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動態助詞

鎖定
動態助詞,是助詞的一種,由動詞虛化而成,產生於唐宋時期,如「了」「着」「過」,通常接在動詞之後,表示動作的完成、持續、進行、經歷等狀態。當謂語形容詞附綴上動態助詞時,不管其後是否續接賓語,都詞性已經變成動詞。 [1]  [5]  [8] 
中文名
動態助詞
定    義
表示動作的完成、持續、進行、經歷等狀態的詞

動態助詞動態助詞的產生

古代漢語的助詞,一般都認為分為三個區塊:一是語氣助詞,二是結構助詞,三是動態助詞。上古漢語裏,只有語氣助詞和結構助詞這兩個區塊,動態助詞系統是中古漢語以後才逐步建立起來的。 [1] 
從詞義上説,除去一小部分助詞是源於實詞的詞義虛化外,其餘大部分助詞也都是源於實詞的假借。一小部分助詞來源於實詞的詞義虛化,這指的是動態助詞「了」「着」「過」的語法化過程。 [1]  [5] 

動態助詞完成體

表示動詞完成體的最標準的語法標誌,就是在動詞後面加上動態助詞「了」字。動詞的完成體是表示動作進行的狀態已經完成或結束。動態助詞「了」的詞義演變起點是表終了義的動詞「了」字。
上古漢語前期和中期的文獻裏,均無發現這種「了」字。至東漢《説文解字》,收有「了」字,但這個「了」是「了戾」的「了」,與終了義無關。《説文》雲:「了,也。」段注云:「尥,行脛相交也。牛行,腳相交為尥。凡二物、二股或一股結糾紾縛,不直伸者曰了戾。」「了戾」就是糾結、纏繞的意思,是個狀態形容詞。 [5] 
後三國魏張揖撰《廣雅》,收有「」字。《廣雅·釋詁》雲:「了、也。」王念孫説:「闋者,《文選·七命》注引《倉頡篇》雲:『闋,也。』《燕禮》雲:『主人答拜而樂闋。』」「樂闋」,就是奏樂終止,因此「了」「闋」「已」均有「訖」義。「了」的終了義,始見文獻是西漢宣帝時王褒寫的《僮約》:「晨起早掃,食了洗滌。」 [5] 
但是,總的來看,表終了義的「了」,雖然始見於上古漢語後期,可使用頻率卻很低。甚至可以説,整個中古漢語前期和中期都很少使用,直到中古漢語後期,即唐五代時才逐漸多起來。(或許是因為史料不如中古漢語後期多,尚未大量進入書面語言。)
如:
①亮數出軍,儀常規畫分部,籌度糧谷,不稽思慮,斯須便。(《三國志·蜀書·楊儀傳》)
②一手持蟹鰲,一手持酒杯,拍浮酒池中,便足一生。(《世説新語任誕》)
③齋吃茶。(唐·[日]釋圓仁:《入唐求法巡禮行記》,卷二)
④事早還,莫令憂慮。(變文《伍子胥變文》) [5] 
「了」由一個動詞虛化為動態助詞,是一個漫長的演變過程。這個語法化過程大體分為三步:
第一步:動詞+(終了義)動詞「畢」「竟」「訖」「了」等,構成動補結構動補短語)。
值得注意的是,這種動補結構仍是詞和詞的結合,而不是動補式合成詞,因此從語法功能上看,「畢」「竟」「訖」「了」只是表示前面動詞的一種結果,補充説明前面動詞所代表的動作行為的終結或完成。如:
①及瓊卒歸葬,稚乃負糧徒步到江夏赴之,設雞酒薄祭,哭畢而去。(《後漢書·徐稚傳》)
②國主不任其苦,於是到泉所酌水飲之,飲畢便狂。(《宋書·袁粲傳》)
③我已飲竟,水莫復來。(《百喻經·殺羣牛喻》)
④戴乃畫《南都賦》圖,範看畢諮嗟,甚以為有益。(《世説新語·巧藝》)
⑤王看竟,既不笑,亦不言好惡。(《世説新語·雅量》)
⑥崇視訖,以鐵如意擊之,應手而碎。(《世説新語·汰侈》)
⑦我等聞已,皆共修學。(《法華經·化城喻品》,卷三)
言已,忽然不現,還到彼國。(《維摩詰經·菩薩行品》,卷下)
⑨翰省訖,語「今且去,明可便呈。」(《宋書·吉翰傳》)
薅訖,決去水,曝根令堅。(《齊民要術·水稻》,卷二)
例①一⑩,「畢」「竟」「已」「訖」等等都是同義詞,因此「飲畢」又可説成「飲竟」,「看畢」又可説成「看競」「視訖」。 [5] 
南北朝時期,極少用「了」字。偶有用者,「了」亦與「畢」「竟」「已」「訖」無異。請比較:
鉸了,更洗如前。(《齊民要術·養羊》注,卷六)
鉸訖,於河水之中淨洗羊,則生白淨毛也。(《齊民要術·養羊》,卷六)
「動+畢/竟/已/訖」這一格式,整個中古漢語時期都是這樣沿用下去的。直到唐五代,又增加個「卻」字。「卻」與「畢」「竟」「已」「訖」基本同義,這只是詞彙更替問題,不是語法問題。如:
舞畢,因謝曰:「僕實庸才,得陪清賞,賜垂音樂,慚荷不勝。」(唐·張鷟:《遊仙窟》)
②三人議畢,即俟晨去。(《祖堂集》,卷五)
言競,身亡。(唐·[日]釋圓仁:《入唐求法巡禮行記》,卷三)
④惠問已,即識大意。(唐·法海:《六祖壇經》)
⑤太子聞已,歡喜非常。(變文《八相變》)
⑥老人言訖,走出寺門。(變文《廬山遠公話》)
浴訖,端坐長往。(《祖堂集》,卷六)
⑧十娘見詩,並不肯讀,即欲燒卻。(唐·張鷺:《遊仙窟》)
⑨大師曰:「佛殿前一搭草,明晨粥後剗卻。」(《祖堂集》,卷四) [5] 
值得注意的是,只是到了唐五代,亦即中古漢語後期,語言中「動+了」這一動補格式才逐漸多起來。應強調的是,這時的「了」仍是動詞,還不是動態助詞。如:
①願聞先聖教者,各須淨心,聞了願自除迷,於先代悟。(唐·法海:《六祖壇經》)》
②老宿雲:「初造此菩薩時,作了便裂,六遍捏作,六遍頹裂。」(唐·[日]釋圓仁:《入唐求法巡禮行記》,卷三)
③拖出軍門,斬了報來。(變文《韓擒虎話本》)
④軍官食了,便即渡江。(變文《伍子胥變文》)
整個中古時期,這種「了」都是十足的動詞,因為它們前面仍可接受副詞修飾。如.
①祠謁既訖,當南禮大江。(《後漢書·張禹傳》)
②昔有一人與他婦通,交通未竟,夫從外來。(《百喻經·摩尼水竇喻》)
辭違已了,(惠能)便發向南。(唐·法海:《六祖壇經》)
④子胥哭已了,更復前行。(變文《伍子胥變文》) [5] 
第二步:動詞賓語+(終了義)動詞「畢」「競」「已」「訖」「了」等,構成動賓補結構。
這一語法格式,主要是從中古漢語中期開始的,此後一直沿用下去,直至唐宋時代。如:
讀策畢,太尉奉上璽綬,即皇帝位,年十三。(《後漢書·孝安帝紀》)
②胡飲酒畢,引佩刀自刺,不死,斬首送京邑。(《宋書·鄧豌傳》)
③(謝公)看書竟,默然無言。(《世説新語·雅量》)
④爾時,五百阿羅漢於佛前得授記已,歡喜踴躍。(《法華經·五百弟子授記品》,卷四)
⑤小兒面患皴者,夜燒梨令熟,以糠湯洗面訖,以暖梨汁塗之,令不皴。(《齊民要術·種紅藍花、梔子》注,卷五)
⑥餘讀詩訖,舉頭門中,忽見十娘半面。(唐·張鷟:《遊仙窟》) [5] 
⑦神秀上座,題此偈畢,歸房卧,並無人見。(唐·法海:《六祖壇經》)
⑧每稱名竟,皆唱:「唯願慈悲,哀愍我等…」(唐·[日]釋圓仁:《入唐求法巡禮行記》,卷二)
⑨子胥聞此語已,即知是船人之子。(變文《伍子胥變文》》
⑩第三日早,若水等詣軍前謝國相訖,若水曰:「某等昨日嘗以國事上冒台嚴…」(宋·徐夢莘:《三朝北盟會編·靖康大金山西軍前和議錄》,卷五十五)
到了唐五代,「動+賓+了」這一格式才逐漸多起來,但其中的「了」字,仍然是動詞。如:
①大師説法了,韋使君、官寮、僧眾、道俗,贊言無盡,昔所未聞。(唐·法海:《六祖壇經》)
②大師説偈已了,遂告門人曰:「汝等好住,今共汝別。」(唐·法海:《六祖壇經》)
唸佛了,打槌隨意,大眾散去。(唐·[日]釋圓仁:《入唐求法巡禮行記》,卷二)
④照儀已破,今未除者,唯是天下寺舍,兼條流、僧伲都未了,卿等知否?(唐·[日]釋圓仁:《入唐求法巡禮行記》,卷四)
⑤(子胥)作此語了,遂即南行。(變文《伍子胥變文》)
答語已了,留船即去。(變文《伍子胥變文》) [6] 
第三步:「動詞+了+賓語」,是「了」演變為動態助詞的最終語法格式。
「了」虛化為動態助詞,唐五代時已萌芽,北宋時已有所發展,而最終完成當在南宋時代。如:
①各請萬壽暫起去,見了師兄便入來。(變文《難陁出家緣起》)
②且依了義教,猶有相親分。(《祖堂集》,卷四)
③北朝自行遣了蕭扈、吳湛,括怎生得知?(宋·李燾:《續資治通鑑長編》,卷二六五)
④學者用了許多功夫,下頭須落道了,是人異教。(《河南程氏遺書》,卷二上)
但是這一時期,作為表示動作完成體的動態助詞「了」字,還不十分穩定:當用「了」時,也有用「卻」的,這説明對「了」的選擇,並未最後確定。如:
①我舜子小,失卻阿孃,家裏無人主領。(變文《舜子變》)
②貪看天上月,忘卻室中燈。(《祖堂集》,卷十五)
③僧眾才集,和尚關卻門便歸丈室。(《祖堂集》,卷十九)
④後來蕭禧已受卻聖旨,更無商量,遂改臣等作回謝。(宋·李燾:《續資治通鑑長編》,卷二六三) [6] 
但到了南宋時代,「了」已徹底虛化為動態助詞「了」字。「了」作為漢語動詞完成體的語法標誌,已正式完成。如:
①某嘗嘆息,以為此數人者,但求文字言語聲響之工,用了許多工夫,費了許多精力,甚可惜也。(《朱子語類·總訓門人》)
②似啞子吃了黃柏,教我苦在肚皮裏。(《張協狀元》,第五十三出)
③婆婆忘了你容儀。(《張協狀元》,第五十三出)》
至於到了近古漢語中期,動態助詞「了」已得到廣泛應用。如:
①志若有了志向,心便有個主張,不妄動了。(元·許衡:《魯齋遺書·大學直解》,卷四)》
②誰知母親還了香願,在房店中已自死了。(元·無名氏:《小孫屠》,第十四出)
③偉王看了郭威背上杖瘡,便不疑他。(元·無名氏:《新編五代史平話·周史平話上》)
④與達達廝殺,多搶得人馬,唐太宗將自騎的馬與了他,做光祿大夫。(《皇明詔令·戒論管軍官敕》)
⑤我這兩個小廝,不想走到這窮子墳上,帶了窮氣回去。(明·朱有燉:《團圓夢》,第二折)
⑥我今日放鷹,得了一個野雞。(明·哈銘:《正統臨戎錄》)
當動態助詞「了」產生之後,遇到「動詞+了+○」句式,這種「了」既是動態助詞,也是句末語氣助詞,它是兼具兩種助詞性質的。 [6] 
①李靖來雲:「御筆皇帝見了,與諸郎君商量,亦不多也。」(宋·徐夢莘:《三朝北盟會編·茅齋自敍》,卷十四)
②譬如人有大寶珠失了,不著緊尋,如何會得?(《朱子語類·訓門人》)
③頭髮剪了,終須再長。(《張協狀元》,第二十出)
但當遇到「動詞+了+賓語+了」句式時,這説明句末語氣助詞已徹底從動態助詞「了」中分化出來,兩種「了」的語法性質是不一樣的:一個是動態助詞,是表示動詞完成體的;一個是句末語氣助詞,是表示全句語氣的。如:
①今見看《詩》,不從頭看一過,雲:「且等我看一個,卻看那個。」(《朱子語類·總訓門人》)
②某之説卻高了,移這位置。(《朱子語類》,卷十六)
③這店裏都閉門子,怕有甚麼人來?(《老乞大》) [6] 

