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動物地理區

鎖定
在地球大陸島嶼中,凡是具有區別於別區的獨特的動物區系區域,在動物區系地理學中是作為一個動物地理區(或動物區)來看待的。
中文名
動物地理區
外文名
zoogeographic region. faunalregion
最高單位
界(realm)
先    驅
施馬達(L.Schmarda, 1853)等

動物地理區主要介紹

動物地理區(zoogeographic region. faunalregion)
它的最高單位是界(realm),有北陸界新陸界南陸界,各界再分為區(region)、亞區(subregion)、地方(地區)(province)、分區(subprovince)等較低的幾種單元。
動物地理區 動物地理區
動物地理區的確定,以施馬達(L.Schmarda, 1853)、斯克萊特(P.L.Sclater,1858)等人為先驅,由華萊士(A.R.Wallace,1876)的《動物的地理分佈》2卷而集其大成,以後特勞薩特(E.L.Trousessart,1980)、萊德克(R.Lydekker, 1896)等人作了部分的修訂,一直髮展到最近的施米特(K. P.Schmidt, 1954)進行的區劃。
各動物地理區的動物區系,根據魏格納(W.Wegener)的大陸漂移説所説的地質年代,由於陸地的聯結或分離,致使有或多或少的親緣關係。另由於分佈情況也是隨生活型不同的動物羣而異,所以要準確地劃出動物地理區的界線是很困難的,同時交錯帶也很多,因而現在制定的區劃也是權宜的。此外對於海洋,則形成與陸地不同的區系。

動物地理區大洋洲界

動物地理區概況

大洋洲界以澳大利亞大陸和新幾內亞島為中心,二者歷史上曾經長期連在一起,具有相當的一致性,但澳大利亞的氣候逐漸乾燥惡化,而新幾內亞仍保持以濕熱的熱帶雨林為主,同時,新幾內亞島雖然面積遠小於澳大利亞大陸,但自然條件的多樣性卻比較高,擁有崇山峻嶺,且與東洋界更加接近,物種滲透要強於澳大利亞大陸,所而二者的物種相似而又有區別;新幾內亞單代表一個面積較小但是物種非常豐富的動物區系,而澳大利亞大陸雖然面積要大很多,但是物種並不比新幾內亞更豐富。新西蘭和太平洋島嶼比澳大利亞大陸和新幾內亞更加與世隔絕,擁有一些更加獨特的物種,物種也遠更貧乏,有時候被分別列為新西蘭界和波利尼西亞界,新西蘭很早前就與大陸分離,長期孤立,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動物地理區,擁有一些珍貴的活化石。大洋洲界和東洋界的交界地區稱為華萊士區,同時擁有二者的部分類型,同時也有本區內的特有類型,在生物地理上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動物地理區鳥類

大洋洲界的鳥類很有特色,多是些獨特的類羣,有些東洋界有一定聯繫,另外一些古北界的候鳥在大洋洲界越冬。澳大利亞大陸大洋洲界的鳴禽中按照西伯利的分類體系明顯以鴉小目的種類佔絕對優勢,大洋洲界絕大多數鳴禽都屬此類,而這裏也是鴉小目的起源和分佈中心。鴉小目鳥類中最著名的是澳大利亞特有的琴鳥和主要分佈於新幾內亞的各種極樂鳥,琴鳥和極樂鳥也分別是澳大利亞和巴布亞新幾內的國鳥,這兩類鳥均以華麗的羽飾而著名,琴鳥還擅長模仿,而極樂鳥則有優美的炫耀舞姿。大洋洲界比較常見的鴉小目鳥類還包括各種吸蜜鳥園丁鳥、刺嘴鶯、細尾鷯鶯、鴝鶲、王鶲鍾鵲等,這些鳥類為大洋洲界最繁盛的類型,其中有些為大洋洲界所特有,也不少也可見於鄰近的東洋界。大洋洲界的攀禽以各種鸚鵡最為名,和新熱帶界同為鸚鵡的兩個分佈中心,但新熱帶界只是種類多,而大洋洲界遠更具多樣性。澳大利亞的鸚鵡中最有特色的是頭上有冠的各種葵花鸚鵡和色彩豐富的各種吸蜜鸚鵡,而虎皮鸚鵡則可能是世界上數量最多的鸚鵡。大洋洲界另一類有特色的攀禽類翠鳥類,其中新幾內亞島是翡翠的大本營,其中最有特色的是幾種美麗的極樂翡翠,而澳大利亞和新幾內亞的幾種笑翠鳥則更加有名。

動物地理區爬行類

澳大利亞和新幾內亞的爬行動物種類繁多,除特有類型外,多與東洋界有一定的聯繫,而少數則和新熱帶界相關。其中最著名的是蛇類。澳大利亞是唯一毒蛇種類超過無毒蛇的地方,不少毒蛇毒性劇烈,其中內陸太攀蛇是世界上最毒的陸生蛇類,但是這些巨毒蛇全部屬於眼鏡蛇類,而沒有蝮蛇和蝰蛇類的成員,澳大利亞的那些樣子象蝰蛇的成員其實也是屬於眼鏡蛇類。其它各大陸均佔優勢的無毒或微毒的遊蛇類成員這裏卻非常少。澳大利亞的蟒蛇類種類比較多,是澳大利亞比較常見的無毒蛇。而新西蘭和多數較遠的太平洋島嶼則沒有原產蛇類分佈,在斐濟等大陸性島嶼上則有少量蛇類出現,另外一些島嶼有隨着人類擴散的鈎盲蛇。大洋洲界是巨蜥的分佈中心,巨蜥也是澳大利亞最強大的食肉動物之一,在史前還有一些體型非常巨大的成員,是大陸上的頂極食肉動物,而在華萊士區內的科莫多龍是現存體形最大的蜥蜴,也是最著名的巨蜥。

