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勐遮鎮

鎖定
勐遮鎮,隸屬雲南省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勐海縣,地處勐海縣中部偏西,東鄰勐海鎮,東南連勐混鎮,南與打洛鎮交界,西與西定哈尼族布朗族鄉相接,北依勐滿鎮。 [4]  勐遮鎮距縣城22千米。 [4]  行政區域總面積488.45平方千米。 [6]  截至2019年末,勐遮鎮户籍人口為57893人。 [6] 
1973年,改名勐遮公社。1984年,複稱勐遮區。1987年,改勐遮鄉。2003年,鄉改鎮。 [4]  截至2020年6月,勐遮鎮轄13個行政村, [5]  鎮人民政府駐勐遮大街50號。 [4] 
2019年,勐遮鎮有工業企業27個,其中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有2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86個。 [6] 
2021年9月,勐遮鎮被評為“2017—2020年全國羣眾體育先進單位”。 [2] 
中文名
勐遮鎮
外文名
Mengzhe town
行政區類別
所屬地區
雲南省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勐海縣
地理位置
勐海縣中部偏西
面    積
488.45 km² [1] 
下轄地區
13個行政村
政府駐地
勐遮大街50號
電話區號
0691
郵政編碼
666205
氣候條件
亞熱帶季風氣候
著名景點
曼短佛寺,景真八角亭,曼壘雙塔等
車牌代碼
雲K
人    口
57893人(2019年末户籍人口)

勐遮鎮歷史沿革

勐遮原為一土司地。
明隆慶四年(1570年),設12版納時,勐遮、景魯、勐翁為一版納。
清順治十七年(1660年),設勐遮土千總。
民國二年(1913年),設思普沿邊行政總局時,為第二區行政分局。
民國十六年(1927年),設縣,稱五福縣。
民國十九年(1930年),更名南嶠縣。
1953年,改稱版納勐遮。
1958年5月,改勐遮縣;同年11月,與勐海縣合併為勐遮區;同年12月,改為黎明公社。
1959年,複稱區。
1969年,改為紅星公社。
1973年,改名勐遮公社。
1984年,複稱勐遮區。
1987年,改勐遮鄉。
2003年,鄉改鎮。 [4] 

勐遮鎮行政區劃

截至2011年末,勐遮鎮轄曼根、曼勐養、曼央龍、曼倫、曼燕、曼掃、曼洪、勐遮、景真、曼弄、曼恩、曼令、南楞13個村民委員會,下設169個村民小組。 [4] 
截至2020年6月,勐遮鎮轄13個行政村, [5]  鎮人民政府駐勐遮大街50號。 [4] 
勐遮鎮區劃詳情
勐遮村
曼洪村
曼燕村
曼掃村
曼倫村
曼央龍村
曼根村
曼勐養村
景真村
曼恩村
曼弄村
南楞村
曼令村
/

勐遮鎮地理環境

勐遮鎮位置境域

勐遮鎮地處勐海縣中部偏西,東鄰勐海鎮,東南連勐混鎮,南與打洛鎮交界,西與西定哈尼族布朗族鄉相接,北依勐滿鎮。 [4]  轄區東西最大距離31.6千米,南北最大距離33千米。 [4]  轄區總面積488.45平方千米。 [6] 

勐遮鎮地形地貌

勐遮鎮地勢西北高、東南低,中間平坦。境內山脈為橫斷山系怒山山脈,主要山脈有仙人腳、廣塔香勐、曼弄山、廣澀撞、廣景撈、南雙嶺等。最高點位於仙人腳,海拔2156米;最低點位於流沙河流入勐海鎮交界處,海拔1172米。 [4] 

勐遮鎮氣候

勐遮鎮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其特點是四季如春,暖夏涼冬,寒害少,乾濕季分明,日照較多,雨量充沛。多年平均氣温18.4℃,1月平均氣温12.1℃,極端最低氣温-5.8℃(1974年1月6日);7月平均氣温22.4℃,極端最高氣温36℃(1966年5月2日)。最低月均氣温0.1℃(1974年1月),最高月均氣温32.3℃(1980年4月)。平均氣温年較差10.6℃,最大日較差13℃。無霜期年平均324天。年平均日照時數2113.2小時,年總輻射129.4千卡/平方釐米。年平均降水量1301.9毫米,年平均降水日數為182.2天,最多達240天(1981年),最少為142天(1962年)。極端年最大雨量1620.3毫米(1981年),極端年最少雨量944.5毫米(1962年)。降雨集中在每年5~10月,8月最多。 [4] 