動態助詞持續體

漢語動詞,不論是持續體,還是進行體,都是從動詞「着」演變過來的。動詞的持續體,表示動詞所處的狀態正在持續、延長。動態助詞「着」的詞義演變起點是表示附着義的動詞「着」字。「着」,今音zhuó,形本作「」,為行文方便起見,今一律作「着」。「着」,動詞,有觸及、附着、依附、放置諸義。如:
①秋七月戊戌,楚子與若敖氏戰於皋滸。伯棼射王,汏輈及鼓跗,於丁寧。(《左傳·宣公四年》)
②宅舍附地之體,列宿天之形。(《論衡·祀義》)
③且口乎體,口之動與體俱。(《論衡·雷虛》)
④客至,屏當未盡,餘兩小簏,背後。(《世説新語·雅量》)
例①,「着」,觸及。例②,「着」,附着。例③,「着」,依附。例④,「着」,放置。「着」進一步引申,其穿戴義、執着義也可叫「着」。如:
①太傅時年七八歲,青布褲。(《世説新語·德行》)
②(山羌)不知之,應在手者於腳上,應在腰者返頭上。(《百喻經·山羌偷官庫衣喻》)
③武帝着邪道,不識正法。(唐·法海:《六祖壇經》) [6] 
但是,應當知道,作為動態助詞「着」的詞義演變起點應是動詞「着」的附着義。動態助詞「着」,作為動詞持續體的語法標誌,其語法化過程有以下三步:
第一步:動作動詞+着+處所補語
「動作動詞+着+處所補語」,這是動詞「着」虛化為動態助詞的起始性結構。在這種結構中,「着」是個實實在在的動詞,「着」和前面動詞的語法關係屬於並列結構。動作動詞所表示的具體動作,要藉助「着」落實在具體處所上,因此「着」有安置義,「着」後又必須有處所補語。如:
①又舍利佛,十方世界所有諸風,菩薩悉能吸着口中,而身無損,外諸樹木,亦不摧折。(《維摩詰經·不思議品》,卷中)
②今進不赦其命,退不彰其罪,閉着囹圄,使自引分,四方觀國,或疑此舉也。(《三國志·魏書·高柔傳》)
③蒼頭子密等三人因寵卧寐,共縛着牀。(《後漢書·彭寵傳》)
④藍田愛念文度,雖長大,猶抱着膝上。(《世説新語·方正》)
⑤候實開,便收之,掛着屋裏壁上,令蔭幹,勿使煙燻。(《齊民要術·種茱萸》,卷四)
⑥而彼仙人尋即取米及胡麻子,口中含嚼,吐着掌中。(《百喻經·小兒爭分別毛喻) [6] 
例①一⑥,諸句中的「着」,絕不可釋為介詞「在」。它是個實實在在的動詞,表安置義。「着」的這一用法,直到中古漢語後期,仍然如此。如:
⑦從京將來聖教功德幀及僧服等,都四籠子,且寄着譯語宅裏。(唐·[日]釋圓仁:《入唐求法巡禮行記》,卷四)
⑧舜得母錢佯忘,安着迷囊中而去。(變文《舜子變》)
之所以認定這類結構中的「着」仍是動詞,並與前面動詞構成並列關係,是因為語言中還存在「動作動詞+賓語+着+處所補語」這樣的結構。如:
①遂就牀縛之,將出到界,自解其綬以系督郵頸,縛之着樹,鞭杖百餘下,欲殺之。(《三國志·蜀書·先主傳》裴注)
②行欲至宛市,定伯便擔鬼着肩上,急執之。(《搜神記》,卷十六)
③譬如寫水着地,正自縱橫流漫。(《世説新語·文學》)
掐心着泥中,亦活。(《齊民要術·種蘭香》,卷三)
⑤我今寧可截取其鼻着我婦面上,不亦好乎?(《百喻經·為婦貿鼻喻》) [6] 
第二步:非動作動詞+着+對象賓語。
「非動作動詞+着+對象賓語」,這是動詞「着」虛化為動態助詞的中介性結構。在這類結構中,由於對象賓語的引進,使得「着」與其前面動詞的關係變得更加緊密,已由原來的並列結構變成動補式合成詞。這樣,就促使「着」的詞義已相當虛化了。曹廣順認為,這類結構在漢譯佛經中已經出現了。如:
①迦彌尼鬼者着小兒樂着女人。(《童子經唸誦法》,《大藏經》,卷十九)
②不留心於無明,貪着世間。(《大寶積經》,卷九十三,《大藏經》,卷十一)
曹廣順又説:「『着』字表示這些動作附着在這些對象上,因此就隱含有一種動作持續或獲得結果的意思。但從意義和詞性上看,這些『着』仍都是動詞。」例①②,「樂着」「貪着」,不論是看成動補式合成詞,還是看成動補式詞組,都可商議,但「樂着」「貪着」,已不可能再是個並列結構,否則「着」的虛化路線是很難設計的。在唐以前,即中古漢語的前期和中期,「非動作動詞+着+對象賓語」這類句式是很少見的。這樣的語言信息也就預示着動態助詞「着」很難在唐以前發生。如:
①諸子幼稚,未有所識,戀着戲處,或當墮落,為火所燒。(《法華經·譬喻品》,卷二)
②凍樹者,凝霜封着木條也。(《齊民要術·黍穄》注,卷二)
③而諸比丘不奉佛教,貪求利養,詐現清白,靜處而坐,心意流馳,貪着五欲,為色、聲、香、味之所惑亂。(《百喻經·奴守門喻》) [6] 
第三步:可持續動詞+着+(對象賓語)。
「可持續動詞+着+(對象賓語)」,這是動詞「着」虛化為動態助詞的終端性結構。蔣紹愚説:「『着』的歷史變化,是和『着』前面的動詞性質有關的。」
所謂「動詞性質」,這不僅同動詞的詞義有關,而且也必然同動詞的分類有關。就動詞的狀態而言,「着」前的動詞可分為兩類:一類是可持續動詞,另一類是不可持續動詞。前類多由行為動詞、心理動詞及感知動詞等動詞充當;後類多由動作動詞充當。 [6] 
當「着」前動詞由可持續動詞充當時,就要藉助「着」,把這種狀態施及「着」後的對象賓語上。這種「傳導」的結果是必然使「着」的詞義、詞性也發生變化:由原來的附着義變為持續義,其詞性也由實實在在的動詞變為一個動態助詞。當「着」變成動態助詞之後,它和前面動詞的語法關係也隨之而變:既不是並列關係,也不是補充關係,而是附綴於動詞之後的附加關係,雖然它並不是動詞的構詞成分。 [6] 
一般認為,漢語動詞的持續體從晚唐五代起正式形成之後,就一直沿用下去。如:
①太子年登拾玖,戀着五欲。(變文《八相變》)
②鳳池雲:「守着合頭,則出身無路。」(《祖堂集》,卷六)
③曾點底,鬚子細看他是樂個甚底,是如何地樂,不只是聖人説這個可樂,便信着他。(《朱子語類·總訓門人》)
④不如上國,追尋着丈夫。(《張協狀元》,第三十出)
⑤洪義心腸,倒大來乖劣,專等着劉知遠。(《劉知遠諸宮調》,第二)
⑥所以君子常常要存着這心,以檢求其身。(元·許衡:《魯齋遺書·大學直解》,卷四)
⑦你每回去行着好勾當,休污了父親的好名。(明·劉仲璟:《遇恩錄》)
⑧鍾會是魏元帝時人,做司徒,教他提調關中的軍馬,卻要謀反,只怕着鄧艾一個人,不曾反裏。(《皇明詔令·戒諭管軍官敕》)
動詞的持續體形成之後,如果「着」後面的賓語是個零位,那麼句子的動詞就常常由狀態動詞充當。狀態動詞説的就是一種狀態,是可以持續的。如:
①(黃雀)見他宅舍鮮淨,便即穴白佔着。(變文《燕子賦》一)
②百理具在,平鋪放着。(《河南程氏遺書》,卷二上) [6] 
③你我直迷着,那言語煞有意,來者使臣卻也敢向前覆事,也不可得。宋·徐夢莘:(《三朝北盟會編·紹興甲寅通和錄》,卷一六二)
④閒時也須思量着。(《朱子語類·總訓門人》)
⑤孩兒且放心着。(《張協狀元》,第二十七出)
⑥做好的事,着人學着。(元·貫雲石:《孝經直解》)
⑦眾軍每讚歎着。(《皇明詔令·諭武臣恤軍敕》)
⑧恁每都在這裏歇着。(明·劉仲璟:《遇恩錄》)
⑨他都在地上跪着,進馬怎麼行得?(明·哈銘:《正統臨戎錄》)
⑩你且住着。(《老乞大》) [7] 