動物地理區兩棲類

澳大利亞的兩棲動物只有無尾類,其中最繁盛的龜蟾類和雨濱蛙類,二者分別與新熱帶界最繁盛的細趾蟾和雨蛙相對應,顯示出和新熱帶界的緊密聯繫。龜蟾類中最奇妙的是在腹中孵化後代的胃育溪蟾,這種蛙在幾十年前不知什麼原因滅絕了。姬蛙科在大洋洲界北部也非常繁盛,是新幾內亞島的優勢兩棲動物,那裏幾乎半數的兩棲動物都是姬蛙。滑蹠蟾是新西蘭唯一的兩棲動物,也是無尾類中最原始的成員。其它大陸常見的蛙科在大洋洲界則僅見於北部地區,在一些太平洋島嶼上也能見到。

動物地理區淡水魚類

澳大利亞的淡水魚類特別稀少,在各界中是種類最少的,這一方面和大洋洲界長期與世隔離有關,另一方面和澳大利亞大陸屬於世界上最乾旱的大陸,河網不發達有關。大洋洲界真正的淡水魚多是非常原始的種類,如澳大利亞肺魚和一些鞏魚。澳大利亞肺魚和恐龍時代的角齒魚非常相似,屬於同一類羣,比非洲和美洲的肺魚更加原始,相差也比較大。鞏魚屬於原始的骨舌魚類,為大洋洲界和東洋界所共有,產於東洋界的俗稱金龍,而澳大利亞的稱為噴點金龍。大洋洲界的淡水魚中還有不少為原本居住於海里後來移居到河流中的。

動物地理區昆蟲

大洋洲界以體型巨大的鳥翼蝶聞名於世。新幾內亞是鳥翼蝶的分佈中心,其中亞歷山大鳥翼蝶是世界上最大的蝴蝶。其它的鳥翼蝶在澳大利亞和東南亞也能見到,大洋洲界和東洋界的蝴蝶等昆蟲具有較大一致性,常被合稱為印澳界。澳大利亞的無脊椎動物中其它比較著名的有巨型蚯蚓、原始的山蝦和各種蜘蛛。澳大利亞有一些毒性很大的蜘蛛,如漏斗網蜘蛛,屬於澳大利亞最危險的動物之列,其危險不亞於澳大利亞的毒蛇。

動物地理區古北界

動物地理區概況

一個以歐亞大陸為主的動物地理分區。它涵蓋整個歐洲、北迴歸線以北的非洲和阿拉伯、喜馬拉雅山脈和秦嶺以北的亞洲。世界 6個地理界中最大的一界。
古北界是面積最大的一個動物地理區。古北界面積廣闊,生態條件多樣,大部分地區過去屬於勞亞古陸,與舊熱帶界接壤的部分則原屬岡瓦那古陸,現今算是古北界和舊熱帶界的過渡區域。作為面積最大且自然環境非常多樣的動物區系,現在古北界的範圍在史前時期曾經是很多動物類羣的演化中心,但在很多地區在冰期受到較大的影響,目前則擁有大面積的寒冷和乾旱地區,自然條件比較惡劣,動物種類相對貧乏。全北界的面積幾乎相當其它各界的總和,但是物種卻只佔世界上的一小部分。

動物地理區哺乳類

古北界的偶蹄目中以牛科鹿科兩個大科佔優勢,擁有一些大型種類。 牛科的歐洲野牛和鹿科的駝鹿是古北界體形最大的動物,其中駝鹿為古北界和新北界共有,而歐洲野牛和新北界的美洲野牛是近親。古北界內陸的高山高原地區是牛科羊亞科的分佈中心,盛產一些善於攀爬的野羊。內陸草原地區有一些羚羊亞科的成員,但是種類遠不及舊熱帶界豐富。鹿科中鹿亞科空齒鹿亞科均有代表,它們是森林中的主要有蹄類,在東亞還有原始的麝亞科成員出現。不反芻類只有野豬一種,但是分佈廣泛,是最常見的大型動物。駢足類有單峯駝雙峯駝兩種,除了雙峯駝尚有少數野生以外,均為家畜。奇蹄目現存主要為亞洲野驢歐洲野馬已經滅絕,普氏野馬在野外可能也已經滅絕。古北界擁有一些大型食肉動物,其中與東洋界共有的在古北界有單獨的亞種,其中東北虎是體形最大的貓科動物,也是最著名的亞種,而裏海虎現在已經滅絕。是分佈最廣泛的大型貓科動物之一,在古北界的亞種目前已經數量稀少。猞猁是古北界比較常見的貓科動物,也是分佈最北的貓科動物之一,與新北界所共有。熊科和新北界比較相似,共有北極熊棕熊,只是沒有美洲黑熊而擁有亞洲黑熊犬科鼬科是古北界最繁盛的食肉動物,、鼬、等佔據着中小型食肉類的地位,而則是與新北界共有的重要的大型食肉動物。兔形目比較繁盛,其中鼠兔亞科以古北界為分佈中心,是草原地區的優勢動物。兔亞科主要為兔屬成員,在西南部則有家兔的祖先穴兔。古北界的靈長目僅有獼猴科,有獼猴日本獼猴地中海獼猴3種。獼猴科是典型的東洋界類型,東亞的古北界出現兩種獼猴是古北界與東洋界在東亞沒有明顯的界限的結果,而地中海獼猴則是唯一分佈於亞洲以外的獼猴。