勐遮鎮水文

勐遮鎮境內河道屬瀾滄江水系,主要河流有南哈河、南央河、南懶河等。境內最大的河流為南哈河。源於邦敢山,長約35千米。南央河位於西定、勐遮兩鄉鎮境內,源於邦南後山,自西定哈尼族布朗族鄉流入,匯入南哈河,長約61千米。南懶河位於曼倫村東北,源於廣澀撞,匯入南哈河,長約9千米,是常年河。 [4] 

勐遮鎮自然災害

勐遮鎮主要自然災害有旱災、洪澇、農林病蟲害、森林火災、山體滑坡等。洪澇每2~4年發生一次,主要發生在5~9月。 [4] 

勐遮鎮自然資源

勐遮鎮主要自然災害有旱災、洪澇、農林病蟲害、森林火災、山體滑坡等。洪澇每2~4年發生一次,主要發生在5~9月。 [4] 

勐遮鎮人口

2011年末,勐遮鎮轄區總人口6.38萬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3836人,城鎮化率6%。另有流動人口742人。總人口中,男性3.17萬人,佔49.69%;女性3.21萬人,佔50.31%;14歲以下8855人,佔13.88%;15~64歲4.97萬人,佔77.83%;65歲以上5290人,佔8.29%。總人口中,以傣族為主,達4.36萬人,佔68.34%;漢族0.84萬人,佔13.17%;還有哈尼、拉祜、布朗、回、彝、佤、白、壯、苗等少數民族,共1.18萬人,佔18.49%。超過千人的少數民族有傣、哈尼、拉祜、布朗、彝5個民族,其中傣族4.36萬人,佔少數民族人口的78.7%;哈尼族3800人,佔6.86%;拉祜族3800人,佔6.86%;布朗族2000人,佔3.61%;彝族1100人,佔1.99%。2011年,人口出生率9.77‰,人口死亡率6.14‰,人口自然增長率3.63‰。 [4] 
2017年末,勐遮鎮常住人口為57852人。 [1] 
截至2019年末,勐遮鎮户籍人口為57893人。 [6] 

勐遮鎮經濟

勐遮鎮綜述

2011年,勐遮鎮財政總收入666.36萬元,比上年增長32.97%。 [4] 
2011年,勐遮鎮農民人均純收入5454元。 [4] 
2019年,勐遮鎮有工業企業27個,其中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有2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86個。 [6] 

勐遮鎮農業

勐遮鎮耕地面積12.32萬畝,其中水田8.51萬畝;林地面積2.6萬畝。以種植小麥、玉米、蔬菜為主。主要經濟作物有甘蔗、茶葉等。主要品種有苦瓜、青菜、白菜、洋絲瓜、蓮花白、萵筍、菠菜、洋花菜、西紅柿、茄子、空心菜等。勐遮鎮農業總產值從1978年的0.4億元,增加到2011年的3.39億元,比上年增長9.1%。2011年,勐遮鎮生產糧食6.67萬噸,其中水稻6.25萬噸,玉米3500.8噸。2011年,勐遮鎮甘蔗種植面積2.25萬畝,入榨量11.08萬噸;茶葉種植面積2.59萬畝,幹毛茶產量697噸;蔬菜種植面積4.42萬畝,產量3.02萬噸,其中苦瓜125噸。 [4] 
勐遮鎮以飼養生豬、牛、家禽為主。2011年,勐遮鎮生豬飼養量6.5萬頭,年末存欄4萬頭;牛飼養量7.69萬頭,年末存欄0.87萬頭;家禽飼養量39.26萬羽,上市家禽17.53萬羽。2011年,生產肉類2594.6噸,其中豬肉1756噸,牛肉566.9噸;禽蛋271.6噸。 [4] 
2011年,勐遮鎮累計造林40.1萬畝,林木覆蓋率56.20%。2011年,水果種植面積1.2萬畝,產量2.43萬噸;主要品種有西瓜,產量2.43萬噸。 [4] 
2011年,勐遮鎮有大型農業機械936台(套);名優特農產品有香米、稻田養魚、紫山藥、高山蔬菜、蔗糖等;綠色環保農產品有苦瓜、紫山藥、高山蔬菜等;比上年增長16%。 [4] 

勐遮鎮工業

勐遮鎮以鐵木竹農具加工、碾米、烤酒、制磚、木材加工、縫衣、編織為主。
2011年,勐遮鎮工業總產值達到1.02億元。中型企業1家。鄉鎮企業60家。 [4] 