動態助詞進行體

漢語動詞的進行體和持續體本來就是一根藤上的兩個瓜,兩者密不可分。周生亞認為動詞的進行體來源於動詞的持續體,其產生時間應與持續體相同或稍後,其演化路線也應與持續體相同。 [7] 
前面説過,就動詞的狀態而言,「着」前面的動詞可以分成兩類:一類是可持續動詞,另一類就是不可持續動詞。這不可持續動詞多由動作動詞充當。動作動詞,一般説來,其動作是不可持續的。不可持續就是説動詞所呈現的狀態是短暫的。這樣一來,動詞後面的「着」字,只能表示這種狀態是正在進行着,而不可能是持續的。如:
①淨能都不忙懼,收氈蓋着死女子屍,釘之內四角,血從氈下交流,看人無數。(變文《葉淨能詩》)
②後母一女把着阿爺:「煞卻前家歌(哥)子,交與甚處出坎(頭)?」(變文《舜子變》)
③巖雲:「如無燈夜把着枕子。」(《祖堂集》,卷五)
④先生曰:「公常常縮着一隻手,是如何?」(《朱子語類·總訓門人》)
⑤如戰陳廝殺,擂着鼓,只是向前去,有死無二,莫便回頭始得。(《朱子語類·總訓門人》)
⑥悠悠的品着鷓鴣,雁行般但舉手都能舞。(元·關漢卿:《詐妮子調風月》,第四折)
⑦莫想青涼傘兒打,休指望坐騎着鞍馬。(《劉知遠諸宮調》,第二)
⑧皇甫殿直一隻手捽着僧兒狗毛,出這棗槊巷,徑奔王二哥茶坊前來(明·洪鞭:《清平山堂話本·簡貼和尚》)
⑨我拿着馬,你淨手去。(《老乞大》)
©我的官人洗手時,遞着揩手的手帕時,好歹也説得一句話。(明·哈銘:《正統臨戎錄》) [7] 
由以上引例可知,説漢語動詞的進行體也是產生於晚唐五代應是沒有問題的,只是到了宋代以後,才更加成熟、更加普遍而已。漢語動詞的進行體與持續體有時也是很難分清的。凡是能持續的動詞,其狀態也往往正在進行,但反過來卻不一定。因此,當「狀態動詞+着+○」句式出現的時候,就可以認定動態助詞「着」,既是持續體,也是進行體的語法標誌。 [7] 