動物地理區鳥類

古北界的鳥類中候鳥比例很大,水禽和世界廣佈種比例也比較大,而攀禽等種類較少,食蟲鳥類比例大,以果實等為食的種類比較少。雀形目鳥類中絕大多數都屬於鳴禽類,亞鳴禽只有在東亞有少數從東洋界滲透進來的八色鶇。鳴禽中鶯類佔有優勢,特別是東亞地區種類尤其豐富。鶇和也比較多,內陸地區盛產百靈。食種子的鳥主要有和鵐,在東部人類聚居的地區樹麻雀佔優勢,而西部則是家麻雀佔優勢。特有類型不多,主要有巖鷚類。鴷形目和新古北界。
北界一樣只有啄木鳥科,佛法僧類則遠比新北界豐富,除了各種翠鳥以外,還有戴勝佛法僧蜂虎,這些多為與埃塞俄比亞界或者東洋界所共有。古北界的涉禽遊禽與新北界非常相似,是很多遊禽和涉禽的繁殖地。遊禽中以雁形目種類最多,而各種海雀類則可以説是全北界的特有類型。涉禽中最重要的是各種鴴鷸類,而東亞則是鶴科的分佈中心。雞形目除了和新北界共有的松雞類之外,在東亞還有雉類,舊大陸很多地方都能見到的鶉類也較常見。猛禽中盛產一些大型雕類,以金雕虎頭海雕等最為著名,夜行性猛禽中也有些大型種類,如雕鴞、毛腳魚鴞和褐林鴞等,有些猛禽為與新北界共有,如北極地區的雪鴞和矛隼

動物地理區爬行類

古北界的爬行動物不豐富,是除南極界之外幾個動物區系中最不豐富的。蜥蜴中最有特色的是蜥蜴科,以古北界西南部為分佈中心,遍及古北界大部分地區,其中胎生蜥蜴是分佈最北的蜥蜴。其它蜥蜴主要是石龍子科鬣蜥科壁虎科幾個大科的成員,種類不是很豐富。在古北界西南部臨近舊熱帶的地區種有蚓蜥分佈,顯示了和舊熱帶界的一定聯繫。蛇類中以遊蛇科為主,原始蛇類僅有少數種類,毒蛇以管牙蛇類為主,其中蝮蛇是古北界東部最常見的毒蛇,極北蝰是分佈最北的毒蛇,也是英國等地區僅有的毒蛇。龜鱉類主要有龜科潮龜科,其中西部有真正的龜科成員)和陸龜科,在東部有和東洋界有一定聯繫的鱉科,西南部和舊熱帶界接壤的地區可見到側頸龜科成員。

動物地理區兩棲類

古北界的兩棲動物包括有尾目無尾目兩個目。有尾目的種類僅次於新北界,居各大區系的第二位,以蠑螈科小鯢科為為豐富,但是也有部分其它科的成員。無尾目種類不多,蛙科蟾蜍科雨蛙科等幾個大科有少數代表,另外還有盤舌蟾科鋤足蟾科這兩個原始的科。

動物地理區魚類

古北界的魚類種類不多,盛產一些北方特色的類型,如鮭科、狗魚科等,多與新北界共有。在古北界東部有不少與東洋界有一定聯繫的類型,其中鯉科的種類最多,鮎科都是東洋界的屬。

動物地理區東洋界

動物地理區簡介

東洋界是東南亞的動物地理分區。它包括印度馬來西亞秦嶺以南的亞洲、印尼西部、新幾內亞附近的島嶼
東洋界和新熱帶界同為兩個以主要為熱帶森林動物羣的動物區系,但二者的動物 對森林生境的適應有個有趣的差別,新熱帶界有可以纏繞尾巴的動物最為豐富,而東洋界會滑翔的動物則最為豐富。東洋界的大部分原本是勞亞古陸的一部分,歷史上與歐亞大陸其它部分聯繫密切,因此東洋界物種雖然豐富,特有科卻很少,而現屬東洋界的印度次大陸原本屬於南方的岡瓦那古陸,但和歐亞大陸連接之後其物種已經基本上和歐亞大陸的類似,不再有南方大陸的特色。在冰期之前,現在東洋界、古北界舊熱帶界同屬於統一的三趾馬動物區系,在冰期中這三大動物區系開始分化。現今古北界的範圍受冰期影響較大,物種有很大改觀,種類大大減少,而現今東洋界範圍內物種相對比較穩定,在我國南方,在三趾馬動物區系後從巨猿動物區系經大熊貓——劍齒象動物區系演化成現在的東洋界動物區系,其間的變動遠不如我國北方顯著,並且現在保留了不少當時的孑遺物種。現今東洋界的物種不少和舊熱帶界共有,代表着兩個北方風格的熱帶動物區系,也和古北界、大洋洲界有一定的聯繫,並且和古北界、大洋洲界之間分別形成較大的過渡帶,其中和大洋洲界的過渡帶被稱為華萊士區。華萊士區西面以蘇拉威西島和龍目島為界,東部接近新幾內亞島,這個區域內既有大洋洲界的動物如有袋類等,又有東洋界的動物如有蹄類等,在生物地理上具有重要意義。東洋界的很多類羣雖然並非東洋界所特有,但是卻以東洋界為分佈中心。

