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勒科克

鎖定
德國東方學家。曾任職柏林民俗博物館,晚年為該館東方部主任。1902~1904年,4次到中國新疆考察、盜掘,從吐魯番、喀什、庫車、哈密等地,掠走中國大量珍貴文物,有壁畫、雕刻及多種文字的文書、文獻等。其中約半數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被毀。
中文名
勒科克
出生日期
1832年
逝世日期
1918年
籍貫:
法國
職業:
作曲家

勒科克作曲家

勒科克職業生涯

生平簡介:
勒科克(Alexandre Charles Lecocq,1832—1918年),法國作曲家。1832年6月3日生於巴黎,1918年10月 24日卒於同地。出身於貧寒家庭。早年學習鋼琴,1849年考入巴黎音樂學院,學習成績優異。由於家庭生活困難,他被迫提前於1856年離校,以教鋼琴維持生活。同年他參加J.奧芬巴赫舉辦的輕歌劇作品比賽,以《奇蹟醫生》與G.比才並列第一名。後來寫了一些小歌劇,雖然上演,但影響不大。1868年,他的以日本為背景的輕歌劇《茶花》才獲得真正成功。1873年他的芭蕾音樂《昂戈夫人的女兒》在巴黎連續上演一年以上。三幕小歌劇《那裏的夜晚和破曉》,作於1881年。此後,他不斷進行創作,直到晚年。1900年獲榮譽騎士稱號。勒科克一生所創作的輕歌劇、喜歌劇等約近50部,還有少數器樂作品。他在輕歌劇方面可以與奧芬巴赫媲美。奧芬巴赫的歌劇長於犀利的諷刺,而勒科克的作品更善於世態風俗性的描繪和抒情,因而更接近於生活喜劇。他還發展了法國喜歌劇的傳統,情節引人入勝,人物刻畫鮮明,時代背景的再現細緻(他常採用歷史題材),曲調流暢而抒情,節奏活潑明快。但晚年的作品有斧鑿之感。

勒科克東方學家

勒科克(1860~1930)
Le Coq,Albert v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