勐遮鎮商業

2011年末,勐遮鎮有個體工商户612家,主要涉及大米深加工、農副產品、大牲畜交易、商品批發零售、餐飲、娛樂等行業,從業人員2065人;實現工業增加值5825萬元,上繳税金726萬元,實現利潤總額3097萬元。 [4] 

勐遮鎮金融業

2011年末,勐遮鎮農村信用社各類存款餘額1.3億元,比上年增長23.1%;人均儲蓄2281元;各項貸款餘額1.4億元,比上年增長7.7%。 [4] 

勐遮鎮郵電業

2011年,勐遮鎮郵政業務收入4萬元;電信業務收入700萬元。 [4] 

勐遮鎮交通運輸

2011年,勐遮鎮有214國道、328省道、惠勐公路過境。境內混凝土、瀝青油路達42千米,農村公路237.21千米(均為砂石路面),其中鄉道87.21千米、村道150千米。所轄13個村民委員會169個村民小組實現村村通公路,通路率達100%,2011年,客運車站1個,擁有客運汽車83輛、855座位,客運量16.3萬人次。農村擁有各種車輛1.45萬輛,其中拖拉機6239輛、農用車6586輛、汽車1621輛、微型客車71輛。交通運輸倉儲業總產值880萬元。 [4] 
2011年末,勐遮鎮鎮區有公用道路長度5.7千米;橋樑3座,總長度50米。 [4] 
2011年末,勐遮鎮鎮區有開通公交汽車線路2條,運營總里程達33千米;公交運營車輛21輛,萬人擁有量3.7台,年客運量16.3萬人。 [4] 

勐遮鎮社會事業

勐遮鎮文化事業

2011年末,勐遮鎮有文化服務中心1個;各村組均有文藝宣傳隊,村級文化活動室30個,老年協會11個;各類圖書室25個,藏書9.54萬冊。 [4] 
1965年,勐遮鎮開通有線廣播站,廣播覆蓋率100%。1988年,建成無線電視台。1995年,開通有線電視,有線電視用户1.06萬户,其中數字電視用户1.06萬户,電視覆蓋率100%。2011年末,勐遮廣播站每日轉播綜合覆蓋率100%,全年公共廣播節目播出時間547.5小時。2011年末,有線電視用户1.1萬户,其中數字電視用户1.1萬户,電視綜合覆蓋率100%。 [4] 
勐遮鎮

勐遮鎮教育事業

2011年末,勐遮鎮有幼兒園1所,在園幼兒904人,專任教師14人;小學15所,在校生3982人,專任教師271人,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99.5%;初中2所,在校生638人,專任教師45人,初中適齡人口入學率100%,小升初升學率99%,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達100%。主要學校有勐海縣第三中學、黎明中學。 [4] 
2011年,勐遮鎮教育經費達4067.97萬元,比上年增長12.58%;財政預算內教育經費3977.64萬元,比上年增長11.49%;預算內教育事業費2973.67萬元,比上年增長6.79%。 [4] 

勐遮鎮科技事業

2011年末,勐遮鎮有技術開發和服務機構7個,各類科技人才94人,其中專業技術人才84人,經營管理人才10人。 [4] 

勐遮鎮醫療衞生

2011年末,勐遮鎮有衞生院1所,村衞生室15個;病牀45張。專業衞生人員31人,其中執業醫師7人,執業助理醫師10人,平均每千人擁有衞生技術人員2人、執業(助理)醫師0.3人。2011年,醫療機構(門診部以上)完成診療0.3萬人次。2011年,勐遮鎮農村安全飲用水普及率100%,農村衞生廁所普及率96%,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人數5.2萬人,參合率100%;孕產婦死亡率為0,5歲以下兒童死亡率、嬰兒死亡率、新生兒死亡率分別為0.8‰、0、32.1‰。 [4] 

勐遮鎮體育事業

2011年末,勐遮鎮有綜合性文化體育場地1處,體育活動場所45個。每年定期舉辦的體育活動有籃球、足球、地擲球、全民健身日活動、中小學生運動會等。經常參加體育活動的人員佔常住人口的39.5%。 [4] 

勐遮鎮社會保障

2011年,勐遮鎮有城鎮最低生活保障户數161户,人數331人,支出77.9萬元,月人均196元;城市醫療救助94人次,支出20.1萬元。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數1257户,人數3501人,支出378.9萬元,月人均90元;農村醫療救助1602人次,支出203.8萬元;農村五保供養199人,支出19.1萬元。對困難羣眾實施農村臨時救濟403次,支出救助資金31.75萬元。國家撫卹、補助各類優撫對象107人,撫卹事業費支出31.71萬元,比上年增長61.87%。城鎮居民養老保險和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參保率分別為37%、97.98%。 [4] 