動態助詞經歷體

動詞的經歷體,是表示動作行為曾是一種經歷、體驗,同時也表明這種經歷、體驗已成為過去。動詞經歷體的典型語法標誌是在動詞後加上動態助詞「過」字。「過」,原本也是個動詞,本義就是經過,所以《説文》曰:「過,度也。」文獻用例如:
①子擊磬於衞,有荷蕢而孔氏之門者。(《論語·憲問》)
②(姜氏)將行,哭而市曰:「天乎,仲為不道,殺嫡立庶。」(《左傳·文公十八年》)
③當是時也,禹八年於外,三其門而不入。(《孟子·滕文公上》)
動態助詞「過」,其語法化過程也主要有以下三步: [7] 
第一步:趨向動詞+過+處所賓語。
「趨向動詞+過+處所賓語」,「過」是個動詞,它和前面動詞的語法關係是並列結構。但這種句式在上古漢語是很難找到的,它主要是從中古漢語開始的。如:
①有縣農行過舍邊,仰視,見龍牽車。(《搜神記》,卷三)
②八月丙寅,京師大風,蝗蟲飛過洛陽。(《後漢書·孝安帝紀》)
③王子猷行過吳中。(《世説新語·簡傲》)
這種句式,甚至到了中古漢語後期及近古漢語時仍能見到。如:
④使君得對,趨過蕭牆,拜舞叫呼萬歲。(變文《韓擒虎話本》)
⑤張軫帶了本朝銀牌,走過南界,須先以見還。(宋·徐夢莘:《三朝北盟會編·燕雲奉使錄》,卷十五)
⑥半陂泊,根尋到天晚,夜深不敢依門户,跳過牆來見新婦。(《劉知遠諸宮調》,第二)
例①②,「行過」「飛過」,就是「行而過」「飛而過」。下分析同。 [7] 
第二步:非趨向動詞+過+○
「非趨向動詞+過+○」,這是動詞「過」虛化為動態助詞的中介性結構。動詞「過」的詞義虛化,實際上是從它前面動詞的「非趨向化」開始的。動詞的「非趨向化」,也就是詞義的泛化,因此要求「過」的後面也不再續接處所賓語。但是,這種中介性結構,「過」仍當認為是個動詞,它和前面動詞的關係,應是一種動補關係,「過」表示一種趨向或結果。如:
①遠公對曰:「賤奴念得一部十二卷,昨夜總念過。」(變文《廬山遠公話》)
②丞相遂令人用番書譯過,共傳看後大喜。(宋·徐夢莘:《三朝北盟會編·紹興甲寅通和錄》,卷一六二)
③當時史官已被高祖瞞過。(《河南程氏遺書》,卷二上)》
④想經禮,聖人平日已説底都一一理會了,只是變禮未説,也須逐一問過。(《朱子語類·訓門人》) [7] 
第三步:非趨向動詞+過+對象賓語。
「非趨向動詞+過+對象賓語」,這是動詞「過」虛化為動態助詞的終端性結構。這種句子中的「過」,已徹底虛化:它不再表示動作的空間移動或趨向,而只是表示前面的動詞所具有的一種狀態,而這種狀態就是指該動詞所體現的曾經有過的一種經歷或體驗。因此,「過」和前面動詞的語法關係,既不是並列關係,也不是動補關係,而只是附綴於動詞之後的附加關係。在這種情況下,「過」的後面可以再續接對象賓語。如:
①穎又顧臣評日:「前來侍讀説道,鴻和爾大山、天池子曾有北朝國信使帶過聖旨去定了界至,怎生道不知國信使是誰?」(宋·李燾:《續資治通鑑長編》,卷二六五)
②那張介元教請過員夢先生。(《張協狀元》,第四齣》
③鬧中(躲)器械,扯得兜毛(鍪)側。(《劉知遠諸宮調》,第十二)
④你休説此話,我方才告過官人,乞了半日假,扶你去太醫家討些藥吃。(明·朱有燉:《團圓夢》,第三折) [7] 
「非趨向動詞+過+對象賓語」這種句式主要出現在宋代以後,因此周生亞斷定:動態助詞「過」產生在宋代。
以上就是對漢語動詞「體」的粗略的歷史描寫。從論述中可知,動態助詞「了」「着」「過」的產生和發展,並不是同處於一個歷史平面之上的。與「了」「着」相比,「過」的發展始終處於弱勢地位。究其根本原因,恐怕同動詞的經歷體與完成體的相互關係有關。這個問題,還有待於進一步研究。
漢語動詞時體語法範疇的表達,周生亞主張限定在三時四體的範圍之內。「三時」是指過去時、現在時和將來時;「四體」是指完成體、持續體、進行體和經歷體。有的著作把動詞「體」的範圍擴充得很寬,混淆了詞法和句法的界限,這不太可取。如把「動+起/起來」稱為「起始體」,「動一動」稱為「嘗試體」,「動+來+動+去」稱為「反覆體」,「動+了+動」稱為「間歇體」,以及「動+下下來」稱為「終止體」,等等,這些説法都有待於進一步研究。 [7] 
關於漢語動詞「體」形成的歷史機制。
説漢語動詞「體」形成的歷史機制,其實就是討論動詞「體」的產生的歷史條件問題。這個條件,可以從兩大角度去觀察:一是從外部來説,漢語動詞「體」是從「時」的語法範疇發展出來的;二是從內部來説,動詞「體」的產生有其本身的詞義條件和結構條件。 [7] 
先説第一點。漢語動詞「體」的概念來源於「時」的概念,漢語動詞先有「時」,後有「體」。上古漢語沒有「體」的語法標誌,中古漢語前期和中期也沒有。漢語動詞「體」的產生主要是從中古漢語後期和近古漢語前期才開始的。語法範疇是指概括成類的語法意義的總和。 [7] 
漢語動詞由時的語法範疇,過渡到時體語法範疇共存狀態,是動詞表達上的一大發展。有的學者認為,「時」是從過程角度認識動詞的,因而有過去時、現在時和將來時;「體」是從一個點上,即從情態或情貌上關注動詞的一種狀況,因而有完成體、持續體、進行體和經歷體等等。這話是很有道理的。總之,漢語「時」與「體」的關係,是應很好研究的一個重要課題。 [7] 
再説第二點。
漢語動詞「體」的產生也有其內部條件。概括起來,就是三點:
第一,「了」「着」「過」置於動詞之後,是動態助詞產生的首要的結構條件。
前面説過,當「了」「着」「過」最初單用時,都是典型的單音節動詞。但是當它們處於另一個動詞之後,一起充當謂語的時候,就為後來的詞義虛化找到了一個起始性的結構位置。 [7] 
這個位置是十分優越的:由於它們是處於另一個動詞之後,不論與前面的動詞是並列關係或補充關係,都不會成為語義的關注焦點;但當它們後面再出現其他句子成分時,卻又成為夾在兩種成分之間的「傳導性」或「中介性」的成分。然而,正是這樣的身份,卻很容易使「了」「着」「過」的詞義和功能都發生變化。 [7] 
第二,「了」「着」「過」前面動詞的詞彙意義和動詞類型的變化,都為動態助詞的產生提供了語義條件。
如「動作動詞+着+處所補語」結構,當「着」前動詞不再由動作動詞充當時,「着」也就失去了安置義,詞義進一步虛化,「着」後的成分也發生了變化,由處所補語變為對象賓語。又如「趨向動詞+過+處所賓語」結構,當「過」前動詞不再由趨向動詞充當時,「過」也不再表示趨向動作,詞義開始虛化,最後變成只是表示動作所處一種經歷狀態的語法標誌。 [7] 
第三,「了」「着」「過」後再續接賓語,是動態助詞產生的關鍵結構條件。
「了」「着」「過」最終演變為動態助詞,其中有一個共同環節,就是「了」「着」「過」後面都可以帶上對象賓語。「了」「着」「過」後面續接賓語的最直接的結果,就是促使它們和前面的動詞結合得更緊,並在「傳導」動詞的作用時又悄悄地改變了自己的詞義和結構功能。如「讀策畢」「看書競」「唸佛了」等結構,賓語「策」「書」「佛」顯然阻隔了動詞和「畢」「競」「了」的結合。但是當賓語處於終了義諸動詞之後,這些動詞詞義也開始變化了,並最終整合成一個「了」字:由一個實實在在的動詞,最後虛化成一個表示完成體的語法符號。 [7] 

動態助詞動態助詞的分類

動態助詞完成體

動詞的完成體是表示動作進行的狀態已經完成或結束,最標準的語法標誌就是在動詞後面加上動態助詞「了」字。 [5] 
①各請萬壽暫起去,見了師兄便入來。(變文《難陁出家緣起》)
②且依了義教,猶有相親分。(《祖堂集》,卷四)
③北朝自行遣了蕭扈、吳湛,括怎生得知?(宋·李燾:《續資治通鑑長編》,卷二六五)
④學者用了許多功夫,下頭須落道了,是人異教。(《河南程氏遺書》,卷二上)
「了」虛化為動態助詞,唐五代時已萌芽,北宋時已有所發展,南宋時代徹底虛化為動態助詞。 [6] 
①某嘗嘆息,以為此數人者,但求文字言語聲響之工,用了許多工夫,費了許多精力,甚可惜也。(《朱子語類·總訓門人》)
②似啞子吃了黃柏,教我苦在肚皮裏。(《張協狀元》,第五十三出)
③婆婆忘了你容儀。(《張協狀元》,第五十三出) [6] 
至於到了近古漢語中期,動態助詞「了」已得到廣泛應用。如:
①志若有了志向,心便有個主張,不妄動了。(元·許衡:《魯齋遺書·大學直解》,卷四)》
②誰知母親還了香願,在房店中已自死了。(元·無名氏:《小孫屠》,第十四出)
③偉王看了郭威背上杖瘡,便不疑他。(元·無名氏:《新編五代史平話·周史平話上》)
④與達達廝殺,多搶得人馬,唐太宗將自騎的馬與了他,做光祿大夫。(《皇明詔令·戒論管軍官敕》)
⑤我這兩個小廝,不想走到這窮子墳上,帶了窮氣回去。(明·朱有燉:《團圓夢》,第二折)
⑥我今日放鷹,得了一個野雞。(明·哈銘:《正統臨戎錄》) [6] 
動態助詞是動詞的語法標誌。當謂語形容詞附綴上動態助詞「了」時,不管其後是否續接賓語,都應承認這個形容詞已經變成了動詞。如:
①天明瞭,其鬼使來太安寺裏,討主不見。(《祖堂集》,卷十四)
②然源清則未見得,被他流出來,已是濁了。(《朱子語類·訓門人》)
③自家若不重,便自壞了天理。(《朱子語類·訓門人》)
④莫道水性從來無定準,這頭方了,那頭園(圓)。(《張協狀元》,第三十二出) [8] 
⑤我如今老了,怕他不知道。(明·劉璟:《遇恩錄》)
⑥這肉熟了,你嘗着,鹹淡如何?(《老乞大》)
⑦我如今老了,怕他不知道。(明·劉璟:《遇恩錄》)
⑧我如今賣酒肉與你,吃的麪皮紅了。(《水滸傳》,第九回)
⑨林沖娘子紅了臉道:「清平世界,是何道理,把良人調戲!」(《水滸傳》,第七回) [8] 