動物地理區哺乳動物

東洋界的貓科動物很有名,獅和這兩種體型最大最著名的貓科動物都在東洋界出現,只是均已經數量稀少,而獅僅在印度的一個地區尚有分佈。其它的大貓除了美洲虎以外也都出現與東洋界或者東洋界和古北界交界的山區,而東洋界特有的雲豹則是體形最小的大型貓科動物。中小型的貓科動物種類也很豐富,其中豹貓等是最常見的小型貓科動物。東洋界也是熊類的分佈中心,其中馬來熊懶熊是東洋界的特產,而亞洲黑熊是東洋界和鄰近的古北界東部所共有。大熊貓是中國南方更新世動物羣的代表物種,現在則僅在東洋界和古北界的過渡地區有少量倖存。小熊貓則是浣熊科唯一分佈於美洲以外的成員。東洋界的靈長目和舊熱帶界非常相似,均為從原始類型到高等類型均有,且多數是科是共有的。東洋界的原始猴類包括懶猴科眼鏡猴科,其中懶猴科為與非洲大陸共有,而眼鏡猴科是東洋界的特產。眼鏡猴與其它原始猴類區別較大,可視為高等靈長類和低等靈長類之間的過渡類型。猴科疣猴亞科的種類遠比舊熱帶界豐富,類形也非常多樣,其中以葉猴屬種類最多。猴亞科的獼猴屬也是東洋界常見的猴子,在東洋界分佈很廣,並可見於臨近的古北界地區,是分佈最北的靈長類。猴亞科的其它成原則僅限於就熱帶界而不出現於東洋界。東洋界的類人猿包括猩猩和各種長臂猿,種類比非洲的類人猿多,但是沒有非洲大猿和人類的關係密切。猩猩現在僅分佈於加里曼丹島蘇門答臘島兩個大島上,數量不多,長臂猿分佈比較廣泛,但有些種類也處於瀕危狀態。樹鼩是東洋界特有的一類小動物,接近於靈長目的祖先類型,曾經被置於靈長目或者食蟲目,現在被單列為獨立的目。東洋界另外還有一個特有的皮翼目,即鼯猴,也和靈長目有一定的親緣關係。東洋界的翼手目非常豐富,大蝙蝠亞目小蝙蝠亞目中都有一些著名的種類。東洋界是大蝙蝠亞目的分佈中心,不僅種類多,還包括一些世界上體型最大的蝙蝠。世界上最小的蝙蝠也同樣分佈於東洋界,即泰國豬鼻蝠。這也是體型最小的哺乳動物,在小蝙蝠亞目中自成一科。東洋界的食蟲目以白齒鼩類和鼠蝟類為代表,白齒鼩類和就熱帶界所共有,種類較多,鼠蝟是東洋界特有,其中包括體型最大的食蟲目成員。東洋界特別是南洋羣島鼠科的分佈中心,種類繁多且具有相當的多樣性,有些類型則為與大洋洲界所共有。除了鼠科之外,東洋界比較有特色的齧齒目成員還有松鼠科,其中鼯鼠亞科的大多數種類都是限於東洋界的。豪豬亞目的種類則比較少,只有幾種豪豬,沒有形成舊熱帶界和新熱帶界那樣多樣化的類羣。

動物地理區鳥類

東洋界的鳥類種類繁多,但是特有的類羣卻很少,雖然有不少類羣是以東洋界為分 布中心,但是常有一些種類分佈到其它地區。另外,東洋界也是古北界東部候鳥的越冬地。在新熱帶界以外的地區,東洋界的亞鳴禽種類是最多的,其中八色鶇科是舊大陸亞鳴禽的最大科,雖然也可見於舊熱帶界、大洋洲界以及和東洋界相鄰的古北界地區,但是以東洋界的種類最多。闊嘴鳥科是東洋界的另一科亞鳴禽,主要分佈在東洋界,也有少數分佈於舊熱帶界。東洋界的鳴禽中以鶥類最有特色,種類非常多,在東洋界鳥類中佔有相當高的比例,但也有少數種類分佈在其它地區。鵯類也是東洋界的優勢鳴禽,雖然是與舊熱帶界共有,但是在東洋界的鳥類中佔有重要地位。和平鳥和葉鵯是東洋界真正特有的鳥類,羽毛常有金屬閃光。東洋界食花蜜的鳥很多,除了和舊熱帶界共有的太陽鳥以外,還有習性類似的啄花鳥。啄花鳥屬於舊大陸體型最小的鳥類之列,分佈基本上限於東洋界,少數可見於大洋洲界。繡眼鳥是另一類主要分佈於東洋界的小型鳥類,也有少數種類可見於大洋洲界和舊熱帶界。其它非東洋界特有但是以東洋界為分佈 中心的鳴禽還有山椒鳥類、王鶲類和扇尾鶲類等,這幾類以南洋羣島種類最為豐富。東洋界的攀禽類以佛法僧目最具代表性,其中東洋界和大洋洲界交界的地方是翡翠類的分佈中心。犀鳥為東洋界和舊熱帶界共有,東洋界主要是樹棲犀鳥。雨燕目在東洋界有獨特的鳳頭雨燕科,種類不多。夜鷹目毛腿夜鷹和蟆口鴟、裸鼻鴟為代表,它們為與大洋洲界所共有。鳩鴿目的種類非常豐富,富有美麗的食果實類型,包括種類繁多的綠鳩果鳩皇鳩,其中綠鳩為與舊熱帶界共有,而果鳩和皇鳩可見於大洋洲界。雉雞類是東洋界的特色鳥類,其中羽色豔麗的各種雉類大部分分佈於東洋界,只有少數分佈於鄰近的古北界,另有一種分佈於非洲。東洋界的猛禽中大型和小型猛禽均很有名,其中最著名的當屬菲律賓的食猿雕,屬於最強有力的猛禽之列,而各種小隼則是體形最小的日行性猛禽。

