代培養後可轉變成粗糙型(R)菌落。兩種菌落可用吖啶黃玻片凝聚試驗鑑別,S型在1:1000的吖啶黃中呈均勻混濁,而R型菌出現凝塊。布魯菌在血瓊脂平板上不溶血,在液體培養基中可形成輕度混濁並有沉澱。
生化反應 大多能分解尿素和產生H2S。根據產生H2S的多少和在含鹼性染料培養基中的生長情況,可鑑別羊、牛、豬等三種布魯菌。
抗原構造與分型 布魯菌含有兩種抗原物質,即A抗原和M抗原。兩種抗原在不同的布魯菌中含量不同,牛布魯菌含A(abortus)抗原多,故又稱牛布魯菌抗原;羊布魯菌含M(melitensis)抗原多故又稱羊布魯菌抗原。兩種抗原量的比例不同可對菌種進行區別,如牛布魯菌A:M=20:1,而羊布魯菌A:M=1:20,豬布魯菌A:M=2:1。用A與M因子血清進行凝集試驗可鑑別三種布魯菌。
抵抗力 抵抗力較強,在土壤、毛皮、病畜的臟器和分泌物、肉和乳製品中可生存數週至數月。但在濕熱60℃、20min,日光直接照射下20min可死亡;對常用消毒劑均較敏感,如3%來蘇作用數分鐘可殺死。對常用的廣譜抗生素也較敏感。
二、致病性與免疫性
致病物質 布魯菌的主要致病物質是內毒素。莢膜與侵襲酶(透明質酸酶、過氧化氫酶等)增強了該菌的侵襲力,使細菌能通過完整皮膚、粘膜進入宿主體內,並在機體臟器內大量繁殖和快速擴散入血流。
所致疾病 布魯菌感染家畜引起母畜流產,病原體可隨流產的胎畜和羊水大量排出;病畜還可表現為睾丸炎、附睾炎、乳腺炎、子宮炎等,隱性感染的動物也可經乳汁、糞、尿等長期排菌,人類對布魯菌易感,主要通過接觸病畜及其分泌物或接觸被污染的畜產品,經皮膚、粘膜、眼結膜、消化道、呼吸道等不同途徑感染。
布魯菌侵入機體經1~6周的潛伏期,此期細菌被中性粒細胞和巨噬細胞吞噬,成為胞內寄生菌,隨淋巴流達局部淋巴結生長繁殖形成感染灶。當細菌繁殖達一定數量,突破淋巴結而侵入血流,出現菌血症。由於內毒素的作用致患者發熱,隨後細菌進入肝、脾、骨髓和淋巴結等臟器細胞,發熱也漸消退。細菌在細胞內繁殖到一定程度可再度入血,又出現菌血症而致體温升高。如此反覆形成的菌血症,使患者的熱型呈波浪式,臨牀上稱為波浪熱。感染易轉為慢性,在全身各處引起遷徙性病變,伴隨發熱、關節痛和全身乏力等症狀,體徵有肝、脾腫大。
人類感染布魯菌不引起流產,原因可能是易感動物的生殖器官和胎膜上含有大量赤蘚醇,刺激細菌生長而引起流產,而人類胎盤中不含有赤蘚醇,故不會引起流產。另外,布魯菌的致病與本菌引起的Ⅳ型超敏反應有關;還有菌體抗原成分與相應抗體形成的免疫複合物,可導致急性炎症和壞死,病灶中有大量中性粒細胞浸潤,可能是一種Ⅲ型超敏反應(Arthus反應)。
免疫性 機體感染布魯菌後可產生免疫力,且各菌種和生物型之間有交叉免疫。一般認為此免疫力是有菌免疫,即當機體內有布魯菌存在時,對再次感染則有較強免疫力。但近來認為隨着病程的延續,機體免疫力不斷增強,病菌不斷被消滅,最終可變為無菌免疫。由於布魯菌為細胞內寄生,故其免疫以細胞免疫為主。病後機體產IgM和IgG型抗體,可發揮免疫調理作用。此外,細胞免疫和Ⅳ型超敏反應所導致的免疫保護及病理損害,在慢性與反覆發作的病程中往往交織存在。