動態助詞持續體

動詞的持續體,表示動詞所處的狀態正在持續、延長。動態助詞「着」的詞義演變起點是表示附着義的動詞「着」字。
一般認為,漢語動詞的持續體從晚唐五代起正式形成之後,就一直沿用下去。如:
①太子年登拾玖,戀着五欲。(變文《八相變》)
②鳳池雲:「守着合頭,則出身無路。」(《祖堂集》,卷六)
③曾點底,鬚子細看他是樂個甚底,是如何地樂,不只是聖人説這個可樂,便信着他。(《朱子語類·總訓門人》)
④不如上國,追尋着丈夫。(《張協狀元》,第三十出)
⑤洪義心腸,倒大來乖劣,專等着劉知遠。(《劉知遠諸宮調》,第二)
⑥所以君子常常要存着這心,以檢求其身。(元·許衡:《魯齋遺書·大學直解》,卷四)
⑦你每回去行着好勾當,休污了父親的好名。(明·劉仲璟:《遇恩錄》)
⑧鍾會是魏元帝時人,做司徒,教他提調關中的軍馬,卻要謀反,只怕着鄧艾一個人,不曾反裏。(《皇明詔令·戒諭管軍官敕》)
動詞的持續體形成之後,如果「着」後面的賓語是個零位,那麼句子的動詞就常常由狀態動詞充當。狀態動詞説的就是一種狀態,是可以持續的。如:
①(黃雀)見他宅舍鮮淨,便即穴白佔着。(變文《燕子賦》一)
②百理具在,平鋪放着。(《河南程氏遺書》,卷二上) [6] 
③你我直迷着,那言語煞有意,來者使臣卻也敢向前覆事,也不可得。宋·徐夢莘:(《三朝北盟會編·紹興甲寅通和錄》,卷一六二)
④閒時也須思量着。(《朱子語類·總訓門人》)
⑤孩兒且放心着。(《張協狀元》,第二十七出)
⑥做好的事,着人學着。(元·貫雲石:《孝經直解》)
⑦眾軍每讚歎着。(《皇明詔令·諭武臣恤軍敕》)
⑧恁每都在這裏歇着。(明·劉仲璟:《遇恩錄》)
⑨他都在地上跪着,進馬怎麼行得?(明·哈銘:《正統臨戎錄》)
⑩你且住着。(《老乞大》) [7] 
動態助詞是動詞的語法標誌。當謂語形容詞附綴上動態助詞「着」時,不管其後是否續接賓語,都應承認這個形容詞已經變成了動詞。如:
①裙破衣穿,瘦着臉,一似乍出卑田院。(《張協狀元》,第三十九出)
②一般志量要寬大着,寬大呵,便容得人;心要平正着,平正呵,處得事務停當。(元·吳澄:《吳文正集·經筵講義》,卷九十)
③這肉熟了,你嘗着,鹹淡如何?(《老乞大》)
④傷弓之鳥,不敢攬事,且低着頭只顧走。(明·馮夢龍:《警世通言·崔待詔生死冤家》,第八卷) [8] 

動態助詞進行體

漢語動詞的進行體也是產生於晚唐五代,到了宋代以後更加成熟、更加普遍。進行體和持續體是一根藤上的兩個瓜,兩者密不可分,其演化路線也應與持續體相同。 [7] 
「着」前面的動詞可以分成兩類:一類是可持續動詞,另一類就是不可持續動詞。這不可持續動詞多由動作動詞充當。動作動詞,一般説來,其動作是不可持續的。不可持續就是説動詞所呈現的狀態是短暫的。這樣一來,動詞後面的「着」字,只能表示這種狀態是正在進行着,而不可能是持續的。如:
①淨能都不忙懼,收氈蓋着死女子屍,釘之內四角,血從氈下交流,看人無數。(變文《葉淨能詩》)
②後母一女把着阿爺:「煞卻前家歌(哥)子,交與甚處出坎(頭)?」(變文《舜子變》)
③巖雲:「如無燈夜把着枕子。」(《祖堂集》,卷五)
④先生曰:「公常常縮着一隻手,是如何?」(《朱子語類·總訓門人》)
⑤如戰陳廝殺,擂着鼓,只是向前去,有死無二,莫便回頭始得。(《朱子語類·總訓門人》)
⑥悠悠的品着鷓鴣,雁行般但舉手都能舞。(元·關漢卿:《詐妮子調風月》,第四折)
⑦莫想青涼傘兒打,休指望坐騎着鞍馬。(《劉知遠諸宮調》,第二)
⑧皇甫殿直一隻手捽着僧兒狗毛,出這棗槊巷,徑奔王二哥茶坊前來(明·洪鞭:《清平山堂話本·簡貼和尚》)
⑨我拿着馬,你淨手去。(《老乞大》)
©我的官人洗手時,遞着揩手的手帕時,好歹也説得一句話。(明·哈銘:《正統臨戎錄》) [7] 
漢語動詞的進行體與持續體有時也是很難分明的。凡是能持續的動詞,其狀態也往往正在進行,但反過來卻不一定。因此,當「狀態動詞+着+○」句式出現的時候,就可以認定動態助詞「着」,既是持續體,也是進行體的語法標誌。 [7] 

動態助詞經歷體

經歷體,是表示動作行為曾是一種經歷、體驗,同時也表明這種經歷、體驗已成為過去。動詞經歷體的典型語法標誌是在動詞後加上動態助詞「過」字。「非趨向動詞+過+對象賓語」是動詞「過」虛化為動態助詞的終端性結構,這一結構「過」產生在宋代。 [7] 
「非趨向動詞+過+對象賓語」句中的「過」,已徹底虛化:它不再表示動作的空間移動或趨向,而只是表示前面的動詞所具有的一種狀態,而這種狀態就是指該動詞所體現的曾經有過的一種經歷或體驗。因此,「過」和前面動詞的語法關係,既不是並列關係,也不是動補關係,而只是附綴於動詞之後的附加關係。在這種情況下,「過」的後面可以再續接對象賓語。如:
①穎又顧臣評日:「前來侍讀説道,鴻和爾大山、天池子曾有北朝國信使帶過聖旨去定了界至,怎生道不知國信使是誰?」(宋·李燾:《續資治通鑑長編》,卷二六五)
②那張介元教請過員夢先生。(《張協狀元》,第四齣》
③鬧中(躲)器械,扯得兜毛(鍪)側。(《劉知遠諸宮調》,第十二)
④你休説此話,我方才告過官人,乞了半日假,扶你去太醫家討些藥吃。(明·朱有燉:《團圓夢》,第三折) [7] 

動態助詞動態助詞的發展

縱觀漢語動態助詞的歷史發展,應該分為三個系統來談:一是「了」「着」「過」為一系;二是「得」「地」「的」為一系;三是「將」字獨自為一系。

動態助詞「了」「着」「過」系統的發展

關於動態助詞「了」「着」「過」的產生過程,前面已有過詳細交代,這裏不再重複。
這裏要説的,主要是「了」「着」「過」形成後的一些情況,算是一種補充。
動態助詞「了」,作為動詞完成體的一個語法標誌,其形成有個漫長的歷史過程。其中最關鍵的一步是「動+了+賓」語法格式的形成。這種語法格式,使「了」徹底喪失了動詞性質,完全變成了一個表示動詞完成體的語法成分。「了」的徹底虛化,當在宋代,具體説是在南宋時代。如:
①貴朝吞契丹許多國土。(宋·徐夢莘:《三朝北盟會編·茅齋自敍》,卷三十二)
②我住五磯山下七八十年,見幾家成敗。(《張協狀元》,第十一出)
③譬如耕田,須是下種子,便去耘鋤灌溉,然後到那熟處。(《朱子語類·訓門人》)
④某嘗嘆息,以為此數人者,但求文字、言語、聲響之工,用了許多工夫,費許多精力,甚可惜也。(《朱子語類·總訓門人》)
宋代以後,動態助詞「了」用得更加廣泛、成熟。如:
①周武動兵,取紂江山。(《劉知遠諸宮調》,第一)
②天子聞之,急起穿衣服。(《宣和遺事》)
③我今日放鷹,得一個野雞。(明·哈銘:《正統臨戎錄》)
④你兩個且在這裏,等灑家打死那廝便來。(《水滸傳》,第三回)
⑤當夜吃完酒,送蘧公孫回魯宅去。(《儒林外史》,第十一回)
⑥外客沒見就脱衣裳了。(《紅樓夢》,第三回) [2] 
動態助詞「着」,是漢語動詞持續體進行體的語法標誌。不論是表持續,還是表進行,「着」作為動態助詞,認定它產生於晚唐五代是沒有問題的,而正式形成,當在宋代。如:
①淨能都不忙懼,收氈蓋死女子屍。(變文葉淨能詩》)
②緣有孫陁羅是妻,容顏殊性,時為戀這妻。(變文《難陁出家緣起》)
③這饒舌沙彌,猶掛唇齒在?(《祖堂集》,卷四)
④如戰陣廝殺,擂鼓,只是向前去,有死無二。(《朱子語類·總訓門人》)
⑤青布簾大寫「員夢如神」。(《張協狀元》,第四齣)
⑥土牀上卧個少人,七尺堂堂貌美,御軀凜凜如神。(《劉知遠諸宮調》,第一) [2] 
宋代以後,動態助詞「着」更加成熟,不論其後有無賓語。如:
①我離了家中,瞞我渾家,則説街市上尋個護臂的人去。(元·高文秀:《黑旋風》,第一折)
②上頭吊一個驢,下面一個鼓兒,響得撲洞洞響,得那人不敢出來。(《元典章·前集刑部》)
③手持悶棍,腰胯(挎)着鐶刀,急奔師師宅。(《宣和遺事》)
④(孟光)與他夫主送飯,高的擎,這個便是那「舉案齊眉」。(元·無名氏:《小張屠焚兒求母》,第一折)
⑤趙正看罷了書,伸舌頭縮不上。(明·馮夢龍:《喻世明言·宋四公大鬧禁魂張》,第三十六卷)
⑥恁每都在這裏歇。(明·劉璟:《遇恩錄》)
⑦我在學堂裏坐,心裏也悶。(《儒林外史》,第一回)
⑧進入門中,只見有十數個大櫥,皆用封條封。(《紅樓夢》,第五回) [2] 
值得注意的是,動態助詞在發展中也存在一些混用現象,這是語言發展不可避免的。但是這不是主流,並不影響結論。如:
①女孩兒從幼未曾出閨門,我又不知路徑,教我怎生去的?(元·喬孟符:《金錢記》,第一折)
②那個婦女入酒店,與宋四公道個萬福,拍手唱一支曲兒。(明·馮夢龍:《喻世明言·宋四公大鬧禁魂張》,第三十六卷)
③説畢,關門進去了。(《儒林外史》,第一回)
④他沒有帖子,問他名姓,也不肯説。(《儒林外史》,第十回)
例①, 「着」與「過」同義;例②—④, 「着」與「了」同義。 [2] 
動態助詞「過」,是動詞經歷體的語法標誌。動詞的經歷體,是表示動作行為的一種經歷、體驗,並已成為過去。漢語「動+過」的虛化時間,主要是從宋代開始的,而「動+過+賓/補」語法格式的形成,則主要在宋代以後。如:
①鴻爾和大山、天池子曾有北朝國信使帶聖旨去定了界至,怎生道不知國信使是誰?(宋·李燾:《續資治通鑑長編》,卷二六五)
②某等當面看,遂辭而退。(宋·徐夢莘:《三朝北盟會編·紹興甲寅通和錄》,卷一六三)
③每日讀書,只是讀了,便不知將此心在體會,所以説得來如此疏。(《朱子語類·訓門人》)
④老身是開封人氏,夫主姓孫,亡數載。(元·無名氏:《小孫屠》,第四齣)
⑤下那嶺去,行一里,到了墳頭。(明·馮夢龍:《警世通言·一窟鬼癩道人除怪》,第十四卷)
⑥晚生今年二十二歲,還不曾娶妻子。(《儒林外史》,第十五回) [2] 