動物地理區爬行動物

東洋界的爬行動物中有不少和大洋洲界比較相似,有些和舊熱帶界也有一定的共性。東洋界和大洋洲界是爬行動物最大的科石龍子科的分佈中心,種類非常繁多。東洋界有很多具滑翔 能力的蜥蜴,其中以鬣蜥科的飛蜥最為有名,這是爬行動物中滑翔能力最強的類型,除了飛蜥外,東洋界的壁虎科中也有能滑翔的成員。東洋界的巨蜥也比較有名,其中分佈在大洋洲界和東洋界的過渡區域的科摩多巨蜥是現存體型最大的蜥蜴,也可以説是巨蜥中最著名最兇猛的成員,而東洋界廣泛分佈的澤巨蜥則是分佈於我國境內的最大的蜥蜴。擬毒蜥科是巨蜥科的近親,為東洋界所特有。東洋界另外一個特有的科是雙足蜥科,體型似蚯蚓分類地位不定。特產於廣西鱷蜥分類地位也有爭議,有人認為是獨立的科,也有人認為和美洲的異蜥同科。東洋界擁有一些體型最大的蟒蛇,其中網蟒是身體最長的蛇,但是不及新熱帶界的森蚺重。見於我國的最大蛇類緬甸蟒也屬於體型最大的幾種蟒蛇之一。遊蛇科中最著名的種類是金花蛇,可以在空中滑翔一段距離,有飛蛇之稱。毒蛇中眼鏡蛇類和蝰蛇類都有代表,其中眼鏡王蛇是體型最大的毒蛇,也是著名的危險蛇類。罕見的白頭蝰是東洋界的特產,可能也是蝰蛇類最原始的成員。東洋界的鱷科中三個亞科的成員均有代表。其中長吻鱷亞科是東洋界所特有,這是一類大型的以食魚為主 的鱷類。鱷亞科種類比較多,其中以與大洋洲界所共有的灣鱷最有名,這也是現存體型最大的爬行動物,以兇猛著稱。揚子鱷是短吻鱷亞科中唯一分佈於美洲以外的成員,特產於東洋界和古北界交接的長江流域一帶,也是鱷類現存分佈最北,最耐寒的成員。東洋界的龜鱉目成員均屬曲頸龜亞目,其中以潮龜科陸龜科鱉科種類比較多,而大頭龜科則是東洋界特產。

動物地理區兩棲動物

東洋界的兩棲動物中三個目的成員都有代表。無足目的代表是東洋界特有的魚螈科,這也是我國僅有的無足目代表。盲尾蚓科也是東洋界所特有,分佈於印度。分佈廣泛的真蚓科在印度等地也有分佈。東洋界有尾目的成員比較稀少,且主要分佈於北部地區,多數地方沒有分佈,以蠑螈科的疣螈為代表。東洋界的無尾目比較繁盛,其中角蟾類是東洋界的特有類型,其中在我國的橫斷山區特別豐富。 和非洲共有的樹蛙科也是東洋界的代表類型,其中一些種類如黑掌樹蛙有發達的腳蹼,具有滑翔能力,有飛蛙之稱。無尾類中蛙科蟾蜍科姬蛙科幾個比較大的科在東洋界種類都比較豐富,但在東洋界沒有特有的科。

動物地理區魚類

東洋界的魚類中以鯉形目最具特色,是這個大目的分佈中心。其它不少魚類的類羣為與舊熱帶界所共有,如攀鱸類等。也有少數於澳大利亞屆共有的魚類,如原始的鞏魚,即著名的金龍、青龍或紅龍。東洋界擁有一些比較著名的熱帶魚類,除了鞏魚外,鬥魚、射水魚等也都是世界聞名的種類。

動物地理區其他物種

東洋界擁有僅次於新熱帶界的世界上面積第二大的熱帶雨林,因此無脊椎動物的豐富 程度也僅次於新熱帶界,是不少著名的無脊椎動物的產地。東洋界的蝴蝶昆蟲與大洋洲界有一定的共性,比如著名的鳥翼蝶就為二者共有。東洋界其他比較著名的昆蟲還有巨大的竹節蟲等。