三、微生物學檢查
標本 血液是最常用的標本,急性期血培養陽性率高達70%。骨髓在急性期、亞急性期病人均可分離陽性。病畜的子宮分泌物、羊水,流產動物的肝、脾、骨髓等也可作為分離培養的標本。
分離培養與鑑定 將標本接種於雙相肝浸液培養基(液相為肝浸液的瓊脂斜面)置37℃、5%~10%CO2孵箱中培養。菌落大多在4~7d形成,若30d時仍無菌生長可報告為陰性。若有菌生長,可根據塗片染色鏡檢,CO2的要求,H2S產生,染料抑菌試驗,玻片凝集等確定型別。
血清學試驗
1.凝集試驗:發病1~7d後血清中開始出出現IgM抗體,將患者血清作倍比稀釋,標準菌量為1×109個/ml,進行玻片凝集試驗,1:200有診斷意義。但當效價≥1:100時應重複進行試管凝集試驗,需要在37℃水浴16~20d後觀察結果,以1:200~1:400血清凝集者為陽性。用膠乳凝集試驗可在6min內判定結果,方法簡易可靠。
2.抗球蛋白試驗(Coomb試驗):布魯菌感染患者常出現不完全抗體,需用Coomb試驗才能檢出。在病程中凝集效價出現增長者有診斷意義。
3.補體結合試驗:一般發病3周後出現IgG抗體,由於此抗體能維持較長時間,故對診斷慢性布魯菌病意義較大。此試驗特異性高,試驗結果以1:10為陽性。
皮膚試驗 取布魯菌素(brucellin)或布魯菌蛋白提取物0.1ml作皮內注射,24~48d後觀察結果.局部紅腫浸潤直徑1~2cm者為弱陽性,>2~3cm為陽性,>3~6cm為強陽性。若紅腫在4~6d內消退者為假陽性。皮試陽性可診斷慢性或曾患過布魯菌病。
四 防治原則
控制和消滅家畜布魯菌病,切斷傳播途徑和免疫接種是三項主要的預防措施。免疫接種以畜羣為主,疫區人羣也應接種減毒活疫苗(104M株疫苗皮上劃痕接種),有效期約一年。急性病人用抗生素治療,慢性者除繼續用抗生素治療外,應採用綜合療法以增強機體免疫力,也可用特異性疫苗進行脱敏治療。

動物源性細菌耶爾森菌屬

耶爾森菌屬(Yersinia)細菌屬於腸桿菌科,是一類革蘭陰性小桿菌。包括11個菌種,其中鼠疫耶氏菌、小腸結腸炎耶氏菌與假結核耶氏菌等三種肯定是人類致病菌。本屬細菌通常先引起齧齒動物、家畜和鳥類等動物感染,人類通過接觸動物、被節肢動物叮咬或食入污染食物等途徑感染。
一、鼠疫耶氏菌
鼠疫耶氏菌(Y.pestis)俗稱鼠疫桿菌,是鼠疫的病原菌。鼠疫是一種自然疫源性的烈性傳染病,歷史上曾發生過三次世界性大流行。人類鼠疫是被疫鼠的鼠蚤叮咬而受染,1989~1998年世界各地報告鼠疫病例共5440餘例,死亡681人,病死率11%。因此,鼠疫依然威脅着人類。
(一)生物學性狀
形態與染色 為形兩端濃染的卵圓短桿菌。大小為0.5~0.8×1~2μm。一般單個散在,偶爾成雙或呈短鏈。有莢膜,無鞭毛,無芽胞。革蘭染色陰性。從死於鼠疫的屍體或動物新鮮內臟製備的印片或塗片,形態典型,有時可見到吞噬細胞內外均有本菌。但在化膿或潰瘍性病灶及腐敗材料中可見菌體膨大成球形,且着色不佳。如在陳舊培養物或生長在含高鹽(30g/LNaCl)的培養基上則呈多形態性,有球形、杆形、棒形和啞鈴狀等,亦可見到着色極淺的細菌輪廓,稱菌影(ghost)。