動態助詞「得」「地」「的」系統的發展

漢語動態助詞系統的建立是一個十分複雜的過程。動態助詞在發展中,是由多元系統而逐漸走向單一系統的,並非一開始就是「了」「着」「過」獨霸天下。動態助詞「得」「地」「的」的存在,就是一個不爭的事實。
上面,講了結構助詞「地」「底」「得」「的」發展。「得」「地」「的」既然是結構助詞,為什麼又可以作動態助詞呢?兩者是什麼關係?這個問題並不難解釋。
動態助詞「了」「着」「過」,這些詞最大的特點就是它們都來源於動詞,都是動詞長期虛化的結果,而動態助詞「得」「地」「的」的直接來源並不是動詞,而是由結構助詞「得」進一步虛化而成。這就是結構助詞「得」「地」「的」和動態助詞「得」「地」「的」兩者關係的最簡單的描述。
前面説過,謂語動詞後的「得」字,可以擴展為兩種最基本的語法格式:一是「動詞+得1+賓語」,二是「動詞+得2+補語」。結構助詞「得」的產生,同這兩種句式都有關係。「得1」表示動作或行為的可能,「得2」表示動作的結果、程度或狀態。 [3] 
周生亞認為動態助詞「得」的產生,就是同「得2」引出的結果補語有關。「得2」既然可以表示動作或行為造成的結果,那它本身也就必然含有終了義或終結義,而動態助詞「得」所表示的完成體或經歷體的語法意義,也正應該由「得2」虛化而來。 [3] 
動態助詞「得」產生於唐代,而到了晚唐五代,已經比較廣泛地使用在文獻之中。如:
①譬如帝王生太子,若同俗例者,無有是處。(《神會語錄》)
②養一牸牛,生五犢子。(唐·寒山子:《寒山詩·丈夫》,第一三二)
③燕子單貧,造一宅,乃被雀兒強奪。(變文《燕子賦》一)
④曹山雲:「成個一頭水牯牛。」(《祖堂集》,卷十六)
⑤(座主)對曰:「講四十本經論。」(《祖堂集》,卷十四)
例①—⑤, 「得」,動態助詞完成體,皆「了」義,「得」所引出的皆為結果補語 [3] 
「得」後出現的不一定都是結果補語,有時也可以是數量補語處所賓語補語,甚至還可以是對象賓語。這些成分,從廣義上看,也都是動詞造成的結果。如:
①從上房行廿裏,到劉使普通院宿。(唐· [日]釋圓仁:《入唐求法巡禮行記》,卷二)
②相公問:「汝念多小(少)卷數?」(變文《廬山遠公話》)
③二將聽此事,放過楚軍,到峽路上靽(絆)卻馬腳。(變文《漢將王陵變》)
④到南岸,應是舟舡溺在水中。(變文《韓擒虎話本》)
⑤遠公出寺門,約行百步已來,忽然騰空而去,莫知所在。(變文《廬山遠公話》)
⑥一日行五百里,恰到百丈莊頭,討吃飯。(《祖堂集》,卷四)
⑦過兩年,院主見他孝順,教伊念《心經》。(《祖堂集》,卷五)
⑧隱峯接鍬子,向師剗一下。(《祖堂集》,卷四)
例①—⑧, 「得」均為動態助詞,或為完成體,義同「了」(例①③④⑤⑥⑦),或為經歷體,義同「過」(例②⑧)。 [3] 
兩宋以後,動態助詞「得」,應用更加普遍,並且以表示完成體的用例居多。如:
①近日陸子靜門人寄數篇詩來。(《朱子語類·訓門人》)
②而今只想像那熟處,卻不曾下種子,如何會熟?(《朱子語類·訓門人》)
③到龍城裏,身心一處新。(《張協狀元》,第二十四出)
④郭威到邢州,尋問唐山縣地名堯山。(《新編五代史平話·周史平話上》)
⑤入房門,怎回身?(元·關漢卿:《詐妮子調風月》,第一折)
⑥過幾日,他到小的鋪中討服毒藥。(元·關漢卿:《竇娥冤》,第四折)
⑦徽宗入內,聽張夢熊、張商英二臣的奏章,常有憂色。(《宣和遺事》)
⑧因此舍了自己性命救高祖。(《皇明詔令·戒諭軍官敕》)
⑨(石崇)用六斛大明珠買一妾,名曰綠珠。(明·馮夢龍:《喻世明言·宋四公大鬧禁魂張》,第三十六卷)
⑩到三更,被一夥強盜劫入店來。(明·洪楩:《清平山堂話本·楊温攔路虎傳》)
⑪(秀秀)道罷起身,雙手揪住崔寧,叫一聲,匹然倒地。(明·馮夢龍:《警世通言·崔待詔生死冤家》,第八卷)
⑫是教你下山去殺一個人,將頭獻納,他便無疑心。(《水滸傳》,第十一回)
⑬林沖與陸謙出門來,街上閒走了一回。(《水滸傳》,第七回)
⑭才説一句,聽見鑼響,一齊立起來説道:「回衙了。」(《儒林外史》,第四回) [3] 
動態助詞「地」,主要用於動詞的持續體,始用於晚唐五代。前面説,結構助詞「得2」(表結果)可以虛化為動態助詞「得」。同樣,結構助詞「得2」(表程度、狀態)也可以虛化為動態助詞「地」和「的」。 [3] 
動態助詞「地」「的」,主要用於持續體進行體,義同「着」。持續或進行,就是一種狀態。因此,近古漢語動態助詞「地」或「的」,其直接來源仍是結構助詞「得2」。動態助詞「地」,與動詞的結合能力不是很強,主要是用在居止動詞或狀態動詞之後。
從功能上看,與「地」結合的動詞主要是作謂語狀語。如:
①二將勒在帳西角頭立。(變文《漢將王陵變》)
②後妻向牀上卧不起。(變文《舜子變》)
③舜子府(撫)琴忠(中)間,門前有一老人立。(變文《舜子變》)
④今日見我歸家,牀上卧不起。(變文《舜子變》)
⑤把舜子頭髮懸在中庭樹(豎),從項決到腳䐐,鮮血遍流灑地。(變文《舜子變》)
⑥兩人坐歇息次,道吾起來禮拜曰:「某甲有段事欲問多時,未得其便。」(《祖堂集》,卷四)
⑦師教他身邊立。(《祖堂集》,卷十四)
例④⑤, 「地」,原卷無,據蔣禮鴻校補。「『卧地』即卧着,……下文『樹地』之『地』同。」 [3] 
兩宋以後,「地」使用得更廣一些,但與動詞的結合能力,仍十分有限。功能上,與動詞結合後仍以作謂語狀語為主,個別的也可作定語。如:
①其蕭禧只於廳上倚柱立,屢遣人請喚,不肯下階習儀。(宋·李燾:《續資治通鑑長編》,卷二六三)
②(王)俊叫起王觀察,於教場內亭子西邊坐。(《王俊首嶽侯狀》)
③張太尉先與一個和尚何澤,點着燭,對面坐説話。(《王俊首嶽侯狀》)
④你再坐,我説與你。(元·貫雲石:《孝經直解·開宗明義章》)
⑤郭立道:「也不知他仔細,只見他在那裏住,依舊掛牌做生活。」(明·馮夢龍:《警世通言·崔待詔生死冤家》,第八卷)
⑥邊頭立閒看的人説,這牙家説的價錢,正是本分的言語。(《老乞大》)
⑦到街上立的其間,一個客人趕着一羣羊過來。(《老乞大》) [3] 
動態助詞「的」,主要是用於動詞的持續體或進行體,義同「着」。其部分用法,與「地」有交叉。
結構助詞「的」產生於北宋,所以動態助詞「的」的產生時間不會早於宋代。元據時期入聲消失,「的」由入聲字變為陰聲字,廣泛使用於元據時期以來。如:
①呆廝,跟我來,這是牢裏。(元·高文秀:《黑旋風》,第三折)
②(鉏麑)看天色尚早,端坐堂上,十分恭敬。(《皇明詔令·戒諭管軍官敕》)
③請,請,裏頭坐。(《老乞大》)
④嚴貢生回家,忙領了兒子和媳婦拜家堂,又忙請奶奶來一同受拜。(《儒林外史》,第六回)
⑤我們不知系何「貴客」,忙接出來。(《紅樓夢》,第五回) [3] 
宋代,「地」已由定母變為端母;元據時期,「得」「的」又都從入聲字變為陰聲字。於是,「得」「地」「的」在元據時期已變為音同或音近字(均為端母、齊微韻,只有開口、齊齒之分)。因此文獻中出現「的」「得」混用現象是很自然的。如:
①(他老子)才吃幾口,便死了。(元·關漢卿:《竇娥冤》,第二折)
②天子出師師門,相別了投西而去了。(《宣和遺事》)
③那大漢下車,眾人施禮數。(元·睢景臣:《高祖還鄉》)
④懶步紅塵,倦到山村,入宅門,愁的是母親問。(元·無名氏:《小張屠焚兒救母》,第四折)
⑤婆婆,出城來,你看郊外實是好春景也。(明·朱有燉:《團圓夢》,第二折)
⑥林沖上樓上,尋不見高衙內。(《水滸傳》,第七回)
⑦過義州,漢兒地面來,都是漢兒言語。(《老乞大》)
⑧咱們往前行十里來田地裏,有個店子,名喚瓦店。(《老乞大》)
例①—⑧, 「的」均用於完成體經歷體,與「得」的用法無異。 [3] 
近古漢語裏,動態助詞系統正處於發展之中,因此係統之間混用也是很自然的。如:
①遠公對曰:「賤奴念一部十二卷,昨夜總念。」(變文《廬山遠公話》)
②拴牛驢,不問拖車,上廟階。(《劉知遠諸宮調》,第二)
③棄個小冤家淒涼殺他,存個老尊堂快活殺我。(元·無名氏:《小張屠焚兒救母》,第二折)
④後來我家生一子,名做鎖兒;他家生一女,名做官保,今長一十八歲。(明·朱有燉:《團圓夢》,楔子)
⑤二人出店門,離村鎮,又行不過五七里,到一個三岔路口。(《水滸傳》,第六回)
例①—⑤, 「得」與「過」「了」共用,均用於完成體經歷體 [3] 
又如:
①到明日早飯後,王吉把那封書來,折(拆)開看時,裏面寫四句詩。(明·洪楩:《清平山堂話本·簡貼和尚》
②小娘子則叫一聲,掩面,哭將入去。(明·洪楩:《清平山堂話本·簡貼和尚》)
③到來日,尹宗背萬秀娘,走相將到襄陽府,則有五七里田地。(明·馮夢龍:《警世通言·萬秀娘仇報山亭兒》,第三十七卷)
④入那土庫,一個紙人手裏託個銀毬,底下做關捩子。(明·馮夢龍:《喻世明言·宋四公大鬧禁魂張》,第三十六卷)
⑤於是三四人爭打簾子,一面聽人説:「林姑娘來了!」(《紅樓夢》,第三回)
例①—⑤, 「得」「着」共用,一用於完成體或經歷體,一用於持續體或進行體。以上的共用例,均屬於動態助詞體系之間的交叉混用。 [3] 

