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動力制動器

鎖定
汽車的制動按照能源來分可以分為:人力制動、動力制動以及伺服制動等制動方式。對於採用了動力制動方式的制動系統稱之為動力制動系統,所謂“動力制動器”可以理解為動力制動系統中的制動器或者將其理解為整個的動力制動系統。
中文名
動力制動器
外文名
Dynamic brake 
實    質
強制制動的一系列專門裝置
例    子
旋轉元件是制動鼓

動力制動器分類

動力制動系統的特點是:駕駛員的肌體僅作為控制能源,而不是制動能源。
動力制動系統中,用以進行制動的能源是由空氣壓縮機產生的氣壓能,或是由油泵產生的液壓能,而空氣壓縮機或油泵則由汽車發動機驅動。
動力制動系統有氣壓制動系統、氣頂液制動系統和全液壓動力制動系統三種。

動力制動器氣壓動力制動系統

氣壓動力制動系統是發展最早的一種動力制動系統。氣壓制動系統的制動能源是空壓機產生的壓縮空氣;而駕駛員肌體僅作為控制能源。
氣壓動力制動系統的供能裝置和傳動裝置全部採用氣壓式裝置,其控制裝置主要由制動踏板機構和制動閥等氣壓控制元件組成,有些汽車在踏板機構和制動閥之間還串聯有液壓式操縱傳動裝置。駕駛員通過控制踏板的行程,調整氣體壓力的大小而獲得不同制動強度的制動力。
氣壓動力制動系統的結構及在整車上的佈置如圖1所示。
圖1 氣壓制動系統 圖1 氣壓制動系統
如圖1所示,空氣壓縮機1由發動機驅動產生壓縮空氣,壓縮空氣先通過濕儲氣罐單向閥4 流入濕儲氣罐6 進行冷卻和油水分離,再分別經兩個主儲氣罐單向閥4分別進入前、後儲氣罐14 和17,分成兩個迴路:一個迴路經前儲氣罐14、並列雙腔制動閥3 的後腔通向前制動氣室2;另一個迴路經後儲氣罐17、並列雙腔制動閥3 的前腔和快放閥13通向後製動氣室10。
制動時,踩下制動踏板,制動閥打開前、後儲氣罐與制動氣室之間的通道,來自前儲氣罐14 的壓縮空氣經過制動閥進入前制動氣室2,前輪制動器開始制動;來自後儲氣罐17的壓縮空氣經過制動閥進入後製動氣室10,後輪制動器開始制動。制動閥的前後腔輸出壓縮空氣也都通入梭閥8,梭閥則只讓壓力較高一腔的壓縮空氣輸入到掛車制動閥9,以使掛車產生制動。
解除制動時,放鬆制動踏板,制動閥重新關閉主儲氣筒與制動氣室之間的通道,同時開啓了制動氣室與大氣的通道,制動氣室的壓縮空氣通過制動閥泄入到大氣中,制動作用消失。
氣壓動力制動系統踏板行程較短,操縱輕便,制動力較大,結構複雜,制動不如液壓式柔和,適用於中型以上特別是重型的貨車和客車。

動力制動器氣頂液動力制動系統

氣頂液動力制動系統的供能裝置和控制裝置採用氣壓式,但傳動裝置採用氣壓——液壓組合式。氣壓能通過串聯的動力氣室和液壓主缸轉換為液壓能,液壓能傳到各個輪缸,產生制動作用。
氣頂液動力制動系統的優點是:
(1)氣壓系統佈置緊湊,縮短了管路長度和滯後時間;
(2)用液壓輪缸作為制動器促動裝置減少了非簧載質量;
(3)用使用氣頂液制動系統的汽車牽引掛車時,掛車可用氣壓制動,也可用液壓制動;
(4)各個車橋的制動器可以分別採用液壓促動和氣壓促動。
氣頂液動力制動系統結構及在整車上的佈置如圖2所示。
圖2 氣頂液制動系統 圖2 氣頂液制動系統

動力制動器全液壓動力制動系統

全液壓動力制動系統是以儲能器儲存的液壓能或限制液流循環而產生液壓作用的動力制動系統,其供能裝置、控制裝置和傳動裝置均採用液壓方式,其結構及在整車上的佈置如圖3所示。 [1] 
圖3 全液壓動力制動系統 圖3 全液壓動力制動系統
參考資料
  • 1.    汽車工程手冊編輯委員會.汽車工程手冊-設計篇:人民交通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