培養特性 兼性厭氧,最適生長温度為27~30℃,最適pH為6.9~7.2。在普通培養基上能生長,但生長緩慢。在含血液或組織液的培養基上生長,24~48h可形成柔軟、粘稠的粗糙型菌落。在肉湯培養基中開始呈混濁,24h後表現為沉澱生長,48h後逐漸形成菌膜,稍加搖動菌膜呈“鐘乳石”狀下沉,此特徵有一定鑑別意義。
抗原結構 鼠疫耶氏菌的抗原結構複雜,至少有18種抗原,重要的有F1、V-W、外膜蛋白和MT等四種抗原。
1.F1(fraction1)抗原 是鼠疫耶氏菌的莢膜抗原,於37℃時產生,具有抗吞噬和活化補體的作用。F1的抗原性強,特異性高,其相應抗體具有免疫保護作用。但F1抗原是一種不耐熱的糖蛋白,100℃15min即失去抗原性。
2.V和W抗原 系毒力質粒DNA編碼。W抗原位於菌體表面,是一種脂蛋白;V抗原存在於細胞質中,為可溶性蛋白。兩種抗原總是一起產生,與細菌毒力有關,使細菌具有形成肉芽腫損傷和在細胞內存活的能力,且有免疫抑制作用。
3.外膜蛋白(Yersiniaoutermembraneproteins,Yop) 其編碼基因與V-W基因存在於同一質粒上,在37℃和含Ca2+條件下能產生數種外膜蛋白,這些蛋白能使細菌在突破宿主的防禦機制,導致機體發病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4.鼠毒素(murinetoxin,MT) 為可溶性蛋白,是一種外毒素,對鼠類有劇烈毒性,1?g即可使鼠致死,它可阻斷動物?腎上腺能神經和引起心臟損害,但對人的損傷作用尚不清楚。MT具有良好的抗原性,用0.2%甲醛處理可使其脱毒製成類毒素,用於免疫動物製備抗毒素。
5.內毒素 其性質與腸道桿菌內毒素相似,可致機體發熱,產生休克和DIC等。
抵抗力 對理化因素抵抗力較弱。濕熱70~80℃10min或100℃1min死亡,5%來蘇或5%石炭酸20min內可將痰液中病菌殺死,但在自然環境中的痰液中能存活36d,在蚤糞和土壤中能存活1年左右。
變異性 鼠疫耶氏菌通過自發或誘發性突變、轉座子移位及基因轉移等機制發生變異,其生化特性、毒力、耐藥性和抗原構造等均可出現變異菌株。與多數腸道菌光滑(S)型菌落致病性強的特徵不同,野生菌株的菌落呈粗糙(R)型。經人工傳代培養後菌落逐漸變為S型,其毒力也隨之減弱。
(二)致病性與免疫性
致病物質 鼠毒素主要對鼠類致病,具外毒素性質,但只有當細菌自溶裂解後才釋放。鼠疫耶氏菌的毒力很強,少數幾個細菌即可使人致病,其致病性主要與F1抗原、V-W抗原、外膜抗原及內毒素等相關。
所致疾病 鼠疫是自然疫源性傳染病,一般先在鼠類間發病和流行,通過鼠蚤的叮咬而傳染人類,尤其當大批病鼠死亡後,失去宿主的鼠蚤轉向人羣。人患鼠疫後,又可通過人蚤或呼吸道等途徑在人羣間流行。臨牀常見有腺型、肺型和敗血症型鼠疫。