動態助詞「將」字系統的發展

「將」原本是個動詞。《説文》雲:「將,帥也。」段注云:「『帥』當作『𧗿』,行部曰:『𧗿」,將也』,二字互訓。」扶持、持有、攜帶諸義,都是它的引申義。 [3] 
大約從魏晉時代起,動詞「將」就常常附綴於另一個動詞之後,組成一個並列結構,或稱之為連動結構,合起來作謂語。
龍國富研究,在東晉時代的漢譯佛經中,已經出現了「V+將+趨向動詞」這樣的語法格式。引例如:
①即便授旨與之,令捉將來,自入住房,共止一宿。(《四分律》,22/638 b)
②諸比丘往白佛,佛言:不應誘將他弟子去。(《四分律》,22/804 c)
③父母不聽而輒度,後為父母夫主還將去。(《四分律》,22/762 c)
總體上看,「動+將」的後續成分,主要有兩類:一是續接賓語,二是續接趨向補語。前一類,從中古到近古,用例都不是很多;而後一類,從中古到近古,卻得到了充分的發展。 [4] 
「動詞+將+趨向補語」這一格式非常重要,是動態助詞「將」產生的重要「温牀」或條件,是演變中的關鍵環節。
換句話説,「將」由動詞虛化為一個動態助詞,最關鍵的因素,不僅是這前面的動詞,而更重要的是它後面的充當補語的趨向動詞
應特別注意的是,當「將」字處於帶有動向的動詞和表示動作趨向的補語之間的時候,它的詞彙意義就已經開始虛化了。可是當「將」字後面的趨向動詞,由表示動作趨向的實在意義向表示抽象的動態意義(或表開始、或表持續、或表完成)轉變的時候,動態助詞「將」字的演變也就正式完成了。
從這個角度來看,動態助詞「將」應產生於晚唐五代。曹廣順説:「晚唐五代助詞『將』所構成的『動+將』結構的格式,開始趨向於統一為『動+將+趨向補語』」,並認為「B類例句中動作都不帶趨向性,作補語的『來』『去』也已經虛化,不再表示動作趨向,而是表示動作開始、持續等了」,因此「這類例句中『將』字的功能,主要是和補語一起表示某種『動態』(開始、持續、完成等)」。 [4] 
曹氏的引例如:
①道吾問:「有一人無出入息,速道將來。」(《祖堂集》,2.72)
訝將去鑽將去研將去,直教透過。(《祖堂集》,2.91)
實際上,從宋代開始,「動詞+將+趨向補語」這一格式中的動詞和趨向補語的去動向化就已經開始並普遍應用了。這表明「將」字已徹底語法化了,變成了一個表示動詞起始體、持續體或完成體的語法標誌。如:
①學問亦無個一超直入之理,直是銖積寸累做將去。(《朱子語類·訓門人》)
②天下事不揀甚麼公事,都從那正心上做將出來,撇不得那正心兩個字。(元·許衡:《魯齋遺書·直説大學要略》,卷三)
③竇娥,婆婆想羊肚湯吃,快安排將來。(元·關漢卿:《竇娥冤》,第二折)
④酒京城糟房雖然多,街市酒打將來怎麼吃?(《樸通事》)
⑤那婦人聽罷,哭將起來。(《水滸傳》,第八回)
⑥那官人笑將起來,便喝散了那二三十人,各自去了。(《水滸傳》,第四回)
⑦話説眾回子因湯知縣枷死了老師夫,鬧將起來。(《儒林外史》,第五回) [4] 
「將」前的動詞也可換成形容詞,這樣一來,句中謂詞就更無動向可言了。如:
⑧自此以後,王氏的病,漸漸重將起來。(《儒林外史》,第五回)
⑨天氣冷將上來,家中冬事未辦,狗兒未免心中煩躁。(《紅樓夢》,第六回)
語言發展總是不平衡的。兩宋以後,雖説「動詞+將+趨向補語」中的動詞和趨向補語去動向化已成為既定事實,但有些句子的謂語動詞仍具有動向特點。在這種情況下,句中的由動詞充當的趨向補語也必然仍帶有一定的動詞性質。如:
①王世充將喚作單雄信,騎了馬望着唐太宗刺將來。(《皇明詔令·戒諭管軍官敕》)
②(朱貴)搭上那一枝響箭,覷着對港敗蘆折葦裏面射將去。(《水滸傳》,第十一回)
③(魯智深)把肉望下首的禪和子嘴邊塞將去。(《水滸傳》,第四回)
④周進看着號板,又是一頭撞將去。(《儒林外史》,第二回)
例①—④, 「刺」「射」「塞」「撞」,動向為外向。 [4] 
又如:
①如自家有一大光明寶藏,被人偷將去,此心還肯放舍否?(《朱子語類·總訓門人》)
②不如且捉手中一條棒去奪將來。(明·洪楩:《清平山堂話本·楊温攔路虎傳》)
③入的廟門,再把門掩上,傍邊止有一塊大石頭,掇將過來,靠了門。(《水滸傳》,第十回)
④前日三更前後,賊入來,把我二三年佈施來的金銀鈔錠都偷將去了。(《樸通事》)
例①—④, 「偷」「奪」「掇」「偷」,動向為內向。 [4] 
又如:
①王四吃了一驚,跳將起來。(《水滸傳》,第二回)
②小二扒將起來,一道煙走了。(《水滸傳》,第三回)
③拔將小蒜、田菁、薺菜、芢荇,都拔將來,把芢荇來煮吃。(《樸通事》)
④他爬將起來,又拍着手大笑道:「噫,好了,我中了!」(《儒林外史》,第三回)
例①—④, 「跳」「扒」「拔」「爬」,動向為上向。 [4] 
又如:
①(小娘子)恰待要跳將下去,則見後面一個人,把小娘子衣裳一捽捽住。(明·洪楩:《清平山堂話本·簡貼和尚》)
②看了一回,只見囉囉的細雨下將起來。(《儒林外史》,第二回)
③原來是一個老鼠從樑上走滑了腳,掉將下來。(《儒林外史》,第十回)
例①—③, 「跳」「下」「掉」,動向為下向。 [4] 
前面還説過,「動+將」的後續成分,如果接賓語,這種結構從中古到近古,都是少見的。少見不等於沒有。兩宋以後,這類用例如:
①昨日是個七月七日節,我特地打將上等酒來,待和你賞七月七日則個。(《宣和遺事》)
②(正旦)雲:「引章妹子,你跟將他去。」(元·關漢卿:《救風塵》,第四折)
③元來是神靈送將孩兒來了。(元·無名氏:《小張屠焚兒救母》,第四折)
④這胡仲淵,他鄉里都信服他,與我帶將許多人來。(明·劉璟:《遇恩錄》)
⑤舊例買主管税,賣主管牙錢,你各自算將牙税錢來。(《老乞大》)
⑥當時崔寧買將酒來。(明·馮夢龍:《警世通言·崔待詔生死冤家》,第八卷)
⑦大尹叫將皇甫殿直來。(明·洪楩:《清平山堂話本·簡貼和尚》)
⑧林沖便拿槍,卻待開門來救火,只聽得前面有人説將話來。(《水滸傳》,第十回)
例①—⑧,由引例可知,上述格式中的「將」字也是已虛化為動態助詞了。這些「將」,或表完成體,或表持續體。
「將」後的賓語,也可藉助介詞「把」「將」提到動詞之前。這種句式,如:
①衙內性兒乖,把他叫將來。(元·高文秀:《黑旋風》,第一折)