動物地理區舊熱帶界

動物地理區簡介

包括非洲撒哈拉沙漠以及阿拉伯南部和馬達加斯加島,是面積最大的熱帶動物區系,而氣候比新熱帶界和東洋界要乾旱,以適應乾濕交替氣候的薩王納(熱帶稀樹草原)為最主要的植被類型,也有一定面積的熱帶雨林。
非洲大陸和阿拉伯半島原屬於岡瓦那大陸的一部分,後來經過一段時間的隔離後與北方大陸相連,而歷史上撒哈拉沙漠與阿拉伯半島曾經比較濕潤,沒有阻擋非洲與北方大陸的物種交流,這樣非洲大陸的生物就除了包括岡瓦那類型和非洲土生類型以外又包括有大量的來自北方大陸的類型,不少北方類型在非洲形成了次生的演化中心,而冰期時北方大陸氣候惡化,非洲就成了很多物種特別是大型動物的避難所,非洲現存的大型動物無論從種類還是數量上都是別的地方無法比擬的。舊熱帶界和古北界之間有很長的邊界,有些舊熱帶界物種可以滲入古北界,但是由於這個邊界是世界最大的沙漠地帶,阻礙了南北的動物交流,所以不如東洋界和古北界之間過渡地帶的物種混雜和豐富,而現在古北界擁有的一些舊熱帶界物種可能不是通過沙漠滲入的結果而是史前時期古北界環境較好時物種的殘遺或者是在沙漠形成之前物種交流的結果。舊熱帶界和東洋界基本上在陸地上並不直接交界,但兩地自然條件類似,在歷史上也有一定的交流,二者具有相當的一致性。馬達加斯加島比較早就和非洲大陸分離,島上的動物和非洲大陸既有一定的淵源,又有很大的不同,而有些類型還與新熱帶界有一定的聯繫,常有人將其從舊熱帶界獨立出來單置馬達加斯加界。

動物地理區哺乳動物

舊熱帶界的大型哺乳動物遠比他任何地區更加豐富,特別是有大量的熱帶稀樹草原有蹄動物羣。現存
半數以上種類的有蹄類均分佈於非洲,而現存有蹄類的最大一科牛科可以説是以非洲為分佈中心,牛科中除了牛亞科、羊亞科和羚羊亞科見於其它地區以外,其它亞科均為非洲所特有。羚羊亞科的跳羚和各種瞪羚,狷羚亞科的牛羚等是非洲最常見的有蹄類,也可是説是世界現存數量最多的大型動物,可以形成大規模的獸羣。長頸鹿科和河馬科在歷史上也曾經分佈到別的地區,而現在是非洲特有的偶蹄目成員,也是非洲的象徵之一。而其它大陸常見的鹿科這個有蹄類的第二大科,卻並不出現於舊熱帶界。舊熱帶界的奇蹄目包括犀科和馬科,其中普通斑馬是世界上現存唯一數量尚多的野生奇蹄目成員,而其他奇蹄目成員均數量稀少,尤其是犀科的成員,是著名的瀕危物種。舊熱帶界哺乳動物的特有目數量超過任何其它地區,現存的特有目有管齒目、象鼩目和蹄兔目三個目,均是些外形有點奇特的動物。管齒目即土豚,是一類相貌非常奇特的動物,以白蟻為主食。非洲還有另外一類食蟻的動物,即鱗甲目,也就是穿山甲,這是和東洋界共有的類型。象鼩目原本被置於食蟲目,但後來認為和兔形目、齧齒目的親緣關係可能更加接近。蹄兔目形狀似兔,但卻和象有較近的親緣關係。蹄兔、象、海牛和非洲史前特有的重腳獸有一定的親緣關係,它們的最早代表都是在埃及發現的,後來蹄兔、象和海牛到達了世界其它地區。蹄兔現在的種類不多,都是小型動物,但史前時期曾經非常繁盛,是非洲史前時期的主要小型有蹄類,分佈比現在廣泛,而曾經擁有一些體型較大的成員,其中不少類型的外形和現在的蹄兔有很大差異。蹄兔體形巨大的近親非洲象可以説是非洲最著名的動物之一,這種陸地上現存體形最大的動物對非洲的生態環境有巨大的影響,可惜因為人類的偷獵活動而日益稀有。舊熱帶界的食肉目也非常有名,不僅種類多,也擁有一些著名的大型種類。非洲最著名的猛獸當屬有百獸之王之稱的獅子,獅子並非非洲的特產,現在在東洋界也有少量分佈,但絕大多數都在非洲。非洲的另一種著名猛獸獵豹也並非非洲所特有,但同樣是以非洲為主要分佈區。非洲其它比較有名的貓科動物還有豹、獰貓和藪貓等。鬣狗科基本上是非洲的特有科,現在除了縞鬣狗也可見於亞洲,其它的均只限於非洲。靈貓科是非洲食肉目的最大一科,其中獴類的種類特別豐富。靈貓科也是馬達加斯加島僅有的食肉目,在馬達加斯加島靈貓類和獴類均有,而所有種類均為特有。犬科種類也非常豐富,其中最著名的是非洲野犬,這種羣體捕獵的動物可以和任何其它猛獸匹敵。其它有特色的犬科動物包括大耳狐等。鼬科是食肉目的大科,在舊熱帶界種類也不少,其中最著名的是和響蜜鴷合作攻擊蜂巢的蜜獾。響蜜鴷發現蜂巢後蜜獾則負責搗毀。除了有蹄類和食肉目之外,靈長目也是非洲最吸引人的動物,非洲是靈長目的演化中心,從最原始的原猴亞目到最先進的猿類都能見到,並且可能是人類的發源地。非洲的原猴亞目包括非洲大陸的懶猴下目和馬達加斯加島的狐猴下目,其中懶猴下目為舊熱帶界和東洋界共有,而狐猴下目為馬達加斯加島的特產。狐猴下目是馬達加斯加島僅有的靈長目,也是島上最繁盛的哺乳動物。非洲的猴科成員中猴亞科種類較多而疣猴亞科種類較少。猴亞科的長尾猴類是非洲種類最多,最常見的靈長類,但猴亞科的各種狒狒才是非洲最著名的猴子,狒狒中也包括了體型最大的猴子。非洲可能是人類的發源地,現存與人類最接近的動物也分佈於非洲,即大猩猩、黑猩猩和倭黑猩猩,這些人類的近親現在的生存都受到了嚴重的威脅。非洲食蟲目的種類比其它地區都豐富,也最具多樣性,其中有不少特有的類型。金鼴總科是舊熱帶界所特有,外形習性似鼴鼠,但親緣關係並不近,而真正的鼴鼠並不出現於舊熱帶界。在馬達加斯加島的食蟲目都屬於馬島蝟科,這是一類最原始食蟲目,種類繁多,也非常多樣,有些類似刺蝟,有些類似鼩鼱,還有些水棲和穴居。馬島蝟的近親是非洲中部特有的獺鼩,獺鼩為水棲食蟲目,外形很象水獺。非洲的鼩鼱和刺蝟種類也不少,其中白齒鼩的種類有其豐富。非洲及馬達加斯加島和其它舊大陸熱帶地區一樣,既有大蝙蝠亞目又有小蝙蝠亞目,非洲的蝙蝠種類較多,馬達加斯加島則種類較少,但有特有的吸盤足蝠科。非洲的齧齒目非常豐富,這裏可能是豪豬亞目的發源地,雖然現在舊熱帶界的豪豬亞目不及新熱帶界豐富,但仍然算是第二個分佈中心,而其它地區很少能見到豪豬亞目的成員。非洲的松鼠亞目有一些特有的類型,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跳兔和鱗尾鼯鼠,跳兔體型似跳鼠而要大很多,在非洲比較常見。非洲沒有真正的鼯鼠,而鱗尾鼯鼠就起到了鼯鼠的生態地位。非洲的鼠亞目以鼠科為主,另有沙鼠和筆尾睡鼠等。馬達加斯加島的齧齒類種類很少,只有幾種馬島鼠,但是非常多樣,有樹棲也有陸棲,還有跳躍行走的成員,其食性也從植物到昆蟲均有。