鼠疫耶氏菌侵入人體,被吞噬細胞吞噬後能在細胞內生長繁殖,並沿淋巴流到達局部淋巴結,引起嚴重的淋巴結炎。犯及的淋巴結多在腹股溝,一般為單側,並引起腫脹、出血和壞死,稱為腺鼠疫。如吸入染菌的塵埃則引起原發性肺鼠疫,也可由腺型或敗血症型鼠疫蔓延而致繼發性肺鼠疫。病人高熱寒戰,咳嗽、胸痛、喀血、呼吸困難,全身衰竭而出現嚴重中毒症狀,多於2~4d內死亡。病人死亡後皮膚常呈黑紫色,故有“黑死病”之稱。重症腺型或肺型鼠疫患者的病原菌可侵入血流,導致敗血症型鼠疫,體温升高至39~40℃,發生休克和DIC,皮膚粘膜見出血點及淤斑,常併發支氣管肺炎和腦膜炎等症狀,多迅速惡化而死亡。
免疫性 鼠疫感染後能獲得牢固免疫力,再次感染罕見。主要產生針對F1抗原、V-W抗原的抗體等,具有調理促吞噬、凝集細菌及殺菌等作用。另外,尚依賴於吞噬細胞吞殺細菌等細胞免疫的作用。
(三)微生物學檢查
標本 按不同病型採取淋巴結穿刺液、痰、血液等。人或動物屍體取肝、脾、肺、腫大淋巴結和心血等。陳舊屍體取骨髓。因鼠疫為法定甲類烈性傳染病,其傳染性極強,除標本採取時要嚴格無菌操作和控制外,標本必須送指定的具有嚴格防護措施的專門實驗室,並按嚴格操作規程進行。
直接塗片鏡檢 檢材直接塗片或印片,分別進行革蘭染色和美藍染色,鏡檢觀察典型形態與染色性。免疫熒光試驗用於快速診斷。
分離培養與鑑定 將檢材接種於血瓊脂平板或0.025%亞硫酸鈉瓊脂平板等,經24h孵育後形成針尖樣小菌落,經48h後才形成1~1.5mm灰白色較粘稠的粗糙型菌落。在液體培養基中孵育48h可形成“鐘乳石”現象。當分離出可疑菌落時,可作塗片鏡檢,噬菌體裂解試驗,血清凝集試驗等進一步鑑定。
(四)防治原則
滅鼠滅蚤是切斷鼠疫傳播環節,消滅鼠疫源的根本措施。我國應用EV無毒株生產活菌疫苗,多用皮下、皮內接種或皮上劃痕,免疫力可維持8~10個月。此外,應加強國境、海關檢疫。
治療必須早期足量用藥,採用磺胺類、鏈黴素、氯黴素、氨基糖苷類抗生素等均有效。
二、小腸結腸炎耶氏菌
小腸結腸炎耶氏菌(Y.enterocolitica)是引起人類嚴重的小腸結腸炎的病原菌。本菌天然集居在多種動物體內,如鼠、兔、豬等,通過污染食物(牛奶、肉類等)和水,經糞口途徑感染或因接觸染疫動物而感染。近年來本菌中某些血清型引起的腸道感染正逐漸上升。
(一)生物學性狀
形態與染色 革蘭陰性球杆菌,偶見兩端濃染。無芽胞、無莢膜,25℃培養時有周身鞭毛,但37℃培養時則很少或無鞭毛。
培養特性 兼性厭氧。耐低温,在4℃能生長,但最適温度為20~28℃,最適pH7.6。在普通瓊脂培養基上生長良好。某些菌株在血瓊脂平板上可出現溶血環,在腸道菌選擇培養基上形成不發酵乳糖的無色半透明、扁平的小菌落。
血清型 根據菌體O抗原可分為50多種血清型,但僅幾種血清型與致病有關,且致病型別各地區也不同。我國主要為O:9、O:8、O:5和O:3等。此外有毒力菌株大都具有V和W抗原、外毒素蛋白等。
(二)致病性
致病物質 本菌為一種腸道致病菌,具有侵襲性及產毒素性。V-W抗原具有抗吞噬作用。O:3、O:8、O:9等菌株產生耐熱性腸毒素,與大腸埃希菌腸毒素ST相似。另外,某些菌株的O抗原與人體組織有共同抗原,可刺激機體產生自身抗體,引起自身免疫性疾病。