②只見水面上有鬼使三人出,把船推將去。(明·馮夢龍:《喻世明言·宋四公大鬧禁魂張》,第三十六卷)
③話猶未了,只聽迷津內響如雷聲,有許多夜叉海魂,將寶玉拖將下去。(《紅樓夢》,第五回) [4] 
有的學者以《敦煌變文集》中助詞「將」為考察對象,共得124例,並列出四種格式:「動+將」「動+將+賓」「動+將+動」「動+將+趨向補語」。其實其中最重要的格式仍是「動+將+賓」和「動+將+趨向補語」兩種。 [4] 
宋代以後出現的「動詞+將+賓語+趨向補語」格式,實際就是上述格式的綜合形式,所以也必須予以重視。
説到這裏,還有個問題必須提到的是,元據時期蒙式漢語的時體標誌「有」字問題。大家知道,在元據時期直譯體文獻中,經常發現一些句子的末尾綴以「有」字,很難懂。有的學者認為,這種「時體標誌『有』雖然借用了漢語的詞彙形式,但其意義和用法卻是源自蒙古語底層,全然是移植和複製蒙古語助動詞a-、bü及對應蒙古語動詞現將時和過去時附加成分的結果」。元據時期的這種蒙式漢語語法,甚至對明代漢語都產生了影響。如:
①眾人聽説,與也先。(明·哈銘:《正統臨戎錄》)
②爺爺將前情對伯顏帖木兒説有。(明·哈銘:《正統臨戎錄》)
③後十一月十一日,聖節,也先親來與爺爺上壽。(明·哈銘:《正統臨戎錄》)
例①—③, 「有」表示動詞過去時的完成體。有時,這種「有」還與漢語的動態助詞「了」或動補結構配合使用。如:
①達子遇見打柴草使車的人,都殺了,將柴草車輛都搶了有。(明·哈銘:《正統臨戎錄》)
②伯顏帖木兒親領人馬,同大同王等眾頭目往寧夏高橋兒一帶搶掠去了有。(明·哈銘:《正統臨戎錄》)
③近前叩頭進馬乳畢有。(明·哈銘:《正統臨戎錄》) [4] 
處於句末的「有」,也可表示動詞現在時的進行體或持續體。如:
①國土是皇帝底根本,皇帝主着天下,要似山嶽高大,要似日月光明,遮莫那裏都照見有。(元·吳澄:《吳文正集·經筵講義》,卷九十)
②不是在先聖人制下有法度的衣服不敢穿有,不是在先聖人説下的好言語不敢説有。(元·貫雲石:《孝經直解·卿大夫》)
③也先領大眾人馬犯邊,將我每各使臣腳帶木枷,每人着四個達子看守,夜晚綁縛有。(明·哈銘:《正統臨戎錄》) [4] 
這種「有」也可和漢語動態助詞「着」「地」直接搭配使用。如:
①將那孝順父母的心來孝順官裏呵,心裏一般敬有着。(元·貫雲石:《孝經直解·士章》)
②俺將一切強歹的人都拿了,俺大位子裏坐地有。(《高皇帝御製文集·諭西番罕東畢裏等詔》)
處於句末的「有」,也可用於動詞將來時的進行體或持續體。如:
①我的伴當吳縣令,你的二十件罪過,要告有。(《元典章·前集刑部》)
②有着自家愛父母的心呵,也不肯將別人來小看有。(元·貫雲石:《孝經直解·天子章》)
③有一達子來剝我衣甲,我不服他剝,達子要。(明·哈銘:《正統臨戎錄》)
④《西遊記》熱鬧,悶時節好看有。(《樸通事》)
這種「有」,也經常加在存現句、時間句或判斷句之後,這似乎與時體語法範疇沒有多大關係。如:
①孩兒每長大呵,那一個無孝順父母的心?聖人因他有這般心呵,就教他每愛親尊君,勾當。(元·貫雲石:《孝經直解·聖治章》)
②這般呵,天下都太平,百姓每災難。(元·貫雲石:《孝經直解·孝治章》)
③那達魯花赤甚麼人?(《元典章·前集刑部》)
④孝道的勾當,德行的根本。(元·貫雲石:《孝經直解·開宗明義章》)
⑤你的師傅是甚麼人?漢兒人。(《老乞大》)
⑥十五日,也先同聖駕領人馬到於德勝門外土。(明·哈銘:《正統臨戎錄》)
⑦又於本月內,也先親自來帳殿望看。(明·哈銘:《正統臨戎錄》)
⑧至五更有,喜太監聲叫:「上位那裏?」銘與袁彬把台聽,應説:「這裏。」(明·哈銘:《正統臨戎錄》) [4] 
説到底,這種蒙式漢語畢竟不是真正的漢語,而是一種「協和語」,是蒙古語語法硬譯漢語的產物,因而它的影響也是有限的,流傳也不會太久。但是,從漢語語法史角度去觀察問題,它畢竟又是語言接觸的產物,又不能不認識它,因為這對考察近古漢語詞類的發展終究是有益的。 [4] 
綜合上述可知,近古漢語的動態助詞系統,「了」「着」「過」系統是代表着漢民族共同語的發展方向的,所以在現代漢語裏得到了繼承和發展;「得」「地」「的」系統和「將」字系統,可能都同方言有關,所以後來在普通話裏都不見蹤影了;至於「有」字一系,由於那是語言接觸的產物,本質上就不是漢語成分,所以後來徹底屏棄。 [4] 
參考資料
  • 1.    周生亞.漢語詞類史稿.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8.3:602-606
  • 2.    周生亞.漢語詞類史稿.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8.3:665-667
  • 3.    周生亞.漢語詞類史稿.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8.3:667-672
  • 4.    周生亞.漢語詞類史稿.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8.3:673-678
  • 5.    周生亞.漢語詞類史稿.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8.3:105-110
  • 6.    周生亞.漢語詞類史稿.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8.3:111-116
  • 7.    周生亞.漢語詞類史稿.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8.3:117-121
  • 8.    周生亞.漢語詞類史稿.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8.3:170-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