勐遮鎮郵政電信

2011年,勐遮鎮有郵政網點1個,投遞路線單程總長度68千米,投遞點120個,鄉村通郵率100%。 [4] 
2011年,勐遮鎮有電信企業2家,服務網點2個;電話交換機總容量5200門,固定電話用户0.7萬户,比上年減少885户,電話用户普及率14%,比上年降低2個百分點;移動電話用户2.7萬户,比上年增加3484户,移動電話普及率51.2%,比上年提高7個百分點;光纜線路總長32.67千米,主幹電纜達2.5千米,互聯網端口總數5000個,寬帶接入用户2900户。所轄13個村民委員會169個村民小組實現村村通電話,通電話率100%。 [4] 

勐遮鎮基礎設施

  • 給排水
2011年末,勐遮鎮鎮區有自來水廠1座,鋪設幹線水管17千米,生產能力40噸/日,年工業用水1.8萬噸、生活用水1.3萬噸,居民自來水普及率15.5%,排水管道30千米。污水處理氧化塘5個,佔地70餘畝。生活污水年排放量約19.53萬噸,年處理量為14.2萬噸,建成區生活污水處理率為72.7%。 [4] 
  • 供電
2011年末,勐遮鎮鎮區有35千伏變電站1座,主變壓器2台,總容量1.6萬千伏安;高壓輸電線路8條,總長度279.1千米;用電負荷0.95萬千瓦。年售電量累計完成2519.97萬千瓦時,綜合電壓合格率99.1%,供電可靠率98.78%。
  • 能源
2011年末,勐遮鎮農村用電量764萬千瓦時。建有沼氣池377口,裝有太陽能農户8068户,清潔能源使用率為97.3%。全鎮13個村民委員會169個村民小組均通電,通電率達100%。 [4] 
  • 水利
2011年末,勐遮鎮有水庫24座,總庫容5616萬立方米,興利庫容4869萬立方米,其中中型水庫2座,總庫容4060萬立方米,興利庫容3533萬立方米;小型水庫22座,總庫容1556萬立方米,興利庫容1336萬立方米。壩塘61座,總庫容122萬立方米。 [4] 
  • 園林綠化
2011年末,勐遮鎮鎮區有綠化覆蓋面積18.75公頃,園林綠地面積5公頃,公園綠地面積14.53公頃,綠化覆蓋率14.53%。 [4] 

勐遮鎮歷史文化

勐遮為傣語地名。勐即平壩或區域,遮即浸泡。勐遮,意為被水浸泡過的平壩。 [4] 

勐遮鎮風俗文化

勐遮鎮境內世居着傣、拉祜、哈尼、布朗、佤等少數民族。其中:傣族村寨129個,拉祜族村寨14個,哈尼族村寨13個,布朗族村寨6個,佤族村寨4個。

勐遮鎮民族文化

  • 傣族
勐遮鎮 勐遮鎮
傣族―是勐遮的主體民族,有“水”、“旱”傣之分,水傣為世居,旱傣多自景谷勐班遷來,語言屬漢藏語系壯侗語族傣語支。住房為杆欄式竹樓。男性好戴禮帽,善紋身。女性身着筒裙,多系銀腰帶,喜鍍金牙。全民信仰南傳上座部佛教(又稱巴利語系佛教,小乘佛教),喪葬多行火葬,個別土葬或水葬。
  • 拉祜族
勐遮鎮境內的拉祜族寨有10餘寨,語言屬漢藏語系藏緬語族彝語支。歷史上都是以刀耕火種,輪歇遊耕的農業為主。婦女多穿黑布開襟長衣衫,長到腳面,開岔至腰部,衣領和開岔處都鑲繡彩色花邊和銀泡,下穿長褲。男子穿黑色對襟短衫,下穿大長褲。婚姻為一夫一妻制,崇拜萬物有靈,喜歌善舞。民間有“對唱曲子”、“跳笙”等娛樂歌舞習俗。主要節日有“拉祜擴節”等。