所致疾病 本菌為人畜共患病原菌。人類通過食用污染的食物和水而受染,潛伏期3~7d,臨牀表現以小腸、結腸炎為多見,也見有敗血症者。臨牀上可出現發熱,腹瀉為粘液或水樣便,易與志賀菌痢混淆。根據病變位置與發病機制不同,可將小腸結腸炎分為四型:①胃腸炎(或小腸結腸炎)型;②迴腸末端炎、闌尾炎和腸繫膜淋巴結炎型;③結節性紅斑與關節炎型(自身免疫病);④敗血症型。
(三)微生物學檢查
標本取糞便、血液和剩餘食物等,根據該菌嗜冷特性,將標本置pH7.4~7.8的磷酸鹽緩衝鹽水中,於4℃增菌2~3w;再用耶氏菌專用選擇培養基置25℃培養24~48h,挑取可疑菌落進行鑑定。主要鑑定依據為25℃培養時動力陽性,嗜冷性、脲酶陽性、H2S陽性及血清學鑑定等。
三、假結核耶氏菌
假結核耶氏菌(Y.pseudotuberculosis)存在於多種動物的腸道中,人類感染較少,主要通過食用患病動物污染的食物而感染。由於該菌在動物感染的臟器中形成粟粒狀結核結節,在人的感染部位形成結核樣肉芽腫,故稱假結核耶氏菌。
本菌具多形態性,呈球狀或短桿狀。革蘭陰性。無莢膜、無芽胞,在病變組織中菌體兩端濃染。需氧或兼性厭氧,最適生長温度為25℃,且出現動力,37℃培養動力消失。本菌的生化反應與鼠疫耶氏菌相似,引起的疾病與小腸結腸炎耶氏菌相似。根據耐熱的菌體O抗原將細菌分為6個血清型,引起人類感染的主要是O1血清型。毒力菌株大部分具有V和W抗原。
假結核耶氏菌對豚鼠、家兔、鼠類等有很強的致病性,患病動物的肝、脾、肺和淋巴結等可形成多發性粟粒狀結核結節。人類感染多為胃腸炎,腸繫膜淋巴結肉芽腫,迴腸末端炎等,後者的症狀與闌尾炎相似,多發生於5~15歲的學齡兒童,並易發展為敗血症。少數表現為高熱、紫癜,並伴有肝、脾腫大,類似腸傷寒的症狀。並有呈結節性紅斑等自身免疫病症的。
臨牀取糞便、血液等標本進行微生物學檢查。多采用腸道選擇性鑑別培養基進行分離培養,25℃培養48h,根據生化反應及動力等,作出初步判斷,最後用血清學試驗進行鑑定。
本菌感染應用廣譜抗生素進行治療。

動物源性細菌芽胞桿菌屬

芽胞桿菌屬(Bacillus)是一羣需氧,能形成芽胞的革蘭陽性大桿菌。本屬中主要的致病菌為炭疽芽胞桿菌,是引起動物和人類炭疽的病原菌。蠟樣芽胞桿菌可產生腸毒素引起食物中毒。其它大多為腐生菌,主要存在於土壤、水和塵埃中,如枯草芽胞桿菌等。一般不致病,當機體免疫力低下時,偶爾可引起結膜炎、虹膜炎及全眼炎等。又如多粘芽孢桿菌能產生多粘菌素(polymyxin);嗜熱脂肪芽孢桿菌的抗濕熱能力極強,常用作熱力滅菌實驗的代表菌株,以試滅菌器的效果等。這些腐生菌也常是實驗室及製劑生產車間的主要污染菌。
一、炭疽芽胞桿菌
炭疽芽胞桿菌(B.anthracis)是動物和人類炭疽病的病原菌,是人類歷史上第一個被發現的病原菌,俗稱炭疽桿菌。牛與羊等食草動物的發病率最高,人可通過攝食或接觸患炭疽病的動物及畜產品而感染,傳播方式多樣,多見皮膚炭疽,也有腸炭疽、肺炭疽和腦膜炎炭疽等。
(一)生物學性狀
形態與染色 炭疽芽胞桿菌是致病菌中最大的革蘭陽性粗大桿菌,5~10×1~3μm,兩端截平,無鞭毛。取自病人或病畜新鮮標本直接塗片時,常單個或呈短鏈,經培養後則形成長鏈,呈竹節樣排列(圖15-2)。芽胞在有氧條件下形成,呈橢圓形,位於菌體中央。有毒菌株在人和動物體內或含血清的培養基中可形成莢膜。