動物地理區鳥類

舊熱帶界的鳥類與東洋界有很大的相似性,雙方共有很多類羣,非洲特有的類型也有不少,此外,這裏也是很多古北界候鳥的越冬地。馬達加斯加島的鳥種和非洲大陸既有一定的聯繫,又有很大的區別。作為熱帶地區的大島,馬達加斯加島的鳥種是非常貧乏的,但是特有程度很高。舊熱帶界的鳴禽中以種子為食的鳥類從種類和數量上均非常豐富。這些食種子鳥中最著名的是各種織布鳥和維達鳥,織布鳥中的紅嘴奎利亞雀是世界上數量最多的鳥,另有些織布鳥可以修建宏偉的羣巢。維達鳥和杜鵑一樣有巢寄生的現象,有些種類有很長的尾羽。其它比較有特色的鳴禽有百靈、伯勞和扇尾鶯等,其中伯勞中除了典型的伯勞外,還有非洲特有的叢林伯勞類和盔鵙類。馬達加斯加島的雀型目鳥類種類不多,但是有鈎嘴鵙科和裸眉鶇科兩個特有科,這兩科鳥類種類不多,但是具有很大的多樣性。太陽鳥科是和東洋界共有的科,它們中有不少以花蜜為食,此外在南非還有兩種食蜜鳥,共同佔據新熱帶界蜂鳥的生態地位。非洲的攀禽中以佛法僧目最具代表性,其中林戴勝科為非洲大陸特有,地三寶鳥科和娟鴗科為馬達加斯加島特產。佛法僧科、犀鳥科和蜂虎科雖然不是非洲特有,但是在非洲的種類特別豐富,其中非洲除了樹棲犀鳥之外還有獨特的地犀鳥。鼠鳥目是非洲特有的目,這也是除了走禽類以外唯一分佈範圍限於一個大陸的鳥類的目。舊熱帶界的鵑型目中蕉鵑科是非洲大陸所特有,而杜鵑科的馬島鵑亞科是馬達加斯加島的特產,這兩類攀禽均是非常美麗的鳥類。舊熱帶界的鸛形目和鶴形目很有特色,其中鸛形目的錘頭鸛科和鯨頭鸛科均為非洲大陸特有,這兩個科均只有單一的種,其中鯨頭鸛是現存鳥類中頭部比例最大的成員。鶴形目擬鶉科為馬達加斯加島特有,鴇科的絕大多數種類也限於非洲,其中包括體形最大的飛禽,鶴科雖然不及亞洲種類豐富,但是擁有更多的屬,其中最著名的是獨特的冕鶴。就熱帶界的雞形目鳥類有雉科和珠雞科,雉科主要是各種鶉類,僅剛果孔雀屬於雉類,與亞洲的孔雀有一定聯繫,這也是僅有的分佈於亞洲以外的雉類。珠雞科是舊熱帶界的特產,是非洲很常見的鳥類。非洲的猛禽很有名,其中鷺鷹科(蛇鷲科,秘書鳥科)為非洲特產,也是非洲的代表性鳥類之一,僅鷺鷹一種。捕食性猛禽中盛產一些強有力的大型種類,比如猛雕、冕雕和草原雕等。各種兀鷲也是非洲的代表性鳥類,在非洲的食物鏈中起到重要作用。非洲的走禽雖然僅存鴕鳥一種,但因為是現存體形最大的鳥類所以是最有名的走禽,也是非洲最有名的鳥類之一。在幾百年前,馬達加斯加島則生存着一類比鴕鳥體形更大的隆鳥,隆鳥的卵也是已知最大的卵。

