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勐阿鎮

鎖定
勐阿鎮是雲南省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勐海縣下轄鎮。
中文名
勐阿鎮
行政區類別
所屬地區
雲南省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勐連縣
地理位置
勐海縣北部
面    積
538.77 km²
電話區號
0691
郵政區碼
666204
氣候條件
熱帶、亞熱帶西南季風氣候
人口數量
20954人
車牌代碼
雲K
方    言
雲南話

勐阿鎮建制沿革

勐阿系傣語地名,意為沸水落滾的壩子。原為勐阿、勐康兩個土司地。
明隆慶四年(1570年),設十二版納時,勐阿、勐海、景真同屬一版納。
1913年,設普思沿邊行政總局時,隸第二區行政分局(勐遮)。
1924年,改隸第四區殖邊公署(勐往)。
1929年,隸臨江設治局。
解放後,1950年屬瀾滄縣丫口區,稱勐阿鄉。
1953年,建州重劃十二版納時劃歸西雙版納州設版納勐阿。
1957年12月,十二版納合併為五個縣級版納時隸版納勐海。
1958年7月,改稱勐阿區,隸勐海縣,同年12月,撤區,成立鋼鐵公社。
1959年,撤鋼鐵公社復設勐阿區。
1969年5月,更名為五四公社。
1973年,更名為勐阿公社。
1981年10月,勐往從勐阿公社劃出新設勐往公社,勐阿總面積從840平方公里減至538.77平方公里。
1984年5月27日,由勐阿公社複稱勐阿區,轄勐阿1個鎮,納丙、篾笆橋、勐康、賀建、南朗河、納京、曼邁、嘎賽8個鄉,50個村。
1987年,報經省、州、縣人民政府批准,正式稱勐阿拉祜族鄉,轄納丙、篾笆橋、勐康、賀建、南朗河、納京、曼邁、嘎賽8個村公所,68個村民委員會,57個自然村。
2000年12月2日,進行村級體制改革,原村民委員會改稱村民小組。改革後,轄嘎賽、納丙、篾笆橋、勐康、賀建、南朗河、納京、曼邁8個村民委員會,70個村民小組,59個自然村。
2003年,雲南省人民政府批准勐阿拉祜族鄉撤鄉設鎮。同年9月,勐阿拉祜族鄉正式改設勐阿鎮。12月,篾笆橋村民委員會與勐康村民委員會合並更名為勐康村民委員會. [1] 

勐阿鎮行政區劃

全鎮轄嘎賽、納丙、勐康、賀建、南朗河、納京、曼邁7個村民委員會,71個村民小組,59個自然村。 [1] 

勐阿鎮地理環境

勐阿鎮位置境域

勐阿鎮位於勐海縣北部,地處東經100º11´35"—100º34´40",北緯22º04´49"—22º18´57"之間。東北與景洪市毗鄰,東南與勐宋鄉相鄰,南接勐海鎮,西與勐滿鎮相連,西北與瀾滄縣交界,北為勐往鄉。鎮政府距縣城30公里。境內駐有西雙版納英茂糖業有限公司勐阿糖廠和黎明農場勐阿生產隊。 [1] 

勐阿鎮地形

勐阿鎮山壩區兼有,地處橫斷山脈的南緣地帶,地勢西南高東北低,境內山脈呈南北走向,海拔最高點2077米,在東部的紅心樹樑子,最低點551米,在東北部的南果河與瀾滄江交匯處,相對高差1526米。鎮政府駐地海拔1067米。 [1] 

勐阿鎮氣候

境內山高谷深,河谷交錯縱橫,山壩相間,地形複雜,氣候多樣,屬東南亞熱帶氣候,具有明顯的立體氣候特徵,年平均氣温18.5ºC。 [1] 

勐阿鎮自然資源

勐阿鎮土地林業

全鎮轄區總面積538.77平方公里,其中山區330.77平方公里,壩區208平方公里。有耕地59474畝(水田25529畝,旱地33945畝),人均佔有耕地2.78畝;擁有森林36770公頃,其中集體公益林42343畝,森林覆蓋率68.59%。 [1] 

勐阿鎮水能資源

境內水利資源豐富,水利條件較好,有大小河流21條,主要河流有南阿河、南朗河、南蚌河、納檬河、南浪河五條河流,均屬瀾滄東水系。南朗河中游建有一個160千瓦的南朗河電站。有農場9隊、曼邁、曼倒、農場10隊壩塘4座,納依、帕迫、城子、曼浪、曼倒(勐康)、打鐵匠水庫6座,其中:納依、帕迫水庫為小(一)型水庫,城子、曼浪、曼倒(勐康)、打鐵匠水庫為小(二)型水庫,總庫容量406萬立方米。 [1] 

勐阿鎮礦產資源

境內礦產主要是稀土,成分為獨居石、磷、鈣等,分佈於勐阿、勐康兩個壩子內。 [1] 

勐阿鎮生物資源

主要樹種有思茅松、杉松、桉樹、沉香、桃花心木、滇潤楠、降香黃檀、樟腦、西南樺、椿樹、桂花樹等;動物有野生亞洲象、野牛、野豬、穿山甲、果子狸、綠孔雀、畫眉、布穀鳥、喜鵲、八哥、原雞等。 [1] 

勐阿鎮人口民族

勐阿鎮是少數民族聚居區,有5477户22634人,農業人口4978户21518人,少數民族人口19927人,佔全鎮人口的88.04%,其中:拉祜族人口10538人,佔少數民族人口的52.88%;傣族人口6564人,佔全鎮人口的29%;哈尼族人口2086人,佔少數民族人口的10.46%;其它民族人口739人,佔少數民族人口的3.7%。 [1] 

勐阿鎮經濟

2019年,全鎮農林牧漁業生產總值實現2.89億元,比上年增長1.4%,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11955元,比上年增長9.5%。
2018/2019榨季全鎮甘蔗種植面積達3.09萬畝,工業入榨量達11.35萬噸;2019/2020榨季全鎮甘蔗種植面積達2.94萬畝,工業入榨量達11.97萬噸;全鎮茶葉總面積4.95萬畝,採摘面積4.27萬畝,總產量2308.38噸,總產值5909.41萬元。 [2] 
2019茶葉總面積4.95萬畝,採摘面積4.27萬畝,全年產量達2300多噸,總產值5900多萬元;種植水稻面積1.18萬畝、玉米4.67萬畝、黃豆741畝、咖啡157畝、石斛764畝、花生1570畝、魔芋207.4畝。全鎮蔗糖種植常年保持在2.5萬畝左右,2019/2020榨季甘蔗種植面積2.5萬畝(新植面積0.83萬畝),其中:下田1.5萬畝,旱地1萬畝,工業入榨量達12萬噸。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