培養特性 需氧或兼性厭氧,最適温度為30~35℃,在普通瓊脂培養基上培養24h,形成灰白色粗糙型菌落,邊緣不整齊,在低倍鏡下觀察邊緣呈捲髮狀。在血瓊脂平板上不溶血。在肉湯培養基中由於形成長鏈而呈絮狀沉澱生長。在明膠培養基中經37℃培養24h可使表面液化呈漏斗狀,由於細菌沿穿刺線向四周擴散成倒松樹狀。有毒菌株在含NaHCO3的血瓊脂平板上,置5%CO2孵箱37℃孵育24~48h可產生莢膜,變為粘液性菌落,用接種針挑取時可見拉絲狀。而無毒株仍形成粗糙型菌落。
抗原結構 炭疽芽胞桿菌的抗原分為兩部分,一部分是結構抗原,包括莢膜、菌體和芽胞等抗原成分,另一部分是外毒素複合物。
1.莢膜多肽抗原 由D穀氨酸?多肽所組成。具抗吞噬作用,與細菌毒力有關。若以高效價抗莢膜多肽血清作莢膜腫脹試驗,對鑑定本菌有一定意義。
2.菌體多糖抗原 由D-葡萄糖胺、D-半乳糖組成,與毒力無關。由於耐熱,此抗原在病畜皮毛或腐敗臟器中雖經長時間煮沸仍可與相應抗體發生沉澱反應,稱Ascoli熱沉澱反應,對追溯炭疽芽胞桿菌病原方面起了很大作用。但由於此抗原特異性不高,與其它需氧性芽胞桿菌、14型肺炎鏈球菌,甚至人類A血型抗原之間發生交叉反應,故Ascoli反應目前已很少使用。
3.芽胞抗原 由芽胞的外膜、皮質等組成的芽胞特異性抗原,具有免疫原性和血清學診斷價值。
4.炭疽毒素 由保護性抗原、致死因子和水腫因子三種蛋白質組成的複合物,注射給實驗動物可出現炭疽病的典型中毒症狀。但致死因子和水腫因子單獨作用不會發揮生物學活性,都必須與保護性抗原組合後才能引起實驗動物的水腫和致死。炭疽毒素具有抗吞噬作用和免疫原性,免疫注射後使豚鼠對炭疽芽胞桿菌的感染具有一定的保護作用。
抵抗力 由於本菌能產生芽胞,故抵抗力很強,煮沸10min或乾熱140℃需3h才能殺滅。芽胞對化學消毒劑的抵抗力也很強,如5%石炭酸需5天始可殺死。但對碘及氧化劑較敏感,1:2500碘液10min、3%H2O21h、0.5%過氧乙酸10min即可殺死。細菌芽胞在乾燥土壤或皮毛中能存活數年至20餘年,牧場一旦被污染,傳染性可持續數十年。本菌對青黴素、紅黴素、氯黴素等均敏感。若在含微量(0.05~0.5單位/ml)青黴素的培養基上,鏈桿菌排列的細菌形態發生變異,變成大而均勻呈鏈狀的串珠狀,稱串珠試驗。對本菌有鑑別意義,其他需氧芽胞桿菌無此現象。
(二)致病性與免疫性
致病性 炭疽芽胞桿菌主要致病物質是莢膜和炭疽毒素。控制莢膜產生的基因在質粒DNA上。莢膜有抗吞噬作用,有利於細菌在宿主組織內繁殖擴散。炭疽毒素是造成感染者致病和死亡的主要原因,毒性作用直接損傷微血管內皮細胞,增加血管通透性而形成水腫。由於有效循環血量不足,微循環障礙致感染性休克和DIC,甚至致死。
所致疾病 炭疽芽胞桿菌主要為食草動物(牛、羊、馬等)炭疽病的病原菌,人因接觸患病動物或受染毛皮而引起皮膚炭疽,食入未煮熟的病畜肉類、奶或被污染食物引起腸炭疽,或吸入含有大量病菌芽胞的塵埃可發生肺炭疽。上述三型均可併發敗血症,偶見引起炭疽性腦膜炎,死亡率極高。