動物地理區蛇類

非洲的蛇類中無毒蛇和毒蛇都包括一些著名的種類,並且有些特有的類羣。非洲巖蟒是非洲最大的蛇類,雖然體型不及東洋界的網蟒和新熱帶界的森蚺,但仍屬於巨型蛇類之列,可以捕食羚羊這樣的較大型動物。馬達加斯加沒有蟒亞科的蛇類,卻有蚺亞科的蛇類,和新熱帶界的蚺蛇關係非常密切,蚺和盾尾蜥一樣表示馬達加斯加島曾經和新熱帶界有過一定的聯繫。世界上的遊蛇科大多數是無毒或者微毒的,而非洲則有僅有的幾種劇毒的遊蛇。穴蝰是非洲及附近地區特有的毒蛇,與遊蛇可能有一定的親緣關係。非洲的眼鏡蛇科最著名的有各種曼巴蛇和眼鏡蛇,其中黑曼巴蛇是攻擊速度最快的毒蛇。蝰蛇科以加蓬噝蝰最為著名,這種大型毒蛇也是毒牙最長的毒蛇,和黑曼巴蛇同為最危險的蛇類。而馬達加斯加島則沒有毒蛇,只有無毒蛇。

動物地理區鱷類

非洲的鱷類種類不多,僅有鱷亞科的幾種,但有些很有特色的種類,如尼羅鱷是著名的大型兇猛鱷類,而非洲侏鱷則是鱷亞科體型最小的成員。

動物地理區龜類

非洲的龜類中側頸龜亞目和曲頸龜亞目的成員均有,側頸龜亞目為側頸龜科,為舊熱帶姐和新熱帶界所共有,曲頸龜亞目中最著名的是陸龜科,在非洲大陸和馬達加斯加島以及一些印度洋的島嶼均有些著名的陸龜,其中包括陸地上體形最大的象龜。

動物地理區兩棲動物

舊熱帶界的兩棲動物中包括無足目和無尾目。無足目中主要是些比較進步的蚓螈,包括特有的
蠕蚓科和分佈比較廣泛的真蚓科成員。無尾目的多樣性僅次於新熱帶界,這些無尾類中有些和新熱帶界、大洋洲界這些南方動物區繫有一定聯繫,有些和東洋界共有,還有一些非洲特有的類型。爪蟾是有尾目中比較原始的成員,和新熱帶界的負子蟾有親緣關係。舊大陸無尾目的兩個大科蛙科和蟾蜍科在非洲都比較繁盛,其中蛙科的巨蛙是世界上體形最大的無尾類。蛙科在馬達加斯加島也有分佈,但是蟾蜍科不出現在馬達加斯加島。無尾目的另外一個大科姬蛙科在舊熱帶界也非常繁盛,其中在馬達加斯加島為優勢科,很多姬蛙生活在比較乾旱的地區,如短頭蛙,平時很難見到,只在短暫的降雨期開始活躍。樹蛙科為東洋界和舊熱帶界共有,習性接近繁盛於新熱帶界的雨蛙科,但親緣關係接近蛙科。非洲還有另一類近似的非洲樹蛙科,種類比較多,為舊熱帶界所特有。舊熱帶界還有另外幾個特有的科,它們中包括可能和大洋洲界的龜蟾有一定關係的塞舌蛙科和沼蟾科,和蛙科關係密切的節蛙科。

動物地理區魚類

舊熱帶界的魚類和東洋界與新熱帶界均有一定的聯繫,有不少共有的類羣。舊熱帶界和東洋界共有的類型包括鯉形目和攀鱸科等,和新熱帶界共有的類型包括肺魚、鮭鯉目和麗魚科、鱂科等。非洲是肺魚種類最多的地區,有3~4種,而南美洲和澳大利亞均只有一種,非洲肺魚美洲肺魚親緣關係比較近,均有兩個肺,而和只有一個肺的澳大利亞肺魚親緣關係比較遠。非洲還有一些特有的魚類,如多鰭魚目,這是一類非常獨特的原始硬骨魚類,與其它的硬骨魚類親緣關係均很遠。馬達加斯加島缺少淡水魚類,與新熱帶界南部和大洋洲界一樣,馬達加斯加島的多數淡水魚原本是海洋魚類

動物地理區無脊椎動物

由於比新熱帶界和東洋界乾燥,舊熱帶界的無脊椎動物特別是適合熱帶雨林的種類不及新熱帶界和東洋界豐富,比如蝴蝶的種類就遠不及新熱帶界和東洋界豐富。非洲有些無脊椎動物的名聲還是比較大的,比如一些大型的蠍子和大型甲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