勐遮鎮民族節日

勐遮鎮境內傣族有傣歷新年(潑水節)、關門節、開門節三大節日;哈尼族有“嘎湯帕節”;拉祜族主要節日有“拉祜擴節”。

勐遮鎮傳統技藝

勐遮鎮境內傣族佛寺壁畫、慢輪製陶、手工竹編、傣族制傘、傣族織錦、貝葉經等手工製作技藝歷史悠久,博大精深。

勐遮鎮風景名勝

  • 景真八角亭景區
景真八角亭 景真八角亭
景真八角亭座落於勐遮鎮景真村會境內,是當地的主要佛寺建築物,1988年1月13日,經國務院批准為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
據傣族史書記載,此亭系景真高僧廳蚌叫在傣歷1063年(公元170年)主持建造的,由座、身、檐、面、頂五個部分組成。高21米,底直徑10米,傣族“幹欄”建築形成,磚木結構。亭身分8個大面,31個小面,交成32個角。24面牆壁構成亭室,室內供有一尊釋迦牟尼的銅像。東南西北各立門户,正門有木梯和石階與地面相接。台階兩側雕龍塑獅,形象生動傳神。12棵10米長的橫樑託着10層別緻的八角狀亭面,上蓋金黃色的琉璃瓦,逐層收縮,匯聚絕頂。頂冠上是一具鋁製的蓮花形華蓋,華蓋上面立一根4米長的鐵竿,鐵竿頂端置一面三角形小旗,亭座浮雕有象、牛、馬、虎、獅等各種動物圖像,亭門上雕有太陽花和交尾龍,風檐板間嵌着色彩鮮豔的奇花異草,樓閣上掛銅鈴數十個,微風吹拂便傳出隱隱鈴聲。
  • 曼短佛寺
曼短佛寺 曼短佛寺
坐落在勐海縣勐遮鎮曼恩村委會曼短村內的曼短佛寺,最早始建於公元950年。現今的曼短佛寺,重建於傣歷1104年,也就是清乾隆六年(公元1742年)。
曼短佛寺大殿長18米左右、寬10米左右,建築面積約200平方米。曼短佛寺基座與牆基之間內部收腰,形成兩條環圍四方的“亞”字須彌座,並以紅黃藍等色粉飾環圍腰線,使基座與牆基層次分明,色彩鮮麗。曼短佛寺的寺頂為重檐歇山式,大殿為抬木樑、穿鬥結合的樑架結構;兩檐為五面坡重檐,各由五個板塊分上、中、下三層覆蓋,層次分明,檐口與牆體間設有斜撐支持,使檐廈前空闊亮。大殿正中山牆下設佛壇,佛壇高處為漢白玉釋迦牟尼坐像,低處為釋迦牟尼金飾坐像。
1993年11月,曼短佛寺被公佈為雲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6年5月,又被公佈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 曼壘雙塔
曼壘雙塔 曼壘雙塔
曼壘雙塔,又叫曼壘母子塔,位於勐海縣勐遮壩東南佛雙公路7公里處的曼壘村後山頂上,建於1764年,由僧人薩立峨達萬主持建造。大塔高9米,小塔高7米。塔基呈四方形,塔體呈八角形,兩塔頂均用銀、銅製成花邊貼面。
  • 曼宰竜佛寺壁畫
曼宰竜佛寺壁畫 曼宰竜佛寺壁畫
曼宰竜佛寺位於勐遮鎮勐遮村委會曼宰竜村,為州級文物保護單位。曼宰竜佛寺壁畫始繪於傣歷1230年(1868年),由7幅主題鮮明反映佛經故事的壁畫組合而成,具有濃郁的傣族民間藝術風格,把一個完整的故事集中在一幅畫中表現出來,人物造型突出正面人物的心靈俊美,用醜陋的人物形象表現反面人物心靈的醜惡。
  • 勐邦水庫
勐邦水庫,又稱“天鵝湖”,坐落於勐遮鎮的南部海拔1250米的丘陵盆地。1958年8月1日正式開工建設。1960年4月建成蓄水,總庫容2493.83萬立方米,控制灌溉面積4.5萬畝。水庫庫區上游有一個傣族村寨—勐邦寨,著名作家馮牧的散文《湖光山色之間》描繪了天鵝湖景色。
  • 曼瓦瀑布
曼瓦瀑布(傣語:回大曼瓦),位於勐遮壩北,曼洪村曼瓦寨旁的山林中,距勐遮鎮政府9公里。瀑布由一道大瀑布和幾道小瀑布組成,其中的一道小瀑布象S形,瀑布水面寬約2米,高約7—8米。大瀑布水面寬約6—7米,高約20餘米。

勐遮鎮榮譽稱號

2021年9月2日,勐遮鎮被國家體育總局授予“2017-2020年度全國羣眾體育先進單位”稱號。 [3] 
參考資料