皮膚炭疽最為多見,細菌由顏面、四肢等皮膚小傷口侵入,經一天左右局部出現小痂,繼而周圍形成水皰、膿瘡、最後形成壞死、潰瘍並形成特有的黑色焦痂,故名炭疽。腸炭疽出現連續性嘔吐,腸麻痹及血便,但以全身中毒為主,2~3d死於毒血癥。肺炭疽出現呼吸道症狀,很快也出現全身中毒症狀而死亡。
免疫性 感染炭疽後可獲得持久性免疫力。一般認為免疫與機體針對保護性抗原產生保護性抗體及增強吞噬細胞的吞噬功能有關。
(三)微生物學檢查
標本 根據炭疽病型採取不同標本。人類皮膚炭疽取水泡、膿皰內容物或血液;腸炭疽取糞便、血液及畜肉等;肺炭疽取痰、胸腔滲出液及血液等;腦膜炎炭疽取腦脊液。炭疽動物屍體嚴禁室外剖檢,以防形成芽胞污染牧場及環境;一般在無菌條件下割取耳尖或舌尖組織送檢。
直接塗片鏡檢 取標本塗片進行革蘭染色,發現有莢膜的呈竹節狀排列的革蘭陽性大桿菌,或用特異性熒光抗體染色鏡檢,結合臨牀症狀可作出初步診斷。
分離培養與鑑定 檢材接種於血瓊脂平板和碳酸氫鈉瓊脂平板,孵育後觀察菌落,用青黴素串珠試驗、噬菌體裂解試驗等進行鑑定。此外,也可用免疫熒光法檢查病人的莢膜抗體,用ELISA檢查保護性抗體。必要時進行動物試驗。本菌與其他需氧芽胞桿菌的鑑別見表15-2。
(四) 防治原則
炭疽的預防重點應放在家畜感染的防治和牧場的衞生防護上。病畜應嚴格隔離或處死深埋,杜絕在無防護條件下現場剖檢取材,死畜嚴禁剝皮或煮食,必經焚燬或深埋2m以下。對易感染家畜應進行預防接種。
特異性預防用炭疽減毒活疫苗,皮上劃痕接種,免疫力可持續1年。接種對象是疫區皮革、毛紡工人、牧民、屠宰牲畜人員、獸醫等。治療以青黴素首選,也可選用其他廣譜抗生素。
二、蠟樣芽胞桿菌
蠟樣芽胞桿菌(B.cereus) 為革蘭陽性大桿菌,生長6h後即形成橢圓形芽胞,位於菌體中央或次末端。在普通瓊脂平板上生長良好,菌落較大,灰白色,表面粗糙似融蠟狀,故名。本菌廣泛分佈於土壤、水、塵埃、澱粉製品、乳和乳製品等食品中。
蠟樣芽胞桿菌引起食物中毒必須達到一定的感染量即食物中含菌量達106/g以上才能發病。食物中毒分兩種類型:①嘔吐型:由耐熱的腸毒素引起,於進餐1~6h發病,主要是噁心、嘔吐,僅有少數有腹瀉。類似於葡萄球菌的食物中毒,病程平均不超過10h。②腹瀉型:由不耐熱腸毒素引起,進食後發生胃腸炎症狀,主要為腹痛、腹瀉和裏急後重,偶有嘔吐和發熱。此外,該菌有時也是外傷後眼部感染的常見病原菌,引起全眼球炎。在免疫功能低下或應用免疫抑制藥的患者中還可引起心內膜炎、菌血症和腦膜炎等。
發生食物中毒時採取可疑食物或收集糞便及嘔吐物進行檢驗。除進行分離培養外,須作活菌計數,因暴露於空氣中的食物會在一定程度上受本菌污染,故不能因分離出蠟樣芽胞桿菌就認為是食物中毒的病原菌。根據形態、染色性、菌落特徵及生化型、血清型和噬菌體分型作鑑定。本菌對紅黴素、氯黴素和慶大黴素敏感,對青黴素、磺胺類耐藥。

動物源性細菌弗朗西絲菌屬

弗朗西絲菌屬(Francisella)是一類呈多形性的革蘭陰性小桿菌,本屬有土拉弗氏菌和新兇手弗氏菌兩個種。其中土拉弗氏菌(F.tularesis)為土拉熱的病原體,有兩個主要的生物型。本菌引起一些野生動物的感染,特別常見於野兔中,故俗稱野兔熱桿菌,人類常因接觸野生動物或病畜引起土拉熱。
土拉弗氏菌
生物學特性 球杆狀小桿菌,大小為0.2~0.3×0.3~0.7μm。經人工培養後呈顯著多形態性。無芽胞、無動力,在動物組織內有莢膜。
需氧,最適温度為35~37℃。在普通培養基上不易生長,常用卵黃培養基或胱氨酸血瓊脂培養基,孵育24~48h形成灰白色細小、光滑,略帶粘性的菌落。
對熱敏感,56℃5~10min即死亡。在20~25℃水中可存活1~2個月,但對低温有很強的耐受力,在4℃水中或濕土中可存活4個月,在0℃以下可存活9個月。對一般化學消毒劑敏感。
致病性與免疫性 野兔、鼠類等多種野生動物和家畜都可感染土拉弗氏桿菌。動物之間主要通過蜱、蚊、蚤、蝨等吸血節肢動物叮咬傳播,人類也易感,可通過多種途徑感染,如直接接觸患病的動物或被動物咬傷、節肢動物叮咬、食入污染食物,亦可經空氣傳播引起呼吸道感染。
土拉弗氏菌的致病物質主要是莢膜和內毒素。細菌侵襲力強,能穿過完整的皮膚和粘膜。另外,菌體多糖抗原可引起速髮型超敏反應,蛋白質抗原可引起遲髮型超敏反應等也參與致病。
人感染後潛伏期一般為2~10d,發病較急,臨牀表現為發熱、劇烈頭疼、關節痛等,重者出現衰竭與休克。由於感染途徑不同,臨牀類型可多樣化,有潰瘍腺型、胃腸型、肺型和傷寒中毒型等。
病後2~3周出現IgM和IgG抗體,可持續存在多年,但無保護作用。土拉弗氏菌為細胞內寄生菌,抗感染當以細胞免疫為主。
診斷與治療 採取病人血液、組織穿刺液或活檢組織檢查。組織標本的革蘭染色鏡檢價值不大,可用免疫熒光染色鏡檢,但與軍團菌、布魯菌等有交叉反應,應注意假陽性的出現。
分離培養較困難,可接種於卵黃培養基或胱氨酸葡萄糖血瓊脂,37℃孵育至少需3周。除觀察典型菌落外,可取培養物用本菌的抗血清作玻片凝集試驗進行鑑定。血清學試驗是土拉熱診斷最常用的方法,在病程中血管凝集效價呈4倍或以上增長或單份血清效價達1:160才有診斷意義。
預防可用減毒活疫苗經皮上劃痕接種。治療可選用廣譜抗生素。

動物源性細菌巴斯德菌屬

巴斯德菌屬(Pasteurella)為革蘭陰性、卵圓形或桿狀細菌,常寄生於哺乳動物和鳥類上呼吸道和腸道粘摸上。對人類致病的僅有多殺巴氏菌(P。Multocida)和新1號巴氏菌(P.newspecies1)兩種。這兩種均為革蘭陰性球杆菌,常呈兩極濃染,無鞭毛,無芽孢、有莢膜。營養要求較高,需在含血的培養基上生長,在血平板上形成白色、不溶血的半透明小菌落。
本菌為動物源性細菌,致病物質為莢膜與內毒素。可引起低等動物的敗血症和雞霍亂。人可通過接觸染病的動物而感染,所致疾病有傷口感染、膿腫、肺部感染、腦膜炎、腹膜炎、關節炎等。
實驗室檢查應採取患者血、痰、腦脊液或膿等直接塗片染色鏡檢,並接種血平板作分離培養。根據菌落特徵和形態染色的結果,再作生化反應和血清學試驗進行鑑定。治療上應選擇廣譜抗生素。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